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林玉萍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6):2020-2021
目的: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6例产科DIC患者的抢救过程。结果:从资料分析数据发现6例产科DIC均抢救成功。结论:产科DIC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尽快去除病因,及时补充凝血因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2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在苍山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36例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抢救成功,死亡4例,其中重度妊高征伴胎盘早剥2例。结论早期正确诊断,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消除病因,合理使用肝素,进行血液替代治疗是保障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3例产科DIC患者的抢救过程.根据产科DIC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尽早做出诊断,积极去除病因,给予抗休克,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治疗,在此基础上,及时补充凝血因子,局部应用凝血酶.结果 13例患者中治愈12例,死亡1例.结论 早期诊断,尽快去除病因,及时补充凝血因子,重视凝血酶的局部应用,可提高产科DIC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正确治疗的时机和方法。方法:分析9例产科DIC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结果与结论:9例产科DIC6例抢救成功,3例失败。表明对产科DIC应早期作出正确诊断并去除病因,结束分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诱因及抢救与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产科DIC患者44例临床资料.结果:在44例DIC中,4例孕产妇出现>3个器官衰竭后均死亡,其余全部治愈出院,治愈率90.9%.结论:产科急性DIC发病急骤,母婴病死率较高,故要重视主要病因的预防,及时去除病因,合理治疗和精心护理,从而降低病死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3例产科DIC患者的抢救过程。根据产科DIC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尽早做出诊断,积极去除病因,给予抗休克,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治疗,在此基础上,及时补充凝血因子,局部应用凝血酶。结果13例患者中治愈12例,死亡1例。结论早期诊断,尽快去除病因,及时补充凝血因子,重视凝血酶的局部应用,可提高产科DIC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临床抢救的成功率。方法:对2005年10月~2010年10月5年间收治的30例产科DIC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科DIC高危因素为胎盘早剥、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羊水栓塞。去除病因、止血、合理使用肝素及补充凝血因子、高度警惕全身各脏器缺血性损害是抢救产科DIC患者的重要方法。结论:早期明确DIC的诊断,大量输注凝血因子、血小板及新鲜血浆,及时使用肝素,果断终止妊娠或切除子宫是抢救产科DIC患者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临床特点、救治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产科DIC患者临床资料。结果:产科DIC发生与产科严重并发症(重度子痫前期、胎盘早剥、产后出血、羊水栓塞等)相关。38例患者抢救成功35例,死亡3例。结论:早期诊断,去除病因,治疗原发病,有效维持微循环及补充凝血因子,把握好子宫切除的时机是抢救DIC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32例产科DIC病例资料.结果 6例经积极处理后仍有阴道出血者,行次全子宫切除;2例行次全子宫切除后病情未控制再次手术切除残余子宫颈.32例均抢救成功.结论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发生时应采取去除病因、尽早终止妊娠、抗休克和输新鲜血液等措施,必要时行子宫切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抢救措施.方法对21例产科DIC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抢救成功,1例死亡.结论抢救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关键是正确诊断,及时去除病因,合理使用肝素,输入大量新鲜血液及血液制品,适时果断切除子宫.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妇产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医院护理人员有效的护理,患者的痊愈时长有效缩短,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升.结论有效预防并去除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主要病因,同时进行合理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能够有效提升DIC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12.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3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早期诊断及把握时机、正确治疗、抢救的方法。方法: 对36例产科诱发的DIC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病因,抗休克,补充血容量,适当使用肝素等治疗,在此基础上输入新鲜血,补充凝血因子及抗纤溶药物,必要时行子宫切除止血。结果: 36例中24例抢救成功,治愈率66.67%。结论: 早期正确诊断,去除病因,阻断促凝物质继续进入母血循环,积极对症处理,尽快结束分娩。  相似文献   

13.
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抢救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妍 《当代医学》2010,16(24):110-111
目的探讨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抢救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发生的12例产科DIC的护理,包括急救护理、病情的观察、家属的配合、并发症的护理、感染的预防、心理护理等。结果 12例产科DIC患者均治愈。结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配合医生早期诊断,尽早去除病因,把握时机,正确治疗,细心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吴健慧  梁小玲  陈芹 《广东医学》2006,27(6):945-946
目的 探讨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病因、抢救及护理要点.方法 对41例产科急性DIC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产科急性DIC的发病诱因是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盘植入、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死胎稽留、羊水栓塞、不全流产及妊娠合并肝病等.本组抢救成功34例,成功率为82.9%,未愈出院2例,死亡5例.结论 产科急性DIC发病急骤、病势凶险、母婴病死率较高,但多数病因明确,要重视主要病因的预防,早期诊断、及时去除病因、合理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可明显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黄秀玲  王秀丽 《中原医刊》2005,32(21):92-92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产科急危重症之一,发病急骤,病势凶险,母婴死亡率较高.但若能及时抢救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我院ICU自2000年4月~2004年1月共抢救产科DIC11例,现就抢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本院24例产科DI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产科DIC中19例抢救成功,5例死亡。结论:产后出血、胎盘早剥、羊水栓塞是主要诱因,早期诊断,去除诱因.合理使用肝素.及时补充凝血因子,果断切除子宫是产科DIC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戴秋芳   《中国医学工程》2013,(10):112-112,114
目的探讨产科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及治疗中出现的问题。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例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记录。结果应对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表现有充分的了解,尽量做到早诊断、早治疗,积极治疗诱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原发性疾病,去除病因的同时,根据诱因及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合肝素进行治疗。结论产科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具有病死率高、发病急、病情严重凶险的特点,所有在临床应尽量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可有效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林进  刘楚芹 《吉林医学》2013,34(13):2455-2457
目的:探讨肝素联合成分输血在治疗产科弥漫血管内凝血(DIC)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产科DIC患者49例,在去除病因的基础上,合理使用肝素的同时,联合使用成分输血的疗效。结果:49例均有明确的产科DIC诱因,经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病因,合理使用肝素及成分输血后,抢救成功44例,7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5例因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早诊断,早发现,去除病因,合理使用肝素,联合使用成分输血,能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孕产妇死亡率,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9.
梁波 《现代医学》2002,30(6):396-397
目的 探讨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病因。方法 对本院1986年10月-2001年10月发生的15例产科急性DIC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产科急性DIC的主要病因是羊水栓塞,妊娠合并重症肝病,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各病因的起病及临床表现各有其特点。孕产妇抢救成功12例,死亡13例,实验室检查中D-二聚体测定的敏感性较高。结论 要重视产科急性DIC主要病因的预防,实验室检查结果须动态监测,治疗的关键是迅速去除病因,治疗中要把子宫的去留问题及注意防治多器官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结果 10例中9例行手术,4例予切除子宫,其余经药物保守或双侧髂内动脉结扎术或结扎子宫动脉保留子宫;10例均予小剂量肝素静脉滴注,输代浆血,新鲜血浆。均治愈出院。结论 治疗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去除病因是关键,确诊DIC应早期补充凝血因子,要重视早期应用小剂量肝素。同时积极纠正休克,治疗多脏器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