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总结胸腔镜辅助下微创左房室瓣置换术的护理配合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左房室瓣机械瓣膜置换术的患者8例,术前巡回护士做好包括患者及各项仪器、器械物品的准备;术中注意体位摆放,仪器的安全使用、手术间的环境管理。器械护士熟悉微创手术过程及胸腔镜手术的配合,做好周围循环插管的配合,正确使用和保养精密的胸腔镜器械和心脏专用的微创器械等。结果手术护理配合顺利,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恢复快、效果好,顺利出院。结论熟悉胸腔镜心脏手术配合的特点,做好手术全过程的护理,创造一个良好的手术环境,使手术顺利完成,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手术护理方法。方法总结35例手汗症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及术中配合等经验。结果术后手汗症状均消失,手术效果满意。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术中配合,可提高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3.
徐亚玲 《山东医药》2009,49(5):27-27
2002年5月-2007年12月,我院对457例患者在胸腔镜下行肺大泡或肺肿瘤切除手术,经术前及术中护理配合,手术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现将手术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通过对60例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患者进行术前戒烟教育、有效咳嗽排痰指导、心理护理及术后病情观察、引流管、饮食等的护理,预防并发症。结果 6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发生。结论系统有效的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对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全胸腔镜儿童心脏手术的护理配合,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30例儿童全胸腔镜心脏手术资料,男22例,女8例,年龄5~12岁,体质量为15~36 kg,室间隔缺损(VSD)7例,房间隔缺损(ASD)23例,均在胸腔镜辅助体外循环下行心脏手术,对其手术的护理配合进行总结。结果全组3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体外循环时间40~78 min,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2~4 h,无二次开胸止血者,术后住院时间5~52 d,术后右腹股沟伤口感染1例。结论全胸腔镜儿童心脏手术难度大、要求高,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手术配合,严格的器械维护和保养是手术顺利进行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手术对老年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诊断与治疗的效果。方法对78例老年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8例患者均成功实施了手术并接受了内科胸腔镜检查,病理结果确诊为恶性肿瘤45例(57.69%),非特异性炎症33例(42.31%)。术后随访3~17个月,治疗有效率为97.44%(76/78),所有患者在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内科胸腔镜手术对老年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和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1999年 5月以来 ,我院在胸腔镜下施行肺切除手术 32例 ,效果满意 ,现将其围术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术前护理 :呼吸道准备。嘱患者禁烟 ,训练有效咳嗽、咳痰方法 ,指导其进行腹式呼吸 ,控制呼吸道感染。协助患者进行心肺功能检查 ,因胸腔镜肺切除须单肺通气 ,因此术前除应做好各项常规检查外 ,尤应注意测定双侧肺及分侧肺功能 ,以了解患者能否耐受手术。另外 ,向患者介绍胸腔镜手术的优点 ,术后注意事项 ,解除其思想顾虑 ,使其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 ,必要时术前晚给予镇静剂。术中护理 :密切注意手术进程 ,随时做好中转开胸的一切准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肺磨玻璃结节CT三维重建精确定位在胸腔镜肺段切除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择期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的43例肺磨玻璃结节患者,根据检查方法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0例。术前对照组采用导丝针(医用胶)定位,观察组采用CT三维重建精确定位,记录定位病变的时间及手术时间;统计定位成功、定位有效例数,中转开胸患者比例;统计术后气胸、出血、严重胸痛患者比例。 结果两组患者中转开胸患者比例差异不大(P>0.05)。观察组患者定位病变时间、手术时间显著缩短,定位成功、有效率较对照组升高,术后气胸、出血、严重胸痛患者比例显著降低(P<0.05)。 结论CT三维重建定位技术可提高胸腔镜肺段切除手术术前肺磨玻璃结节定位的成功、有效率,缩短定位病变、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手术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刘国梁  薛立福 《山东医药》2004,44(19):14-15
目的 研究动脉血气及脉搏氧饱和度监测在开放式胸腔镜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监测 15例接受开放式胸腔镜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呼吸、血压、心率、ECG、动脉血气、肺功能指标 ,并分析术中脉搏氧饱度变化及其与动脉血气指标的相关性及与手术并发症的关系。结果  15例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呼吸、脉搏、心率、血压、血气指标 (p H值、Pa O2 、Sa O2 、Pa CO2 )皆无明显变化 ,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P>0 .0 5 ) ;15例患者中有 10例术中出现一过性 ECG变化。出现 ECG变化者术中 30 min BE高于未发生者 ,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 .0 5 ) ;心脏并发症的发生与术中 VC<1.0 L、FEV1 <0 .5 L 高度相关 (P<0 .0 5 )。结论 内科胸腔镜术中心脏并发症的发生与患者术中肺功能减低有关 ,单独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及脉搏氧饱和度对于预防内科胸腔镜术中心脏并发症的价值有限 ,必需结合肺功能指标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脑血管造影术(DSA)及支架植入术的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方法对40例行全脑血管造影或支架置入术的脑血管病患者进行术前心理疏导,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加强术中、术后监测和护理,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结果1例支架置入术患者由于血管扭曲支架无法到位而手术终止,其余病例均获手术成功。2例支架置入术患者术中、术后出现了心率缓慢、血压下降,给予提高心率、升血压等措施,1周后症状消失;2例术后穿刺部位出现了假性动脉瘤,经加强局部压迫止血而治愈;1例出现肺部感染,经加强抗感染及护理后治愈。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密切监护,术后加强护理对手术成功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护理配合技术的特点。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2010年3月286例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手术的护理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86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前及术后护理均顺利,无术后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手术的术前及术后护理对于手术成功及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作用,应大力开展腹腔镜联合切除术术前及术后护理常规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杭庆雨  孟涛  付琮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2797-2798
目的 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2月该院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的482例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患者术后复发情况,将随访成功的448例纳入研究,按患者是否发生术后复发分为复发组19例和未复发组429例,分析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术前气胸发作次数、发病部位、术中肺大泡分型、引流时间、是否发生术后并发症和是否联合胸膜固定术等与术后复发的相关性.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胸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术后复发与体重、BMI、术前气胸发作次数和是否联合胸膜固定术具有相关性(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身高、发病部位、术中肺大泡分型、引流时间和是否发生术后并发症不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胸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术后复发与患者BMI、术前气胸发作次数和是否联合胸膜固定术具有独立相关性(P<0.05),与患者体重不具有独立相关性(P>0.05).结论 胸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术后复发与患者体重、BMI、术前气胸发作次数和是否联合胸膜固定术密切相关,其中BMI小、术前气胸发作次数多以及未联合胸膜固定术是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接受食管静脉套扎术患者32例,进行积极的术前护理,心理疏导,认真的术后病情观察、并发症护理。结果 32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患者术后恢复好,无明显并发症,术后如期出院。结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精心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重视心理疏导及饮食指导是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在治疗自发性血气胸中的意义。方法分析我院自发性血气胸临床15例患者,均经胸腔镜手术。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成功完成,其中14例经胸腔镜手术,1例胸腔镜手术术中转开胸手术。手术时间30~128 min,平均57 min,术后24 h平均引流液168 ml,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放置时间1~6 d,平均2.9 d,术后恢复良好,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4~12 d,平均8.2 d。结论自发性血气胸患者经胸腔镜手术安全、有效,创伤小,对患者的恢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双腔支气管导管在电视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112例择期电视胸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生命体征和血气分析的差异.结果 112例患者双腔支气管导管平均插管时间163.2±15.4 s,一次插管成功91例(81.3%);108例患者术中肺萎陷满意,术野显露良好,4例患者经患侧负压吸引后方达到满意效果;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的HR、SBP、DBP、MAP、pH、PaO2、PaCO2和SpO2无明显差异(P>0.05),术中的HR、SBP、DBP和MAP显著低于术前和术后(P<0.05),PaCO2显著高于术前和术后(P<0.05),而pH、PaO2和SpO2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过程中没有因麻醉原因而中断手术,术中无低氧血症发生,术后无患者因呼吸衰竭再次插管,术后并发症有声音嘶哑32例(28.6%),咽喉痛45例(40.2%).结论 双腔支气管导管可为电视胸腔镜手术提供良好手术视野,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肺隔离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内科胸腔镜在诊断老年包裹性胸腔积液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OLYMPUS公司内科电子胸腔镜LFT240,对24例老年(60~80岁)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胸腔镜检查,术前采用彩超定位方法选择胸腔镜检查入路,术中对胸膜病变进行多点活检,术后观察患者并发症。结果 24例老年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中,成功进入胸膜腔并取得病理22例(91.7%),病理确诊17例(70.8%),2例(8.3%)患者未能进入胸膜腔,检查失败。确诊患者按病因分为:恶性肿瘤6例(25%)、结核病6例(25%)、化脓性炎症5例(20.8%)、非特异性5例(20.8%)。恶性肿瘤中小细胞肺癌4例,肉瘤样癌1例,间皮瘤1例,未见腺癌及鳞癌引起包裹性胸腔积液。术后主要并发症为局部皮下气肿及轻微局部疼痛,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内科胸腔镜检查对于老年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诊断具有简单易行、微创安全高效、并发症发生率低、诊断效能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20例微创胸腔镜下行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的护理经验,讨论该手术的围术期护理特点及其要点。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行微创胸腔镜下行CABG患者20例的围术期资料,其中男16例,女4例,年龄(52.16±8.37)岁。护理要点包括:术前健康教育、观察病情及抗凝监测、术后循环系统与呼吸系统护理、胸腔引流管及切口护理、出院前健康教育、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出院后护理满意度调查等。结果 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全部患者住院期间无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及卒中等严重并发症;2例因不稳定型心绞痛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后行急诊手术,18例为择期手术;术后出现肺部感染1例,乳糜胸1例,切口疼痛评分为(3.75±1.31)分,该患者恢复独立下床活动时间早,术后住院时间短。结论微创CABG安全、有效,恢复快,手术效果良好。良好的临床护理工作是保证患者疗效的重要环节,优质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康复。临床护理工作可对该术式特点展开护理工作总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心包穿刺置管持续引流心包积液的疗效、安全性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28例心包积液患者在B超引导下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对患者术中、术后所实施的护理措施进行了系统的观察.结果 28例心包积液患者全部置管成功,未出现与导管穿刺相关并发症,护理措施切实可行.结论 对经皮心包穿刺置管引流的患者加强心理护理,术前指导及术后病情观察,特别是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导管脱落等护理措施是保证手术成功和防止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与开胸手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行肺癌根治术的老年NSCLC患者96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开胸组45例与胸腔镜组51例。开胸组患者行开胸手术,胸腔镜组患者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前及出院时心肺功能指标、术后1~3年无瘤生存率。结果胸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开胸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少于开胸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心率(HR)、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胸腔镜组患者MVV、FEV1高于开胸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2、3年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胸手术相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老年NSCLC患者的近期疗效较好,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促进肺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24h食管阻抗-pH监测中,熟练配合及护理对检查成功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对637例患者行24h食管阻抗-pH监测,对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结果637例患者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心理护理、熟练的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均取得监测成功。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心理护理、熟练的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直接关系到监测的成功与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