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或术后骨折是一种少见的特殊骨折。由于髓腔内金属假体的存在,使这类骨折处理较为困难。而人工关节置换的广泛开展及翻修手术的不断增加,又使此类骨折的发生明显增多。1999年8月~2004年8月间对8例人工髋关节假体周围股骨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不锈钢钢丝环扎、金属带绑扎及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治疗取得不同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可吸收螺钉在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 方法 2004年6月至2010年12月采用可吸收螺钉治疗16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男9例,女7例;年龄21~62岁,平均35岁;其中三踝骨折4例(AO分型:B型2例,C型2例),内外踝骨折8例(AO分型均为B型),单纯内踝骨折2例,单纯外踝骨折2例(1例为AO分型A型,另1例为外踝Maisonneuve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和内侧三角韧带损伤).所有涉及外踝的骨折患者只有AO分型A型骨折采用2枚2.7 mm可吸收螺钉或1枚2.7mm可吸收螺钉辅助1枚1.5 mm可吸收棒固定,其余均采用接骨板螺钉固定.内踝骨折采用2~3枚3.5mm或4.0mm可吸收螺钉固定.1例下胫腓联合损伤采用2枚4.5 mm可吸收螺钉贯穿下胫腓固定.后踝骨折采用l~2枚4.0mm或4.5 mm可吸收螺钉从前向后固定.结果 16例患者术后获1.5~4.0年(平均28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3.0个月,无骨折延迟愈合及骨折不愈合,未出现伤口并发症.按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与后足功能标准评分评定疗效:优14例,良2例. 结论 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疗效好,无需行二次内固定取出手术,但要慎重选择骨折类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胫骨后踝关节面骨折在胫骨远端骨折中的发生率及形态学特征,并根据形态学特征确定内固定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4年12月共207例胫骨远端骨折涉及关节面的患者的CT图像及临床资料。其中52例CT图像缺失或不兼容影像存储和传输系统予排除。155例纳入研究。研究胫骨后踝骨折块在胫骨远端关节面骨折中的发生率,并测量骨折块占关节面面积、骨折块高度、移位程度等形态学数据。结果在155例胫骨远端骨折中发现36例存在后踝骨折块,发生率为23.2%(36/155)。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34~75岁,平均54.6岁;致伤原因:交通伤22例,扭伤10例,重物挤压伤4例。受累的后踝骨折块面积占整个胫骨远端面积的24%,后踝骨折块的高度为12~39mm,平均26.5mm;后踝骨折块平均水平移位1~15mm,平均10.5mm,平均垂直移位1~12mm,平均6.3mm。结论胫骨后踝骨折在胫骨远端关节骨折中发生率为23.2%,骨折块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移位,骨折块所累及的关节面面积较大。  相似文献   

4.
1999年 4月~ 2 0 0 2年 10月 ,我院收治肩胛颈、肩胛盂骨折 9例 ,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钛钢板塑形固定 ,效果满意。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 9例 ,均为男性 ,年龄 2 3~ 4 5岁。交通事故伤 7例 ,坠落伤 2例。肩胛颈骨折 6处 ,骨折块前后移位 10mm并骨折端重叠移位 ;盂缘及盂窝骨折 5处 ,骨折块移位超过 10mm ,肱骨头呈半脱位或不稳定状 ,盂窝关节面高低不平超过 5mm。合并肩胛冈骨折 3例 ,肩胛体骨折 4例。复合同侧肱骨、尺桡骨及第 3肋骨骨折 1例 ,臂丛神经损伤 1例 ,桡骨远端骨折 1例 ,C7椎体骨折 1例。1.2 手术方法 全麻后 ,…  相似文献   

5.
1995年1月~1996年12月,我们采用胫骨前内侧安置钢板治疗胫骨干骨折68例,经临床观察及随访结果证实,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68例中男47例,女21例。年龄16~59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54例,其它伤14例。骨折类型:开放骨折16例,闭合骨折52例;单纯骨折40例,粉碎骨折28例。 二、钢板型号及手术方法 选用宽度10mm厚度2mm直孔钢板(中六孔或大六孔)。取小腿前外侧弧形  相似文献   

6.
应用带膜支架治疗胸内吻合口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 1997年 12月至 2 0 0 0年 3月 ,我们用国产金属带膜支架治疗胸内各种瘘 2 1例 (2 4个瘘口 )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2 1例病人中男 16例 ,女 5例。年龄 47~ 6 3岁 ,平均 5 3 7岁。单瘘口 18例 ,双瘘口 3例。其中食管气管瘘者 11例 ,食管支气管瘘 4例 ,吻合口胸膜瘘 5例 ,食管空肠瘘 1例。瘘口最小 0 2cm× 0 2cm ,最大 3 0cm× 2 5cm。病因为手术吻合口瘘 9例 ,医源性瘘 10例 (激光治疗 5例、放射治疗后 4例、局部注射化疗药物后 1例 ) ,肿瘤复发穿孔 2例。全组病人均采用国产金属带膜支架 :(1)Z型金属带膜…  相似文献   

7.
Tillaux骨折常见于青少年,如何治疗目前尚存争议。2003年1月~2008年3月,我科共收治9例青少年Tillaux骨折患者,1例骨折移位〈2mm者非手术治疗,8例骨折移位〉2mm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均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设计一种螺纹弹性髓内钉(threaded elastic intramedullary nail,TEIN),观察其在闭合复位下固定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用钛合金(Tc4)或不锈钢(317L)材料加工TEIN,直径1.5、2.0和2.5 mm三种,长250 mm.TEIN近端为正圆锥体尖,相邻有15-150 mm长,且高出于钉体0.5 mm的自攻螺纹;远端为正三角形刃.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55例(56根)锁骨骨折患者.男44例.女11例;年龄9-72岁,中位年龄31.0岁.内1/3横行骨折4根,中1/3骨折41根(横行骨折11根,斜行骨折17根,粉碎性骨折13根),外1/3骨折11根(按Craig分型:Ⅱ型7根.V型4根).结果 手术时间15-60 min,平均35.6 min.术后6-24周取出TEIN,平均取钉时间为8.8周.随访时间1-4年,平均3.4年.骨折恢复解剖学形态者33例(58.9%);恢复解剖学长度,对位较好17例(30.4%);4例中1/3粉碎性骨折,2例外1/3 Craig V型骨折骨折片未复位;总复位优良率为89.3%.中1/3骨折于肩锁关节内侧断钉1例;皮下形成滑囊24例(42.9%);局部皮肤形成压疮Ⅰ期14例,Ⅱ期5例(33.9%).外1/3骨折者术后1年时,肩关节Constant总评分为87.1(79.0-100.0)分.结论 TEIN可以闭合复位固定治疗锁骨骨折,具有微创、美观、促进骨折愈合和减少并发症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抗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中通过针顶距(K-wire apex distance,KAD)控制尖顶距(tip apex distance,TAD)的可靠性。[方法]2007年1月~2009年1月,对4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行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测量术中KAD与术后TAD并行相关分析。[结果]42例患者获得6~18个月随访,平均10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1~23周,平均13周,术中针顶距(KAD)13~31 mm,平均21.75 mm,术后尖顶距(TAD)18~35 mm,平均24.61 mm。1例脑梗塞复发,无感染、螺旋刀片退出断裂及切出股骨头、深静脉血栓、髓内钉断裂、股骨干骨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通过C型臂X线机正侧位测量导针尾端至关节面的距离之和(KAD)可获得有效TAD控制,对预防螺旋刀片切出股骨头等并发症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前侧入路治疗骨盆新月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7年6月-2009年12月,采用经前侧入路治疗骨盆新月型骨折18例,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19~52岁,平均32岁。左侧10例,右侧8例。交通事故伤10例,高处坠落伤5例,重物压伤3例;均为侧方挤压暴力。受伤至手术时间3~22 d,平均7.8 d。按照Matta等的方法测量术前骨盆后环骨折移位为5~24 mm,平均13.7 mm。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纠正骨盆后环骨折移位、骨折愈合时间、Hannover骨盆评分。结果手术时间110~230 min,平均175 min;术中失血量300~1 100 mL,平均561.7 mL。术后24 h骨盆后环骨折移位0~3 mm,平均1.2 mm;手术纠正移位4~23 mm,平均12.6 mm。术中无腰骶神经根损伤患者。术后2例切口浅表感染,经敞开切口引流、换药及应用抗生素1周,无炎性反应后缝合治愈;其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15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3~22个月,平均16.1个月。X线片示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4个月,平均3.6个月。未出现骨折复位丢失,无内固定物移位、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按照Hannover骨盆评分标准:临床症状恢复获优10例(66.7%),良5例(33.3%);重返社会能力方面,完全重返13例(86.7%),部分重返2例(13.3%)。结论经前侧入路手术治疗骨盆新月型骨折可以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我们自1987年以来采用克氏针撬拨法整复难复性前臂骨折11例,均获得成功.其中男9例、女2例;年龄8—42岁.平均24岁.横形骨折8例,短斜形骨折3例;其中挠骨远端骨折3例,尺挠骨远端双骨折6例,尺骨中段骨折2例.方法:1%利多卡因局麻,碘酒、酒精消毒骨折段皮肤约30cm范围.在持续牵引下(掌心向下),用直经2mm的克氏针垂直刺入骨折端,并参照X线片,决定撬拨部位和用力大小.一般撬  相似文献   

12.
从1985~1990年共收治腕舟状骨腰部骨折14例,随访12例。现就该类骨折与石膏固定的位置能否促进骨折愈合的关系作一探讨。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本组14例,男12例,女2例;年龄20~47岁,平均27.5岁;右腕12例,左腕2例。伤后初诊时间:1天~1周8例,2~4周4例,4周以上2例。均摄腕关节前后位不同角度(背伸30°、中立位、掌屈30°)片。X线提示:中立位骨折线增宽达1.5mm3例;背伸位骨折线哆开增宽1.6~4mm10例,其中成角2例;掌屈位骨折线均小于1.5mm。14例中骨折囊性变1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尖顶距(tip apex distance,TAD)与螺旋刀片移位导致内固定失败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6月—2018年6月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的87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32例,女55例;年龄80~101岁,平均84.7岁。均为低能量损伤所致单侧新鲜闭合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根据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美国骨创伤协会(AO/OTA)分型:31-A1型33例,31-A2型35例,31-A3型19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16 d,平均3.7 d。根据术后即刻X线片测量TAD,按TAD大小分为A组(TAD20 mm)和B组(TAD20 mm)。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情况及螺旋刀片移位导致内固定失败发生情况。结果根据术后即刻TAD值,A组49例,TAD为8.9~19.7 mm,平均18.6 mm;B组38例,TAD为20.1~41.4 mm,平均27.7 mm。8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28个月,平均11.7个月。术后3例(均为B组患者)发生螺旋刀片切割移位导致内固定失败,其中1例向上切出股骨头,2例向内穿透股骨头;余84例骨折均骨性愈合,未发生内固定物断裂、股骨干骨折等内固定相关并发症。A、B组患者内固定失败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结论 PFNA内固定治疗80岁以上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适当缩小螺旋刀片TAD值(15~20 mm),可以增加初始稳定,并不增加螺旋刀片移位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投弹致肱骨螺旋骨折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力学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士兵投弹所致的肱骨螺旋骨折的X线特征。方法分析46例肱骨投弹骨折X片,测量骨折部位、长度、斜面角度和骨折的螺旋弧度等形态指标。结果46例骨折均发生于肱骨中下段。远近段骨折线均为螺旋形,具有对称性。骨折长度均在30mm以上,以51mm~90mm最多,共31例(67.4%)。骨折端斜面角度均≤45°,其中40°~45°42例(91.3%)。骨折螺旋角度在285°~326°,平均305.5°(0.85个圆周)。4例在骨折端内侧有一螺旋蝶形骨片。结论投弹骨折按形态特征分为3种类型,主要发生于上臂加速期,由扭转暴力和纵轴压缩力引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内固定钢板(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3月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41例MIPPO治疗内侧柱不稳定型肱骨近端骨折病例。其中结合内侧柱重建组22例,未重建组19例。观察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肩关节功能评分、肱骨头高度、肱骨头内翻角、并发症等指标。结果重建组出现1例失访,未重建组出现2例失访,随访时间1~1.5年。内侧柱重建组全部愈合,未重建组出现1例骨折不愈合,肱骨头坏死吸收需要二次手术。两组在手术时间、肩关节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重建组肱骨头高度丢失值(1.19±0.72)mm,肱骨头内翻角度(3.06±3.23)°,未重建组肱骨头高度丢失值(2.22±1.62)mm,肱骨头内翻角度(6.78±5.93)°,重建组指标小于未重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PPO技术结合重建内侧柱治疗内侧柱不完整型肱骨近端骨折能降低肱骨头丢失,避免肱骨头内翻畸形,促进骨折愈合,提高肱骨近端骨折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成人股骨颈不稳定型骨折,应用双头螺纹加压空心钉手术治疗疗效。[方法]分析2013年1月~2016年7月,年龄65岁以下的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有完整随访资料者32例。采用双头螺纹空心钉(QWIX 7.5 mm)内固定治疗。骨折按Garden分型:GardenⅢ型27例、GardenⅣ型5例;右侧19例,左侧13例。记录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股骨颈长度、颈干角、股骨头形态、内固定退钉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等。[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手术,手术时间50~80 min,平均(65.25±21.33)min,失血量50~90 ml,平均(65.51±15.36)ml,住院时间5~13 d,平均住院日(7.35±1.25)d。完整资料32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1.36±4.81)个月。其中1例出现骨折不愈合,发生率3.12%(1/32);3例股骨头坏死,发生率9.37%(3/32)。无内固定退钉、无明显股骨颈短缩者。术后1年股骨颈的水平缩短(5.80±2.51)mm、垂直缩短(7.53±2.14)mm与术后2年股骨颈的水平缩短(5.22±2.83)mm、垂直缩短(7.35±2.95)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23,P=0.389;t=-1.502,P=0.780)。髋关节Harris术后评分66~92分,平均(85.92±3.65)分,其中优19例,良8例,中3例,差2例,优良率达84.37%(27/32)。[结论]双头螺纹加压空心钉治疗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固定牢靠,避免退钉及股骨颈短缩的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低,骨折愈合率高,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外固定支架又称为经皮穿针外固定器,是一种古老的骨折外固定手段。1840年Malgaigne将一枚钉子穿入骨折一端,外露的钉尾固定在金属带上,再用皮带连接调整以控制骨折移位,这是最早的外固定支架。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这种技术日臻成熟,已经成为骨科的一门基本技术。本文着重介绍外固定支架的使用原则、适应证、支架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尺、桡骨交锁髓内钉固定系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尺、桡骨髓内钉系截面为圆形的实心直金属棒,其直径可分为3.5 min、4.0 mm、4.5 mm和5mm等规格,锁孔直径为2.7 mm;配有扩髓器和瞄准器.2001年8月至2005年7月,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尺、桡骨骨折、骨不连患者31例,男26例,女5例;年龄20~72岁,平均40.2岁.单纯尺骨骨折6例,单纯桡骨骨折6例,孟氏骨折5例,盖氏骨折1例,尺、桡骨双骨折10例,尺骨骨折术后骨不连3例.结果 3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6年,平均4.3年.根据Hertel前臂骨折愈合分类,28例骨折愈合(包括3例骨不连患者),愈合时间10~17周,平均14.2周;2例骨折延迟愈合;1例骨不连.根据Anderson等前臂骨折功能评价标准:26例为优,2例为满意,2例为不满意;1例为失败(术后6个月桡骨骨不连,予加压钢板内固定和植骨治疗,骨折愈合).尺、桡骨交叉愈合1例,桡神经浅、深支损伤各1例,无髓内钉松动、断裂及切口感染.27例取出内固定,未发生再骨折;4例因患者原因内固定未取出.结论 尺、桡骨交锁髓内钉固定可用于治疗单纯尺骨或桡骨十骨折、尺、桡骨双骨折、骨不连等前臂骨折,具有创伤小、恢复期短、再骨折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尖顶距"值与拉力螺钉切出股骨头关系的临床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验证“尖顶距(TAD)”值与拉力螺钉切出股骨头的关系,并分析其它因素对该并发症的影响。方法2002年1月~2004年12月,对106例接受切开复位,135°动力髋螺钉(DHS)固定且病历资料完整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65例,女41例;年龄20~83岁,平均52.4岁。Evans骨折分型:Ⅱ型19例,Ⅲ型25例,Ⅳ型32例,Ⅴ型29例,R型1例。采用Singh分级评定骨的质量:其中Ⅵ级44例,Ⅴ级34例,Ⅳ级23例,Ⅲ级5例。根据Baumgaertner等提出的预测拉力螺钉切出股骨头的“TAD”预测值25mm分组。A组:“TAD”值<25 mm 59例,B组:“TAD”值>25 mm 47例。结果所有患者获得4.5~28.0个月(平均14.45个月)随访。3例患者并发拉力螺钉切出股骨头。其中“TAD”值>30 mm 15例,拉力螺钉切出1例;“TAD”值>40mm 7例,拉力螺钉切出2例(P=0.000)。拉力螺钉切出股骨头的3例患者平均年龄为78.7岁(75~83岁),超出骨折顺利愈合的103例患者的平均年龄27.1岁(P=0.000)。拉力螺钉切出股骨头的3例患者,均见于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其中EvansⅤ型2例和R型1例。骨折复位质量:优43例,良47例,中9例(拉力螺钉切出股骨头1例),差7例(拉力螺钉切出股骨头2例)。结论拉力螺钉切出股骨头受患者年龄、骨折类型以及骨折复位稳定性等多因素影响,但是“TAD”值越高,拉力螺钉切出股骨头的危险性越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牵引钉颌间牵引联合颌垫治疗儿童髁突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5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35例(49侧)髁突骨折患儿。男25例,女10例;年龄3~13岁,平均7.3岁。致伤原因:跌伤18例,交通事故伤14例,暴力伤3例。受伤至就诊时间2~30 d,平均6.8 d。除3例不配合患儿外,其余患儿均出现不同程度张口受限,最大开口度为(22.74±7.22)mm。按部位分左侧髁突骨折12例,右侧9例;双侧14例;按骨折线分为囊内骨折35侧,髁突颈部骨折10侧,髁突颈下骨折4侧。采取口内上、下颌前牙区颌骨内植入4枚牵引钉并悬挂橡皮圈以达到颌间弹性牵引,配合使用患侧磨牙区加厚的颌垫;治疗后1个月拆除牵引钉及颌垫,并定期复诊。结果治疗期间除1例出现牵引钉松脱外,余均无牵引钉相关并发症发生。35例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8年10个月,中位时间71个月。末次随访时,患儿最大开口度为(38.82±2.02)mm。4例出现轻度关节弹响,6例出现开口时下颌偏斜。影像学检查示,24例(32侧)髁突骨折完全改建,余11例(17侧)至末次随访时髁突骨折中度改建。结论利用颌间牵引钉的前牙区弹性牵引,配合磨牙区颌垫是治疗儿童髁突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