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抗血小板生成素(TPO)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作用,并探讨其与SLE伴血小板减少及病情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56例SLE患者中的抗TPO抗体,并与20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及20名健康人对照.同时分析SLE患者临床特点.正态分布的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采用M(Q)表示及Wilcoxon's rank检验.结果 抗TPO抗体在SLE组中阳性率为39%,35%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抗TPO抗体阳性,而健康对照中未能检测到抗TPO抗体(x2=11.058,P=0.001).26例伴发血小板减少的SLE患者中,15例(58%)抗TPO抗体阳性,而30例无血小板减少患者中仅有7例(23%,x2=6.894,P=0.009);进一步分析发现抗TPO体抗体阳性患者其血小板下降程度重(t=3.010,P=0.004).对照抗TPO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显示,关节炎(x2=5.959,P=0.015)、抗双链DNA(dsDNA)抗体阳性(x2=5.959,P=0.015)的SLE患者更易产生抗TPO抗体.结论 在伴发血小板减少的SLE患者中检测出较高阳性率的抗TPO抗体表明该抗体可能在SLE发生血小板减少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在伴发血小板减少的SLE患者中检测该抗体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促血小板生成因子(TPO)和抗TPO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小板减少中的作用。方法于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纳入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四川省简阳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的SLE伴血小板减少患者50例和SLE血小板正常患者43例,同期选择基线资料匹配的健康体检者27人。采用ELISA法测定受检者血清TPO水平和抗TPO抗体滴度,评估TPO在SLE患者血小板减少中的作用,同时评估受检者血清TPO水平和抗TPO抗体滴度与血小板计数变化的关系。采用MMT法测定抗TPO抗体对体外培养的巨核细胞增生的影响。结果正常对照组、SLE血小板正常组和SLE伴血小板减少组受检者血清TPO质量浓度分别为(63. 7±20. 6)、(98. 5±28. 7)和(80. 0±24. 8) pg/ml,SLE血小板正常组患者血清TPO水平明显高于SLE伴血小板减少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03、0. 002)。正常对照组、SLE血小板正常组和SLE伴血小板减少组血清抗TPO抗体滴度分别为0. 476±0. 165、0. 679±0. 300和0. 763±0. 348,SLE血小板正常组和SLE伴血小板减少组患者抗TPO抗体滴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0、0. 007)。SLE伴血小板减少组患者血小板计数与血清抗TPO抗体滴度呈明显负相关(r=-0. 268,P=0. 048),与血清TPO水平无线性相关(r=0. 133,P=0. 393)。SLE伴血小板减少组和SLE血小板正常组受检者血清抗TPO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2. 0%(16/50)和25. 6%(11/43),SLE伴血小板减少组与SLE血小板正常组患者血清抗TPO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462,P=0. 497)。MTT试验结果显示,随着抗TPO抗体滴度增加,TPO诱导的巨核细胞的增生活力逐渐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1)。结论 SLE患者血清可检测出抗TPO抗体,在TPO分泌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抗TPO抗体通过抑制巨核细胞增生而在SLE伴发血小板减少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补体激活对男性冠心病 (CHD)及健康成年人血小板的作用及抗CD5 9对该作用的影响。方法 :应用眼镜蛇毒因子 (CVF)活化血小板 ,通过测定男性CHD及健康成年人血小板的聚集及释放曲线 ,观察抗CD5 9应用前后CVF对血小板变形、聚集及释放功能的影响。结果 :CVF能诱导男性CHD及健康成年人血小板显著、持久的变形和释放 ,但不能诱导血小板聚集。当CVF浓度在 12 .5~ 5 0 .0g/L范围内 ,各组血小板的最大变形幅度与CVF浓度的对数呈线形相关 ,回归方程于CHD组 (36例 )为Y =2 8.717lgX - 19.798(r =0 .95 6 ,P<0 .0 1) ;健康成年人组为Y =2 6 .0 88lgX - 15 .5 81(r =0 .970 ,P <0 .0 1)。抗CD5 9能增强CVF诱导的血小板的最大变形幅度 ,并与剂量相关 ,其血小板最大变形幅度CHD组及健康成年人组分别为空白对照时的 1.39和1.36倍 (P <0 .0 1)。同时抗CD5 9也促进补体诱导的血小板ATP分泌增多。但两组间血小板对CVF及抗CD5 9的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活化的补体能诱导男性CHD及健康成年人血小板发生变形、释放 ,但不诱导血小板的聚集 ,且抗CD5 9能增强补体诱导的血小板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4.
正替格瑞洛是新一代P2Y12受体拮抗剂,具有更快速、更有效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广泛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患者的治疗。2016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与美国心脏协会(AHA)指南推荐:阿司匹林联合一种P2Y12受体拮抗剂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是ACS和PCI患者的基础抗血小板  相似文献   

5.
随着抗血小板药物广泛使用,胃肠道出血患病率也随之增加.美国心脏病学会(AHA)、美国心脏病学基金会(ACCF)、美国胃肠病学会(ACG)共同发表共识意见,认为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对于预防及治疗阿司匹林和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消化道损伤有重要作用,推荐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同时服用PPI,但两药联合使用可能存在相互作用.氯吡格雷为噻吩吡啶类衍生物,具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及抗血栓形成作用,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有较好治疗效果[1].  相似文献   

6.
<正> 近十年的临床试验证明,阿斯匹林是一种有效的抗血检形成药物,它抑制环氧化酶,该酶在血小板内产生血小板凝聚剂——血栓素A_2(TXA_2);而在血管壁细胞内环氧化酶可产生一种抗血小板凝聚剂——前列环素(PGI_2)。因此,阿斯匹林既有强的抗血栓形成作用又有强的形成血栓作用。小剂量的阿斯匹林(325mg或以下)对血小板和血管壁细胞内的环氧化酶起着抑制作用,但对TXA_2合成的抑制作用比对PGI_2合成的抑制作用大且持续时间也较长。  相似文献   

7.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又称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PAF-AH),主要由巨噬细胞合成和分泌.大部分Lp-PLA2与低密度脂蛋白结合,能水解灭活血小板活化因子,水解低密度脂蛋白上的氧化磷脂,生成溶血卵磷脂和氧化型游离脂肪酸,因此既有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又有促炎促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Lp-PLA2具有促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是心血管病的风险预测因子,可能成为心血管病新的治疗目标.  相似文献   

8.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其发生发展均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小板的活化、黏附和聚集、动脉血栓形成有关[1].因此,使用有效的抗血栓形成药物,尤其对血小板功能具有抑制作用的约物是治疗ACS患者的主要手段.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是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最终共同通路发挥抗血小板作用,其作用更彻底、更完全.  相似文献   

9.
心血管病患者中的阿司匹林抵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前瞻性地评价心血管病患者发生阿司匹林抵抗 (AR)的流行病学概况 ,并探讨其预测因子。方法  35 2例病情稳定的心血管病住院患者 ,每日服用阿司匹林 10 0mg ,连服 7天 ,服用最后一剂后 2 4h内抽取的空腹静脉血为血样 ,分别用二磷酸腺苷 (ADP)、花生四烯酸 (AA)诱导血小板凝集试验 (PAgT) ,检测血小板聚集率。结果 患者中AR发生率为 3.98% ,阿司匹林半敏感 (ASR)者占 2 5 .9% ,且AR或ASR患者中的女性较AS者多(35 .2 %vs 18.2 % ,P =0 .0 0 1) ,而AS者中吸烟者较AR或ASR者多 (0 %vs 9.5 % ,P =0 .0 0 2 )。结论 阿司匹林用于抗血小板治疗及预防动脉硬化事件的心血管病患者 ,若有AR存在可选择其他安全有效的抗血小板制剂长期服用 ,预测AR及抗血小板治疗个体化 ,将是抗血小板治疗未来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血小板活性药物(platelet-active drug)又名血小板抑制药物(platelet-suppressive drug)、抗血小板药物(antiplatelet drug)及血小板作用药物(platelet-affecting drug)等。60年代后期Emmons 等人先后发现潘生丁及阿斯匹林等非甾体抗炎剂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嗣后大量血小板活性药物相继问世。目前所发现的血小板活性药物至少有30余种。近年来,随着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中一些新的中间体血栓烷 A_2与前列腺环素的发现,及对其血小板聚集和血管紧张性作用的研究,加深了对血小板活性药物药理作用的认识,对某些老药的药理作用也重新给予评价。血栓烷 A_2与前列腺环素的研究也给血小板在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发病中作用的探讨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有关方面国内已有综述。目前认为与  相似文献   

11.
自70年代血栓烷A_2(TXA_2)和前列环素(PGI_2)被相继发现以来,对于TXA_2及其介导的血小板聚集在血管闭塞性疾病发病机理中所起的主要作用以及PGI_2的保护作用已经阐明。应用有效的抗血小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血栓弹力图观察我院老年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后血小板抑制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我院门诊和住院的62例抗血小板治疗的老年患者,并将患者分成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16例未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为对照组,应用血栓弹力图仪分别测得4组花生四烯酸(AA)和二磷酸腺苷(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值,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阿司匹林组AA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为(78.93±11.73)%,氯吡格雷组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为(53.4±21.5)%,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AA诱导和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分别为(93.27±5.73)%和(55.8±24.6)%,血小板抑制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栓弹力图能客观反映老年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后血小板抑制率的变化。阿司匹林能起到较好的抗血小板作用,其抗血小板作用优于氯吡格雷,同时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能起到更有效的抗血小板作用。  相似文献   

13.
轻型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患者早期复发或恶化的风险很高。抗血小板治疗已被公认可以降低缺血性血管事件风险,各指南均推荐对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 DAPT)是指应用2种不同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4.
据路透社医学新闻报道 ,美国科学家已经确定并克隆出了一种特异的血小板受体基因 ,这一发现将为高危患者心脏病发作和中风预防药物的研制带来帮助。这种被称作 P2 Y1 2的受体存在于血小板上。一些有动脉疾病的患者为了预防心脏病或中风发作而应用抗血小板药物。但直到目前为止 ,研究者还没有成功地找到一个允许两种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 (clopidogrel)和噻氯匹定 (ticlopidine)共同作用的关键性受体。加州南旧金山 COR治疗公司的资深科学家、Pamela B.Conley博士称 ,发现 P2 Y1 2有助于研究者开发出更好的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和…  相似文献   

15.
抗血小板药(Antiplatelet drugs,APD)或称血小板功能抑制剂(Platelet functioninhibitors,PFI)是一组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或活化,减少或阻止血小板参与血栓形成的药物.近十余年来,本组药物已邓始应用于血栓性疾病的防治,且获得一定疗效,成为抗血栓形成药的重要部分.本文简述抗血小板药的临床作用.药物分类和药理作用根据药理作用的不同,本组药物的分类及临床应用见附表和附图.  相似文献   

16.
在临床心脏病学领域中,联合应用P2Y12受体拮抗剂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的双重抗血小板疗法,已被广泛用于接受内科治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和冠脉旁路术的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接受溶栓治疗的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以及接受选择性PCI的患者.并使这些患者的缺血性心血管不良事件明显减少[2].同时,双重抗血小板治疗也成为预防基于药物洗脱支架的PCI后支架血栓形成发生的重要措施[3].但是,尽管氯吡格雷选择性不可逆抑制二磷酸腺苷(ADP)受体P2Y12的作用、降低血小板活性,但其是一种前药(pro-drug),需经肝脏细胞色素P450(CYP450)系统代谢后才发挥作用,因此,氯吡格雷的抑制血小板作用的个体变异性较大[4].在今年的欧洲心脏协会(ESC)年会和美国经导管治疗(TCT)以及最近的文献中,就CYP450基因多态性与抗血小板治疗议题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讨论,本文就这些方面的研究近况作一评论.  相似文献   

17.
氯咪喹酮(anagrelide)是一种咪唑并(2,1-b)喹唑啉-2-酮类化合物,对血小板有很强的抗聚集作用。人体试验显示,少量用药便可引起血小板减少。本文报告用氯咪喹酮治疗20例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重度血小板增多的疗效。病人和方法 20例中,17例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2.例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并血小板增多,1例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并血小板增多。  相似文献   

18.
阿司匹林是至今发现的活性最强的内源性血小板抑制剂之一,能抑制二磷酸腺苷(ADP)胶原等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心血管疾病多使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进行抗栓治疗,其传统监测指标主要依赖测定血小板聚集性的高低来进行药物剂量的调整.由于近年来治疗手段的不断提高,氯吡格雷、普拉格雷、西洛他唑等不同作用机制抗血小板药不断问世,监测或影响抗血小板药物的新指标开始报道,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抗血小板药物与阻断CD40信号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抗血小板药物、抗CD40L(CD40配体)抗体及合用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雄性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n=10)、抗血小板药物组(n=10,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抗CD40L抗体组(n=8,抗CD40L抗体)、合用组(n=9,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抗CD40L抗体).并取与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有相同遗传背景的健康雄性近交系C57BL/6小鼠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测血脂、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浓度.观察主动脉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斑块部位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百分率.Western杂交分析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蛋白表达.结果抗血小板药物及抗CD40L抗体治疗可明显降低sVCAM-1和sICAM-1浓度(P<0.01),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减少斑块部位巨噬细胞,增加平滑肌细胞数量(P<0.01),对血脂无影响(P>0.05),合用则作用增强(P<0.05).抗CD40L抗体可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P<0.01),抗血小板治疗无此作用.结论抗血小板治疗及阻断CD40信号可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稳定斑块,对血脂无影响,联合治疗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方法 100例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踝肱指数(ABI)、皮温、行走距离、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率(PAgT)、纤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