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大鼠肝脏酶组织化学及胰升糖素受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链脲佐菌素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肝脏酶组织化学及肝细胞膜胰升糖素受体的改变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糖尿病大鼠肝脏与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作用有关的酶活性均增高;其肝细胞膜胰升糖素受体亲和力与正常大鼠九差异,但糖尿痫大鼠肝细胞膜低亲和力的受体浓度显著高于正常(P<0.05);胰岛素治疗后可使高亲和力受体浓度恢复正常,低亲和力受体浓度降低30.6%。提示胰岛素缺乏时,肝糖异生作用增强是肝糖输出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肝细胞膜胰升糖素受体增加可能是其升血糖效应增强的细胞基础;胰岛素可能直接或间接地调节着肝细胞胰升糖素受体的数量。  相似文献   

2.
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和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同时胰升血糖素分泌过多,是糖尿病的基本发病机理。皮质醇影响胰岛素和胰升血糖素的分泌,并影响胰岛素的作用。为了探讨血皮质醇在糖尿病患者体内水平及昼夜节律,本文对33例Ⅱ型糖尿病病人进行了8AM、0AM血皮质醇和血糖的测定,并对其中15例有严重合并症者作了治疗前后的比较。  相似文献   

3.
高血糖是糖尿病的临床特征。机体主要通过调节胰岛素和胰升血糖素的分泌控制血糖水平。目前对生理状态下血糖调节胰升血糖素分泌的过程了解甚少,糖尿病患者发生高胰升血糖素血症的机制仍不清楚。本文综述近年来关于胰升血糖素分泌调节机制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肝源性IR是T2DM重要发病基础之一,机制主要为受体缺陷及信号转导异常。作为对抗胰岛素的重要激素,胰升血糖素在糖尿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与健康人群比,糖尿病患者或动物存在胰岛素异常分泌,也存在胰升血糖素异常高分泌。胰升血糖素在肝源性IR中的作用主要为抑制肝糖原合成及糖酵解,促进肝糖原分解、糖异生及脂肪分解。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的发生除了胰岛素分泌受损外,升糖激素胰升血糖素的分泌调节异常也参与其发生发展,且加重糖尿病的代谢结局。目前关于胰岛素分泌调节的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但胰升血糖素分泌调节的研究较少。实际上,胰升血糖素除了受胰岛周围的旁分泌调节外,α细胞还具有自身的固有调节能力,且受邻近调节及钠葡萄糖同向转运体的调节。此外,胰升血糖素还受胰岛外因素的影响。因此,为更好地了解胰升血糖素复杂的分泌调节方式,进一步认识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拟对胰岛局部胰升血糖素分泌调节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1型糖尿病晚期肾病胰肾联合移植术前后血糖,C肽,胰升血糖素值的比较。了解术后α和β细胞分泌功能的恢复状况,及对糖尿病疗效的影响。方法:检测手术前后血糖,C肽和胰升血糖素,并进行比较,术后180天时测定胰岛素释放试验和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通过胰肾联合移植术前后血糖,α和β细胞分泌功能的观察发现,术前病人的C肽水平明显低于正常,胰升血糖素高于正常,尽管使用了较大量的胰岛,血糖仍然较高,术后第1天开始C肽分泌明显增加,几乎超过正常,胰升血糖素分泌较术前几乎减少一半,30天后降到正常;术后第7天血糖降到正常,第20天停用胰岛素,240天内血糖仍然在正常范围,术后180天时检测葡萄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结果均正常,结论:胰肾联合移植即能改善1型糖尿病肾病病人的肾功能,又能通过提高胰腺β细胞的分泌功能,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胰肾联合移植是治疗1型糖尿病晚期肾病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7.
胰岛素缺乏及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一些研究提示,脂代谢异常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本研究探讨了中长链脂肪酸对正常大鼠离体胰岛胰升糖素分泌的影响,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胰岛的分离与培养:将正常雄性SD大鼠(体重200~  相似文献   

8.
胰淀素对大鼠糖代谢和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影响钱玉宁,钱荣立胰淀素(Amylin)是新发现的一种胰岛β细胞激素,含有37个氨基酸。为了探讨胰淀素的生物活性以及对正常大鼠糖代谢的作用,我们通过整体持续灌流胰淀素,观察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时的血糖、胰岛素改变,并...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发病和进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胰岛功能的进行性衰退,包括β细胞胰岛素分泌缺陷和α细胞胰升糖素不适当的分泌增加造成的胰岛素:胰升糖素比例失调.胰升糖素样肽1(GLP-1)是一种在食物营养物质刺激下,由肠道内分泌细胞合成分泌的肠促胰素(Incretin),具有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的特点,可通过促进β细胞的胰岛素分泌、抑制α细胞不适当的胰升糖素分泌、延缓胃排空及抑制食欲等多个途径参与机体血糖稳态调节.  相似文献   

10.
<正>正常情况下,为了维持餐后血糖的稳定,α和β细胞的作用是相反的,胰岛α细胞刺激胰岛素分泌同时β细胞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从而降低血糖水平。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α和β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失调,T2DM就是以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缺失~([1])以及胰高血糖素释放不受抑制~([2,3])为特征的一种疾病。胰升血糖素样肽-1(GLP-1)是胃肠道产生的一种肠促胰素,并在进餐时释放。GLP-1以血糖依赖的方式刺激胰岛素分泌及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4,5]),而且能够有效的抑制餐时高血糖~([6])。利拉鲁肽是  相似文献   

11.
已有研究表明,肾上腺髓质素(AM)对血糖和胰岛激素的分泌有明显影响。为了解AM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我们合成了AM1-13、AM16-52、AM23-52和AM40-52四个多肽片段,并观察在大鼠静脉滴注时其对血糖、胰岛素和胰升糖素浓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M16-52和AM23-52均可使血糖降低、胰岛素分泌增加,但这4个片段对胰升糖素浓度均无影响。AM1-13无降糖作用,但滴注2小时后能使血胰岛素升高。说明完整的AM分子存在一个较长的多肽片段,它可促进胰岛素分泌,定位在AM23-40左右。而AM分子中能抑制胰升糖素分泌的有效片段较短,在分段合成时被分割而失去活性。但对AM16-52和AM23-52的促胰岛素分泌作用的机理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在胰岛素拮抗物质中有许多升糖激素,其中胰升血糖素在糖尿病代谢异常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已为人们所注目。本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胰升血糖素(glucagon),探讨其在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并就高胰升血糖素血症的洽疗复习晚近文献加以概述。  相似文献   

13.
胰升糖素及其对糖尿病发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胰升糖素是由胰岛α细胞分泌的具有升糖作用的激素 ,分泌受胰岛素等多种激素调节。其作用的主要靶器官是肝脏 ,与肝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使cAMP生成增多 ,从而促进肝糖元分解和糖异生。在糖尿病时对胰升糖素的抑制受损而导致血糖升高 ,但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胰岛素的浓度 ,在缺乏对胰升糖素抑制的情况下 ,胰岛素分泌延迟时发生的高血糖比在胰岛素正常分泌时更为显著。在 1型糖尿病发病过程中 ,自身免疫异常也是导致α细胞功能受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胰升糖素及其对糖尿病发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升糖素是由胰岛α细胞分泌的具有升糖作用的激素,分泌受胰岛素等多种激素调节。其作用的主要靶器官是肝脏,与肝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cAMP生成增多,从而促进肝糖元分解和糖异生。在糖尿病时对胰升糖素的抑制受损而导致血糖升高,但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胰岛素的浓度,在缺乏对胰升糖素抑制的情况下,胰岛素分泌延迟时发生的高血糖比在胰岛素正常分泌时更为显著。在型糖尿病发病过程中,自身免疫异常也是导致α细胞功能受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2型糖尿病血胰淀素、胰升血糖素样肽水平及胰岛功能变化的探讨冯波李传琼从胰岛淀粉样蛋白沉积中分离出的胰淀素(amylin)与2型糖尿病发病密切相关。胰升血糖素样肽1(GLP1)在调节胰岛素分泌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通过测定糖尿病患者血浆胰淀素和胰...  相似文献   

16.
肠促胰素(incretin),包括胰升糖素样肽1(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是在进食后释放的肠道激素.这两种激素都有强烈的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作用,从进餐开始即能增强葡萄糖诱导的胰岛素分泌.口服葡萄糖后的这种胰岛素分泌增加称为肠促胰素作用.2型糖尿病患者的肠促胰素作用显著减退.导致这一病理生理特征的原因仍然不明.我们曾报道肠促胰素作用减退也见于继发于慢性胰腺炎的糖尿病患者,提示其为糖代谢失调的结果.此外,我们近年的研究显示肠促胰素缺乏是一个可逆的过程.妊娠糖尿病患者在妊娠后期肠促胰素作用减弱,餐后GLP-1水平下降,但在分娩及糖耐量恢复正常后,两者均恢复正常.Hφjberg等人也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经胰岛素强化治疗使血糖接近正常4周后,β细胞对GLP-1和GIP的反应明显改善.但目前有关糖尿病患者中肠促胰素作用下降的因果关系的研究均未涉及其根本问题:即在完全健康的个体中诱发糖代谢失衡是否会引起肠促胰素缺乏.为此,我们在没有2型糖尿病风险的完全健康的男性青年中,通过服用强的松龙、限制体力活动及高热量饮食诱发胰岛素抵抗与糖耐量减退,并在此前此后测定肠促胰素作用.  相似文献   

17.
肠促胰岛素是胃肠道分泌的一种肠肽类激素,包括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多肽(GIP)和胰升血糖素样肽-1(GLP-1),具有减缓胃排空、抑制食欲、促进胰岛素合成、抑制胰升血糖素分泌等作用;作用于线粒体途径,减少活性氧簇(ROS)产生,抑制胰岛β细胞凋亡,促进其增殖和再生。同时,肠促胰岛素有改善脂肪代谢,抑制炎症反应等作用,在血糖稳态及能量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食用纤维对肥胖型NIDDM患者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60例肥胖型NIDDM患者及30例相应体重指数的非糖尿病肥胖者(下称对照组),在二种含食用纤维不同的早餐后血糖、胰岛素、胰升糖素的水平进行比较,发现:①多纤维餐能明显降低轻、中度肥胖型NIDDM患者餐后高血糖,同时降低餐后胰升糖素水平,但不刺激胰岛素的过量分泌。②单纯性肥胖者多纤维餐后,胰岛素的峰值明显下降,胰升糖素、血糖下降不明显。结果提示:食用纤维对轻中度NIDDM患者代谢紊乱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对单纯住肥胖者高胰岛素血症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肠促胰素在血糖稳态调节和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促胰素(incretin)是一类在食物营养物质刺激下,由肠道内分泌细胞合成分泌的激素,具有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的特性,可通过促进β细胞的胰岛素分泌、抑制α细胞不适当的胰升糖素分泌、延缓胃排空及抑制食欲等多个途径参与机体血糖稳态调节.同时,肠促胰素还可促进β细胞增殖、抑制β细胞凋亡,增加胰岛素合成、改善β细胞功能,从而延缓甚至逆转2型糖尿病病程的进展.以肠促胰素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包括胰升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和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将为2型糖尿病的治疗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随着DM的研究,人们对胰升血糖素样肽-Ⅰ(Glucagon Like Peptide-Ⅰ GLP-Ⅰ)的认识越来越多.GLP-Ⅰ是一种正常人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后能增加胰岛素分泌的一种生理性肽类肠道激素--肠促胰岛素(Incretin).其肠促胰岛素作用依赖于血浆葡萄糖浓度,且口服葡萄糖诱导胰岛素分泌强度高于静脉注射.除了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外,还有降低胰升血糖素浓度、减慢胃排空、刺激胰岛素原的生物合成、减少食物吸收及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是一种2型DM治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