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分析中年男性脑出血患者发病因素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04—2014-04收治的280例中青年男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据年龄将其分为青年组(年龄≤44岁,n=110)与中年组(年龄45~59岁,n=170),分析其一般资料,总结发病相关危险因素,比较2组住院病死率及随访1a病死率。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卒中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血脂异常史、血糖及NIHSS评分为中青年脑出血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中年组脑出血部位多分布于基底节区、丘脑及脑叶,但青年组脑叶及脑室出血率高于中年组(P0.05),而中年组基底节区脑出血率高于青年组(P0.05);中年组住院期间病死率11.76%,1a为37.06%,均高于青年组(P0.05);年龄、血糖、NIHSS评分则为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入院时血糖显著上升且神经缺损症状较明显的中年男性脑出血患者,其不良结局发生风险更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方法急性脑卒中患者122例,其中肺部感染组61例,非感染组61例,回顾性分析2组一般情况、并发症及预后。结果 2组年龄、住院时间、NIHSS、卒中病史、意识障碍、延髓麻痹、卒中类型、侵入性操作、糖尿病、COPD、低蛋白血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性别、卧床、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房颤例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好转、治愈率均小于非感染组,恶化、自动出院例数大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住院时间、NIHSS评分、既往卒中病史等11项;此外,肺部感染会明显影响卒中患者的预后,故应重视肺部感染并尽量控制危险因素,从而改善卒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中青年与老年脑梗死的临床特点以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2-01—2014-06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200例,根据年龄分为中青年组(93例)和老年组(107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及预后,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老年组病情严重程度、颈部血管斑块形成或狭窄、颅内血管狭窄发生率显著高于中青年组(P0.05);2组的高血脂及阳性家族史无明显差异(P0.05),中青年组吸烟、饮酒以及肥胖率显著高于老年组(P0.05),而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率显著低于老年组(P0.05);2组临床症状无明显差异(P0.05),但中青年组预后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青年与老年脑梗死在临床特点以及危险因素方面存在一定差异,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开展防治方案有利于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的预后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1-01-2015-08我院11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n=64)、预后差(n=46),单因素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再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年龄、术前并发症、术前GCS评分、出血量、手术时机、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均是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预后的相关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术前并发症、术前GCS评分(≤5分)、出血量(≥30mL)、手术时机(延期手术72h或放弃手术)、开颅手术、术后并发症(≥2种)是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预后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综合评估患者的术前情况,严格遵循手术适应证,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法,才能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的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出血昏迷患者继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危险因素。方法抽取2014-11—2017-01荥阳市人民医院91例脑出血昏迷患者,根据是否继发MODS分为观察组(n=34)与对照组(n=57)。对2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出血部位(小脑、丘脑、脑叶)、血压、血肿量]、既往病史(糖尿病、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相关评分[昏迷指数(GCS)、病情严重程度评分(APACHE?Ⅱ)]进行对比,分析脑出血昏迷患者继发MODS的危险因素。随访3个月,对比2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性别、出血部位、既往高血压史、脑卒中史及血压(SBP、DB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年龄、既往糖尿病史、冠心病史、血肿量及GCS评分、APACHE?Ⅱ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年龄、糖尿病史、血肿量及GCS评分、APACHE?Ⅱ评分是脑出血昏迷患者继发MODS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预后情况较对照组更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昏迷患者继发MODS预后较差,年龄、既往糖尿病史、血肿量及GCS评分、APACHE?Ⅱ评分是引起脑出血昏迷患者继发MODS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与急性血管病(ACVD)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ACVD患者137例为ACVD组,选取同期收治的非急性脑血管病患者50例为对照组,分析ACVD亚型代谢紊乱情况,分析MS及相关因子与ACVD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3种代谢紊乱的几率为62.96%,较脑出血组的25.93%高,脑梗死组1种代谢紊乱的几率为33.33%,较脑出血的52.38%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脑梗死患者中心性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TG、低HDL-C、MS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是脑出血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糖、高TG及MS是脑梗死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S、高血糖、高血压等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是脑出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Adropin蛋白表达水平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在海南省三亚中心医院诊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计划纳入样本10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纳入100例健康体检患者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Adropin蛋白的水平,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Adropin蛋白表达水平与疾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最终纳入97例;对照组最终纳入99例,研究组患者Adropin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中,其Adropin蛋白表达水平具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预后结局高血压脑出血患者Adropin蛋白表达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出血量、是否破入脑室是高血压脑出血预后影响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dropin蛋白、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出血是否破入脑室是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血清Adropin蛋白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相关性,血清Adropin蛋白是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危险因素及主要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63例为研究对象,并以1:1选取同期收治的老年(年龄≥65岁)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3例作为对照,对患者行全方位的检查,详细了解患者的自身以及家族患病史,对患者的主要生活习惯,可能造成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不同危险因素对患者的影响程度。结果青年组患者中腔隙性梗死41例(65.1%),老年组30例(47.6%);青年组患者男女比例为3.5:1,老年组为1.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结果中双侧颈部动脉狭窄或闭塞、多支动脉斑块以及无超声异常等类型患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史、冠心病史和既往心血管病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P0.05)。结论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以腔隙性梗死最多,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早发家族性心血管病史、家族高血压史以及高血压和吸烟酗酒史是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及短期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05—2014-05收治的2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血肿扩大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90例均发生不同程度的血肿扩大,对照组166例均未发生血肿扩大。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明确影响血肿扩大和短期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平均收缩压、入院时NIHSS评分、首次CT距发病时间、血高密度脂蛋白、血肿形态和出血部位等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生血肿扩大有关(P0.01);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按照OR值由高至低依次排列,血肿形态、入院时NIHSS评分、首次CT距发病时间、平均收缩压、出血部位和血高密度脂蛋白是影响高血压脑出血后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同时,血肿扩大、首次CT血肿体积、早期应用甘露醇和平均收缩压是影响患者短期预后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正确认识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及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实施临床干预,可降低血肿扩大的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青年与中老年脑梗死TOAST分型及各亚型危险因素的异同点,为不同年龄脑梗死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64例青年脑梗死及75例中老年脑梗死的TOAST分型及各亚型的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青年组TOAST分型构成比从高到低依次为:LAA型43.8%(28/64)、OD型25.0%(16/64)、SAO型15.6%(10/64)、UD型12.5%(8/64)、CE型3.1%(2/64);而中老年组TOAST分型构成比以高到低依次为:LAA型44.0%(33/75)、SAO型30.7%(23/75)、UD型13.3%(10/75)、CE型8.0%(6/75)、OD型4.0%(3/75).青年组与中老年组小动脉闭塞型患者危险因素暴露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与中老年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糖尿病的暴露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与中老年组UD型和OD型的危险因素差异明显.结论 青年与中老年脑梗死TOAST分型构成比不同,但本研究中均以LAA型为最常见类型.不同亚型暴露的危险因素有所不同,应针对不同亚型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消化道出血对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63例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时期60例未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预后。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意识障碍程度(GCS评分)以及病死率均明显劣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消化道出血24h内NIHSS评分、GCS评分、病死率均明显劣于出血24h后(P0.05)。结论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合并消化道出血的近期预后较差,出血24h内神经功能损害严重,病死率高,早期积极预防消化道出血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病因分型构成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市海淀医院神经内科2010年1月~2014年6月连续登记的120例青年首发缺血性卒中患者,同时选取同期住院的中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136例作为对照,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根据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hina Ischemic Stroke Subclassification,CISS)明确所有研究对象的病因分型及其危险因素,比较两组患者的病因分型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特点。结果青年缺血性卒中组男性82例(68.3%),女性38例(31.7%);中老年组男性76例(55.9%),女性60例(44.1%)。两组性别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χ2=4.183,P=0.041)。CISS分型青年组依次为大动脉粥样硬化(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sis,LAA)25.8%,原因不明(stroke of other undetermined etiology,SUE)22.5%,穿支动脉闭塞(perforating branch artery occlusion,PAO)20.8%,心源性(cardioembolism,CE)19.2%,其他病因(stroke of other etiology,SOE)11.7%。中老年组依次为LAA 40.5%,PAO 33.8%,CE 21.3%,SOE 2.9%,SUE 1.5%。青年缺血性卒中和中老年缺血性卒中两组间病因分型除CE差异无显著性外,LAA、PAO、SOE、SUE两组比较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其中青年组SOE、SUE病因分型比例明显高于中老年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青年组排前5位的危险因素分别是吸烟48.3%,高血压44.2%,高脂血症40.8%,饮酒36.7%,卒中家族史23.3%。而中老年组分别是高血压57.4%,糖尿病47.1%,高脂血症43.4%,颈动脉粥样硬化37.5%,吸烟35.3%。两组间相关危险因素比较,青年组吸烟、饮酒、卒中家族史明显高于中老年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青年缺血性卒中病因分型构成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与中老年患者分布不同。早期明确病因分型和发现危险因素有利于青年缺血性卒中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有效性、安全性和临床预后的影响 因素。 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2016年9月-2018年9月收治入院进行阿替普酶静脉溶 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年龄将患者分为年龄≥80岁组和年龄<80岁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 时、溶栓24 h NIHSS评分,6个月mRS评分及死亡率,观察两组溶栓相关出血转化、症状性颅内出血及 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所有患者静脉溶栓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果 最终共纳入患者119例,男性69例(58.0%),年龄范围46~94岁,平均70.12±10.55岁,入院 NIHSS评分4~38分。其中年龄≥80岁患者29例,年龄<80岁患者90例。静脉溶栓后,两组患者溶栓 24 h NIHSS评分较入院时均明显降低(均P<0.05),两组治疗24 h 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的出血转化、症状性颅内出血、肺部感染、6个月预后良好及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到静脉溶栓时间、入院时NIHSS评分及肺部感染是脑梗死静脉溶 栓6个月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高龄不是影响预后的因素(P>0.05)。 结论 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安全有效,未增加颅内出血转化风险、死亡率及不良预 后。入院到静脉溶栓时间、入院时NIHSS评分及肺部感染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6个月预后不良 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发病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3a脑梗死病例,依据病史、检验和影像学资料以了解致病危险因素。结果纳入107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60岁)为观察组,125例同期老年脑梗死患者(60岁)为对照组,经χ2检验,2组高尿酸血症、吸烟、喝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高尿酸血症、吸烟、喝酒是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中青年脑梗死致病危险因素较多,其中高尿酸血症、吸烟、喝酒是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年轻人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探讨年轻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唤起人们对年轻人高血压病防治知识的重视。方法对157例开颅治疗的40mL以上高血压脑基底节区出血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年轻人与中老年人血肿量、发病后即刻意识障碍率、术前意识障碍率、瞳孔变化率、手术时机、血肿清除量及预后,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病人出血量、手术清除血肿量均相当,但年轻人发病后即刻意识障碍率、术前意识障碍率、瞳孔变化率高,GCS评分低,手术时机较早,但预后与中老年人无显著性差异。结论40mL以上年轻人高血压脑出血与中老年人相比,发病急、进展快、病情重,及时手术后预后同中老年人。要降低年轻人高血压脑出血的危害,重在防治年轻人高血压病。  相似文献   

16.
We examined the prevalence of high ethanol intake, hypertension, and other risk factors for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n a case-control study of 24 young and middle-aged patients with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We recorded ethanol consumption, history of hypertension, liver disease, cigarette smoking, and mild or severe coagulation disorder in each case of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and in 48 control patients matched by sex and age. In univariate matched analyses, the frequencies of high ethanol intake (p = 0.009), hypertension (p = 0.05), and coagulation disorder (p = 0.05) were higher in the cases than in the controls. After controlling for possible confounding factors, we found that high ethanol intake and hypertension were the only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p = 0.02 and p = 0.05, respectively). The hemorrhagic lesion found in cases with a high ethanol intake tended to be located in the cerebral lobes (p = 0.01), contrasting with the typical basal ganglia location of hypertensive hematomas (p = 0.009). We conclude that chronic, high ethanol intake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an important risk factor for lobar hematomas in young and middle-aged people.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有效性、安全性和临床预后的影响
因素。
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2016年9月-2018年9月收治入院进行阿替普酶静脉溶
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年龄将患者分为年龄≥80岁组和年龄<80岁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
时、溶栓24 h NIHSS评分,6个月mRS评分及死亡率,观察两组溶栓相关出血转化、症状性颅内出血及
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所有患者静脉溶栓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果 最终共纳入患者119例,男性69例(58.0%),年龄范围46~94岁,平均70.12±10.55岁,入院
NIHSS评分4~38分。其中年龄≥80岁患者29例,年龄<80岁患者90例。静脉溶栓后,两组患者溶栓
24 h NIHSS评分较入院时均明显降低(均P<0.05),两组治疗24 h 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的出血转化、症状性颅内出血、肺部感染、6个月预后良好及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到静脉溶栓时间、入院时NIHSS评分及肺部感染是脑梗死静脉溶
栓6个月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高龄不是影响预后的因素(P>0.05)。
结论 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安全有效,未增加颅内出血转化风险、死亡率及不良预
后。入院到静脉溶栓时间、入院时NIHSS评分及肺部感染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6个月预后不良
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青年卒中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临床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连续性纳入胜利油田中心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首次发病并接受rt-PA静脉溶栓的青年卒中患者114例.根据发病90 d mRS评分,将青年卒中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90 d mRS评分0~2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血肿扩大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选取自2013年12月至2018年12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外科收治的670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根据72 h内复查CT的情况分为血肿扩大组(77例)和血肿稳定组(593例),记录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血肿扩大的影响因素,出院后随访3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预后。 结果670例患者中发生血肿扩大77例,发生率11.49%(77/670),其中预后不良45例,预后良好32例,血肿稳定组593例,其中预后不良261例,预后良好332例,2组患者预后不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血肿扩大组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首次CT血肿体积、血肿形态、高血压病、卒中病史与血肿稳定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病、卒中病史、血肿形态是自发性脑出血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 结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出现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病、卒中病史、不规则血肿形态,血肿扩大可增加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探讨颅脑外伤后脑梗死的发生机制以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调查110例颅脑外伤病例,分析颅脑外伤后脑梗死的相关因素。结果颅脑损伤后并发脑梗死与GCS评分、年龄、有无蛛网膜下腔出血、有无脑疝、是否有高血压病史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患者性别、受伤原因以及类型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有脑疝、蛛网膜下腔出血及高龄、合并高血压病史易发生外伤性脑梗死。对脑外伤的及早综合治疗,积极预防脑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降低致残及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