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方红 《浙江中医杂志》2003,38(7):300-302
支气管哮喘是以突然发作、呼吸喘促、喉中哮鸣为临床特征的疾病。属于中医学中的哮病 ,由于哮必兼喘 ,故又称哮喘 ,亦有称哮吼和喘。哮病临床一般辨治首分发作期和缓解期。发作期又分冷哮与热哮两型。冷哮多为痰积日久 ,痰从寒化所致 ,常呈内外皆寒 ,外有表寒、内伏寒痰之候 ,方选射干麻黄汤 ;若反复发作者 ,不但肺实 ,更有肾虚 ,宜加配真武汤温肾益阳 ,化气行水 ,杜绝寒饮再生 ,寒饮不生 ,寒痰从何而来。热哮多为积痰日久 ,痰从热化所致 ,常呈内外皆热 ,外有表热 ,内伏痰火 ,上焦热盛 ,肺气壅阻之候。如新病暴发主责于肺 ,次及于胃 ,勿须…  相似文献   

2.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与变态反应有关的呼吸道疾病,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的特点。虽然祖国医学对于哮喘发病与血瘀证之间的关系早就有描述,如:唐容川在《血证论·瘀血篇》中就指出:“瘀血乘肺,咳逆喘促。”且自古就有久病入络,久病必瘀的论述,但对哮喘的证治历代医家均沿袭以寒、热、虚、实辨证论治为主。随着对哮喘病血瘀证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3.
陈维琴 《国医论坛》2001,16(4):50-52
支气管哮喘发病率较高 ,该病反复发作 ,有相当部分患者发展为阻塞性肺气肿 ,乃至肺心病。近年来 ,随着人们对支气管哮喘认识的逐步深入 ,中医药对该病的治疗取得了一定进展 ,现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支气管哮喘属祖国医学“哮证”、“喘证”范畴 ,其发生是由宿痰伏于肺 ,复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失调等诱因引触 ,痰随气升 ,气因痰阻 ,相互搏结 ,壅塞气道 ,肺失宣降而喘促痰鸣。哮喘发作期以标实为主 ,缓解期以本虚为主 ,反复发作多表现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特征。本病多以风、寒、热、湿、痰、瘀为标 ,以肺虚、脾虚、肾虚为本。肺不…  相似文献   

4.
辨治与专方结合——姜春华教授治哮喘发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姜春华教授治疗哮喘的经验。以辨证论治治疗寒喘、热喘、虚喘、实喘;根据病情出现的不同症状,又提倡辨证与辨病相结合,遵古而不泥古,结合前人经验及临床实际,确定标本同治,补肾与治肺相结合;运用中药的现代药理作用,筛选出独特的治喘专方——“截喘汤”截治;姜老还认为治哮喘以“不发为妙”平时预防、早治,以治咳为先、治痰为主,使哮喘平,疗效才能显著。  相似文献   

5.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发作性疾病 ,以喉中哮鸣有声 ,呼吸急促困难 ,甚则张口抬肩 ,不能平卧为其特征。其发病机理为宿痰内伏于肺 ,加上外感邪气 ,饮食不当 ,冷暖失宜 ,情志劳倦等因素 ,致痰阻气结 ,壅塞气道 ,使肺管狭窄 ,通畅不利 ,肺失宣降 ,引动内积之痰而致痰鸣喘促 ,哮鸣有声。正如《证治汇补哮病》曰 :“哮即痰鸣之久而常发者也 ,因内有壅塞之气 ,膈有胶固之痰 ,外有非时之感 ,三者相合 ,闭拒气道 ,搏击有声 ,发为哮病。”哮喘病情往往错综复杂 ,尤其是一些反复发作的久病患者 ,临床中出现虚中有实 ,寒中有热的挟杂症状 ,给治疗带来一定困…  相似文献   

6.
哮喘治验     
哮喘在《证治汇补》中指出:“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喘病”。哮喘久延不已导致肺、脾,肾三脏俱虚,因而出现了本虚标实的复杂症状。在临床上,本病多见于体弱儿童。其中70~80%在婴幼儿期患过奶癣。多由先天不足(即肾精不足)。见有鸡胸、龟背、面色少华,发育不良等症。在治则上,治标在肺,但须辨明“寒喘”、“热喘”。寒喘见胸膈满闷,喉头痰鸣、痰液稀薄,民寒头痛,口不干或渴喜热饮,脉浮紧,苔薄白。治宜小青龙汤加减。热喘见呼吸急促,胸膈烦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哮喘属中医学哮喘范畴,主要表现为呼吸喘促且于患者喉间发出哮鸣。“哮”中医中多为实证或本虚标实,又有寒哮、热哮之分;“喘”则虚实兼备,可分为实喘和虚喘[1-2]。2012-01-2013-01,我们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51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并与常规护理51例对照观察,旨在研究中医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医学对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治疗多以“哮病”论治,辨证主要分为“寒哮”和“热哮”两个证型.以“常”与“变”的思路辨别哮喘发作期之寒热,便于初学者掌握和运用.在支气管哮喘的辨证论治过程中,简单地把支气管哮喘和哮病划等号,这是一个误区,也是支气管哮喘寒热难辨的症结所在.寒哮是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常证”、热哮是“变证”,主张临床中只要没有明显的热象表现,一般应从寒哮论治,用药不避温.  相似文献   

9.
蜒蛐即蛞蝓,味咸,性寒,无毒,入肺、肝、胃、大肠四经。古人用之治疗真阴亏损,风中经络,风热脱肛,痔疮肿痛,痈疽发背,疔疮肿毒,蜈蚣咬伤等。而治哮喘,在古医籍中不载。名医姜春华教授用单方蛞蝓以大贝粉作赋形药,做成绿豆大丸子,每服10g,日3次,辅以牛黄解毒片,治热喘。朱良春教授认为:哮喘之偏热、偏实者,用民间验方玉蜒丹最合适。但玉蜒丹对各型发作性哮喘(除肾不纳气者外)均有助益。笔者受前贤启迪,临证凡遇哮病者,无论寒热虚实,均在辨证施治方中加服蜒蛐糖浆,疗效甚佳。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0.
喘有夙根──治喘务求其本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喘有夙根──治喘务求其本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200032)邵长荣中医治喘,首辨寒、热、虚、实,我在临诊中,遇到寒喘用小青龙汤加减,热喘以白果定喘汤出入,确也收到一定的疗效。但是,哮喘病情往往错综复杂,尤其某些反复发作的久病患者,临床中出现...  相似文献   

11.
略论“实喘治肺须兼治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景岳谓:“实喘之证,以邪实在肺也。”张氏以降,“实喘治肺”一说几成定局。然复习文献及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实喘治肺须兼治胃”(方仁渊语)方臻完善。笔者认为此对实喘证治颇有指导意义,兹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2.
基于聚类分析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用药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常用药物和配伍规律。方法以199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以中药汤剂联合西医抗炎、止咳化痰平喘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且经过临床疗效观察有效的中药复方为研究对象,对其用药进行聚类分析,探索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常用药物和配伍规律。结果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使用最多的药物为炙麻黄、甘草、苦杏仁、半夏、苏子、地龙、五味子。聚类分析显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常用药物可分为6类,包括解表清里、温肺化饮、化痰、祛风止咳、补益肺脾、活血化瘀等药物。结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病因病机分邪实、正虚两端,邪实以痰热、寒饮为主,正虚以肺脾气虚为主,用药以解表清里、温肺化饮、补益肺脾类中药为主。  相似文献   

13.
支气管哮喘的外治疗法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226001)姚石安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的呼吸道顽固性疾病,祖国医学认为患者多因禀赋亏虚,复感外邪而致病,属本虚标实之证。而预防本病的发作,“治未病”调动机体的抗病免疫力尤为必要,临床观察表明,外治用药的选择及辅以...  相似文献   

14.
赵凤达 《江西中医药》1992,23(4):3-4,10
洪广祥教授、主任医师从事医教研30余年,治疗支气管哮喘有独到之处,其治法灵活,疗效卓著。现辑录5则,以资借鉴。1 温阳平喘案王某某,女,38岁,初诊于1990年12月4日。20年前因受寒而发哮喘,后每年春、夏、秋之交发作,近四五年来症状加重。常用速喘宁、舒喘气雾剂以取暂时之效,停药即发。诊断为支气管哮喘。近月来,哮喘常在夜间发作,不能平卧,背部冰冷,怯寒,易感冒,口唇暗,大便偏干,舌暗淡、苔白腻,脉细弦滑、重按无力。两肺听诊哮鸣音(+)。辨证:阳  相似文献   

15.
喘证为肺系疾病的主证之一,临床以呼吸急促,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力特征.导致喘证的病因甚多,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广泛,但概括起来,其病机皆为气机升降出人失其常度所致.喘证有虚实寒热之异,但治当首分虚实.张景岳曰:"实喘者有邪,邪气实也;虚喘者无邪,元气虚也."故一般初起多为实喘,其病位主要在肺,治以祛邪为主;如延误治疗,致病邪羁留,久喘伤肺,又可波及脾肾而由实转虚,其病位主要在肾,治以培补摄肾为主,但临床有寒、热、饮、痰、郁等不同.又多虚实兼挟为病,故其治法又因此而异.  相似文献   

16.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继发感染),以恶寒、发热、咳嗽、气急、痰多为主要临床表现,且反复发作,病程缠绵。其基本病理机制为寒饮伏于内,邪热感于外。久而导致肺肾亏虚,形成上盛下虚,本虚标实之痼疾。在临床实际中,其病性又以寒热绞织,错互挟杂为常见。笔者将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属作期寒热错杂证,按热邪重于寒饮,寒饮重于热邪二型进行辨证施治,又依据《伤寒论》、《金匮要略》治喘之法度,随证选方用药,多取得满意疗效,现结合临床典型病例治验,浅谈用运体会:  相似文献   

17.
明辨虚实,治分急缓:一般而言。儿童以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多属实证。而缓解期多属虚证,故其治疗无非虚实两端。正如古人所云:“实喘者有邪,邪气实也;虚喘者无邪,元气虚也”;“在肺为实。在肾为虚”。姜先生认为:哮喘证有寒热虚实不同,治之先后方法各异,虚实中夹寒热,寒热中有虚实,治喘需分寒热虚实,辨证论治,治病求本,抓住主要矛盾,才能挫其势。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故急性发作期以祛邪治标,缓解期则以补虚治本以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18.
武维屏老师从事医、教、研30余载,擅从肝辨治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笔者有幸随师学习,获益匪浅,现将其从肝辨治支气管哮喘经验撷要总结如下。 审辨病机 武老师认为,哮喘之发是正邪交争,脏腑功能失调的结果。病位虽在肺,但与肝关系密切。病性总属本虚标实,发作期以标实为主,依人之体质及致病因素之不同,而风(外风、内风)、火(实火、虚火)、气(气郁、气逆)、痰(寒痰、热  相似文献   

19.
中医学对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治疗多以"哮病"论治,辨证主要分为"寒哮"和"热哮"两个证型。以"常"与"变"的思路辨别哮喘发作期之寒热,便于初学者掌握和运用。在支气管哮喘的辨证论治过程中,简单地把支气管哮喘和哮病划等号,这是一个误区,也是支气管哮喘寒热难辨的症结所在。寒哮是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常证"、热哮是"变证",主张临床中只要没有明显的热象表现,一般应从寒哮论治,用药不避温。  相似文献   

20.
小儿哮喘辨治三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儿哮喘是一种小儿常见病 ,多见于 3岁~ 7岁小儿。主要以哮鸣气促、呼气延长为特征。一般哮是指呼吸时喉中的哮吼声 ,喘是指呼吸急促 ,因哮必兼喘 ,故而通称哮喘。哮喘易反复发作 ,好发于春秋气候突变季节和冬季严寒时。哮喘病名最早见于《丹溪心法》。喘有虚实两类。张景岳云 :“实喘者有邪 ,邪气实也 ;虚喘者无邪 ,元气虚也。”叶天士云 :“在肺为实 ,在肾为虚。”罹患本证成因颇多 ,一是素体不足 ,二是痰饮留伏 ,三是肺脾肾不足与痰浊相结。历代医家认为 ,肺脾肾三脏不足、卫表不固和痰湿内伏 ,是致病的主要内因。外因多为气候转变 ,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