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TG)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糖、胰岛素水平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了105例TG水平不同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胰岛素、血糖和左室舒张功能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正常TG组空腹血糖低于高TG组(P〈0.05),胰岛素水平正常TG组高于对照组(P〈0.05),低于高TG组(P〈0.05)。ISI正常TG组和高TG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正常TG组高于高TG组  相似文献   

2.
王为民  蒙碧辉 《广西医学》1997,19(3):374-376
本文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17例与不合并高血压46例在葡萄糖刺激试验前后的血清胰岛素、C-肽水平,血糖/胰岛素,胰岛素/C-肽比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合并高血压组胰岛素、胰岛素/C-肽比值明显高于血压正常组(P〈0.01),而血糖/胰岛素比值明显降低(P〈0.05)。表明NIDDM合并高血压患者有较高的胰岛素血压,其机理主要是肝脏对胰岛素降解率下降或血中存在较多的胰岛素原所致。  相似文献   

3.
肥胖和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探讨高血压病与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现象。方法用正常血糖胰岛素钳夹技术测定36例正常血压者,23例单纯肥胖患者,51例高血压非肥胖患者及54例高血压合并肥胖患者的葡萄糖代谢率(M值),同时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结果发现(1)肥胖、高血压非肥胖和高血压合并肥胖患者口服葡萄糖75g后,60和120分钟血糖及不同时间点胰岛素值均比正常血压者高(P<0.01);(2)M值:正常人、高血压非肥胖患者、单纯肥胖者、高血压合并肥胖患者分别为9.2±1.0、7.6±2.0、6.7±1.5、5.2±1.8mg·kg-1·min-1,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在高血压病合并肥胖组为87.0%,单纯肥胖为69.6%,高血压非肥胖为41.1%,正常人为2.8%,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3)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年龄、舒张压对M值无明显影响,而体重指数每增加1kg/m2,M值减少0.42mg·kg-1·min-1,收缩压每增加10mmHg,M值减少0.20mg·kg-1·min-1。结论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可能是肥胖与高血压病的发病因素。肥胖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比血压的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胡玲  陆菊明 《湖南医学》1996,13(2):65-66
检测并比较了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合并胆石症一未合并胆石症患者各15例的血糖、血脂、载脂蛋白A1和B、胆囊收缩素(CCK)、胰多肽(PP)以及胰岛素水平。NIDDM俣并胆石症者脱往高峰体重指数、血清胆固醇、胰岛素(空腹和餐后2h)明显高于无胆石症者、差异显著(分别为P〈0.01,〈0.05、〈0.05、〈0.05),而CCK明显低于无胆石症组(P〈0.05)。两组性别、年龄、病程、血糖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45例高血压病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与正常血压组比较,血清胰岛素明显升高(P<0.01),胰岛素释放指数也明显增高(P<0.01),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证实中老年期高血压患者也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EH)血压昼夜节律及靶器官损害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Ⅰ,Ⅱ,Ⅲ期患者及正常对照者,测定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作对比研究。所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作24小时动态血压测定,按照昼夜节律正常及昼夜节律消失/分组比较其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组空腹血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合并  相似文献   

7.
邱洪祺 《当代医师》1996,1(7):10-12
用放免法测定了40例住院冠心病患者和25例正常人的肘静脉血浆内皮素和心房肽浓度,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的血浆ET,ANP明显高于正常人(P〈0.001)。ET与ANP之间呈直线相关关系,r=0.3305(P〈0.025)。有心绞痛组血浆ET明显高于无心绞痛组(P〈0.01),有心衰组ET显著高于无心衰组(P〈0.05)。有高血压组ET高于无高血压组(P〈0.005),而组间的ANP水平差异不显著,冠心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浆胰岛素水平与高血糖、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及冠心病等疾病的关系。方法 按空腹血浆胰岛素测定值定低分二组,比较二组间有关指标的差异。结果 高胰岛素血症组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脂、体重指数、腰臂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P〈0.001)。结论 高胰岛素血症组冠心病危险因素明显增高,选择治疗方案时应避免使用增加胰岛素抵抗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合并高血压17例与不合并高血压46例在葡萄糖刺激试验前后的血清胰岛素、C-肽水平、血糖/胰岛素、胰岛素/C-肽比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合并高血压组胰岛素、胰岛素/C-肽比值明显高于血压正常组(P<0.01),而血糖/胰岛素比值明显降低(P<0.05)。表明NIDDM合并高血压患者有较高的胰岛素血症。其机理主要是肝脏对胰岛素降解率下降或(和)血中存在较多的胰岛素原所致。  相似文献   

10.
我们对空腹血糖正常的41例原发性高血压、36例高脂血症及37例正常人,同步测定空腹血糖、血胰岛素及血脂。结果:高血压组空腹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高脂血症组及正常组(P<0.01);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也高于正常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低于高脂血症组(P<0.05)。提示:原发性高血压中存在以高胰岛素血症为中心的多代谢紊乱,对高血压、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非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Nob-PCOS)胰岛素抵抗(IR)与糖、脂代谢及脂肪分布的关系.方法 选取60例非肥胖(体质指数<28 kg/m2)PCOS患者,根据是否存在IR分为IR(+)组(n=40)和IR(-)组(n=20).比较IR(+)组和IR(-)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各项性激素水平结果 及脂肪分布情况.结果(1)两组年龄、体重、体质指数、腰围、臀围、腰臀比、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R(+)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游离睾酮指数均高于IR(-)组,IR(+)组性激素结合球蛋白低于I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总脂肪量、全身脂肪含量百分比、肌肉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R(+)组的躯干脂肪百分比、腹区脂肪百分比、躯干脂肪/大腿脂肪、腹区脂肪/臀区脂肪均高于I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HMOA-IR与躯干脂肪/大腿脂肪(r=0.430,P<0.01)、腹区脂肪/臀区脂肪(r=0.399,P<0.05)、肌肉量(r=0.366,P<0.05)呈正相关;(4)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躯干脂肪/大腿脂肪、肌肉量是Nob-PCOS患者IR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中心型脂肪分布在Nob-PCOS患者IR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对Nob-PCOS患者不仅要重视对IR的治疗,也要重视减少内脏脂肪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脂肪因子Chemerin与肥胖及2型糖尿病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测定正常人群、肥胖及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hemerin水平,探讨脂肪因子Chemerin与体脂参数、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收集正常糖调节(NGR)和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T2DM)各76例,按体重指数≥25 kg/m2分为正常糖调节正常体重组(NGR-NW)、正常糖调节超重/肥胖组(NGR-OW/OB)、2型糖尿病正常体重组(T2DM-NW)、2型糖尿病超重/肥胖组(T2DM-OW/OB)4个亚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Chemerin水平、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和糖脂代谢参数等,并计算体重指数、腰臀比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女性血清Chemerin水平高于男性[(109±28)μg/L比(98±23)μg/L,P<0.05].超重/肥胖者Chemerin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体重者[(113±27)μg/L比(94±25)μg/L,P<0.01],T2DM与NGR组血清Chemerin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5±29)μg/L比(102±27)μg/L,P=0.786].在校正性别和年龄后,血清Chemerin水平与体重指数(r=0.336,P=0.000),腰围(r=0.460,P=0.000),腰臀比(r=0.325,P=0.000),空腹C肽(r=0.377,P=0.000),FINS(r=0.333,P=0.000),HOMA-IR(r=0.182,P=0.027)和甘油三酯(r=0.280,P=0.001)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251,P<0.01)呈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空腹C肽、甘油三酯是血清Chemerin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β=0.328、0.280,均P<0.05).结论 女性血清Chemerin水平高于男性,超重/肥胖者血清Chemerin水平显著升高,与胰岛素水平、体脂分布、脂代谢相关,提示Chemerin可能参与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扩展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检测肥胖伴糖耐量异常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方法按照WHO1998肥胖及WHO1999糖尿病诊断标准,将52例研究对象分为正常体重-正常糖耐量组、超重/肥胖-正常糖耐量组、超重/肥胖糖耐量减退组及超重/肥胖糖尿病组;将超重/肥胖-正常糖耐量者进一步分为3个亚组:超重亚组、轻度肥胖亚组、中度肥胖亚组。应用核磁共振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腹内脂肪测量,以腹腔内脂肪面积100cm2为切割点,将正常糖耐量者分为非腹内型肥胖组(non-VA)及腹内型肥胖组(VA)。以扩展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检测机体胰岛素敏感性。结果单纯超重/肥胖、超重/肥胖伴糖耐量减退或糖尿病者的葡萄糖消失率分别为(3·25±0·13)、(3·06±0·26)和(3·19±0·44)mg·kg-1·min-1,较正常体重正常糖耐量组的(5·86±0·65)mg·kg-1·min-1显著减少(P<0·05,P<0·01);超重、轻度肥胖及中度肥胖但糖耐量正常亚组的葡萄糖消失率分别为:(3·50±0·19)、(3·03±0·13)和(2·75±0·24)mg·kg-1·min-1,较正常体重正常糖耐量组显著降低(P<0·05,P<0·01)。腹型肥胖组的葡萄糖消失率(2·97±0·12)mg·kg-1·min-1、葡萄糖氧化率(1·47±0·19)mg·kg-1·min-1较非腹型肥胖组的(4·55±0·43)mg·kg-1·min-1和(2·24±0·19)mg·kg-1·min-1显著减少(P<0·05,P<0·01)。体重指数、腰臀比、腰围、腹腔内脂肪面积分别与葡萄糖利用率呈负相关(P<0·05,P<0·01)。体重指数、腹腔内脂肪面积及腹部皮下脂肪面积分别是影响葡萄糖利用率的主要因素。结论超重/肥胖无论伴或不伴糖代谢异常,胰岛素敏感性均显著降低,腹内脂肪增多者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利用率显著减少,总体脂和腹部脂肪与精确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呈负相关,总体脂和腹部脂肪是影响机体胰岛素敏感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及其与血脂、血糖、胰岛素、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抵抗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EH组)65例及健康对照者4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空腹血清脂联素浓度,同时测定各组的血压、体重指数(BMI)、腰围(WC)、血脂、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hs-CRP等指标,采用稳态模型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分析血清脂联素与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下降[(10.30±0.93)ug/ml VS(12.83±1.66)ug/ml),P<0.01〗;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68±0.78)mg/L VS(1.69±0.04)mg/L,P<0.01];IRI值高于对照组[(1.53±0.62)VS(1.27±0.29),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EH组血清脂联素与收缩压(SBP,r=-0.30)、BMI(r=-0.50)、WC(r=-0.54)、TG(r=-0.32)、FINS(r=-0.29)、IRI(r=-0.33)、hs-CRP(r=-0.32)之间呈负相关(P<0.05~0.01),与HDL-C(r=0.31,P<0.05)呈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在对照组,BMI和FINS是影响脂联素水平的独立因素;在高血压组,收缩压、WC、HDL-C、hs-CRP是影响脂联素水平的独立因素。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下降并与血脂、胰岛素抵抗和hs-CRP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 ( IR)在 IGT大血管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 :测定 1 2 0名 IGT患者和 96名糖耐量正常 ( NGT)对照者的空腹血糖、胆固醇 ( TC)、甘油三酯 ( TG)、胰岛素及餐后 2 h血糖 ,并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 ,计算相对胰岛素敏感指数 ( RISI)、体重指数 ( BMI)、腰臀比 ( WHR) ,结合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IGT组及 NGT组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0 1 ) ,斑块面积与 RISI呈负相关 ( r=- 0 .45 ,P<0 .0 1 ) ,与餐后 2 h血糖 ( r=0 .39,P<0 .0 1 )、BMI( r=0 .48,P<0 .0 1 )及 WHR( r=0 .41 ,P<0 .0 1 )呈正相关 ,而与 TG、FBG、TC、FINS无相关性 ( P>0 .0 5 )。 IGT组患者有斑块和无斑块者之间 RISI、WHR、BMI、餐后 2 h血糖、TG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 ( P<0 .0 1 )。结论 :胰岛素抵抗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 ,是 IGT患者发生大血管并发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程瑞迎  董进 《实用医技杂志》2009,16(12):956-957
目的了解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瘦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性。方法30例PCOS患者为研究组,30名健康孕龄妇女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瘦素、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等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PCOS患者血清中的瘦素及Fin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体质量和肥胖的PCOS组HOMA-IR显著升高(P<0.05,P<0.01)。PCOS患者中瘦素与体质量指数(BMI)、FIns、HOMA-IR呈正相关(r=0.586,P<0.01;r=0.483,P<0.01;r=0.539,P<0.01)。结论PCOS患者存在瘦素水平增高和胰岛素抵抗,二者具有相关性,且血清瘦素水平与PCOS的胰岛素抵抗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贝尼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Hypertension,EH)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轻、中度EH患者65例,予以贝尼地平治疗8周,并按体重指数(BMI)将其分为两组:BMI≥25者为EH肥胖组,29例;BMI〈25者为EH非肥胖组,36例。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入选时和8周后血压、空腹血糖、血浆胰岛素,并用胰岛素敏感指数评价胰岛素抵抗。结果与治疗前比较,EH非肥胖组的胰岛素敏感性改善明显(P〈0.05),而EH肥胖组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贝尼地平能改善非肥胖EH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而对EH肥胖患者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刘霞  赵晏铎  张永莉 《海南医学》2014,(23):3451-3454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治疗血糖增高的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血糖增高的代谢综合征患者1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6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同样的饮食和运动方案,观察组给予利拉鲁肽治疗,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两组的疗程均为3个月。检测两组患者的空腹胰岛素、体质指数、血糖、血脂、血清脂联素等生化指标,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总体胰岛素敏感指数(WBISI)并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体质指数(BMI)、腰围(W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OMA-IR、WBISI和血清脂联素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以上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治疗血糖增高的代谢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降低体重及调节血清脂联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高血压及瘦素的关系,初步探讨睡眠呼吸紊乱及瘦素在OSAHS并发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测定60例OSAHS及40例年龄、体质指数(BMI)相匹配对照组睡前及醒后血压(BP)、醒后心率(HR),血清瘦素(LEp)水平,同时测定BMI、颈围(NC)、腰臀比(WHR)、血清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胆固醇(Chol)、空腹真胰岛素(TI)水平.对比两组睡前、醒后BP变化;分析睡眠呼吸紊乱参数及瘦素与高血压的相关关系.结果 OSAHS组与对照组睡前血压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醒后血压尤其是舒张压(89.75±2.04)mmHg显著高于对照组(81.63±1.91)mmHg并独立于年龄和肥胖(P<0.01);OSAHS组DBP与瘦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呈正相关(r=0.282,P<0.05;r=0.318,P<0.01);BMI(P=0.029)、醒后HR(P=0.030)及瘦素(P=0.049)可能是高血压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睡眠呼吸紊乱可能对醒后血压,尤其是醒后舒张压产生独立的效应;而BMI、醒后HR和瘦素可能是高血压的独立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老年女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纳入高血压患者218例,分为4组:老年女性组、非老年女性组、老年男性组、非老年男性组。将老年女性分为单纯高血压亚组(EH亚组)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亚组(EH合并DM亚组)。所有病例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测定空腹血糖和胰岛素、动态血压、三酰甘油、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质量指数(BMI),计算稳态模式评估法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对颈动脉IMT异常的老年女性,采用直线回归分析方法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做相关分析。结果老年高血压女性患者IMT与HOMA-IR、BMI和空腹血糖呈正相关;与非老年女性组比较,老年女性组IMT、FPG、血脂、BMI、HOMA-IR显著高于非老年女性组(P<0.05)。与EH亚组比较,EH合并DM亚组FPG、FINS、hs-CRP、IMT、HOMA-IR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女性高血压和糖尿病同时存在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而且与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