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比较立体定向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03—2017-03在永城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11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2组均行微创血肿清除术,其中60例患者行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血肿清除术(软通道组),56例行立体定向硬通道微创血肿清除术(硬通道组),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肿量及术后并发症;术后均随访6个月,统计生存率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经统计分析,术前2组患者血肿量、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对比无差异;术后2组患者血肿量均显著下降,ADL评分显著升高,软通道组各时间节点的血肿量、ADL评分均高于硬通道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软通道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1.67%,硬通道组为10.71%;软通道组术后6个月随访时生存率86.67%,硬通道组生存率71.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定向软通道/硬通道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能取得一定疗效,但软通道微创血肿清除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少,预后情况较硬通道微创血肿清除术略有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经外侧裂显微血肿清除术对中等量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中等量(30~60mL)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行小骨窗开颅经外侧裂显微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经颞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术后1周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近期预后,术后6个月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评估远期预后,术后1周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对比2组再出血率。结果观察组近期恢复良好率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DL评分Ⅰ级占34.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4.52±1.71)显著低于对照组,ADL评分(89.27±5.33)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经外侧裂显微血肿清除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近远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超早期强化降压治疗脑出血的近远期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按常规标准进行降压治疗,观察组给予超早期强化降压治疗。统计2组治疗前与治疗后3d血肿体积与NIHSS评分,随访3个月,记录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与NIHSS评分,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1%)显著高于对照组(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肿体积与NIH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病死率分别为6.7%和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观察组ADL评分(65.2±8.4)分,NIHSS评分(11.3±5.2)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7.3±8.6)分和(16.2±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强化降压治疗脑出血能有效延缓血肿增大,减轻神经功能受损程度,有利于促进后期生活活动能力良好恢复,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微创钻孔软通道引流术治疗自发性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4-08—2016-01我院收治的76例自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38)与研究组(n=38)。对照组行开窗血肿清除术,研究组行微创钻孔软通道引流术。对比2组手术情况及治疗前后2组血压(舒张压、收缩压)水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28.13±4.61)min、住院时间(14.12±3.91)d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舒张压、收缩压、NIH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舒张压(83.62±7.03)mmHg及收缩压(121.26±10.56)mmHg、NIHSS评分(18.01±6.55)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钻孔软通道引流术治疗自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手术及康复时间,改善患者血压水平,提高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乌拉地尔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对患者血肿大小的影响。方法我院2014-01—2015-01收治8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应用乌拉地尔,对照组应用硝普钠,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1周、4周后血肿量、治疗前与随访结束时NIH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组治疗前血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4周后,观察组血肿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时,观察组NIHSS评分为(7.5±1.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0±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1%,对照组为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拉地尔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可有效减少血肿并防止扩大,神经损害得以减轻,安全可靠,临床应用价值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微创钻孔的不同引流位置对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量、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2016年于我院治疗的108例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额部组(n=48)和颞部组(n=6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常规血压监测并检查凝血项,并行颅脑CT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肿残余量、血肿清除完成时间、意识障碍恢复时间、再出血发生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2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额部组患者术后3d血肿残余量、血肿清除完成时间分别为(23.2±4.8)ml、(12.2±1.5)d,颞部组分别为(26.7±5.8)ml、(13.8±1.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额部与颞部组在术后7d血肿残余量、意识障碍恢复时间、再出血发生状况、住院天数两方面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额部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4%,颞部组为1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额部组与颞部组术后ADL评分分别为(55.1±17.3)分和(53.4±11.9)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微创钻孔引流位置不同对于患者早期的血肿清除有差异,穿刺方向与基底节血肿之长轴相平行的额部组的血肿清除更为干净,在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并无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微创手术与保守治疗小量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预后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2-01-2015-12收治的60例小量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微创手术手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肿消除时间、住院时间、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轻度功能障碍发生率高于对照组,重度功能障碍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肿消除时间(3.78±0.85)d、住院时间(14.89±2.35)d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GC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微创手术治疗小量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障碍程度,降低重度功能障碍发生率,并发症少,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软通道与硬通道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价值。方法将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软通道微创治疗,对照组采用硬通道微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颅内血肿量、炎性指标变化,比较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d、7d颅内血肿量分别为(16.7±5.4)ml和(3.8±1.1)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2.3±4.9)ml和(7.2±1.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24%)与对照组(89.6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C反应蛋白(CRP)为(23.89±15.18)mg/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1.07±0.30)ng/ml、降钙素原(PCT)为(0.13±0.08)ug/ml,对照组术后CRP为(36.18±15.31)mg/l、TNF-α为(1.55±0.30)ng/ml、PCT为(0.26±0.07)u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类并发症发生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中,软通道微创技术能有效控制患者的炎性指标,加快血肿清除,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联合显微手术治疗丘脑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探寻治疗丘脑高血压脑出血的最佳手术方法. 方法 选择兴义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丘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3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立体定向联合显微手术治疗的观察组(22例)及直接进行外科手术的对照组(21例).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CT下血肿情况,以及术后1月临床疗效和术后3月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分级. 结果 血肿变化情况比较显示,观察组术后1周及1月时血肿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比较显示,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秩次为18.022,对照组平均秩次为26.1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7.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DL评分分级比较显示,观察组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秩次为18.363,对照组平均秩次为25.8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比较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2.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立体定向联合显微手术治疗丘脑高血压脑出血可有效改善生存质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颅内血肿穿刺外引流联合尿激酶冲洗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01-2018-12于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诊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传统开颅术治疗,观察组给予颅内血肿穿刺外引流联合尿激酶冲洗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术中出血量、手术创面、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神经功能缺损变化、术后7 d颅内血肿体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满意度。结果 2组临床疗效、术中出血量、手术创面大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术后7 d颅内血肿体积、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神经系统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14 d、30 d,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出血量大于25 mL,部分患者形成脑疝,但处于脑疝早期、生命体征正常者,给予颅内血肿穿刺外引流联合尿激酶冲洗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与开颅手术治疗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立体定向抽吸术治疗,对照组行开颅手术,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生活质量评分(ADL)评估2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恢复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ADL评分、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定向抽吸术治疗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软通道与硬通道穿刺引流术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0例行穿刺引流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穿刺方法不同分为软通道组和硬通道组各35例,分别经软通道和硬通道行穿刺引流术,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患者的血肿量和ADL评分.结果 治疗结束后,软通道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达91.43%,显著高于硬通道组的总有效率77.14%,P<0.05;软通道组痊愈率25.71%,硬通道组痊愈率14.29%,2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血肿量和ADL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3 d和5 d软通道组患者的血肿量均显著少于硬通道组,ADL评分均显著高于硬通道组,P<0.05.结论 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显著降低患者颅内血肿量,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临床有效率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经外侧裂入路与颞叶皮层入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09—2016-02收治的基底节区HICH患者62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采用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清除血肿治疗,对照组采用经颞叶皮层入路治疗,比较2组术后24h血肿清除情况及术前、术后6个月Barthe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和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24h血肿清除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ADL评分和GO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颞叶皮层入路相比,经外侧裂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可提高血肿清除率和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锥颅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hypertensive basal ganglia hemorrhage,HBG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01—2014-01我院收治的100例HBG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锥颅引流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的一般情况及术后血肿清除率、复发率、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3个月,记录术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短,手术失血量较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肿清除率(90%)为7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复发率、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比,术后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呈不断下降趋势,且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能力恢复良好率(ADLⅠ级~Ⅲ级)为88.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锥颅引流术相比,HBGH患者采取小骨窗开颅显微镜手术治疗后的血肿清除效率更高,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更好,预后更佳,值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采用锥颅穿刺抽吸引流血肿清除术治疗的疗效及其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01—2016-08收治的72例HIC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6),观察组以锥颅穿刺抽吸引流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以开颅手术治疗,比较2组术后7d优良率、血清炎症因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SF-36量表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2组术前和术后7d神经功能。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4.44%(34/36),高于对照组的75.00%(2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58,P0.05);观察组术后7dNIHS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7dNSE、hs-CRP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dSF-36量表各项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锥颅穿刺抽吸引流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机体炎症状态,提高生存质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微创穿刺引流联合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11—2013-11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微创穿刺引流术,对比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独立10例,轻度依赖17例,中度依赖3例,整体独立率为33.33%,与对照组的10.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环境功能评分分别为19.84±3.24、20.21±2.66、22.21±1.11、23.33±0.6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穿刺引流联合血肿清除术操作简单,且无需全麻,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了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小骨窗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科就诊的临床诊断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组与常规骨瓣开颅手术治疗组,每组60例,对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进行比较,并对2组手术效果、术后6个月ADL量表分级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和血肿清除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ADLⅠ~Ⅲ级患者占65.0%,对照组为40.0%,2组ADL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19,P=0.006)。结论小骨窗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显著,推荐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效果。方法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84例,随机将其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立体定向微创疗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保守治疗。随访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经过14天的治疗后血肿消失,对照组则需要一个月,前者的住院时间是(16.6±2.1)天,后者的住院时间是(32.3±1.3)天,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SS是(16.5±1.4)分,而对照组(28.4±1.7)分(P0.01);半年后观察组ADL评分更好,(P0.05)。观察组生活自理能力明显好于对照组(P0.001)。结论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佳,具有轻创伤、高疗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储液囊联合脑室外引流治疗丘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总结其在降低丘脑出血患者颅内感染发生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丘脑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仅给予脑室外引流处理,观察组给予储液囊联合穿刺引流联合脑室外引流,统计比较2组治疗效果、颅内感染发生率,记录脑室血肿清除时间,并于术后6个月采取GO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量表评估2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GCS及Graeb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GCS量表评分提升至(12.33±2.67)分,Graeb量表评分上升至(21.34±3.59)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OS评级为5级者7例,4级18例,预后良好25例,有效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室血肿清除时间为(7.03±1.02)d,对照组为(7.33±1.12)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为3.33%,交通性脑积水发生率为3.3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脑室外引流的基础上联用储液囊反复穿刺引流,可明显降低丘脑出血患者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钻孔引流与开颅血肿清除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4例纳入本研究,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钻孔引流41例设为手术1组,开颅血肿清除43例设为手术2组,回顾性分析两种手术方法后2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术后再出血率、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远期预后等方面。结果手术1组手术时间明显小于手术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d,手术2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手术1组,但总体比较,2组血肿清除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术后除颅内感染,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手术2组较手术1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手术1组SSS评分高于手术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1组的半年后整体ADL评级优于手术2组(P0.05)。结论钻孔引流损伤小,远期预后功能恢复明显好于开颅血肿清除,临床应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