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诊断方法.方法:收集35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均进行TCD、MRA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5例患者中TCD异常29例,MRA异常19例.结论:TCD、MRA检查在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中能够提供较准确及可靠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黄佳乐 《当代医学》2014,(16):95-96
目的研究分析MRA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因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3年11月期间,在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4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断方法,观察MRA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因诊断的临床效果。结果40例MRA检查中,20例异常,诊断结果显示,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椎动脉狭窄和扭曲或闭塞。结论MRA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因的诊断效果十分理想,可准确显示椎动脉狭窄,在椎动脉整体形态的显示上有着巨大的优势,可为临床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3DCE—MRA)在脑动静脉畸形(AVM)诊断中的价值及准确性。方法选择93例AVM患者中同时行3DCBMRA、三维时间飞越法磁共振血管造影(3DTOF—MRA)检查的38例AVM患者,比较3DCE—MRA和3DTOF—MRA在显示AVM输入动脉支数和流出静脉支数问的优劣。结果3DTOF—MRA和3DCE.MRA共显示了84例AVM的异常血管团、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3DCE—MRA在显示AVM输入动脉支数与流出静脉支数上优于3DTOF—MRA(P〈0.01)。结论3DCE—MRA是一种快速有效、无创的诊断脑动静脉畸形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诊断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峰  王慧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9):402-404
目的分析、探讨TCD、CDFI和椎动脉核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诊断价值和意义。方法共30例患者,男16例,女14例,年龄41岁 ̄72岁,平均年龄53.89±9.27岁。符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标准,分别进行椎动脉MRA、TCD和椎动脉超声等检查。结果30例患者中椎动脉MRA异常18例(60.0%),TCD异常23例(76.7%),椎动脉B超异常17例(56.7%)。结论椎动脉MRA、TCD和椎动脉超声3种方法合用,有助于全面客观诊断椎基动脉供血不足。  相似文献   

5.
TCD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脑供血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目的;了解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发作时脑供血的变化。方法:对3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发病24h内进行TCD检查。结果:36例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均异常,其中26例显示PCA血流异常,大多数同时显示ICA系统血流异常,MCA和ACA异常发生频率相近,ICA系统以两支血管联合异常为多。两系统均以血流速度减慢为主,少数出现动脉硬化征(+)。结论:TCD对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非常敏感,宜早期检查,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同时存在ICA系统血管的供血障碍,TCD对诊治这类患者及预防缺血性卒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经颅多普勒检测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价值;方法:经颅多普勒对83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住院病人进行分析;结果:125支血管出现异常血流速度改变,其中71支高流速和54支低流速改变。异常病例数77例,阳性率93%;结论:TCD为椎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提供了一种简便、直接的检查方法,被认为是一种有独特意义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及核磁共振脑血管成像(MRA)检查,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发病机制.方法:对我院3年来收治的39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状患者行DSA或MRA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39例患者中,单纯前循环血管病变7例(17.9%)、后循环血管病变23例(59.0%)、锁骨下动脉起始段狭窄2例(5.1%)、造影未见明显血管结构异常7例(17.9%).结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状患者病因复杂,并非完全是由椎基底动脉狭窄所致.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椎动脉核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3种方法联用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诊断价值和意义。方法:2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分别行TCD、MRA及BAEP检测。结果:PCD检测异常为95.5%(21/22) ,椎基底动脉异常者占异常者的比例为80.9%(17/21);椎动脉MRA(包括颅内、外段)检测异常率为81.8%,主要表现为单或双侧椎动脉变细、变直、迂曲、粗细不均及血流信号减低;BAEP检测异常率为72.7%(16/22);TCD、MRA均异常者占81.8%(18/22);TCD、BAEP均异常者占68.2%(15/22);3项检查均异常者占54.5%(12/22),其中结果较一致的占75.0%(9/12)。结论:3种方法合用从不同角度为VBI时椎基底动脉系统异常提供了较好的非侵入性检查手段和较全面的客观依据,且提示VBI时椎动脉血管变细、迂曲,血流速度降低,相应供血区神经细胞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9.
冯建钜  陈培友  许健 《浙江实用医学》2009,14(4):289-290,303
目的分析三维对比剂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CE—MRA)与二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2D—TOF MRA、MRV)联合应用对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影像学资料,这4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经过2D—TOF MRA、MRV、3DCE—MRA认检查诊断并且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结果2D—TOF MRA、MRV可明确椎动脉血流方向,3DCE—MRA可明确血管狭窄的部位与程度,并可建立三维结构。结论3DCE—MRA联合2D—TOF MRA、MRV可作为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血管结构异常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昊明  刘振华  刘亚杰  黎洪展 《广东医学》2006,27(10):1476-1477
目的应用数字减影主动脉弓及全脑血管造影方法观察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血管结构异常表现,探讨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年来收治的5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5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中,共有38例(70.4%)患者存在颈及颅内血管结构异常:其中单纯前循环病变6例(11.1%);单纯后循环病变22例(40.7%),前后循环同时受累复合病变10例(18.5%);其余16例(29.6%)造影未见血管结构异常。除1例患者在造影过程中出现短暂的椎动脉痉挛外。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后循环血管结构异常是最常见的导致椎基底动脉缺血的血管性病因。前循环狭窄亦是致病因素之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安全准确的检查手段,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进行研究,探讨椎基底动脉先天性变异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93例临床诊断或拟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病例组)和51例无临床症状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行头颈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应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和高级血管分析(AVA)等后处理技术对椎基底动脉进行观察,统计分析椎基底动脉发生起源、路径、数目、窗式等变异的部位及数量。【结果】病例组693例患者成功获得1386根椎动脉:47例(6.8%)起源异常;112例(16.2%)路径变异;1例(0.1%)右侧双椎动脉;38例(5.5%)有窗式变异;62例(8.9%)一侧椎动脉发育不良,未汇入基底动脉,对侧直接延续为基底动脉。对照组健康体检者51例,成功获得102根椎动脉:1例(2.0%)起源异常;5例(9.8%)路径变异;51例(100.0%)双侧椎动脉正常汇合成基底动脉。【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能够清晰的显示椎基底动脉的解剖变异,在研究椎基底动脉先天性变异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发病的影响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椎动脉MRA、TCD对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性卒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82例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性卒中的患者进行椎动脉MRA、TCD及椎动脉超声检测,观察其异常情况。结果:82例患者中椎动脉MRA异常27例(65.85%),TCD异常32例(78.05%)。结论:对椎动脉MRA、TCD联合检查有助于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性卒中的病因诊断.  相似文献   

13.
经颅多普勒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颅多普勒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广西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钟秀娟(南宁530022)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中老年人常见疾患之一,主要依靠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诊断,脑血管造影(cag)和CT,SPECT虽然能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但难...  相似文献   

14.
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20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的左、右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血流速度,结果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发生率为170例(85%),提示应用TCD技术评价椎-基底动脉供血简单易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2型糖尿病合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4例2型糖尿病合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进行TCD检测分析,利用美国MINIRAY-MT1010型TCD超声仪,探查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观察收缩期血流速度(Vp)、平均流速(Vm)、脉动指数(PI)的变化。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TCD表现随糖尿病病程增加以脑供血不足为主,以脑动脉硬化次之。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在监测血糖的同时,应尽早行TCD检查,及早发现及预防2型糖尿病引起的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16.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156例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56例眩晕患者进行椎—基底动脉系统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oppler Ultrasonography,TCD)检查,结果显示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明显不足,且与年龄、临床症状成正比。同时表明TCD是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trtebra-basilar Artery Insufficiency,VBI)安全、可靠和有效的主要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对椎动脉及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方法 313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椎动脉异常147例,另一组为经颅多普勒诊断椎动脉异常166例,同时进行颈部椎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和经颅多普勒超检查。结果 147例中行经颅多普勒检查,异常109例(74%);经颅多普勒检查,异常166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异常120例(72%)。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是检查椎动脉、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良好方法,两者相合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椎动脉彩超检测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临床已确诊的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椎动脉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检出异常47例,占78.33%;单侧血管病变39例,占82.97%,双侧病变8例,占17.02%.其中检出血流频谱异常者34例,占72.34%;局部斑块导致狭窄者2例,占4.26%;检出椎动脉走行迂曲6例(12.77%),单侧闭塞1例(2.12%),发育异常4例(8.51%).显示椎动脉彩超检测椎动脉病变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结论 椎动脉彩超检测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DSA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病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数字减影主动脉弓及全脑血管造影显示的血管结构异常的类型、比例及其分布。方法观察对象为临床拟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患者,全部进行数字减影主动脉弓及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分析血管结构异常的类型、好发部位以及受累血管数目。结果参加实验57例患者,1例患者因左椎动脉不能进入而放弃。1例在行主动脉弓造影时并发大面积脑梗死手术中止。进入结果分析55例。经检查发现共有39例(39/55,70.90%)患者存在颈及颅内血管结构异常,单纯前循环病变6例(6/55,10.90%):后循环病变33例(33/55,60%),其中合并有前循环异常的复合病变9例(16.36%),累及两争或两争以上血管的共24例(24/55,43.64%),以椎动脉合并其他血管狭窄最为常见;其余16例(16/55,29.09%)造影未见血管结构异常。结论各种类型的血管结构异常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主要病因,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金标准应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20.
张增繁  胡秀娟 《中外医疗》2009,28(32):163-163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均行TCD检查。结果29例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有不同程度减慢,8例血流速度增快,13例血流速度正常。结论TCD检查可直接获取脑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无创伤,可重复性好,适合动态观察和指导治疗,为理想的非创伤性诊断VBI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