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急救与麻醉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在围麻醉起对呼吸、循环的支持,给予降低颅内压治疗并发症及麻醉处理.结果 全组低氧血症患者18例休克得到纠正,颅内高压得到改善,围麻醉期死亡2例.结论 快速通畅呼吸道,积极扩容抗休克,合理脱水降颅压,及时处理合并症,应用护脑短效麻醉药可以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和麻醉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由于创伤及应激等因素的影响,组织细胞代谢旺盛,机体多处于负氮平衡,易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高达80%[1].若早期采取合理的营养支持.对预防应缴性溃疡出血,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我科2007年10 月至2009年9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7例,经早期营养支持,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外伤性颅脑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疾病,常需手术治疗以挽救病人生命.开颅手术对麻醉处理有特殊要求,有学者认为,此类手术理想的麻醉方法应为:麻醉诱导迅速、对心血管功能抑制较轻和无明显的气管插管反应[1].我院从2003年1月到2005年12月共收治了100例急诊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均在全麻下行开颅手术.现将麻醉处理的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夏艳洁 《基层医学论坛》2013,(29):3862-386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某院2012年2月—8月收治的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急诊救治,接受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治疗,分析临床麻醉效果。结果本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麻醉过程中无误吸、呕吐现象,麻醉效果良好,无死亡事件发生。与诱导前比较,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在手术过程中下降明显;心律(HR)在进行插管前、减压时、手术结束后均有比较明显变化,MAP、HR术中均控制在正常范围,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无较大变化,无并发症发生,患者体征平稳,血氧饱和度明显改善。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急诊手术中采用丙泊酚微量全身复合麻醉,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麻醉中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急诊手术时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鄢陵县中心医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4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麻醉处理的效果。结果:浅昏迷患者麻醉效果优良25例,深度昏迷患者麻醉效果优良16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急诊手术过程中使用静吸复合麻醉方法,麻醉效果佳,对呼吸、循环等系统影响小,整个手术过程中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苏高盛 《华夏医学》2007,20(1):62-6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急救和麻醉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围麻醉期对其呼吸、循环的支持,给予降颅压和治疗并发症以及麻醉处理。结果:全组低氧血症患者11例休克得到纠正,颅内高压得到改善,围麻醉期死亡1例。结论:快速通畅呼吸道,积极扩容抗休克,合理脱水降脑压,及时处理合并症,应用护脑短效麻醉药可以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和麻醉的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沿海开放城市交通拥挤,人口稠密,车辆增长迅速,是导致颅脑损伤发病的主要客观因素[1].颅脑损伤是一种严重创伤,它对机体影响大,引起的病理生理变化复杂、严重,常合并休克、脑水肿、脑疝形严重低氧血症等,是重型颅脑外伤后死亡的原因之一.颅脑损伤尤其是重型颅脑外伤是院前急救的重点和难点,院前急救及时有效与否将直接关系到颅脑损伤治疗效果和预后,而院前及时有效合理的积极治疗和监护可以为院后的后续治疗起到铺垫作用,可以挽救更多的生命,减少神经功能残疾程度,改善预后生活质量.因此根据对原南汇区医疗救护站2008年度救治的513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颅脑损伤伤者院前死亡原因主要是重型颅脑外伤以及合并胸部外伤,与院前急救技术、时间也有显著关系.我急救站2008年度共救治此类伤者513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舒芬太尼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迎辉  陈安宇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6):2076-2076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的效果。方法:32例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根据麻醉药物选择分为舒芬太尼组(治疗组)和芬太尼组(对照组)各16例,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术后清醒和气管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麻醉时间两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舒芬太尼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患者的麻醉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积水的危险因素,寻求合理治疗方法 .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5月—2015年3月收治的28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脑积水的危险因素,并对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总结.结果 本组28例患者中急性期21例,保守治疗6例,手术治疗15例;慢性期7例均给予手术治疗.死亡6例,完全缓解18例,明显缓解4例.结论 脑积水是重型颅脑损伤后常见并发症,预后差,病死率高;积极预防、合理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其发生率,明显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重型颅脑损伤是指GCS≤8分且昏迷时间>6 h的颅脑损伤[1].其病死率和致残率在50%以上.亚低温能有效控制颅内压,减轻脑水肿,降低机体代谢率及脑组织耗氧量,对脑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我科2005年10月~2006年8月对2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亚低温治疗,均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40例GCS3~5分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率很高,尤其是格拉斯哥GCS)记分3分的颅脑损伤病人死亡率几乎100%[12].笔者对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情况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麻醉要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07年12月至2011年6月期间接受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急诊手术的11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11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有7例死亡,19例致残。并发症共15例,其中术后继发性出血致脑疝7例,中枢性呼吸衰竭4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2例,腹泻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93%。结论:针对不同患者术前正确评估病情,积极做好术前准备,采取麻醉诱导和维持期平稳、掌握精准的麻醉剂量和综合治疗能极大的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手术的成功性。  相似文献   

13.
国内特别是近10余年来,车祸、建筑物垮塌、矿山意外伤等明显增多,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所占的比例由过去的10%~30%上升到50%~80%[1].重型颅脑损伤是系指格拉斯哥评分(G C S评分)为3~8分,由外伤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严重损害[2].另外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或在手术后,常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这是患者预后进一步恶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随着颅脑损伤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临床诊治技术的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成功率明显提高,但病死率仍达25%[1].我院自2001年1月-2003年12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238例(入院6h内死亡者17例除外),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亚低温方法成功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已被诸多基础研究和临床病例所证实[1]亚低温能显著减轻脑损伤后神经功能障碍和脑病理形态损害,保护血脑屏障功能,从而降低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提高存活率和恢复良好率[2].但同时垭低温降低了机体的免疫力,增加了感染机率[3].特别是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大部分行器官切开者易形成器官感染.在其治疗过程中也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因此,严密观察病情及精心护理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尤为重要.现将亚低温治疗的进展及护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亚低温综合治疗42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晓薇 《重庆医学》2007,36(2):184-186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因外伤和外伤后继发性脑缺血引起神经功能障碍而致残甚至死亡[1].亚低温治疗早在1943年就被报道用于颅脑损伤患者的脑保护,因并发症较多而未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丙泊酚在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形成患者急症手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本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形成患者22例实施急症手术,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分成两组,一组12例为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组(A组),一组10例为异氟醚组(B组),观察两组的血压、心率、血糖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均无出现麻醉死亡病例,经过补充血容量、降颅压等处理后患者在围手术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组在手术5点时间点的血糖、心率和血压稳定状况明显优于异氟醚组(P<0.05).术后患者均进入ICU继续治疗,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组呕吐次数明显少于异氟醚组.结论:丙泊酚微量泵静注联合芬太尼对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形成患者行手术者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应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128例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总结分析128例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1年1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救治情况.[结果]12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其中手术治疗78例,非手术治疗50例.按GCS评分,出院时恢复良好91例、占71.1%;死亡12例、占9.3%;伤残25例、占19.6%.[结论]重型颅脑损伤仍然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早期救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必须强调早期的有效救治,包括及时手术清除颅内血肿,解除脑疝以及采取积极恰当的综合治疗措施是抢救治疗成功的关键化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的麻醉方式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从我院在2010年6月到2013年6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患者中抽取8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随机对照的方式将患者分成分析组和比较组两组,每组43例,在相同麻醉诱导用药的基础上,运用丙泊酚静脉维持麻醉比较组,采用异氟烷吸入维持麻醉分析组,对两组麻醉之后的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在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上,两组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死、致残以及并发症发生等几率上,分析组要明显低于比较组(P0.05)。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患者来说,使其呼吸道保持通畅,通过抗休克治疗并使用正确的麻醉方式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也是使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得到降低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氧代谢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9月期间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比较2组入选对象麻醉前的各项氧代谢指标,数据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比较2组入选对象麻醉后10 min的氧代谢指标水平,治疗组的CERO2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CjvO2和Da-jvO2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比较2组入选对象麻醉前的各项血动力指标,数据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比较2组入选对象麻醉后10 min的血动力指标水平,治疗组的Qmean和Wv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DR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麻醉的实践过程中,采用瑞芬太尼的临床整体效果较好,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氧代谢改善作用明显,是临床实践过程中理想选择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