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唐一锋  石蓓 《医学综述》2014,(12):2119-2120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是一种DNA结合蛋白,在细胞外有细胞因子功能,能启动免疫反应,引起细胞炎性效应。生理状态下,HMGB1有核结合蛋白的作用,释放进入细胞间隙后,则表现出晚期炎性因子作用。HMGB1的识别及跨膜信号转导需要一系列分子的参与,其受体主要是晚期糖基化终产物、Toll样受体等。HMGB1作为一个内源性分子,促进免疫反应和组织内稳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1月于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就诊并成功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348例,选取同期该院健康体检群众312例。记录患者从开始发病至球囊开通时间的血清HMGB1、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HDL、肌钙蛋白I、脑钠肽(BNP)水平,通过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AMI组HDL、LVEF较对照组低(P <0.05),LDL、BNP、LVEDD及HMGB1较对照组高(P <0.05)。血清HMGB1水平与球囊开通时间、LDL、BNP水平、LVEDD及肌钙蛋白Ⅰ呈正相关(r =0.896、0.667、0.647、0.623和0.781,P <0.05),与HDL、LVEF呈负相关(r =-0.774和-0.739,均P <0.05)。AMI组HMGB1水平较对照组高(P <0.05)。HMGB1诊断曲线下面积为0.76(95% CI:0.69,0.82),HMGB1用来预测AMI后再发心房颤动的界值为7.28 μg/L,敏感性为72%(95% CI:0.67,0.77),特异性为62%(95% CI:0.57,0.67)。结论 血清HMGB1水平与AMI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并对AMI后心房颤动的发生具有诊断价值,通过监测血清HMGB1水平对AMI的诊治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非组核蛋白。在细胞核内的HMGB1主要参与DNA修复、转录、维持端粒酶的活性以及染色体稳定。释放至细胞核外的HMGB1在细胞的增殖、炎症、血管生成、免疫耐受、免疫逃逸中发挥促肿瘤作用;但又能活化和募集免疫细胞至肿瘤微环境中,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免疫原性细胞死亡,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HMGB1在多种肿瘤中异常表达,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故推测它可能同时发挥促肿瘤和抗肿瘤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动态观察肾炎防衰液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所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11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对照组、肾炎防衰液大、中、小剂量组。分别在术后第2周、第4周处死动物,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中TGF-β1蛋白表达。结果: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模型组大鼠肾组织TGF-β1表达增加;与模型组各对应时间点比较,肾炎防衰液治疗后可使肾组织中的TGF-β1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肾炎防衰液可通过抑制TGF-β1表达,减轻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6.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种细胞中的核蛋白,它参与基因的转录、DNA修复、细胞的增殖、侵袭、凋亡及分化等生物学行为。本文就近年来HMGB1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表达。方法 选取2017 年5 月- 2018 年5 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行关节置换术或滑膜清理术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9 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 该院同期行手术治疗的骨关节炎患者30 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入院后第3 天清晨空腹采集外周静脉 血,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HMGB1 含量;取保存的所有研究对象的病损关节滑膜组织石蜡病 理切片标本,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 过氧化物酶连结(SP)法检测HMGB1 的表达。结果 研究组血清 HMGB1 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HMGB1 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SP 法染色 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HMGB1 在类风湿关节炎中高表达,其可能在类风湿关节炎组织损伤发生、 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类风湿关节炎辅助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对梗阻性肾病大鼠肾间质纤维化(RIF)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27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S组)、模型组(UUO,U组)及山莨菪碱治疗组(A组,14mg·kg^-1·d^-1)。U组和A组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术(UUO)制作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动物模型。术后第11天处死大鼠,肾组织HE染色及Masson染色后进行图像分析,评定各组肾小管间质损害及肾间质纤维化状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肾间质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结果:U组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TDI)及肾间质纤维化指数(TFI)均明显高于S组(P〈0.01);U组TGF—β1的表达均明显高于S组(P〈0.01);A组的上述各指标分别较U组降低(P〈0.05);TDI、TFI分别与TGF—β1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山莨菪碱对梗阻性肾病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抑制肾间质细胞TGF—β1的表达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RIF。  相似文献   

9.
张婷 《医学综述》2011,17(2):195-198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是一种DNA结合蛋白,在细胞外具有细胞因子功能,可以启动免疫反应,引起细胞炎性效应。HMGB1的识别及跨膜信号转导需要一系列分子的参与,其受体主要是晚期糖基化终产物、Toll样受体等,这一转导过程也是导致脓毒血症等急慢性炎性反应的重要机制。研究HMGB1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信号传递分子和信号转导调控机制可以为临床治疗寻找"新靶点"。  相似文献   

10.
高迁移率族蛋白B1肿瘤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危险信号相关模式分子(DAMPs)是指能被模式识别受体识别的危险信号分子,从细胞胞内释放到胞外的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是经典的DAMPs,HMGB1的释放提示机体已经受到损伤。已有大量的研究证明HMGB1参与了肿瘤血管形成、凋亡抵抗、生长刺激以及侵袭转移,表明HMGB1能够促进肿瘤的发生进展。而新近有研究报道指出HMGB1具有佐剂样作用,能够增强获得性抗肿瘤免疫反应。种种研究显示HMGB1具有双向的肿瘤免疫调节作用。因此,本文主要对HMGB1的肿瘤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甲磺酸伊马替尼(STI 571)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小鼠肾间质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方法 48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小剂量治疗组[80 mg/(kg·d)],大剂量治疗组[160 mg/(kg·d)].采用左侧输尿管双结扎的方法建立UUO模型,治疗组每天以80、160 mg/kg STI 571灌胃.于术后第8、11天分别处死各组小鼠6只.用酸水解-比色法测定肾组织胶原的含量;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肾脏纤维连结蛋白(FN)的沉积.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观察FN和Ⅲ型胶原(Col Ⅲ) mRNA表达.结果 治疗组的肾组织胶原含量在术后第11天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且不同剂量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模型组和治疗组左肾FN含量随梗阻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术后第11天治疗组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减低(P<0.05),且不同剂量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均P<0.05).模型组FN和Col Ⅲα1 mRNA表达随梗阻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在对应时间点上治疗组FN和Col Ⅲα1 mRNA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减低(均P<0.05),且不同剂量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STI 571可显著减轻UUO小鼠梗阻侧肾脏间质纤维化,下调FN和Col Ⅲ的表达,减少肾间质细胞外基质的沉积,对UUO小鼠肾间质纤维化有一定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Rock1基因在实验性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探讨Rock1在介导肾间质损伤与纤维化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观察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不同阶段肾组织中Rock1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及其与肾小管间质损伤相关指标和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m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Rock1基因在肾间质纤维化发生早期即明显上调(F=18.45,P<0.001),第7天达高峰而后下降,至UUO模型后期(第21天)降至基础表达水平。α-SMA基因表达在第3天即明显上调(F=18.43,P<0.001),第14天达高峰后有所下降,至模型后期仍高于基础表达。Rock1基因表达较α-SMA提前达到高峰,二者呈显著正相关(r=0.617,P<0.05)。Rock1基因与UUO大鼠肾间质炎性浸润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673,P<0.01),并且在病变进展阶段与间质纤维化指标呈显著的正相关(r=0.664,P<0.01)。结论:Rock1基因在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中出现了明显表达异常,它可能通过介导炎性细胞浸润和诱导细胞表型改变而参与了肾间质纤维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大黄素(Emodin)对肾间质纤维化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法制备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并以小、中和大剂量大黄素(25、50、80mg/kg)干预。观察各组大鼠的生存状况,检测大鼠血清I型胶原(C-I)、Ⅲ前胶原肽(PⅢP)、透明质酸(HA)含量,及肾组织TGF-βmRNA表达并进行比较。结果:大黄素各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①大鼠生存率提高;②血清C-I、PⅢP、HA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③肾组织TGF-β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大黄素能改善单侧输尿管梗阻法诱导的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大鼠肾组织TGF-βmRNA表达,发挥抗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尿毒清颗粒抑制大鼠肾脏间质纤维化作用靶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尿毒清抑制大鼠肾脏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术制备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将10周龄SPF级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3组:假手术(Sham,n=20)、模型组(UUO,n=20)和尿毒清治疗组(UNQ,n=20);UNQ组于于术前1天给予尿毒清2 g/(kg·d)灌胃,假手术组及模型组每天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术后第3、7、14天处死5只大鼠,取梗阻侧肾脏进行组织学检查,对肾间质细胞浸润、肾小管萎缩和肾间质纤维化情况进行半定量评分;采用免疫组化、ELISA和Western Blot分别分析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粘连蛋白(FN)表达。结果与Sham相比,UUO大鼠各时间点的病理损害进行性加重,肾小管间质中TGF-β1、FN 表达均增高(P<0.05)。与UUO相比,尿毒清治疗后3 d,可观察到大鼠的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萎缩及肾间质纤维化(P<0.05)明显减轻,同时肾组织中TGF-β1表达减少(P<0.05);治疗后7 d,上述治疗作用持续存在,同时进一步使UUO大鼠肾间质的FN 表达下降(P<0.05);治疗14 d后,肾间质细胞浸润情况评分(CIS)和慢性病变(包括肾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评分(AFS)较 UUO 组分别下降22.2%和19.1%(P<0.05),TGF-β1、FN的表达则较UUO 组分别减轻30.8%和30%(P<0.05)。结论尿毒清的保护作用表现在肾损伤的开始就通过减少TGF-β1表达从而使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受到抑制,同时还能减少病变肾组织细胞外基质的积聚,从而减轻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羟苯磺酸钙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21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肾间质纤维化组(UUO组)及羟苯磺酸钙组(CDT组),分别采用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UUO术后14 d大鼠梗阻侧肾脏的组织学变化和MMP-9、TIMP-l表达情况。结果:与Sham组相比,UUO组大鼠肾间质纤维组织面积显著增加(P<0.01),MMP-9、TIMP-1表达均有显著增高(P<0.01)。与UUO组相比,CDT组大鼠肾间质纤维组织面积减少,MMP-9表达增强、TIMP-1表达减弱(P<0.01),UUO组和CDT组大鼠左肾MMP-9/TIMP-1与肾间质纤维化面积成负相关,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羟苯磺酸钙可缓解输尿管梗阻导致的肾间质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MMP-9/TIMP-1紊乱、改善基质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6.
霉酚酸酯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霉酚酸酯(MMF)在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大鼠中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UUO)致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霉酚酸酯治疗组.手术后第9天处死各组大鼠,分别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PDGF-B)的表达部位、表达水平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Masson染色评定各组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结果: 模型组PDGF-B,α-SMA,PCNA的表达及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而霉酚酸酯组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各项指标作相关分析,PDGF-B与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r=0.870,P<0.01),α-SMA(r=0.956,P<0.01),PCNA(r=0.881,P<0.01)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PDGF-B在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病程进展中起重要促进作用,霉酚酸酯则可能通过下调PDGF-B的表达减轻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UUO组、假手术组(SOR)和EGCG组,术前分别给UUO组和SOR组灌生理盐水,EGCG组分别灌胃EGCG20mg/(kg.d),连续3天。术后第8天分别处死各组大鼠,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情况。行HE和Masson染色,动态观察肾间质病理学改变。结果EGCG组TGF-β的表达量(1.94±0.31)与模型组(3.11±0.39)比较明显降低(p<0.01)。EGCG能显著减少UUO大鼠肾小管间质TGF-β的表达,减轻胶原在肾间质的沉积,改善了肾脏病理改变。结论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单侧输尿管梗阻所致的大鼠肾脏纤维化的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可能跟降低TGF-β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药抗纤灵方对大鼠单侧输尿管结扎(UUO)所致肾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术建立大鼠肾纤维化模型,动态观察4周。治疗组以抗纤灵方在造模的同时开始灌胃,1次/d,共4周。治疗的第2周末检测BUN、Scr含量等指标,观察肾功能变化;第4周末采用HE染色、丽春红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和胶原纤维沉积变化;采用RT-PCR法观察梗阻肾皮质C-Met、HGF、Erk1 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BUN、Scr明显升高;肾小管和间质的结构基本消失,呈现弥漫的细胞增殖;肾间质胶原纤维增生和大量炎细胞浸润;肾组织C-Met mRNA表达显著上调,而HGF mRNA水平显著下调。中药抗纤灵方治疗组肾脏炎性细胞浸润及间质损伤均轻于模型组;BUN含量显著降低,Scr含量趋向正常;肾组织C-Met mRNA表达明显减少,HGF mRNA水平明显上调。ERK总基因水平的表达在假手术组、模型组及中药治疗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抗纤灵方可能与抑制肾组织C-Met mRNA表达并增加抗肾纤维化的细胞因子HGF mRNA表达来改善大鼠梗阻性肾间质纤维化及肾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9.
贝那普利抑制糖尿病大鼠心肌间质纤维化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贝那普利(Benazepril)对糖尿病大鼠心肌间质纤维化过程的影响及保护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糖尿病组10只和贝那普利组10只。糖尿病组和贝那普利组采用链脲佐菌素(STZ,50mg/kg)腹腔内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贝那普利组大鼠用贝那普利(5mg/kg)治疗10周。用免疫组化法测Ⅰ、Ⅲ型胶原,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蛋白的表达:RT-PCR法测TIMP-1、MMP-1 mRNA的表达。结果糖尿病组大鼠心脏指数、心室指数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心肌间质纤维化,胶原Ⅰ、胶原Ⅲ含量增加,TGF-β1、TIMP-1蛋白及TIMP-1 mRNA的表达增高,MMP-1蛋白及MMP-1 mRNA的表达减少。贝那普利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有所改善。结论贝那普利可能通过对TGF-β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影响明显改善糖尿病心肌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