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46例防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肥胖人群的增加及高频电刀的广泛应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有逐年增多的趋势。2007年12月—2009年12月我院共诊治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46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46例,男25例,女21例;年龄22~68岁,平均43.5岁;上腹部切口32例,下腹部切口14例;切口下脂肪厚度3~9 cm;术后4~7 d切口均渗出淡黄色或血性液体,切口愈合不良,边缘无红、肿、热、痛;渗液涂片镜检有较多脂肪滴,连续3次细菌培养阴性。1·2治疗方法30例患者切口渗液较少,部分愈合不良,拆除1~2针缝线,内置生理盐水纱条引流,每日换药1次,直至切口愈合。16例患者切口渗液较多,全层不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自1996年1月~2010年7月各种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时所进行的治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2002年3月前我们采用传统方法治疗,共27例,作为对照组;2002年3月后我们采用切口置管持续负压吸引治疗,共27例,作为试验组。结果:试验组的平均治疗时间和平均术后切口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适当的处理措施有利于减少术后脂肪液化的发生。切口脂肪液化时采用切口置管持续负压吸引治疗能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肥胖人群的增多及高频电刀的广泛使用,腹部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有增多的趋势。切口液化可导致切口裂开、延迟愈合,甚至引起感染,经久不愈,增加了患者的身心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切口脂肪液化的预防和治疗护理是外科护理的一大难题.我院普外科对38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采用胰岛素加庆大霉素纱条湿敷辅以红外线照射治疗护理,取得了理想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9年6月70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例均采用积极对症治疗后55例Ⅰ期愈合,余15例Ⅱ期愈合。结论了解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原因,及早预防,早期发现并积极对症治疗,可缩短切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5.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肥胖人群的比例逐渐增加,再加上高频电刀使用的广泛普及与应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有增多的趋势。切口脂肪液化是腹部手术创口愈合过程中容易发生的一种并发症,给患者及家属带来精神、躯体、工作、家庭及经济上造成不同的损害,也增加了医生压力,故应引起重视。本文分析49例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并提出预防和治疗的措施,旨在减少甚至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6.
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切口脂肪液化是腹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易致细菌入侵继发切口感染;及时预防和处理切口脂防液化能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医疗费用。对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护理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纪明光 《四川中医》2011,(7):110-112
目的: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防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76例切口脂肪液化的诊治经验。结果:76例切口脂肪液化,女性多于男性、肥胖者多于消瘦者,纵切口多于横、斜切口,应用三黄散治疗之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应重视预防;强调早期治疗,应用三黄散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院妇产科2000年1月-2008年6月行经腹手术4390例,其中18例发生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0.41%,现将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药外敷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大黄与芒硝进行外敷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效果.方法:将本院152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病人随机分成中药外敷治疗组(76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76例).中药外敷治疗组手术后,每天进行全面消毒,将液化切口中的黄色液体挤出,之后再用大黄与芒硝以1∶4的比例配制外敷;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全面消毒之后,将液化切口扩张并挤出液体,并按时予以换药.比较两组患者的甲级切口愈合率和切口愈合时间.结果:中药外敷治疗组的愈合时间(5.14+1.54)d明显短于对照组(9.5±2.86)d的愈合时间(P <0.01);外敷治疗组的甲级愈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甲级愈合率(78.95%)(P<0.05).结论:使用大黄与芒硝进行外敷治疗,能够加快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进程,大大缩短患者切口愈合的时间,提高甲级愈合质量,减少脂肪液化,是一种简捷明了、方便易行、效果显著的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妇产科腹部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32例平分为两组一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6例,两组首先都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此治疗的基础上在加用引流治疗。结果:两组32例全部治愈出院,无1例切口感染,两组愈合率与切口感染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和切口痊愈时间分别为16.5天和25.5天。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和切口痊愈时间分别为10.2天和13.1天。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妇产科腹部手术后脂肪液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针对切口脂肪液化的相关高危因素,制定有效的治疗措施,以减少剖宫产术口脂肪液化的发生、促进切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1月~2009年7月各种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时所进行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论:适当的处理措施有利于减少术后脂肪液化的发生。切口脂肪液化时采用康复欣液切口腔内保留能促进切口愈合,此法经济价廉,可操作性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妇产科接受腹部手术治疗后切口出现脂肪液化现象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抽取40例在我院就诊的接受腹部手术治疗后切口出现脂肪液化现象的妇产科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20例.两组患者采用细硅胶管负压引流,A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碘伏方法进行治疗;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采用红外线照射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复发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分析结果表明,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A组患者比较,其有效率明显高出很多,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该组患者在治疗后出现复发现象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均没有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碘伏与红外线照射联合的方法对妇产科接受腹部手术治疗后切口出现脂肪液化现象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明显,在治疗过程中不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可以做为今后临床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临床统计了76例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行大黄、芒硝混合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酒精消毒,观察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统计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38例,有效0例,无效0例,治愈率100%,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20例,无效3例,治愈率为44.74%。结论大黄、芒硝混合外敷治疗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云南白药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8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4例,分别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19%,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云南白药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肥胖人群的增加及高频电刀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切口周围脂肪堆积,同时脂肪组织因挤压等原因造成血液循环不良,使脂肪组织发生无菌性坏死,腹部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Operative Incision of Healing,OIH)的发生有增多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渗糖局部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疗效。方法:4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并置入干纱条引流;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局部应用高渗糖溶液冲洗后,置入高渗糖湿纱条引流,观察切口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切口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局部高渗糖溶液治疗能显著缩短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以及预防的措施.方法:对我院妇产科2006年6月到2010年6月期间收治的29例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对所有患者行抗感染、支持治疗的方式,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结论:患者切口脂肪液化主要与贫血、糖尿病、肥胖、缝合技术、术后咳嗽以及术前没有使用抗生素有直接的关系.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有效的预防、治疗以及护理的措施,能够有效减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总结剖宫产术后脂肪液化的防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2月我院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患者1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肥胖、妊娠期水肿手术切口方式、高频电刀均与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有关,制定有效的预防、治疗、护理措施,能减少剖宫产术口脂肪液化的发生、促进切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19.
胡良惠 《中医药导报》2011,17(6):120-120
随着医学诊疗技术的提高,预防措施的完善,妇产科腹部切口的严重并发病已很少见,但肥胖妇女的增多,剖宫产率的增高,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常有发生,以致引起切口延期愈合,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我院采用食用白糖护理的方法有效地阻止了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 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2003年1月~2005年1月,对妇科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病人,给予切口外敷大黄、芒硝加红外线照射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