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方剂配伍的研究对于继承和发展配伍理论和临床治疗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就方剂配伍规律的状况进行思考,并提出本人观点.  相似文献   

2.
活血化瘀方剂几种配伍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血化瘀法是祖国医学治疗大法之一,作为体现其治法的方剂目前更是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根据历代医学家活血化瘀的理论与其它治则的辨证关系,并针对病机的不同来探讨一下活血化瘀方剂中活血化瘀药与其他药的几种配伍方法.  相似文献   

3.
方剂配伍规律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剂配伍规律是中医复方的关键,目前研究中药方剂配伍规律多围绕“综合分析配伍-化学成分变化-药理效应”三者之间的关系来展开。研究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对方剂物质基础的认识,并在方剂药理学、方剂药代动力学、中药含药血清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一定进展。随中医药现代化进程加快,方剂配伍规律研究也进行了新的探索,利用有效组分进行组方配伍成为新近研究的特点,对于继承和发展配伍理论、指导临床治疗和筛选新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考察明代的方书类文献,对其中所载方剂组方配伍理论进行研究,从药物配伍理论的发展、药物归经理论的发展、方剂归经思想的出现、方剂组方原则的发展等几方面进行论述。认为明代医家对于方剂组方配伍理论在继承前代医家思想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如李时珍、缪希雍等对药物配伍理论的论述与应用;徐彦纯、刘纯等的方剂归经思想;君臣佐使组方原则、阴阳五行组方原则、标本组方原则、综合原则的发展与应用,尤其以方剂归经思想的出现及多种组方原则的运用最具特点。  相似文献   

5.
论方剂配伍理论和方法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剂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评价制方优劣的根本标准是临床疗效.传统方剂配伍理论和方法在临床实际应用中有其局限性和不足.现代医学、药学理论和方法的引入与渗透,为方剂配伍理论和方法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契机.对立统一配伍法、系统论配伍法、辨病理药理组方配伍法、复方组分配伍法将是新的方剂配伍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清代名医王清任为活血化瘀之大师,所创活血化瘀方剂甚多,疗效也早巳为后世医家所证实。此类方剂均十分注重药物配伍,君臣佐使,阴阳配合十分贴切、谨严,是王氏活血化瘀学术思想的精髓之一。探讨王氏活血化瘀类  相似文献   

7.
《金匮要略》为我国最早的杂病专著,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首次系统地提出了瘀血病证的辨证论治,其活血化瘀方药,为古今医家广泛运用,疗效卓著,屡试不爽。因此,对《金匱》活血化瘀方剂在药物选择、方剂配伍及临床运用等方面作一探  相似文献   

8.
活血化瘀的方药在祖国医药学献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神农本草经》所载365种药中,就有41种具有活血化瘀作用;清·汪昂《医方集解》记载795个方剂,有121个方剂具有不同的活血化瘀作用。这些方药临床治疗范围广泛,配伍灵活,是祖国医学的宝贵遗产。为了深入理解祖国医学中关于瘀血的概念和活血化瘀的方法,笔结合临床体会,就活血化瘀的治则与方药,作一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9.
从肝的生理病理、活血化瘀治疗原理、活血化瘀方剂的配伍、药物的归经以及历代对肝与瘀血关系的认识等五方个面,讨论了肝与瘀血的关系,并提出了瘀血形成的病机应主要归结于肝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9个三黄泻心汤成分配伍方进行特征图谱表征,并对活血化瘀作用优势方进行成分分析.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Agilent C18柱,乙腈-1%甲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对三黄泻心汤成分配伍方进行特征图谱分析,并对活血化瘀优势方进行配伍成分的含量测定.结果 9个三黄泻心汤组分配伍方特征图谱中均包含24个特征峰,以化学对照品为对照归属了其中的9个色谱峰.并对活血化瘀优势组分配伍方(组方7)进行了成分分析,该方中黄芩苷、蒽醌苷、蒽醌苷元及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比例约为2.8∶ 1.7∶ 1.6∶1.0.结论 所建立的三黄泻心汤组分配伍方特征图谱及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组分配伍方的质量控制.同时,基于三黄泻心汤的活血化瘀组分配伍优势方的成分分析也为进一步揭示组分配伍与其功效的相关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方剂是一个以中药饮片经配伍组成的治疗系统.拆方是目前应用于方剂配伍规律研究最为常用的方法,通过拆方研究对许多中药复方的配伍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拆方研究所得结论不可能反映原方剂的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研究《医方类聚》中包含人参的内服方剂,探索人参的配伍规律。方法收集《医方类聚》中应用人参治疗内科疾病的方剂,对方剂中出现药物的所属类别、常用药物的分类和使用次数、补虚药详细药物情况、高频使用剂型进行分析。结果人参在方剂中最常配伍的药物类别依次为补虚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解表药、活血化瘀药等;与人参配伍的高频药物依次为甘草、茯苓、白术、陈皮、肉桂等,所属类别依次为补虚药、利水渗湿药、理气药、温里药等;与人参配伍的补虚药中补气药、补血药、补阴药、补阳药均较为常见;包含人参的内服方剂常用剂型有5种,其中,散剂和汤剂使用频率最高。结论《医方类聚》中人参配伍规律的研究能为其临床组方配伍提供帮助和指导,从而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逍遥丸的模糊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的配伍规律。方法利用模糊聚类方法对逍遥丸中药物的配伍规律进行分析。结果基于方剂中药物的模糊相似关系探讨逍遥丸的配伍规律,得到与传统中医理论基本一致的结论。结论用模糊分析对中药方剂进行研究是可行、有效和合理的,为组建新方剂提供了启发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研究中药方剂中有效成分的配伍问题,提高用药准确性与安全性。方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依靠现代技术进行有效成分配伍。通过举例说明中药有效成分的配伍应用,阐述方剂配伍的优点及意义。结果:中药方剂有效成分配伍使得用药更加准确,更具针对性,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好。但仍须进一步利用现代技术对成分进行分析和配伍,深入研究。结论:现代技术对方剂有效成分配伍提供了方法和技术支持,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5.
以方剂药性特征为基础,初步建立基于方剂药性特征的中药配伍模型,并通过具体实例说明此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基于方剂药性特征的中药配伍方法,对中药组分配伍、濒危灭绝药材替代方案的设计具有借鉴价值,有助于推进药性理论与配伍理论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以白术为切入点,运用IBM SPSS Modeler 18.0和SPSS Statistics 24.0软件对《医学衷中参西录》"方剂篇"第一卷至第八卷中所载含有白术的22首方剂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53味中药,用药总频次达159次,方剂剂型多以汤剂为主,治疗最多病证为妇科疾病,其次为癃闭.白术的使用品种以浙地之于术居多,用量多为三钱,但张氏强调临证酌情使用.在药物功效分类上补虚药配伍率最高,占43.40%,且配伍最多的药物为白芍,中药药性配伍频率最高的为温性药52.20%,药味配伍频率最高为甘味药34.62%,归经配伍频率最高的为脾经25.92%.由此可知,张锡纯对白术的药性和临床运用甚为谙熟,常用以温补中焦、健脾化湿、调和肝脾,可为临床用药和其学术思想继承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7.
配伍理论是方剂的核心和特色,理清方剂配伍的源起与实践、作用与规律、思路与结构、发展与不足等,对中药复方配伍的研究有其重要意义.本文虽未完全囊括,抑或对同道有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18.
方剂配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方剂作为连接医药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桥梁,集中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疾病的特色,配伍理论研究是方剂科学研究的基础及要点,深入研究方剂配伍的方法和模式,有可能挖掘出具有民族知识产权的医药研究内容,从而对世界医学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9.
朱旭阳 《黑龙江医学》2010,34(9):708-709
方剂配伍,是指在治法的指导之下,依据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有选择地将两味或两味以上的药物组合成方。方剂通过配伍,可以增强药物疗效,调和药物偏性,监制某些药的毒性,亦可以适合复杂病情的需要。中医方剂配伍理论是中医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方剂学理论的核心。是历代医家临床经验的结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医方剂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由简到繁的成长过程.所以研究方剂配伍理论的历史形成阶段可以加深对方剂理论的理解,还可以改进研究方法,加强基础理论与临床实际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活血化瘀治则是祖国医药学伟大宝库中的一份重要遗产,近年来的临床实践不断证实它确有疗效。在中药及其方剂中,具有活血化瘀作用者,也占有相当大比重。清·沈金鳌所著《要药分剂》载:常用420种中药中,具有活血化痰作用者116味,占36.2%。清·汪昂《医方集解》方剂795首,有121首方剂具有不同强度活血化瘀作用。这些方药的治疗范围相当广泛,配伍思路甚多可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