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发性大动脉炎是一种累及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和肺动脉的慢性进行性非特异炎性疾病,组织学主要表现为外膜增厚,被膜局灶性淋巴细胞浸润,内膜增厚,炎症导致的动脉狭窄或闭塞性损伤[1]。临床上按累及血管范围分为5型:Ⅰ型,累及主动脉弓及其分支;Ⅱa型,累及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及其分支;Ⅱb型,累及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和降主动脉;Ⅲ型,累及降主动脉、腹主动脉和(或)肾动脉;Ⅳ型,累及腹主动脉和(或)肾动脉;Ⅴ  相似文献   

2.
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TAAD)及真性动脉瘤(TAAA)都是累及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的大动脉病变,尤其是累及腹腔内脏动脉的病变手术治疗难度较大。随着腔内技术的发展,以开窗和分支支架为代表的腔内技术在胸腹主动脉病变治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文中简要介绍胸腹主动脉病变手术治疗的现状,重点围绕开窗和分支支架技术治疗TAAD、TA...  相似文献   

3.
累及内脏动脉分支的主动脉疾病治疗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脏动脉分支主要指肾动脉、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的范围.累及内脏动脉分支的主动脉疾病主要有胸腹主动脉瘤(thoraco-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TAAA)、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和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s,AAA)等疾病.经典的胸腹主动脉瘤,Crawford-Safi五型分型:Ⅰ型,病变从左锁骨下动脉始,延伸至腹主动脉上段,正好位于肾动脉水平以上,没累及肾动脉.Ⅱ型,病变最广泛,从左锁骨下动脉始,延伸至腹主动脉分叉处.Ⅲ型,病变从降主动脉下部,约第6肋间隙处,延伸至腹主动脉分叉处.Ⅳ型,病变累及全部腹主动脉,从膈肌处主动脉至腹主动脉分叉处.Ⅴ型,病变从第6肋间隙处的降主动脉,延伸至肾动脉水平以上的部位.  相似文献   

4.
大动脉炎(takayasus arteritis,TA)是累及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及肺动脉的一种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多发于亚洲及中东地区,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病变部位广泛,治疗比较困难.现将近年来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多发性大动脉炎(TA)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除可侵犯主动脉及其分支以及肺动脉外,还可造成心脏瓣膜、心肌、心包以及冠状动脉的病变[1].2000年1月至2010年5月我们收治TA病人132例,其中有9例(6.8%)因炎症累及心脏而接受手术治疗.现对TA累及心脏的特点及治疗策略进行同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多发性大动脉炎(TA)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除可侵犯主动脉及其分支以及肺动脉外,还可造成心脏瓣膜、心肌、心包以及冠状动脉的病变[1].2000年1月至2010年5月我们收治TA病人132例,其中有9例(6.8%)因炎症累及心脏而接受手术治疗.现对TA累及心脏的特点及治疗策略进行同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多发性大动脉炎(TA)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除可侵犯主动脉及其分支以及肺动脉外,还可造成心脏瓣膜、心肌、心包以及冠状动脉的病变[1].2000年1月至2010年5月我们收治TA病人132例,其中有9例(6.8%)因炎症累及心脏而接受手术治疗.现对TA累及心脏的特点及治疗策略进行同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血管外科疾病腔内治疗经过20年蓬勃发展,已经涵盖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下肢动脉狭窄闭塞、颈动脉狭窄、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大部分血管疾病的治疗。目前,累及主动脉弓以远的主动脉夹层和肾下型腹主动脉瘤均首选腔内治疗;采用开窗技术、烟囱技术、分支支架等分支动脉重建技术治疗累及重要分支动脉的主动脉病变进展迅速;在采用普通球囊、切割球囊、斑块切除等技术获得通畅血管的基础上,使用药物涂层球囊,必要时结合支架技术治疗慢性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已成为共识;下肢静脉腔内溶栓、下腔静脉滤器、静脉支架植入等腔内技术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领域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腔内技术的不断发展,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自1991年第一次被报道[1]以来,已逐渐成为治疗胸主动脉病变不可或缺的手段。目前大部分腔内耗材都要求TEVAR近端锚定区长度至少在15 mm,临床上常常通过覆盖主动脉弓的分支动脉来达到延长锚定区的目的[2],其中左锁骨下动脉是最常被累及的分支。有研究显示,大于40%的TEVAR累及主  相似文献   

10.
<正>累及弓上分支血管的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瘤是目前腔内治疗的热点和难点。传统开放手术处理此类病变往往需要停循环、体外循环支持及深低温等处理,创伤大、技术复杂、手术相关病死率高。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等优点,已成为处理锚定区不涉及弓上血管的主动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3D打印辅助复杂胸主动脉血管病变Castor分支支架腔内修复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纳入2018年9~12月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或主动脉弓部血管病变拟行腔内介入支架手术的4例患者,年龄分别为65、55、45、39岁。患者均缺乏足够的左锁骨下近端锚定区,或病变累及弓部血管无法采用常规单纯支架置入术。手术均采用Castor分支支架,术前采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及3D打印技术对主动脉弓部血管解剖进行精确刻画,并辅助手术策略制定及进行器械模拟植入。结果3例为累及左锁骨下动脉的Stanford B型夹层(1例合并升主动脉瘤),1例为主动脉弓部穿通性溃疡。4例患者手术顺利,1例患者同期行体外循环升主动脉置换。患者术后CTA提示效果满意,无内漏、支架移位及卒中等严重并发症出现,30 d随访患者状态良好,无不良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3D打印辅助复杂胸主动脉血管病变分支支架腔内修复手术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及诸多潜在优势。  相似文献   

12.
自1994年Dake首次使用血管腔内隔绝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以来,血管腔内隔绝术已成为治疗主动脉扩张性疾病的新选择.目前主动脉直茼型以及肾下腹主动脉-髂动脉分支型的隔绝移植物系统已经比较成熟,腔内隔绝术已进入分支区腔内隔绝术的探索阶段.若近端瘤颈距离重要分支(如左颈总动脉、头臂干、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肾动脉等)的距离<15 mm,采用以往的直筒型腔内移植物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本文浅谈累及重要分支的主动脉扩张型疾病的腔内隔绝术及其移植物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血管腔内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动脉夹层是主动脉最常见的疾患.是由于主动脉腔内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层.形成主动脉壁两层分离状态而成。夹层可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如其假腔不断扩大,在主动脉壁间形成动脉瘤.称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可发生于主动脉任何部位.按Stanford分型,凡病变累及升主动脉者为A型.内膜撕裂口可位于升主动脉、主动脉弓或近端降主动脉.病变扩展可累及升主动脉.也可延至弓部、降主动脉或腹主动脉。根据DeBakey分型,如撕裂口位于升主动脉,病变扩展累及主动脉弓、降主动脉、胸主动脉甚至腹主动脉者,称为DeBakeyⅠ型:而内膜撕裂口位于升主动脉.病变扩展仅限于升主动脉者.称为DeBakeyⅡ型。  相似文献   

14.
<正>累及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动脉的主动脉疾病,包括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和透壁溃疡等。由于弓部血管解剖学复杂并负责颅内供血,一直以来是主动脉疾病腔内治疗的重点和难点,尤其需同时重建弓上3支分支动脉,往往面临较大的风险和挑战。传统观点甚至认为,其是腔内治疗的禁区~([1-2])。然而,随着腔内技术的积极探索、介入材料的不断革新以及创新理念的快速发展,腔内治疗累及主动脉弓部疾病逐步完成从构思、设想到临床实践的转变~([3])。尤  相似文献   

15.
正主动脉弓部疾病主要包括累及主动脉弓部动脉瘤、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假性动脉瘤、主动脉溃疡和壁间血肿等病变。病因多为动脉老化、硬化、高血压和遗传性疾病(Marfan综合征,Loeys-Dietz综合征等)。主动脉弓部位于纵隔内,解剖位置较深,毗邻重要脏器,供应头部血供的重要分支动脉多,其大半径的弯曲形态所致的复杂血流动力学环境造成其外科治疗的难度很大。外科治疗可能造成的并发症较为常见。该类疾  相似文献   

16.
胸腹主动脉瘤(thoraco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TAAA)是指动脉瘤同时累及胸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段,发生率为(5.9~10.4)/10万人[1]。通常情况下,TAAA的预后很差,未经治疗时有80%会发生破裂[2]。由于其病变范围广、内脏区多根分支动脉受累、术后高死亡率及高并发症发生率等问题,一直是治疗的难点。传统的开放手术采用多分支人工血管重建主动脉及内脏动脉血供,但是术后并发症如呼吸衰竭、脊髓缺血、肾功能衰竭等仍然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3D打印辅助腔内治疗复杂主动脉疾病的可行性。方法 纳入中山市中医院血管介入科2019年12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5例复杂主动脉疾病患者。术前行CT血管造影(CTA)后进行主动脉三维重建,在3D打印机打印成1∶1主动脉模型,并辅助手术方案制定及进行手术模拟。结果 1例肾上型腹主动脉穿透性溃疡,1例近肾型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2例累及弓上分支的胸主动脉瘤,1例累及弓上分支的主动脉夹层,所有患者在术前完成主动脉病变段3D模型打印,根据结果辅助制定手术方案,手术技术成功率为100%,无内漏、支架移位或闭塞、内脏动脉丢失等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3D打印辅助腔内治疗能使复杂主动脉疾病腔内治疗直观化、精准化,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对于累及主动脉根部的病变如A型主动脉夹层、主动脉根部瘤和马方综合征等,比较传统的手术方式是Bentall手术.尽管Bentall手术的近远期效果尚好,但仍有与人工瓣膜相关的并发症发生[1].部分主动脉根部病变的患者,其主动脉瓣是正常或基本正常的,对于这类患者保存其自身主动脉瓣可提高术后远期疗效.现将保留主动脉瓣的主动脉根部重建术的手术方式及其演变、手术指征、术后疗效比较和评价等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1954年,作者首先对降主动脉壁间动脉瘤施行修复取得成功,并在进一步了解本病的解剖和病理类型的基础上,提出各型病变的适当手术方案。本文报道作者28年527例壁间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根据剥离范围和解剖部位可分为三型。Ⅰ型:病变累及升主动脉及其远侧部分。内膜横行裂口常位于升主动脉近端前壁。亦可发生在主动脉弓或降主动脉,逆  相似文献   

20.
正Leriche综合征也称腹主动脉血栓形成综合征或主髂动脉闭塞性疾病,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腹主动脉末端和双侧髂动脉狭窄或闭塞。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1/3的患者病变累及主髂动脉[1]。通常表现为下肢间歇性跛行、腿部疼痛、活动能力下降,病变继续进展会导致肢体缺血坏死。Leriche综合征可分为三型:Ⅰ型局限于腹主动脉远端和髂总动脉;Ⅱ型病变累及主动脉分叉、髂内、外动脉和股总动脉;Ⅲ型病变同时累及到主髂动脉和股腘动脉[2]。ABI、CDUS是其重要的辅助检查,下肢CTA、MRA或DSA是诊断的重要依据,能进一步明确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