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卫疾控发〔2006〕18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自卫生部、教育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中国科学院5部委确定在全国开展实验室脊髓灰质炎野病毒封存与处理工作以来,各地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登记和脊灰野病毒封存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脊髓灰质炎野病毒封存全球行动计划(第二版)》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对我国前期封存工作的评估意见,按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有关规定,我部决定于今年5~8月份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生物医学实验室脊灰病毒…  相似文献   

2.
本稿为《WHOglobal action planfor laboratory containment of wild polioviruses(Second edition)》的汉文译稿。自从天花病毒实验室泄漏事件以及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在许多国家爆发以来,由实验室泄漏相关并引发感染病在社区环境流行的威胁变得越来越现实,也越来越引起重视。在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的最后阶段,世界卫生组织对脊灰野病毒的实验室封存提出了非常严格而具体的要求。将该手册编译成汉文的目的是为了使脊灰野病毒的定义、实验室封存相关阶段的不同要求得到进一步的明晰。同时,由于一些非研究单位也保存有脊灰病毒潜在感染性材料,也迫切需要正确了解如何保存和处置这些材料。  相似文献   

3.
无脊髓灰质炎状态下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活动取得了巨大进展,世界卫生组织6个区中有两个区已宣布为无脊灰区.但在实现无脊灰目标后,将面临许多问题脊灰野病毒的输入,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VDPV)的流行,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病例的发生,以及免疫、监测、实验室脊灰野病毒封存与销毁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是保持高水平的免疫接种率和高质量的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工作,开展VDPV的监测,做好实验室脊灰野病毒封存与销毁工作,可根据国家的财力调整更改疫苗品种的免疫策略.  相似文献   

4.
全球实验室防止脊髓灰质炎野病毒传出的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世界卫生组织 (WHO)美洲区和西太平洋区经过证实成为无脊髓灰质炎 (脊灰 )区 ,欧洲区已近 3年无本土脊灰野病毒的传播( 3年后可申请WHO证实 )。一旦脊灰野病毒的传播在全球范围内被阻断 ,实验室就成为脊灰野病毒的唯一来源 ,因此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采取更有效的措施以减少脊灰野病毒再次发生循环 ,并保证在处理含脊灰野病毒物品时的安全。病毒学实验室最有可能是被污染材料的保存地 ,但其它的生物医学实验室如 :细菌学、寄生虫学、胃肠学、营养学、病理学实验室也可能保存含野病毒的材料。在 1999年世界卫生大会上 ,科学家 (各…  相似文献   

5.
自1988年世界卫生大会提出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行动以来,消灭脊灰工作全面协同推进并卓有成效,近几年进一步快速进展。2017年全球脊灰野病毒病例数和流行国家数达到历史最低;从全球形势看,脊灰终将消灭。本文回顾了脊灰的历史、消灭脊灰策略与进程,讨论了不同种类脊灰疫苗免疫策略和消灭脊灰的挑战与思考。实现消灭脊灰目标尚剩"一公里",既需要有敏感的监测、妥善的脊灰病毒封存和疫苗中长期使用规划,也需有疫情应对能力和充足的脊灰灭活疫苗供应。  相似文献   

6.
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计划始于1988年。到2006年,全球Ⅱ型脊灰野病毒的本土传播已被阻断,Ⅰ型和Ⅲ型脊灰野病毒的本土传播除4个国家外也已被阻断,这4个国家是阿富汗、印度、尼日利亚、巴基斯坦。2002-2006年,有20个此前已无脊灰的国家受到来自尼日利亚的Ⅰ型脊灰野病毒的输入侵袭,3个无脊灰的非洲国家受到了来自印度的Ⅰ型脊灰野病毒的输入侵袭。  相似文献   

7.
全球今后消灭脊髓灰质炎的主要技术问题与展望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198 5年 ,泛美卫生组织 (PAHO )首先提出到1990年在世界卫生组织 (WHO)美洲区消灭脊髓灰质炎 (脊灰 )野病毒的目标。 1991年 9月 ,秘鲁报告了美洲区最后 1例本土脊灰病例。 1994年 8月经过国际消灭脊灰证实委员会证实 ,正式宣布美洲区实现无脊灰目标。 1995年 2月 16~ 17日 ,WHO在总部召开了全球消灭脊灰证实委员会第 1次会议 ,标志着全球消灭脊灰已逐步进入证实阶段。现将全球今后消灭脊灰的主要技术问题与展望概述如下。1 加速目前脊灰野病毒流行地区的工作进程目前 ,脊灰野病毒流行主要集中在 3个地区 :南亚、西非和非洲中部…  相似文献   

8.
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下称脊灰)即将进入证实阶段,我国已连续三年未分离出脊灰野病毒,在这期间探讨影响AFP病例病毒分离敏感性的因素,进一步提高实验室监测质量,为证实消灭脊灰提供确实的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1992~1998年福建省AFP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和省脊灰实验室病毒分离鉴定结果。1.2 标本采集 采用统一的标签、送检申请表和采样瓶,由基层防疫站按要求采集、送检。1.3 病毒分离鉴定方法 按世界卫生组织《脊灰病毒检验手册》的方法进行。采用国家实验室提供的…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的监测进程中,脊灰实验室网络继续提供病毒学资料起着关键的作用。2004年1月~2005年6月,实验室网络检测到22个国家有脊灰野病毒病例。从脊灰病毒VP1区序列得到的基因特征,对于追踪病毒传播链很重要。网络实验室还证实了由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s)引起的爆发,如中国2004年(Ⅰ型),马达加斯加2005年(Ⅱ型和Ⅲ型)和印度尼西亚2005年(Ⅰ型)。网络实验室在几个以前无脊灰的国家检测到脊灰野病毒的输入和VDPV传播,说明这些国家在维持脊灰疫苗的高接种率上出现了失误,要强调此结果的危险性。2004年网络实验室分析了大…  相似文献   

10.
198 8年世界卫生大会决定 ,到 2 0 0 0年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 (脊灰 )。消灭脊灰工作在一些脊灰流行国家已取得实质性进展 ,世界卫生组织 (WHO)的 3个区 (美洲区、欧洲区、西太平洋区 )已实现了无本土脊灰野病毒 (WPV)流行的目标。消灭脊灰的一个重策略是通过调查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建立灵敏的监测系统。为保证能对AFP病例的粪便标本进行正确的病毒分离 ,1988年WHO建立了全球脊灰实验室网络。1 实验室网络的成绩 全球脊灰实验室网络分布在WHO 6个区 ,由 12 3个国家实验室、15个地区参考实验室和 7个专门实验室组成 ,为保证实…  相似文献   

11.
1988年世界卫生大会决定在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2006年初只有4个国家未阻断本土脊灰野病毒的传播。这些国家是阿富汗、印度、尼日利亚、巴基斯坦。脊灰野病毒在尼日利亚北部的持续传播是目前全球消灭脊灰面临的最大危险。自2003年底以前,13个达到无脊灰的国家在输入来自尼  相似文献   

12.
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的监测与实验室诊断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工作已越来越接近于最后阶段,但是脊灰监测工作必须继续开展,直至全球消灭脊灰野病毒为止。因为临床诊断很难鉴别脊灰野病毒或疫苗病毒,实验室诊断工作在今后更显得重要。肠道病毒分为脊灰病毒、柯萨奇(Coxsackie)病毒A群和B群(Cox.A、Cox.B)、埃柯(ECHO)病毒、肠道病毒(EV)。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有60多种血清型,其中半数以上为中枢神经系统疾患中无菌性脑膜炎或脑炎的病因,有时也可成为临床上很难与脊灰鉴别的类似脊灰样麻痹的病因(1)。以下以手足口病为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用病毒学监测数据证实广西实现无脊灰野病毒循环。方法:对1996-2000年广西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病例的实验室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8年省脊灰实验室经WHO和卫生部认可成为合格实验室;1997年以来AFP病毒学监测系统各项指标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卫生部的要求。1996-2000年共从115例AFP粪便标本中分离到PV,经分离鉴定全部是疫苗相关株,没有野病毒。结论:广西实现了无脊灰野病毒循环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掌握消灭脊灰工作进展情况和不同人群中脊灰野病毒和消亡状态,为制定有效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1996-1999年所有AFP病例和AFP病例密切接触,重点地区5岁以下健康儿童中,采集粪便标本776份检测脊灰病毒,应用2种以上敏感传代细胞培养,用基因序列分析方法判断病毒型别。结果:共检测脊灰病毒24株,非脊灰肠道病毒81株,分离率分别为3.09%与13.53%,经国家脊灰实验室和美国CDC最终鉴定:脊灰野病毒Ⅰ型2株,与印度1998年Ⅰ型野病毒符合率>98%,判定由印度传入野病毒,其它脊灰病毒均为疫苗病毒。结论:1994年以来全省无本土脊灰野病毒流行,各项监测指标达到和接近国家要求,主实我省已阻断本土脊灰野病毒传播,达到无脊灰标准。传入野病毒的及时发现,反映出AFP病例监测系统敏感性和及时性较高,但该病例的发生提示局部地区存在着脊灰疫苗免疫空白或低接种率水平。  相似文献   

15.
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计划始于1988年,到2006年,全球Ⅱ型脊灰野病毒的本土传播已被阻断,I型和而不同型脊灰野病毒的本土传播除4个国家外也已被阻断,这4个国家是阿富汗、印度、尼日利亚、巴基斯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平顶山市各县市区脊髓灰质炎野病毒输入与传播风险,找出科学防控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疫情的关键点。方法依据河南省疾控中心下发的《2014年脊髓灰质炎野病毒输入与传播风险评估方案》,结合本市监测情况,进行评估。结果郏县、宝丰县疫情输入与传播风险高,其余县市区为中风险和低风险地区。结论各县市区尤其是高风险地区,应及时开展适龄儿童的查漏补种和补充免疫活动,提高脊灰、麻疹等疫苗及时接种率和全程接种率,科学有效地防控脊灰野病毒的输入和传播。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维持无脊髓灰质炎阶段提供依据。方法按世界卫生组织《脊灰实验室手册》进行病毒分离与鉴定,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VP1编码区基因片段,并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河北省2011年从AFP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到脊灰病毒8株,均为疫苗类似株,未发现脊灰野病毒和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结论河北省2011年继续维持无脊灰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和评价哈尔滨市维持无脊髓灰质炎及防范野病毒输入所采取的策略和措施,为全球最终消灭脊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保持无脊灰状态及防范野病毒输入所采取的策略和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哈尔滨市1993年以后再无脊灰野病毒发生。2010—2019年15岁以下非脊灰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3.29/10万,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90%以上;脊灰疫苗常规免疫、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以及调查接种率均在95%以上。结论:哈尔滨市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和防范野病毒输入策略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河北省脊髓灰质炎(脊灰)实验室监测数据,评估其运转情况,为河北省继续维持无脊灰状态提供实验室数据。方法 分析全省11个市上报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个案送检表、河北省脊灰实验室病原学监测数据和国家脊灰实验室对所有脊灰病毒(PV)株进行型内鉴定数据。结果 2001-2009年河北省脊灰实验室共收到3 422例AFP病例粪便标本,282例AFP病例接触者粪便标本。AFP病例中分离到PV 280例,年均分离率为8.2%;分离到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368例,年均分离率为10.8%;AFP病例接触者粪便标本中分离出PV 25例,年均分离率为8.9%,分离出NPEV 64例,年均分离率为22.7%。未发现脊灰野病毒或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脊灰实验室每年均通过WHO和国家脊灰实验室盲样标本的能力验证和现场认证评估,细胞系敏感性均达到WHO的要求。结论 河北省脊灰实验室运转良好,细胞系敏感、有效,河北省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  相似文献   

20.
2006年5月19日,新加坡国家脊髓灰质炎(脊灰)实验室报告:从1例29月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女病例粪便中分离到Ⅰ型脊灰野病毒。2006年4月21日这例患儿在她的家乡———尼日利亚北部地区出现了进行性麻痹,随后到新加坡就诊。目前全球仍有4个国家流行脊灰,本土脊灰野病毒的循环从未被阻断,包括阿富汗、印度、巴基斯坦和尼日利亚。新加坡政府快速采取了必要措施,以降低输入脊灰野病毒病例的影响,并对公众健康发出了预警。现有敏感的AFP病例监测系统使得对这一病例做出快速的检验、调查和反应,保证了可快速地发现其他病例。新加坡常规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