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分析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对66例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发因素与高血压脑出血的出血量、出血部位、发病时的意识程度及激素的应用有关。结论积极预防诱发因素,加强临床观察及护理,及早发现上消化道出血,早期采取有效措施,对提高治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微创穿刺术后再出血的风险因素与相应的防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间在我院神经外科采用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03例患者的样本,对术后发生再出血21例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并针对原因找出相应的防治策略。结果 本组203例患者中,发生再出血21例,再出血发生率为10.3%,研究发现术前血压分级、首次抽吸量、尿激酶的使用以及穿刺道损伤是导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后再次出血的主要风险因素。结论 经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多种且复杂,在术后要积极开展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减少再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用适当长度的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应用微创血肿清除术对4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血肿抽吸、粉碎、液化、引流,观察术后28d的临床疗效、术后3个月的病残情况和术后再出血、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总有效率为80.7%,病死率为12.1%,术后3个月ADL1~3级占70.2%,ADL4~5级占17.6%,术后再出血率为13.8%,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率为17.6%,上消化道出血率为13.1%,急性肾功能衰竭率5.2%。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安全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时再出血的原因。方法对8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清除术治疗时13例再出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再出血与手术时间、首次血肿排空量、收缩压、手术定位均有显著关系,与出血部位、年龄、出血量无显著关系。结论了解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时再出血的原因和临床特点,尽量采取积极措施防治。  相似文献   

5.
微创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近期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影响微创法清除颅内血肿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近期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50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颅内血肿术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患者病死率为24.0%,植物状态和重残率为36.0%。出血量、出血部位、术前GCS评分,瞳孔变化及光反应等因素均与微创法清除颅内血肿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近期预后有关。出血至手术时间与近期预后有接近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出血量、出血部位、术前GCS评分,瞳孔变化及光反应4项因素可以作为评价微创清除颅内血肿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近期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尿激酶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我科49例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尿激酶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结果:4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后,优10例,良13例,中18例,差6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83.67%(41/49)。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尿激酶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确切,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颅内血肿对正常脑组织的损害,配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从而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术后观察及护理,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对6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术后予以严密细致的观察及精心护理,预防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给予康复护理。结果 65例患者住院期间2例死亡,其中1例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1例发生再出血,均抢救无效死亡;自动放弃治疗5例。生存患者随访6个月以上,完全恢复正常生活13例;部分恢复日常生活或可独立进行家庭生活18例;家庭生活需他人帮助,拄拐杖可行走21例,卧床不起但保存意识6例。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通过严密细致的观察和精心的护理,可预防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李娟 《中国伤残医学》2012,20(7):104-106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措施,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我科11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取单纯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治疗组采取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尿激酶治疗,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护理措施,对比术后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46%明显高于对照组60.34%,P<0.01;治疗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尿激酶,配合综合护理措施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确切,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正常脑组织的损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神经功能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笔者所在医院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89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结果:本研究89例患者经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总有效率95.51%,并发症发生率2.2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配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功能恢复快,值得临床继续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性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方法 6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研究手术适应症,术前准备,手术配合及术中、术后护理方法.结果 65例中,生活恢复自理43例,轻度残疾13例,重度残疾7例,死亡2例.结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良好的护理,明显降低了病死率及致残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与内科治疗及去骨瓣血肿清除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急性期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009-2012年大连市中心医院内科治疗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例167例,去骨瓣血肿清除术治疗病例153例,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治疗病例186例。比较病人发病后1个月末的死亡率、术后颅内感染率、术后再出血率。结果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组与去骨瓣血肿清除术组及内科组在发病1个月末死亡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组死亡率低于其余2组。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组与去骨瓣血肿清除术组比较颅内感染率低但是无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组与去骨瓣血肿清除术组术后再出血率低,但是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30~50 mL的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与去骨瓣血肿清除术及内科治疗相比颅内血肿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在急性期可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故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可能更适合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我科60例经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护理措施并进行总结.结果 60例脑出血患者中,完全康复26例,留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30例,死亡4例.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微创手术治疗后术后护理是关键,通过精心的术后护理,对于提高微创血肿清除术的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25例分析。方法:2004年12月~2007年3月共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2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治疗方法、治疗效果等给予综合阐述。结果: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死亡率低,致残率下降,恢复快。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高血压性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对6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颅内血肿的患者实施微创清除术,积极做好术前准备、手术配合、病情观察、临床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结果本组存活60例,自动出院5例,死亡3例。存活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显著提高。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能有效引流高血压性脑出血引起的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规范的护理对于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与内科治疗及去骨瓣血肿清除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急性期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009-2012年大连市中心医院内科治疗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例167例,去骨瓣血肿清除术治疗病例153例,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治疗病例186例。比较病人发病后1个月末的死亡率、术后颅内感染率、术后再出血率。结果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组与去骨瓣血肿清除术组及内科组在发病1个月末死亡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组死亡率低于其余2组。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组与去骨瓣血肿清除术组比较颅内感染率低但是无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组与去骨瓣血肿清除术组术后再出血率低,但是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30~50 mL的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与去骨瓣血肿清除术及内科治疗相比颅内血肿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在急性期可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故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可能更适合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的护理经验,预防患者术后并发颅内感染以降低死亡率。方法:对50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进行预防并发颅内感染的护理,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通过积极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无1例并发症发生,其中,恢复正常生活12例,生活自理20例,部分生活自理8例,完全生活不能自理2例,术后死亡5例,放弃治疗3例。结论: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进行精心的护理是预防术后颅内感染,提高患者预后生存质量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杨丽荣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4):439-44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的应用。方法将高血压脑出血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观察组65例,对照组为常规传统护理组,观察组为循证护理组。结果实施循证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降低了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张月姣 《黑龙江医学》2013,37(8):751-752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穿刺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前、术后的护理要点。方法针对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特点,运用正确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正确的护理,提高了患者生存率,降低了致残率。结论经过正确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的预后、保证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高血压性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患者气管切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某二级医院神经内科33例高血压性脑出血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且行气管切开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实践.首先确定循证护理问题,如肺部感染、气道内出血、气管套管脱出、皮下气肿等;然后查找文献收集证据,评价证据后结合临床实际制定护理措施,并观察效果.结果 住院期间成功拔管21例,9例带管自动出院,3例死亡,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循证护理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患者行气管切开的护理实践中,可促使护士寻求具有科学依据的护理措施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够为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范瑞霞  李亭颉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7):3654-3655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 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颅内血肿清创术后给予精心的护理和康复指导。结果完全康复25例,留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23例,死亡2例。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的护理十分关键,精心的护理对于提高微创血肿清除术的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