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全切除术与次全切术治疗幕上胶质瘤伴癫痫的疗效。方法抽选2009-07—2013-09我院收治的幕上胶质瘤伴癫痫患者30例,按照手术切除范围分为全切组(n=15)和次全切组(n=15),均自愿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癫痫控制满意度、术前后KPS评分及并发症、复发、死亡情况。结果全切组术后癫痫控制满意率为93.33%较次全切组60.00%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及术后1a全切组KPS评分较次全切组明显较高[(87.25±6.51)分、(79.91±14.32)分VS(78.23±12.74)分、(65.73±21.8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a内全切组复发率6.67%显著低于次全切组(P0.05),病死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幕上胶质瘤半癫痫患者行全切除术治疗,术后癫痫控制满意度高,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胶质瘤特点,为临床癫痫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病理确诊为胶质瘤,并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患者,分析癫痫发作与肿瘤部位和病理的关系.结果 收集到病理确诊的幕上胶质瘤患者171例,其中64例以癫痫为首发症状.低级别胶质瘤癫痫发生率显著高于高级别胶质瘤患者(P<0.05),星形细胞瘤与少突星形细胞瘤癫痫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病理类型(P<0.05).额叶与额顶叶胶质瘤癫痫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胶质瘤(P<0.05).结论 胶质瘤继发癫痫与肿瘤部位和病理类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合并癫痫的幕上低级别胶质瘤病人癫痫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9年1月手术治疗的80例合并癫痫的幕上低级别胶质瘤的临床资料。术后1年,采用Engel分级评估癫痫预后,Ⅰ级为预后良好,Ⅱ~Ⅳ级为预后不良。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影响癫痫预后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术前癫痫发作频率预测癫痫预后的价值。结果80例中,术后癫痫预后良好59例,预后不良21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异柠檬酸脱氢酶(IDH)1突变和术前癫痫发作频率高是胶质瘤病人术后癫痫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全切肿瘤和术后化疗是保护性因素(P<0.05)。术前癫痫发作频率预测癫痫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5(95%置信区间0.685~0.914;P<0.05);当术前癫痫发作频率≥2次/月时,预测术后癫痫预后不良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86%和46.85%。结论IDH1突变和术前癫痫发作频率高是合并癫痫的幕上低级别胶质瘤病人癫痫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而肿瘤全切除和术后化疗明显改善癫痫预后。  相似文献   

4.
幕上脑膜瘤伴有癫痫的手术治疗(附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幕上脑膜瘤伴有癫痫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自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科对20例幕上脑膜瘤伴有癫痫的患者行了手术治疗.所有患者术前均行了影像学检查和神经电生理检查,手术均在皮层脑电图监测下进行.结果 本组20例脑膜瘤达到SimpsonⅠ级切除的有16例,达到SimpsonⅡ级切除的有4例.根据术中皮层脑电图监测结果,12例加行了皮层热灼术,8例加行了MST.术后3个月以上的随访发现,19例患者疗效满意,无癫痫发作,效果较差1例,手术有效率为95%.结论 幕上脑膜瘤伴有癫痫的手术治疗提倡在切除肿瘤的同时,应该一并处理癫痫灶,且手术必须在皮层脑电图监测下进行.  相似文献   

5.
应用神经导航系统对成人幕上胶质瘤手术切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目的 应用神经导航系统对成人幕上胶质瘤实施手术,研究肿瘤全切除与神经功能保护。方法 85例病人,病变位于大脑半球各部位,为不同病理类型的胶质瘤。肿瘤直径从1.8cm到7.0cm,平均5.5cm。手术全过程在导航系统引导与监视下进行。结果 肿瘤全切76例,近全切5例,大部切除4例。所有肿瘤全切病人术后增强颅MRI或CT检查未发现肿瘤残留病灶。手术后有49例病人出现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和(或)语言障碍,不全偏盲,但全部病例在2个月内恢复,无一例病人留有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所有8例术前偏瘫的病人在术后短期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均下地行走,KPS从术前的60—70分增加到80—90分。结论 应用神经导航系统可对大多数大脑半球不同部位胶质瘤病人做到影像学意义肿瘤全切除,并且不引起病人术后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幕上胶质瘤伴发癫痫的临床特点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51例以癫痫为首发症状或主要症状的幕上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1例患者中有50例行开颅手术,术后病理检查证实,星形细胞瘤Ⅰ级23例,Ⅱ级18例,Ⅲ-Ⅳ级9例。术后所有病例均继续服抗癫痫药物治疗,癫痫基本得到控制。结论以癫痫为首发症状或主要症状的胶质瘤以低级别的较多,外科治疗效果较好;胶质瘤引起的周围水肿和牵拉效应可能是继发癫痫的病因。  相似文献   

7.
幕上脑膜瘤术后早期癫痫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幕上脑膜瘤术后早期癫痫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经手术治疗的173例幕上脑膜瘤患者,分析其临床特征、外科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早期癫痫的发生情况及其关系。结果术后发生早期癫痫14例,占8.09%。其中全面性发作3例,局灶性发作11例。6例发生于术后24小时内,8例发生于术后2~7天。10例肿瘤次全或大部切除、30例术中发生皮层或皮层血管损伤、25例术后瘤腔出血、69例脑水肿、56例术后水电解质紊乱,各组中发生术后早期癫痫例数分别为2例、4例、5例、8例和9例。结论幕上脑膜瘤的术后早期癫痫的发生与瘤体大小、手术操作技巧、肿瘤切除程度、术后并发症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胶质瘤术后早期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接受开颅手术的256例胶质瘤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术后早期癫痫发作的患者16例,发生率为6.25%,其中部分性发作7例(43.75%),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9例(56.25%),癫痫持续状态1例(6.25%)。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癫痫史、肿瘤位置、术后是否水肿明显及瘤腔是否有出血与胶质瘤术后早期癫痫发作相关(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仅术前癫痫史、肿瘤位置及瘤腔是否出血为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4.339、3.073、2.771。结论术前癫痫史、肿瘤位置及瘤腔是否出血是幕上胶质瘤术后早期癫痫的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幕上恶性胶质瘤的脑脊液播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脑肿瘤的颅内播散 ,除了局部侵润外 ,还存在着远离原发部位的转移 ,这种转移可以是肿瘤细胞沿着固有的解剖结构 ,也可是沿着脑脊液的播散和种植 ,后者是脑肿瘤所独有的。然而这种播散多见于髓母细胞瘤、生殖细胞瘤和脑室系统的肿瘤。恶性胶质瘤的复发主要在局部 ,可占 90 %以上。在临床上 ,肿瘤通过CSF的远处播散或软膜扩散并不多见 ,然而在这类患者死后的尸解中这种情况并非罕见。近些年来由于影像学的发展 ,已可通过MRI/CT检查来较早发现这些播散的存在 ,并为这类患者的进一步治疗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10.
手术是腑内可切除性病变.尤其是脑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然而,由于许多肿瘤具有侵袭性,尤其是(低级别)胶质瘤,病灶常侵犯脑功能区;另外由于个体之间存在解剖和功能的变异,故需应用脑功能定位方法定位脑功能区皮质及皮质下边界,用以个体化指导切除范围。除术前可采用功能成像(fMRI)进行术前计划外,切除肿瘤过程中还可应用术中电刺激,当需定位病人的语言区和其他认知功能区时,可使用局部麻醉。术中电刺激是一种确定脑功能区皮质及皮质下结构简单、准确、可信度高的安全方法,具有以下特点:①切除肿瘤前可定位每一个病人的功能区皮质;②了解被病灶侵犯区域,如辅助运动区、岛叶、运动前皮质、缘上回及角回的的病理生理功能;③在整个切除病灶过程中,可持续定位皮质下结构,用以了解解剖与功能的联系(皮质-皮质环及皮质-皮质下环路);④利用皮质重复电刺激可实时研究短期可塑性机制;⑤可根据功能界线进行病灶切除,以最大程度切除病灶,并尽量减小术后永久性功能障碍的风险,提高效益/风险比。此外,术中电刺激还可与围手术期各种功能神经影像技术相结合,如fMRI、PET、脑磁图(MEG)、矢量专题信息(digital thematic information,DTI),用以提高术前计划的可靠性.帮助了解因肿瘤生长及手术切除过程中短期和长期内功能区皮质重塑及连接性改变的机理,该模式从而可最终改善手术计划。  相似文献   

11.
幕上胶质瘤致癫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分析探讨幕上胶质瘤致癫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43例幕上胶质瘤患者的病理和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人都经神经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确诊。结果74.6%的额叶胶质瘤患者以癫痫为首发症状。具有钙化、肿瘤累及皮层和没有明显占位效应的胶质瘤容易产生癫痫,低级别星形细胞瘤、少枝突胶质瘤癫痫发病率较高。结论胶质瘤致癫不仅与其病理类型有关,肿瘤生长特征及部位也是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神经节细胞胶质瘤并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发作控制结果的因素,并探讨其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2007年至2010年间21例神经节细胞胶质瘤并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统计分析各因素对发作控制结果的影响。结果 21例中,病变手术全切除17例,大部切除4例。10例联合癫痫灶处理。术后3例肢体轻偏瘫,1例部分性视野缺损。发作控制:EngleⅠ级15例,Ⅱ级4例,Ⅲ级1例,Ⅳ级1例。术后无发作(EngleⅠ级)与性别、病变是否全切相关,而与起病年龄、病程、发作类型、是否位于颞叶、是否难治性、病理级别、手术方式(单纯切除还是结合癫痫灶处理)等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对神经节细胞胶质瘤伴癫痫患者,应在保障安全前提下尽可能全切,必要时结合神经导航、术中唤醒皮层电刺激功能区定位或颅内电极等技术,对顽固性癫痫应同时处理癫痫灶;神经节细胞胶质瘤手术后发作控制相对良好。  相似文献   

13.
脑胶质瘤致癫痫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致癫痫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3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137例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137例脑胶质瘤中51例(37.23%)伴发癫痫。肿瘤主体位于额叶、颞叶部位者癫痫发病率高,具有钙化、肿瘤累及皮层和没有明显占位效应的胶质瘤容易引发癫痫,低级别胶质瘤患者癫痫发病率明显高于高级别胶质瘤患者(P<0.05)。结论胶质瘤伴发癫痫与其病理类型、肿瘤生长部位及特征有关;癫痫发作类型与肿瘤所在部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幕上脑内海绵状血管瘤与癫痫(46例报告)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幕上脑内海绵状血管瘤所致癫痫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1998—2003年在北京天坛医院顺序入院的72例幕上脑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中,46例伴有癫痫发作。详细记录和分析癫痫发作的临床类型和特点,同时给予手术和药物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随访。结果46例患者行显微手术治疗,其中40例术前均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后27例发作次数减少,13例病情无改善。手术治疗后,癫痫均得到良好控制。结论幕上脑内海绵状血管瘤伴发癫痫单纯通过药物控制效果不佳,而显微外科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微创穿刺引流术与内科保守法在治疗幕上自发性脑出血疗效的差异。 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市顺义区医院神经外科自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幕上自发性脑出血患者173例(出血量20~40 mL)的临床资料,分为微创穿刺引流术组和内科保守治疗组,分别统计2组的入院时出血量、入院时GCS评分、7 d后残余血肿量、7 d后GCS评分及3个月后GOS评分。 结果2组均出现死亡病例,但短期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7 d后微创穿刺引流术组较内科保守治疗组残余血肿量、GC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微创穿刺引流术组GOS评分较内科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微创穿刺引流术在治疗中等量幕上自发性脑出血中较保守治疗存在优势,可以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幕上脑室囊肿与癫痫的关系及外科治疗方法 . 方法 回顾分析十年来我院收治的16例幕上脑室囊肿病例中伴有癫痫发作的9例资料. 结果 9例均经手术证实,其中透明隔囊肿5例,侧脑室囊肿4例.临床表现为癫痫,部分还表现为头痛、呕吐、视物模糊等.均行头颅CT或MRI检查,5例行脑电图检查均提示异常脑电图.分别采用开颅囊壁切除或立体定向囊壁造瘘等方式手术,术后患者癫痫发作均较术前明显减少.结论 幕上脑室囊肿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其癫痫发生的原因与囊肿的压迫效应有关,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仅有继发性癫痫表现的幕上胶质瘤的手术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经手术治疗、仅有继发性癫痫表现的65例幕上胶质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性别、年龄、术前癫痫病程、癫痫发作类型、肿瘤部位、手术切除程度等对癫痫预后的影响.结果本组男性34例,女性31例,平均年龄35.3岁,首次发作癫痫的平均年龄31.5岁,术前癫痫病史平均36.4个月.56例( 86.2% )为高分化型(low-grade)胶质瘤,9例(13.8%)为低分化型(high-grade)胶质瘤.开颅脑肿瘤切除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20.3%.术后癫痫控制有效率为66.2%.性别、年龄和术前癫痫病程与癫痫预后无关.部分性发作者癫痫预后较全身性发作者好( P <0.05).额叶和顶叶肿瘤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较颞叶肿瘤高( P <0.05),而颞叶肿瘤术后癫痫控制效果较额叶和顶叶肿瘤好( P <0.05).肿瘤全切除和次全切除者的癫痫控制效果比部分切除和单纯活检病例的癫痫控制效果显著好( P <0.001).该组患者经综合治疗后预后较好,长期生存率高.结论仅有继发性癫痫表现的幕上胶质瘤多为高分化型,是胶质瘤中预后相对较好的特殊类型,癫痫发作类型、肿瘤部位和手术切除程度具有预后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胶质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对从2011年8月到2012年9月的31例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术前CT和MR影像学报告初步考虑为低级别胶质瘤,均给予显微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确诊的WHOⅠ级星形细胞瘤2例,WHOⅠ-Ⅱ级的星形细胞瘤的4例,WHOⅡ级的星形细胞瘤12例,WHOⅡ级少突胶质细胞瘤的7例,WHOⅡ-Ⅲ的星形细胞瘤4例,仅有胶质细胞增生的2例。结论①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低级别胶质瘤应诊断明确,注意鉴别诊断。②早期显微手术治疗控制癫痫症状效果较好。③术后给予抗癫痫药物可预防和较少再发作。  相似文献   

19.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 29例患者,男21例,女8例;年龄7~26岁。临床症状以规律性头痛为主,伴有癫痫发作7例,认知能力下降5例,额叶精神症状1例,伴头围增大儿童1例。  相似文献   

20.
低级别胶质瘤与癫痫的发生密切相关,但是机制不明.目前研究发现不同肿瘤类型,不同病理级别,不同部位及功能区与非功能区癫痫发生率却有显著的差别.口服抗癫痫药物,治疗原发性肿瘤包括手术,放化疗及生物治疗等措施均能够较好的控制癫痫发作.本文就低级别胶质瘤与癫痫的关系及低级别胶质瘤患者中癫痫的控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