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克拉霉素 (clarithromycin)是已知抗生素中对幽门螺杆菌(HP)作用最强的药物之一 ,近几年来 ,在一些根除HP的两联或三联疗法中已将其作为主要药物。克拉霉素的三联疗法的HP根除率多数已达 80 %以上。本组将具有较强抗HP作用的呋喃唑酮与克拉霉素合用 ,并加用胶体次枸木缘酸铋 ,旨在探索较为理想的根除HP方案。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70例经胃镜检查和胃粘膜HP检测 (C14 尿素呼吸试验 )证实有HP感染的十二指肠溃疡 (DU)和功能性消化不良 (FD)患者 ;1月内未接受过抗HP治疗 ;无严重脏器功能障碍和摄入…  相似文献   

2.
幽门螺杆菌根除疗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胡品津 《新医学》1994,25(11):611-611,616
幽门螺杆菌根除疗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胡品津幽门螺杆菌(HP)的根除是指停药1个月后用各种检测HP的手段均不能发现HP存在。抗HP药物及其临床应用抗HP药物尽管体外试验发现不少抗菌药物对HP有抑制或杀灭作用,但体内疗效却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餐后序贯疗法与10 d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优效性。方法: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餐后序贯组)埃索美拉唑40 m g+阿莫西林胶囊1.0 g(餐后即服)+克拉霉素胶囊0.5 g(餐后2 h),每日2次,疗程10 d;对照组(10 d序贯组)前5 d埃索美拉唑40 m g+阿莫西林胶囊1.0 g(餐后即服),每日2次,后5 d埃索美拉唑40 m g+替硝唑0.5 g和克拉霉素胶囊0.5 g(餐后即服),每日2次。结果:餐后序贯组和10 d序贯组意向分析(ITT)根除率分别为90.2%和81.3%(P〈0.05),方案分析(PP)根除率分别为96.5%和89.3%(P〈0.05)。结论:餐后序贯疗法根除Hp的疗效优于10 d序贯疗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幽门螺杆菌耐药菌株的增加,一些以往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的方案疗效逐渐下降.本次研究以质子泵抑制剂三联7 d标准疗法作为对照,评价两种10 d序贯疗法作为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一线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法进展近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邵民象  于秉新 《临床荟萃》1999,14(15):718-719
H_2-受体拮抗剂(H_2-RA)或质子泵抑制剂(PPI)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PU),疗程4周,十二指肠溃疡(DU)的愈合率为80%~95%,胃溃疡(GU)为70%~85%;疗程8周,DU愈合率为90%~100%,GU为80%~95%,PU的近期愈合治疗已基本解决,但无法克服50%~90%的年复发率,长期用H_2-RA维持治疗虽可降低复发率和并发症,亦只是延缓复发时间而已,尚无法改变PU易复发的自然史。Goodwin的“漏屋顶”学说阐明了幽门螺杆菌(HP)与PU密切相关,HP感染破坏了粘膜屏障(屋顶),使胃酸等攻击因子(雨)乘机漏入而致溃疡形成。故凡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0 d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40例,随机分成序贯组和常规组,序贯组实施10 d序贯疗法;常规组实施标准三联7 d疗法。结果与常规组比较序贯组溃疡愈合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序贯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1.43%高于常规组的78.57%,两组根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组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8.57%,与常规组的21.43%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症状轻,患者能耐受,无停止治疗。结论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10 d序贯疗法根除率达91.43%,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是较理想的根除幽门螺杆菌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7.
于秉新  邵民象 《临床荟萃》1998,13(19):897-898
自H_2-受体拮抗剂(H_2-RA)与质子泵抑制剂(PPI)相继问世以来,消化性溃疡(PU)的近期愈合治疗已基本解决,但尚无法克服50%~90%的年复发率.从幽门螺杆菌(H(?))的发现到一系列的研究证实,根除HP可降低PU年复发率至10%以下,并缩短疗程至1wk~2wk.故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提出:有HP感染的PU患者,无论初发或复发,除用抗胃酸分泌药物治疗外,还需用抗菌药治疗.此治疗原则现已为各国临床所共识,现就目前临床广泛采用的几种根除HP疗法的联合用药问题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培菲康在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85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取培菲康联合“三联疗法”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分别观察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及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89%,对照组70%,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副反应发生率13%,对照组28%,两者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培菲康能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并且减少副反应的发生,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幽门螺杆菌(Hp)根除治疗对Hp阳性的早期低度胃MALT淋巴瘤及部分高度恶性胃MALT淋巴瘤常有明显疗效,甚至对Hp阴性者及胃外MALT淋巴瘤也有一定的疗效。API2-MALT1融合基因、C3三倍体、副蛋白等可能成为疗效的预测新指标。大部分获得组织学完全缓解的病人,IgH重排基因持续存在,因此在评价抗Hp治疗对MALT淋巴瘤疗效时可能应结合肿瘤的单克隆B细胞增殖是否消退。  相似文献   

10.
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与铋剂为中心三联合用对幽门螺杆菌(HP)的根除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胃粘膜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三联组、四联组,后继服奥美拉唑20mg,每日1次,服3周,HP根除和溃疡愈合均以停药4周后胃镜复查为准,结果:四联组HP根除率91%和溃疡愈全率95%高于三联组的80%及92%,但无统计学差异。四联组副作用少于三联组。差别无显著性。结论:四联疗法可获得高HP根除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莫西沙星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莫西沙星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所致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选择156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胃渍疡、十二指肠溃疡)、糜烂性胃炎患者,随机平分为A、B组,A组(观察组)78例给予莫西沙星、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三联疗法,B组(对照组)78例给予左氧氟沙星、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三联治疗,疗程均为2周.结果:A组临床症状、溃疡愈合、HP根除的有效率分别为91.03%、89.74%和88.46%;B组分别为67.95%、70.51%和70.51%.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B组根除失败的患者接受莫西沙星三联疗法,其HP根除率为91.30%,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8.97% vs 10.26%).结论:莫西沙星三联疗法对HP感染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素,也是消化性溃疡发病的重要因素。Hp的长期感染也与胃腺癌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发生相关。随着对Hp不断的深入研究发现:儿童感染Hp不仅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还可能与生长发育迟缓、营养不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有关[1-2]。并且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儿童期是Hp感染的高发阶段,尤其在生后最初几年内更易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10 d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及副作用,与标准14 d三联疗法比较有无优越性.方法:将136例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且Hp阳性的患者分组,治疗组69例在前5 d给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后5 d给奥美拉唑、克拉霉素、替硝唑.对照组给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疗程14 d.结果:根据按意向性治疗分析(ITT)与符合方案数据分析 (PP)比较,Hp根除率治疗组(91.3% ITT, 92.6% PP )与对照组(89.6% ITT, 93.8% PP)比较P>0.05;两组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68(14.7%)、19/64(29.7%),两组比较P<0.05;两组腹部疼痛及其他消化道症状缓解情况比较P<0.05.结论:10 d序贯疗法的Hp根除率与标准14 d三联疗法相当,但副反应发生率低,症状缓解情况较佳.  相似文献   

14.
我科2007—04/2007—12应用10d序贯疗法对42例幽门螺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进行根除治疗,短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 (Hp)后对偏头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97例偏头痛患者经13 C尿素呼气试验确定Hp感染。对其进行为期 2周的Hp根除治疗 ,对头痛程度、头痛持续时间及头痛频率进行为期 6个月的观察。结果  83例完成整个疗程后体内Hp被完全根除 ,其头痛程度、持续时间及频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和减少。结论 感染了Hp的偏头痛患者经三联疗法根除Hp后 ,其头痛程度、持续时间及频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和减少。Hp可能是偏头痛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斯锞  刘芙成  黎世尧  廖文  杨杰 《华西医学》2004,19(4):606-607
目的: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p)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胃粘膜组织学的影响。方法:纳入52例病例,均经胃镜、快速尿素酶试验(RUT)及病理组织学检查诊断为胃窦CAG伴Hp感染。并作血清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抗体检测。将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予洛赛克、阿莫西林、痢特灵治疗1周及对症治疗,B组予对症治疗。随访1年。1年后复查胃镜、RUT及病理组织学。结果:完成实验A组25例、B组23例。A组窦部炎症、萎缩治疗后明显减轻;治疗后窦、体部炎症A组明显轻于B组。B组治疗前后组织学无明显变化。B组体部慢性炎症加重率明显高于A组。A组组织学改变与患者CagA状态无关,B组中CagA阳性者体部活动性炎症加重较CagA阴性者明显。结论:根除Hp能使CAC患者胃炎反胃窦萎缩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不同上消化道疾病患者的幽门螺杆菌(Hp)血清学分型情况,并比较不同Hp分型患者的Hp根除效果。方法 选取因上消化道症状就诊的26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疾病类型分为慢性胃炎组90例、胃息肉组76例和消化性溃疡组101例。抽取患者静脉血,检测血清Hp抗体表达情况,包括尿素酶A(UreA)、尿素酶B(UreB)、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和空泡细胞毒素A(VacA)。比较各组患者的Hp感染率和UreA、UreB、CagA、VacA阳性率。Hp阳性患者均接受四联方案治疗,比较不同Hp分型患者的Hp根除率。结果 267例患者的Hp总感染率为67.04%,慢性胃炎组、胃息肉组、消化性溃疡组的Hp感染率分别为61.11%、51.32%、84.16%;消化性溃疡组的Hp感染率高于慢性胃炎组、胃息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胃炎组与胃息肉组的Hp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性溃疡组UreA、VacA阳性率高于慢性胃炎组、胃息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胃炎组UreA、VacA阳性率与胃息肉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8.
陈烨 《疾病监测》2018,33(4):282-284
人体胃肠道是微生物种类最多、功能最强大的微生态系统,胃肠道微生态失衡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人幽门螺杆菌(HP)是定植在胃内的一种致病菌,关于HP感染的处理,多个国际指南或国内共识意见均明确给出了主要包含质子泵抑制剂和2种抗生素的根除方案,随着对HP感染认识的加深和治疗方案的普及,HP根除是否会导致胃肠道微生态的失衡并带来失衡相关后果,这一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进行文献综述并提出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首次根除幽门螺杆菌(Hp)失败后二线药物的疗效,提高Hp最终根除率.方法 选择我院消化科门诊经胃镜确诊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常见上消化道疾病Hp阳性患者,经首次根除Hp失败后病例7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A、B、C三组各250例.A组250例,首先以PPI标准剂量+果胶铋300 mg+左氧氟沙星200 mg+四环素500 mg,bid,治疗7d;之后再以PPI标准剂量+果胶铋300 mg+阿奇霉素250 mg+呋喃唑酮100 mg,bid,治疗7d.B组250例,PPI标准剂量+果胶铋300 mg+阿奇霉素250 mg+呋喃唑酮100 mg,bid,疗程14 d.C组250例,PPI标准剂量+果胶铋300 mg+左氧氟沙星200 mg+四环素500 mg,bid,疗程14 d.结果 A、B、C三组Hp根除率分别为99.0%、86.0%、94.0%.A组大于B组和C组.结论 对于首次根除Hp失败患者,采取PPI+果胶铋+左氧氟沙星(或阿奇霉素)+四环素(或呋喃唑酮)四联14 d疗法有较高的根除率,尤其是A组14 d序贯疗法根除Hp疗效更佳,三组均有用药简单,价格低廉,副作用少,患者依从性好,易于接受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针对耐药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再根除方案。方法 25例已经过2个疗程根除治疗的H.pylori感染患者,尿素呼气试验阳性。随机纳入不同的治疗方案组:A组11例(埃索美拉唑镁+枸橼酸铋钾+克拉霉素+益生菌,疗程2周);B组14例(埃索美拉唑镁+枸橼酸铋钾+益生菌,疗程2周,呋喃唑酮1周),停药后4周再次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ylori,比较2组的H.pylori根除率。结果 A组H.pylori再根除率54.5%(6/11);B组H.pylori再根除率92.9%(13/14),后者高于前者(P<0.01)。结论益生菌联合抗H.pylori治疗可显著提高H.pylori根除率,含呋喃唑酮方案的根除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