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腔隙性脑梗死与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对180例腔隙性脑梗死作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将其分为非糖尿病组(A组)及糖尿病组(B组),其中糖尿病组按病程长短各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腔隙性脑梗死中糖尿病占58.8%,糖尿病患者中女性占61.5%.糖尿病组死亡率、多发梗死率、平均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均高于非糖尿病组,且病程愈长,上述指标愈高.结论 糖尿病是腔隙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病程愈长,发病率愈高,预后愈差.女性糖尿病患者发生腔隙性脑梗死的危险更大.  相似文献   

2.
陈学梅 《当代医学》2008,(16):104-105
目的 研究腔隙性脑梗死与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对180例腔隙性脑梗死作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将其分为非糖尿病组(A组)及糖尿病组(B组),其中糖屎病组按病程长短各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腔隙性脑梗死中糖尿病占58.8%,糖尿病患者中女性占61.5%.糖尿病组死亡事、多发梗死率、平均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均高于非糖尿病组,且病程愈长,上述指标愈高.结论 糖尿病是腔隙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病程愈长,发病率愈高,预后愈差.女性糖尿病患者发生腔隙性脑梗死的危险更大.  相似文献   

3.
陈学梅 《当代医学》2008,(15):104-105
目的 研究腔隙性脑梗死与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对180例腔隙性脑梗死作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将其分为非糖尿病组(A组)及糖尿病组(B组),其中糖尿病组按病程长短各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腔隙性脑梗死中糖尿病占58.8%,糖尿病患者中女性占61.5%.糖尿病组死亡率、多发梗死率、平均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均高于非糖尿病组,且病程愈长,上述指标愈高.结论 糖尿病是腔隙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病程愈长,发病率愈高,预后愈差.女性糖尿病患者发生腔隙性脑梗死的危险更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的影响因素.方法 将80例甲亢性心脏病和90例单纯甲亢的病例进行年龄、病程、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对比,观察2组间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甲亢性心脏病造成误诊率为7.5%.甲亢性心脏病组的年龄、病程更长,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FT3、FT4、TS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病程是甲亢性心脏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洪雁  芳芳 《广西医学》2013,(4):477-478
目的探讨青中年腔隙性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青中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17例(观察组),选择同期住院的青中年非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10例作对照组,对其发病的危险因素分析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有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酗酒病史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冠心病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餐前和餐后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酗酒、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以及C反应蛋白为青中年腔隙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对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发生Ⅱ型腔隙(LI Ⅱ)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178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LI Ⅱ的发生率25.84%.合并LI Ⅱ组年龄、男性比例、入院时舒张压水平、嗜刚果红物质血管病和陈旧性脑卒中史的患病率高于无LI Ⅱ组(均P<0.05),两组腔隙性脑梗死及脑白质疏松的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舒张压水平、陈旧性脑卒中史、嗜刚果红物质血管病、脑白质疏松程度和腔隙性脑梗死数量是LIⅡ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有较高的LIⅡ发生率,积极监控血压,行SWI序列检查提前发现LIⅡ的发生及发展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影响腔隙性脑梗死不同影像学转归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22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跟踪随访,观察时间2年。采用两种不同的编组方式编组:(1)将腔隙性脑梗死病灶消失与病灶不变病例合并编为 A 组;病灶增加与转变为缺血灶病例合并编为 B 组(含大卒中病例)。(2)病灶增加病例独立编为 C 组(含大卒中病例),腔隙性脑梗死病灶消失病例、转变为缺血病灶病例与病灶不变病例合并编为 D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 logistic 回归分析各种危险因素。结果(1)单因素分析显示:与 A 组比较,B 组年龄、卒中发作次数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冠心病、颅内动脉狭窄(汇总)、颅内动脉狭窄(责任血管)、脑白质病变、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嗜烟、高血压病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 D 组比较,C 组年龄、卒中发作次数及冠心病、颅内动脉狭窄(汇总)、颅内动脉狭窄(责任血管)、脑白质病变、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糖尿病、高血压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冠心病、嗜烟等因素为腔隙性脑梗死影像学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颅内动脉狭窄(汇总)、颅内动脉狭窄(责任血管)、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病等因素为腔隙性脑梗死影像学病灶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腔隙性脑梗死影像学转归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高龄、冠心病、嗜烟等因素影响腔隙性脑梗死病灶增加与转变为缺血灶,为独立危险因素;颅内动脉狭窄(尤其是责任血管)、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病等因素是腔隙性脑梗死病灶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李玲 《吉林医学》2013,34(17):3332-3333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脑梗死的临床特点,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将糖尿病脑梗死50例及非糖尿病脑梗死50例的头颅CT表现、危险因素等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组卒中类型多见于腔隙性、多发性脑梗死;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高于非糖尿病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发病率高,且具有多发性腔隙性梗死的特点,高血脂、高血糖直接影响急性脑梗死的病程和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腔隙性脑梗死临床相关因素.方法 分析我院2006年1月到2009年1月收治的10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同期正常体检患者100为对照组,观察两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以及吸烟喝酒等因素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以及吸烟喝酒五种因素与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病有关,所有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年龄≥55岁的患者发生腔隙性脑梗死比例大于年龄<55岁患者.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以及吸烟喝酒五种因素与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病有关,注意控制以上基础疾病,有利于控制和预防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荆举文 《中外医疗》2010,29(26):28-28
目的 探讨血尿酸水平与腔隙性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29例作为观察组,空腹12h后测定血尿酸(SUA)、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H)、低密度脂蛋白LDH、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并设115例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血尿酸SUA、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H)、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而HLD及载脂蛋白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尿酸水平与腔隙性脑梗死密切相关,是隙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在该院治疗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甲状腺功能情况分组,将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纳入观察组,糖尿病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纳入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所有入选者均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与相关实验室指标检查,详细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与之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女性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病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脉压、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及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性别、病程及HbA1c是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在临床中较为高发,临床应高度重视高龄、女性及病程较长的患者,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最大程度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生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MRI检测结果将其分为脑微出血组(31例)和无脑微出血组(39例),分析脑微出血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显示,脑白质疏松程度、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腔隙性脑梗死数目等均与脑微出血发生有关联(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腔隙性脑梗死数目等是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生脑微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脑微出血组患者认知功能多项指标评分均低于无脑微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腔隙性脑梗死数目等是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生脑微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脑微出血发生易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腔隙性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119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经中文版蒙特利尔量表(Mo CA)评定存在VCI者41例(VCI组)和不存在VCI者78例(非VCI组),比较两组患者VCI相关影响因素,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年龄≥70岁、文化程度、吸烟史、糖尿病和高血压、多发病灶、左侧病灶、大面积梗死、白质病变、脑萎缩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糖尿病、多发病灶、左侧病灶、大面积梗死、脑萎缩为腔隙性脑梗死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发生VCI较为普遍,其认知功能下降与年龄≥70岁、糖尿病、多发病灶、左侧病灶、大面积梗死、脑萎缩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4.
李银娥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0):2587-2588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以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86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正常妊娠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监测2组在不同孕期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情况.结果 ①妊娠中期、晚期及产后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显著高于孕早期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观察组孕妇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血清TSH升高、FT3下降、FT4下降3个因素是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要对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定期实施TSH、FT3、FT4水平监测,必要时可应用甲状腺激素,密切观察并发症,减少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病因素。方法:对2型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53例及2型糖尿病无脑梗死的50例进行临床资料的比较,包括年龄、BMI、血糖等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组年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高血压病史、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发生率明显升高。为排除各因素间的相互作用,腔梗发病与否为应变量,其他各因素为自变量,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程、糖化血红蛋白、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升高、颈动脉内中膜增厚为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的易患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胰岛素抵抗(IR)、血脂异常与高血压合并脑梗死之间的关系,以及IR与腔隙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测定67例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的血脂、血糖、游离胰岛素(FIns)以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并与3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病人血脂、血糖、FIns、ISI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腔隙性脑梗死组FIns明显高于非腔隙性脑梗死组(P<0.05),腔隙性脑梗死组ISI较非腔隙性脑梗死组明显减低(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脑梗死存在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可能是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腔隙性脑梗死可能直接与IR有关.  相似文献   

17.
陈旭  鲁晓华  刘兰英  杨雅松 《西部医学》2012,24(2):319-320,323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与非腔隙性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异同性。方法将154例急性脑梗死病人分为腔隙性脑梗死与非腔隙性脑梗死两组,应用卡方检验分析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在两组病人间的统计学差异。结果①患有糖尿病的脑梗死病人与腔隙性脑梗死相比,非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率相对较高(P=0.033)。②有心房纤颤的脑梗死病人中,非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率高于腔隙性脑梗死(P=0.002)。结论为了避免分类偏倚,在研究腔隙性脑梗死以及非腔隙性脑梗死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时,不采用TOAST分类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与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于本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4例(脑梗死组),根据脑梗死病情分为进展性脑梗死组及非进展性脑梗死组,同时选取门诊健康体检组104例为对照组.测定血尿酸(UA)、血清肌酐(Cr)、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甘油三酯(TG)等生化指标.结果:脑梗死组与对照组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酸是脑梗死发病的一项危险因素,进展性脑梗死组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非进展性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酸水平与脑梗死进展有关.结论:血尿酸水平升高与脑梗死进展有关,血尿酸升高是脑梗死发病的一项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糖尿病患者并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9月南阳南石医院收治的606例糖尿病患者,将其中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51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其余555例单纯糖尿病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是否吸烟、血脂水平、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合并症、糖化血红蛋白(Hb Alc)水平及糖尿病治疗方案等差异,并进一步对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吸烟、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合并冠心病、Hb Alc及糖尿病治疗方案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有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吸烟、TPO-Ab水平增高、胰岛素治疗是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概率较高,年龄、吸烟、TPO-Ab水平增高、胰岛素治疗是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当针对这些因素进行控制预防,加强高危人群的筛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血糖及胆固醇水平与腔隙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根据糖尿病诊断标准及患者胆固醇水平,将入选患者分为非2型糖尿病及非高胆固醇组、2型糖尿病不合并高胆固醇组及2型糖尿病合并高胆固醇组,观察3组腔隙性脑梗死发病情况。结果:3组腔隙性脑梗死发病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各组之间发病情况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较2型糖尿病不合并高胆固醇患者、非2型糖尿病及非高胆固醇患者更易发生腔隙性脑梗死,2型糖尿病不合并高胆固醇患者较非2型糖尿病及非高胆固醇患者易发生腔隙性脑梗死。高血糖和高胆固醇是诱发腔隙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