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和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12—2015-01我院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5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48例)和对照组(n=47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治疗与丹参注射液,观察组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情况、神经功能改变情况(NIHSS评分),并评定临床疗效、并发症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积、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7、14、28d2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各时点NIHS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和74.47%,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脑部循环明显改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88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对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和实验室检测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1d,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14d,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2.98%)显著高于对照组(67.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PLT、BT、CT、PT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的水平,且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确切,能有效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改善血液流变学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免疫肠内营养支持联合神经节苷脂钠对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2—2016-11我院老年收治的重症脑卒中患者78例,按建档顺序分为2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免疫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神经节苷脂钠治疗,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2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检测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还原黏度)变化情况并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69%(3/39),低于对照组的25.64%(1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还原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还原黏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免疫肠内营养支持与神经节苷脂钠治疗老年重症脑卒中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修复,降低并发症生发生率,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促进病情转归。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方法 86例ACI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巴曲酶治疗(联合治疗)组和巴曲酶组.在常规及巴曲酶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30 mg静脉滴注,每日2次,连用14 d;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7 d、14 d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治疗前及治疗后5 d、10 d、14 d检查血液流变学及凝血指标.结果 治疗后第7 d及第14 d两组NDS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0.01);联合治疗组治疗14 d时NDS明显低于巴曲酶组(P<0.01).两组治疗第5 d和第10 d时纤维蛋白原含量及全血低切黏度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1);联合治疗组显效率(69.8%)和总有效率(95.3%)显著高于巴曲酶组(46.5%、79.1%)(均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ACI疗效优于单用巴曲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抽取2014-06—2016-02我院8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西医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为76.19%,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超敏C反应蛋白、红细胞比积、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液流变学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西比灵对腔隙性梗死病人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经CT或MRI确诊的腔隙性梗死病人186例,口服西比灵5mg,qd,连续服用2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液流变学的指标,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腔隙性梗死伴血液流变学增高者与腔隙性梗死不伴血液流变学增高者相比较其各项指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腔隙性梗死伴血液流变学增高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 西比灵可降低腔隙性梗死病人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起到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粘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75例急性脑梗死为观察组,其中轻度、中度、重度各25例,选择同期7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记录观察组不同程度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结果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比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中度和轻度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比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中度和轻度患者的FI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存在异常,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成正比,监测其动态变化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依达拉奉联合脑心通治疗老年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老年进展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脑心通治疗。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14d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ADL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0%(P0.05)。治疗后第14天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脑心通能有效改善PCI神经功能缺失,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疏血通对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05—2015-03收治的98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盐酸丁咯地尔、胞二磷胆碱、尼膜同治疗,控制血糖。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观察疗效、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ADL评分、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3.88%,高于对照组的77.55%(P0.05);实验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低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治疗后ADL评分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ADL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疏血通对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养阴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血糖和血脂的影响。方法选择于2014-01—2015-07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脑梗死患者130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各65例。对照组接受单纯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应用养阴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血糖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2%和70.8%,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水平和NIHSS分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和红细胞压积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脂各项指标水平明显降低,对照组未见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阴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脑梗死疗效确切,可调节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患者的血脂和血糖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脑血液流变学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经颅脑CT或MRI确诊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尤瑞克林静滴治疗。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临床疗效,NIHSS评分及检测血浆黏度、全血高切/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压积等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显著降低,且观察组NIHSS评分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血浆黏度、全血高切/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压积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各项水平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尤瑞克林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能改善脑血液流变学指标,恢复神经功能,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剂-1(PAI-1)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梗死面积的关系.方法 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其中大面积脑梗死22例、小面积脑梗死36例、腔隙性脑梗死42例,采用发色底物显色法检测脑梗死患者病后24 h、2 d、14 d、21 d的血浆t-PA、PAI-1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并比较不同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桨t-PA、PAI-1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急性脑梗死患者病后24 h、2 d、14 d血浆t-PA水平显著降低,血浆PAI-1水平明显升高(均P<0.01);病后21 d两者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大面积脑梗死患者t-PA水平明显低于小面积和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小面积脑梗死患者又明显低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均P<0.01);不同面积脑梗死组之间PAI-1水平未见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浆t-PA水平降低及PAI水平升高;脑梗死面积越大的患者血浆t-PA水平降低程度越明显,而血浆PAI-1水平与梗死面积无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氟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AMI)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AMI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氟伐他汀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治疗。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评分和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价2组治疗后治疗效果;检测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白介素-6(IL-6)等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Barthel指数、MMSE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CRP、IL-6水平均显著降低,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全血高、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沉降率均显著降低,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丁苯酞联合氟伐他汀可改善AMI患者神经功能障碍和血流变学指标水平,降低血液黏度,从而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方法选自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2015-06—2017-01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者46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2组疗程均为14d。比较2组治疗疗效,以及治疗前后ADL评分、NIHSS评分、血液流变学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48%)高于对照组(71.47%,P0.05);观察组治疗后ADL评分高于对照组而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t=19.299、19.523,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高切还原黏度、血浆黏度值、全血低切还原黏度低于对照组(t=11.804、11.161、9.343,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和IL-6低于对照组(t=20.421、31.097,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明显,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病灶大小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01-2013-12在作者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根据入院CT/MRI扫描显示的病灶大小,按照Adama分类标准将患者分为腔隙性脑梗死组(41例)、小面积梗死组(58例)、大面积梗死组(21例)。随机选取健康体检者40名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患者血清hsCRP和血浆FIB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血清hsCRPh和血浆FIB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大面积脑梗死组血清hsCRP和血浆FIB水平显著高于小面积脑梗死组(P0.01)和腔隙性脑梗死组(P0.01);小面积脑梗死组血清hsCRP和血浆FIB水平显著高于腔隙性脑梗死组(P0.01);腔隙性脑梗死组血清hsCRP和血浆FIB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P0.05)。ACI病灶大小与血清hsCRP、血浆FIB水平呈正相关(r2分别为0.9354、0.9902)。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和血浆FIB水平显著增高;血清hsCRP和血浆FIB水平与ACI患者病灶大小呈正相关;血清hsCRP和FIB可作为预防和治疗脑梗死的辅助观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噻氯匹定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09-01—2011-02我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对照A组32例采用噻氯匹定治疗,对照B组40例采用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研究组42例采用噻氯匹定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其余吸氧、脱水剂、激素和抗感染药物等常规治疗措施均相同,治疗30d,观察3组临床疗效、各项血流参数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3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A、B组(P0.05),对照A、B 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有效率80.95%(34/42),对照A、B组有效率分别为59.38%、60%,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A、B组(χ2=4.662、4.445,P0.05);研究组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组红细胞聚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氯匹定联合银杏叶提取物可显著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改善脑血管循环,降低血黏度,且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腔隙性梗死后影响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准确记录所得数据,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并发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高血脂、糖尿病、内囊基底节区、大脑皮质、丘脑腔隙性梗死例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未并发认知功能障碍的老年腔隙性梗死患者(P0.05);2组吸烟率、性别、年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准确掌握老年腔隙性梗死后并发认知功能障碍主要危险因素,对高危人群积极给予各项干预措施降低其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早期运动疗法对脑梗死患者脑功能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本院2010-01—2013-12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早期运动疗法康复治疗)。血浆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检测使用化学比色测定法,血浆一氧化氮(NO)浓度检测使用硝酸还原酶法。结果治疗前2组NIHSS、FMA和Sheikh评分、NOS活性及NO水平、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NIHSS、FMA和Sheikh评分、NOS活性及NO水平、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变(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FMA和Sheikh评分、NOS活性及NO水平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运动疗法有助于脑梗死患者损伤脑功能的恢复,升高NOS活性及NO水平可能是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早期记忆障碍的特点。方法前瞻性收集老年脑梗死患者76例,根据头颅MRI病灶部位分为额叶、颞叶、顶枕叶、小脑、基底节、脑干等亚组,根据病灶大小及数量分为大梗死、中梗死、小梗死、腔隙性梗死和多发性梗死等亚组;以同期健康体检者76名为健康对照。分别对脑梗死组及对照组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价表(MoCA)评定认知功能,临床记忆量表(CMS)、Fuld物体记忆测验(FOM)、言语流畅性测验(RVR)评定记忆功能。结果 76例脑梗死患者中44例(57.9%)MoCA评分26分。与对照组相比,脑梗死组及其亚组额叶、颞叶、顶枕叶、基底节组MoCA评分及各项记忆功能评分下降(P0.01);脑梗死各亚组中,额叶、颞叶、顶枕叶及基底节组之间两两比较,额叶、颞叶、顶枕叶组记忆商(MQ)、FOM、RVR评分较基底节组下降(P0.05);额叶、颞叶、顶枕叶组各项记忆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各亚组不同病灶类型相比,额叶及颞叶梗死亚组中,中梗死组各项记忆功能评分均低于小梗死和腔隙性梗死组(P0.01),小梗死组各项记忆功能评分均低于腔隙性梗死组(P0.01);顶枕叶及基底节梗死亚组中,中梗死组各项记忆功能评分均低于小梗死组和腔隙性梗死组(P0.01),小梗死组与腔隙性梗死组比较,各项记忆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早期认知功能下降发生率较高,其记忆障碍表现及记忆功能损害程度与梗死灶部位及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效果。方法 8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43例行单纯康复训练,观察组43例配合体外反搏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相关指标变化。结果对照组治愈率20.93%,总有效率81.4%,观察组治愈率32.56%,总有效率91.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NFI、FMA、ADL和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NFI、FMA、ADL和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视物成双、眼颤、凝视功能障碍、面瘫等眼部体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反搏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