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了解临床医学本科5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646名昆明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五年级学生进行心理测量.结果(1)学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17.5%,男生检出率为15.3%,女生检出率为18.9%;(2)男女生均以强迫、人际关系、偏执因子为突出,女生的心理问题更突出;(3)来自云南省的毕业班学生和来自其它省的毕业班学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临床医学本科5年级的毕业班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男和女学生抑郁、焦虑和偏执的心理问题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提出有效应对策略.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利用心理健康测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比较男、女学生之间心里健康问题的差异.结果:调查的10000名学生中,按心理健康测评量表总分>160分或单项因子≥4分的标准,有23.47%的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女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不如男学生(P<0.05),但在有明显心理问题、有严重心理问题和有心理危机方面,女学生和男学生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有学校、家庭、社会、学生本身心理.结论:高职院校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比例较高,影响因素较多,心理预警和心理亚健康发生率女生高于男生,建议学校与家庭加强针对性干预.  相似文献   

3.
20岁年龄段青年心理健康状况测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试问卷对某大学462名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结果表明学生中有心理问题者检出率为17.97%;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男女差异,女生检出率高于男生;男女生心理问题的构成各有特点,女生以自我成熟度低、自我控制力弱、疑心与嫉妒重为主要表现;男生则以自我控制力弱及冲动性紧张为主要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青春期人群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SCL90量表,对某高中1542名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抽样调查,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l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23.80%,男生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女生,非独女心理健康状况优于独女,理科生心理健康状况优于文科生。结论: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自身应高度重视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分层引导,持续进行,要重视女性心理健康教育尤其对独女心理健康给予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调查了贵州省黔南州高中异地生心理健康状况,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以及对改进当地基础教育方式提出建议.方法:运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贵州省都匀市两所示范性高中高一学生共378人进行施测.结果:心理健康问题总检出率为46.56%,有176人(46.56% )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健康问题,其中轻度心理问题162人(42.9%),中重度心理问题14人(3.7%).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因子阳性检出率前3位分别为强迫症状(78.8%)、人际关系敏感(66.3%)、焦虑(58.7%).量表各因子均分与2004年全国青年组常模比较,均显著偏高;异地生比非异地生除了焦虑和敌对2项因子外其他7个因子均分都显著偏高.在交互作用分析中,异地生中的非独生子女在强迫症状、抑郁、焦虑等5个因子上比独生子女显著偏高,而本地生的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在各因子上差异不显著.结论:贵州省黔南州高中异地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改进当地基础教育方式和适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芜湖地区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应用中学生心理健康检测量表测查芜湖地区初中生1 918人。结果:芜湖地区初中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83%,其中轻度心理健康问题者占49.9%,中度心理健康问题者占25.4%,较重心理健康问题者占7.7%;男学生有心理健康问题者明显多于女学生,差异有显著性;在初一至初三三个年级中偏执、人际关系紧张、适应不良、心理不平衡因子分及总均分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芜湖地区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需要对初中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邹璇  邓冰  谢平霞 《贵阳医学院学报》2012,37(6):626-628,638
目的:探讨苗及侗族中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的特点,为中学生身心健康问题的预防和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对贵州省839名苗族和侗族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各类应激生活事件发生率,两个民族中学生主要应激源及不同性别、年级的中学生应激强度的差异.结果:对两个民族中学生影响较大的生活事件有考试失败和不理想、学习负担重;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因子构成中学生主要的应激源,尤其高中学生面临更大的心理应激;女学生人际关系因子和学习压力因子得分高于男学生,男学生其它因子得分高于女学生.结论:苗族和侗族中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发生率较高,应激强度有性别、年级差异,学校和家庭应重视苗族、侗族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苗族和侗族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民族地区中学生心理卫生状况,为他们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包头市三所中学1 595名蒙、汉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评定.结果:蒙族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18.6%,汉族中学生为19.4%,蒙汉民族中学生心理问题除焦虑因子外检出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包头市蒙、汉中学生的心理发育与全国相似.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某西藏班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在某西藏班4个年级(包括预科班)各随机抽取2个班,应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以自填问卷方式对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发放问卷共392份,回收有效问卷388份,心理问题总检出率39.43%,其中轻度35.05%,中度及以上4.38%。各年级间比较,强迫、敌对、适应不良、心理不平衡因子及总均分存在统计学差异,前2项因子〈0.01,后2项因子及总均分〈0.05;男女生间比较只人际关系因子女生检出率明显高于男生,存在统计学差异(〈0.05)。结论:某西藏班初中生的心理问题总检出率虽相对较高,但初三年级明显下降,说明藏族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我市高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付方式,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400名我市刚入校的专科新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应付方式问卷进行测评分析.并与全国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校新生自评量表的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和偏执因子分高于中国常模(P〈0.05),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5.8%.应付方式以积极为主.结论:高校新生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在环境变迁的情况下,需进一步做好高校新生及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1.
山西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SCL-90作为测量工具,从3所不同类型的高校抽取1221名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结果显示:SCL-90各因子均分高于全国青年常模且差异显著;女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不同学校类型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状况上存在着显著差异,山西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不容乐观。要加强大学生特别是医学院校学生以及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海口市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其人格因素,探索影响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为建立和提高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相关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级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海口市4所中学初中学生701名,应用自编的个人情况问卷、SCL-90及EPQ问卷进行测试,所得数据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SCL-90和EPQ调查结果在初中学生年级、性别、是否重点学校、是否独生子女、与父母关系、家庭收入、是否经常上网等因素方面呈现出不同。结论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因素存在差别,心理问题与多个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分析新疆少数民族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90项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随机抽取新疆某医科高校在校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医学生进行测评,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少数民族医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9.3%。少数民族女生与男生在偏执因子分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应根据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特点,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促进活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初中生青春期逆反心理现象的发生率及其心理健康状况,同时了解其家长的相应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及自制调查表为工具,对初中生及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非重点初中与重点初中比较,学生青春期逆反心理的发生率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精神卫生问题较多;产业工人家长较教师家长有较多的精神卫生问题(P<0·05);有逆反心理现象的学生家长与无逆反心理现象的学生家SCL-90因子得分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初中生青春期逆反心理的发生率为68·56%,其自身及家长均有较多的精神卫生问题需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初中学困生与普通生自我意识的差异。方法采用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643名初中生的自我意识进行测量,其中包括285名学困生和358名普通生。结果①学困生在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合群因子中的表现显著比普通生差,学困生的自我意识总体水平显著低于普通生(P〈0.01);②学困男生在行为方面的表现显著比女生差(P〈0.01),焦虑方面显著比女生好(P〈0.01),学困男、女生在自我意识的总体水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③自我意识的各因子和自我意识总体水平在各年级的学困生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学困生的自我意识水平低于普通生;学困生的自我意识不存在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评价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3所重点中学高二学生338名,其中男生192名,女生146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采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检测量表作为测评工具,在研究前后进行心理测评;对试验组进行1年的心理干预。蛄果高中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压力大、情绪不平衡、适应不良等心理问题,男女生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后,试验组学生的心理问题没有加重,对照组学生的心理问题进一步加剧。结论采用综合心理健康干预对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少数民族地区汉族、彝族、哈尼族、傣族、拉祜族、佤族卫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少数民族地区不同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checklist90,SCL-90)对云南省普洱卫生学校一、二年级2894名汉族、彝族、哈尼族、傣族、拉祜族、佤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并对其心理健康特点比较分析。结果①少数民族卫校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40.3%,心理问题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是佤族48人(55.8%)、傣族75人(41.4%),彝族258人(41.0%),哈尼族182人(40.2%),汉族557人(39.1%),拉祜族46人(38.3%);各因子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强迫(38.6%)、人际关系敏感(33.2%)、恐怖(27.5%)、敌对性(25.3%)、抑郁(23.6%)、焦虑(22.4%)、偏执(21.9%)、精神病性(17.4%)、躯体化(13.7%);②除敌对外,各民族心理问题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③少数民族卫校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国内青年常模,多数因子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④佤族心理健康水平最差,彝族、拉祜族心理健康水平好于其他各族。结论少数民族地区卫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初中生情绪调节的特点。方法:随机选取厦门市城市与农村各三所中学,每所学校每个年级随机抽取两个班,共1 546人进行情绪调节量表调查,有1 538份合格。结果:初中生情绪调节在性别上无差异(t=-0.20,-0.89;P>0.05),存在城乡差异(t=-2.11,P<0.05)。初一与初二、初一与初三学生情绪调节和自主性均存在显著差异(F=5.24,5.64;P<0.01)。结论:初一学生情绪调节能力比初二和初三学生强;农村学生情绪调节的易变性、灵活度、反应度和情绪唤醒优于城市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