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伽玛刀(gamma knife)联合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放化疗治疗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5-06—2016-10山东省安康医院收治的PCNSL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伽玛刀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TMZ联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近期疗效、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3 a内患者总生存率(response rate,RR)。结果联合组总生存率87.5%,对照组为54.17%,联合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41,P=0.0260.05);联合组Karofsky得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 score,KPS)改善率(62.50%)显著高于对照组(33.33%)(χ~2=4.090,P=0.0430.05);2组恶心呕吐、头痛、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急性脑损伤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 a,联合组中位生存时间(median overall survival,mOS)24个月,显著长于对照组的15.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结论伽玛刀联合TMZ可有效改善PCNSL患者的近远期疗效,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且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丹红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对患者神经相关因子水平及脑血流动力参数的影响。方法将我院8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在常规溶栓、抗凝、脑循环改善干预下观察组采取丹红注射液治疗,治疗2周后对2组神经相关因子水平、脑血流动力参数及发作停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SE、S-100B、MBP、GFAP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mean、Vmax、Vmin、Qmean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R为(1 503.88±97.53)kPa·s-1·m-1与对照组(1 672.31±102.47)kPa·s-1·m-1比较显著较低(P0.05);观察组1d内发作停止30.23%显著高于对照组9.30%(P0.05),1~3d、3~14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个月,2组复发率比较(χ2=3.102,P0.05),进展为脑梗死率比较(χ2=1.911,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效果显著,可改善神经相关因子水平及脑血流动力参数,缩短发作持续时间,降低后期复发率及进展为脑梗死的可能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同步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与单纯放疗治疗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高分级脑胶质瘤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单纯放疗,观察组行同步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观察疗效及3a生存率。结果 2组治疗疗程完成率、完成随访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2组化疗不良反应中骨髓抑制、急性放射性脑损伤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胃肠道反应中Ⅲ~Ⅳ级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中Ⅰ~Ⅱ级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1a、2a、3a生存率观察组分别为92.00%、73.00%、52.00%,高于对照组54.00%、32.00%、17.00%(P0.05)。结论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同步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能明显提高疗效,改善患者预后,可增加轻微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但不影响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放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脱髓鞘型吉兰-巴雷综合征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04—2016-06收治的68例小儿脱髓鞘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2组均给予维生素B_(12)、B_1、胞二磷胆碱及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组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比较2组总有效率、Hughes肢体功能评分、SF-36量表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32/3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47%(26/34),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21,P0.05);2组治疗后Hughes肢体功能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ughes肢体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语言、活动能力、情绪、个性、精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6%(4/34),对照组为5.88%(2/34),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3,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丙种球蛋白可有效改善患者肌力和肢体运动功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疏肝解郁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对躯体疾病伴发焦虑抑郁患者临床疗效与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86例躯体疾病伴发焦虑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采用疏肝解郁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焦虑抑郁评分、治疗依从性、不良反应。结果治疗效果:观察组痊愈率有效率(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81.40%)(χ~2=4.074,P0.05);HAMD、HAMA评分:治疗后2周、4周、8周,观察组HAMD、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3.654~6.587,P0.05);治疗依从性:观察组遵医用药、规律运动、定期检查等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7~6.672,P0.05);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13.95%明显低于对照组3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0,P0.05)。结论疏肝解郁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缓解躯体疾病伴发焦虑抑郁症状,降低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顺铂联合替莫唑胺治疗复发性恶性脑胶质瘤患者的疗效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63例复发性恶性脑胶质瘤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1例,观察组32例,对照组予以替莫唑胺治疗,观察组予以顺铂+替莫唑胺治疗,观察比较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缓解率为71.88%(23/32)、控制率为87.50%(28/32),高于对照组45.16%(14/31)、64.52%(20/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88%(7/32),对照组为12.90%(4/31),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铂联合替莫唑胺治疗复发性恶性脑胶质瘤,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利培酮联合奥氮平治疗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利培酮联合奥氮平治疗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10—2013-10收治的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13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3例患者单独口服奥氮平治疗;观察组67例患者采用利培酮联合奥氮平治疗。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3、5、7周末使用阳性和阴性精神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精神障碍的缓解情况,比较2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周末即显示出明显效果,而对照组则在治疗后3周末才与入组时有显著性差异,且2组间PANSS量表评分及减分率在治疗后1、3、5、7周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5.5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5.71%,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3,P0.01);2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34.33%、3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6,P0.05)。结论利培酮联合奥氮平应用于治疗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中,能显著缓解患者的精神症状,且不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的远期随访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04—2012-08收治的76例脑动脉瘤患者,抽签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外科常规开颅夹闭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术后有效随访1~3a,观察2组预后改善情况。结果 2组手术均取得较好效果,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89.47%、92.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8.42%)较对照组(39.47%)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DL(86.4±11.2)分、SF-36(112.5±15.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67.8±13.6)分、(98.7±18.4)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远期成功率(86.84%)较对照组(65.79%)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远期疗效来看,微创血管内介入栓塞术能有效改善脑组织正常血运情况,减少脑血管痉挛、脑梗死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高脑动脉瘤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对帮助病情稳定恢复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鸦胆子油乳剂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33例脑胶质瘤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鸦胆子油乳剂+放疗)和对照组(替莫唑胺+放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1年、2年生存率,毒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近期有效率分别为58.8%和6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1年、2年生存率无显著差异。观察组卡氏评分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鸦胆子油乳剂联合放疗对胶质瘤术后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替莫唑胺同步放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我院收治的81例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单纯性放疗治疗,观察组41例采用替莫唑胺同步放化疗。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3a生存期的存活率及不良发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53.66%高于对照组35.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2016-06观察组生存率48.78%高于对照组25.00%(P0.05);2组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发应总发生率14.63%明显低于对照组35.00%(P0.05)。结论替莫唑胺同步放化疗治疗恶性脑胶质瘤术后能够改善患者预后,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不良反应较少,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及生存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垂体瘤转化基因(PTTG)RNA干扰对胶质瘤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4组:对照组:对胶质瘤U251细胞不进行任何处理;替莫唑胺(TMZ)组:胶质瘤U251细胞培养基中加入TMZ;PTTG shRNA转染组:PTTG shRNA片段转染胶质瘤U251细胞;PTTG shRNA联合TMZ组:TMZ作用于转染PTTG shRNA片段的胶质瘤U251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生长状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MTT结果显示吸光度值在对照组、TMZ组、PTTG shRNA转染组、PTTG shRNA联合TMZ组分别为0.85±0.07、0.58±0.06、0.55±0.07、0.41±0.05,TMZ组、PTTG shRNA转染组、PTTG shRNA联合TMZ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31.56±5.51)%、(35.53±4.60)%、(51.49±6.74)%;PTTG shRNA组及TMZ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TTG shRNA联合TMZ组抑制细胞增殖更明显,与PTTG shRNA组及TMZ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48 h时对照组凋亡率为(6.29±0.78)%,TMZ组为(33.61±4.88)%,PTTG shRNA组为(39.61±4.95)%,PTTG shRNA联合TMZ组为(66.23±7.60)%,PTTG shRNA组及TMZ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TTG shRNA联合TMZ组的凋亡率较PTTG shRNA组及TMZ组明显增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TGRNA干扰可以增强胶质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提高化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神经导航手术治疗老年脑胶质瘤的近远期疗效。方法以我院2012-01—2014-12收治83例脑胶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2)与对照组(n=41)。对照组行传统手术,观察组行神经导航手术,比较2组全切率及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全切除率为52.4%(22/42),与对照组29.3%(12/41)相比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前K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神经功能恢复更佳。结论神经导航手术治疗老年脑胶质瘤具有较高全切除率,且后期随访结果显示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传统手术,近远期疗效均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脑血栓患者的疗效及对血小板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09—2015-10收治的90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1)和对照组(n=39),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对比2组治疗总有效率、血小板黏附率、红细胞沉降率、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全血黏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8%(49/51),对照组为66.67%(26/39),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765,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黏附率、红细胞沉降率、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全血黏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7,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药治疗脑血栓患者可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血小板参数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左旋多巴联合恩他卡朋治疗帕金森病(PD)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抗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1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PD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左旋多巴口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恩他卡朋口服治疗,12w 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统一PD评定定量表(UPDRS)、日常生活能力表(ADL)、非运动症状评价表(NMSS)评分及抗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结果 (1)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24%,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6,P=0.043);(2)治疗后2组患者UPDRS、ADL、NM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UPDRS、ADL、NM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UPDR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UPDRS-II、UPDRS-II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观察组IL-1β、IL-6、丙二醛(MDA)水平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5,P=0.033)。结论左旋多巴联合恩他卡朋治疗PD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延缓氧化应激的进展,且不良反应少,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肿瘤切除术联合卡莫司汀缓释植入剂治疗高级别脑胶质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经MRI和冷冻病理初步诊断为高级别恶性脑胶质瘤的患者,按照2:1分配病例数及分层随机方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40例)、对照组(2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显微手术治疗,肿瘤切除后,试验组瘤腔内置入卡莫司汀缓释植入剂,对照组瘤腔内置入安慰剂。比较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期(OS)及12个月生存率,并进行生活质量评价及安全性分析。结果试验组OS生存曲线和PFS生存曲线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1w、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KPS评分、QOL评分均升高,随时间进展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术后1个月最高,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KPS评分、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术后相应时间点(P0.05);在12个月生存率方面,试验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P0.05);在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方面,试验组较对照组无明显增加,(χ~2=0.33,P0.05)。结论肿瘤切除术联合卡莫司汀缓释植入剂治疗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采用替莫唑胺辅助全脑放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01—2014-01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患者88例,随机分为2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全脑放射治疗,观察组采用替莫唑胺辅助全脑放射治疗,对比2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近期治疗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位复发时间和中位生存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采用替莫唑胺辅助全脑放射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改善生存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丁螺环酮联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符合ICD-10抑郁症诊断标准的186例抑郁症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案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对照组为氟西汀+安慰剂组(n=93),观察组为氟西汀+丁螺环酮组(n=93),疗程8w。通过Hamilton抑郁量表(HAMD-17项)和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2、4、6、8w 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2w后的HAMD-17项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从第4周开始,2组HAMD-17项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痊愈率(30.11%vs 16.13%,χ~2=5.112,P=0.024)和总有效率(88.17%vs 73.12%,χ~2=6.751,P=0.00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从第4周开始,2组患者TESS评分相比(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失眠发生率显著降低(12.90%vs 24.73%,χ~2=4.258,P=0.039)。结论丁螺环酮可增强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同时对改善抑郁症睡眠障碍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过渡期护理模式对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72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重症监护室(ICU)治疗后转入普通病房。随机均分为过渡期护理组86例和对照组86例。1周后对比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焦虑抑郁状况以及平均出院时间、家属满意率。结果过渡期护理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3.5%vs 16.3%,χ~2=7.898,P0.05);焦虑与抑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7%vs 15.1%,χ~2=5.287,P0.05);平均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1±6.3vs 32.4±5.7,t=-9.060,P0.05);患者家属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2%vs 80.2%,χ~2=7.505,P0.05)。结论实施过渡期护理模式可以改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心理状态,利于疾病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比观察替莫唑胺联合精确放疗和单纯精确放疗对术后脑恶性胶质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03-05~2008-11收治的45例术后病理确诊的恶性胶质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1例和对照组24例。实验组在精确放疗同时采用替莫唑胺(TMZ)化疗2个周期,放疗后TMZ巩固治疗2~4个周期;对照组仅行精确放疗。结果实验组的平均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1.6个月,对照组为7.8个月。实验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5.7个月,对照组为10.1个月;1、2 a生存率实验组分别为71.4%、38.1%,对照组分别为41.7%、1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放射性脑病及胃肠道反应,Ⅲ度及以上骨髓抑制,实验组为23.8%,对照组为1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MZ联合精确放疗提高了术后恶性胶质瘤的中位生存期,1、2 a生存率、毒副作用增加但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颅骨修补术同期行脑室-腹腔或脑室-心房分流术对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其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64例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2):观察组术后3个月内颅骨缺损修补术同期行脑室-腹腔或脑室-心房分流术,对照组术后3个月内行脑室-腹腔或脑室-心房分流术,3个月后行颅骨缺损修补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脑积水症状改善情况、随访3个月后预后情况、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脑积水症状改善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005,P0.05);2组患者术后3个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ore,GO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治疗前(P0.05),且术后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的良好率(59.38%)明显高于对照组(3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3,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6.25%(2/32)明显低于对照组31.25%(1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3,P0.05)。结论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颅骨修补术同期行分流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预后好,疗效确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