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为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不良情绪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于眉山市东坡区精神病医院就诊的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奥氮平治疗,研究组给予奥氮平联合团体心理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SDS和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4周后,两组SDS和S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SDS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奥氮平联合团体心理治疗与单用奥氮平均能改善急性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但联合治疗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认知行为治疗(CBT)对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3年3-8月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开放病房中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分为CBT组和心理护理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抗抑郁药物的治疗及常规生活护理。CBT组同时接受由2名心理治疗师进行每周2次,共5周10次的CBT个体心理治疗,对照组同时接受常规心理护理。在CBT治疗前及结束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抑郁、焦虑症状进行测量。结果治疗后CBT组SDS、SAS评分均较治疗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SDS、S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T对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改善可能优于常规心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复发性抑郁障碍患者自尊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8例服用舍曲林的复发性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4例,实验组并用为期8周的团体认知行为治疗。治疗前后分别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缺陷感量表(FIS)和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定。结果 2组治疗结束后患者抑郁情绪均改善,但实验组改善更明显,SDS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而自尊水平提高,实验组在缺陷感量表的总量表分值和分量表中自尊、社交自信和学习能力分值增加更为显著(P0.01)。结论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合并抗抑郁药可更好提高复发性抑郁障碍患者的自尊水平,更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头颈部肿瘤患者伴发情绪问题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3例抑郁症患者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21例(认知行为治疗,CBT)和对照组22例(支持性咨询),疗程为8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第8周末,研究组HAMA和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AS标分、SDS指数、精神情感症状、躯体性障碍、精神运动性障碍和抑郁心理障碍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T可有效减少患者焦虑和抑郁症状,并通过早期干预治疗急性应激,防止癌症患者心理病理状态慢性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对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的64例抑郁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研究组合并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对照组仅予常规精神科护理。所有患者在入组时、治疗6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24)、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进行评估。结果干预6周后研究组的HAMD-24、SDS、SAS得分较对照组低(P0.01);研究者组SCSQ中消极应对方式评分较对照组低(P0.01),积极应对方式评分则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可能有利于改善抑郁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提高其积极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骨折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及其对预后的影响,为骨折患者的心理康复提供参考。方法将2016年9月-12月某医院骨科收治的各种骨折需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干预组在术前及术后接受心理干预(包括手术室音乐治疗、认知心理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呼吸放松训练),共3个月。在基线期及治疗3个月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治疗3个月后,采用肌肉骨骼功能评分简表(SMFA)评定患者整体健康状况和功能。结果两组性别、年龄及基线期SDS、S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3个月后,干预组SDS及SAS评分均低于基线期(t=17.673、13.431,P均0.01),且低于对照组(P均0.01);干预组与对照组SMFA功能指数及烦恼指数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21、40.837,P均0.01)。结论与单纯手术治疗相比,手术联合心理干预不仅有助于改善骨折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还可促进患者躯体的康复和骨骼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背景:相关研究表明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确有疗效,但存在较高脱落率的问题,本研究在于探讨团体整合心理治疗模式,在保证疗效的基础上,为减少脱落率提供新的方法。目的 :探讨团体整合心理疗法对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影响。方法 :将10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50)和对照组(n=50),研究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联合团体整合心理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联合团体认知行为治疗。两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4周、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及老年抑郁量表(GDS-15)进行评分。结果 :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的HAMD总分和GDS总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02.50,p=0.001;F=55.94, p0.001);组间比较,两组的HAMD总分在治疗后4周、8周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82,p=0.021);两组的GDS总分在治疗后2周、4周、8周比较异常均有统计学意义(F=4.49,p=0.009);研究组脱落7例,对照组脱落16例,脱落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7, p=0.032)。结论 :药物治疗联合团体整合心理疗法可显著提高老年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治疗脱落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认知治疗与团体人际心理治疗对产后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差异。方法完成全程治疗及随访的产后押郁症患者共110例,37例予认知治疗,38例予团体人际心理治疗,35例接受一般随访。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末分别对3组进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DAS)及人际问题问卷(IIP)测试。结果认知治疗组和人际心理治疗组随访3个月和6个月后的EPDS总分及HAMD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认知治疗及人际心理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的EPDS、HAMD总分低于治疗前(P〈0.05)。认知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的EPDS总分、HAMD总分及DAS总分均明显低于人际心理治疗组(P〈0.05)。结论认知治疗和团体人际心理治疗对产后抑郁症均有疗效,但认知治疗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团体积极心理疗法在宫颈癌术后焦虑抑郁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100例宫颈癌接受手术治疗后焦虑抑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进行宫颈癌手术后给予术后常规治疗方法 10周,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给予团体积极心理疗法10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焦虑程度,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抑郁状态,采用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评估结果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SAS、SDA及EORTC QLQ-C3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SAS、SD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EORTC QLQ-C30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EORTC QLQ-C30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团体积极心理疗法能够更有效的减轻宫颈癌术后焦虑抑郁患者的抑郁、焦虑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负性情、认知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136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每组6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2组患者入组时与综合干预4周、8周时采用Zung编制的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定患者的抑郁、焦虑负性情绪,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定认知功能,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定肢体运动功能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入组时2组患者SDS、SAS、MMSE、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4周、8周2组SDS、SA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MMSE、FMA评分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同期比较,干预组SDS、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MMSE、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减轻脑梗死患者的负性情绪,增强认知与肢体运动功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认知行为治疗对自杀未遂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生命质量改善的效果,为制定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预防水平、降低和防止精神分裂症患者再次自杀的策略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ICD-10)中的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有自杀未遂的住院患者共130例,按住院号末尾数字随机分配到认知行为治疗组(治疗组,n=66)和对照组(n=64)。治疗组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及持续12周每次约50分钟共8次的短程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只予常规的药物治疗,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周末用WHO健康量表(WHOQOL-BREF)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生命质量量表(QOLS)评定患者的生命质量,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患者的抑郁情绪,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定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2周末 SDS、 WHOQOL-BREF、QOLS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SSRS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相比,SDS、WHOQOL-BREF、QOLS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SSRS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认知行为治疗有助于改善自杀未遂精神分裂症的生命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团体归因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料者归因方式的影响。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照料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30人接受每周1次、每次60~90 min、共10次的团体归因治疗;对照组30人不予处理;团体归因治疗前后对两组进行归因方式自评问卷(ASQ)、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的评估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间ASQ、SDS及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干预组SDS及SAS评分显著降低并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01);ASQ中正性事件得分及各因子得分显著提高且高于对照组,负性事件得分及各因子得分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01);对照组治疗前后SDS及SAS、ASQ各因子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接受团体归因治疗可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家庭照料者的归因方式,并减轻其抑郁和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SSRIs和非SSRIs类药物对住院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改善情况。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52例某医院心理与心身疾病病房住院患者从入院时每周进行一次SAS和SDS评定,共进行六次评定,分析SSRIs和非SSRIs类药物治疗的疗效差异。结果住院患者从入院第一周至第六周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呈逐渐下降表现;入组时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第二周时,SS-RIs类药物治疗组SAS、SDS评分均低于非SSRIs类药物治疗组(P<0.01)。在入院时(第一周)和第三至第六周,两组SAS和SDS得分无显著差异。结论无论是SSRIs类还是非SSRIs类药物治疗,住院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呈逐渐下降表现,SSRIs类药物治疗只在第二周对改善抑郁和焦虑情绪优于非SSRIs类药物,在入院时和第三至第六周,两组并无明显差异,说明总体上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异,对于两周之内需急性改善症状者可优先考虑予以SSRIs类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干预组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2组均在入院后及治疗3周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试病人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程度。观察2组病人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程度及医患依从性情。结果心理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SAS、SD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心理干预3周后干预组患者SAS、SDS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3周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有利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身心健康,可有效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水平的影响。方法对144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原有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配合团体心理辅导,在入组前、辅导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缺陷感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实施团体心理辅导前后SAS、SDS、FI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团体心理辅导后两组间SAS、SDS、FIS评分,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可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尊水平,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精神状态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3-03—2016-09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健康教育,每周1次,观察组患者则同时进行认知行为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以及NHP评分(诺丁汉健康调查表)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DS评分和SAS评分改善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HP评分改善幅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术后患者进行积极的认知行为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精神和心理状态,对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及其延伸对艾滋病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影响。方法自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集我院收治的艾滋病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给予心理治疗及延伸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SF-36)。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SAS、SDS、PSQI和(SF-36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月后观察组患者SAS、SDS和PSQI显著低于对照组,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量表(SF-3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治疗及其延伸有助于改善艾滋病患者心理健康、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综合性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脑卒中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共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性康复护理。分别于护理干预前及开始后的2周、4周、6周对两组患者评估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两组患者分别于护理干预前及开始6周后评估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6周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前HAMA、HAMD、SDS和SAS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2周、4周、6周的HAMA和HAMD评分较护理干预前均逐渐下降(P0.05),且实验组护理干预后的2周、4周、6周的HAMA和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干预6周后的SDS和SAS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干预前(P0.05),且实验组护理干预6周后的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干预6周后的焦虑和抑郁症状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性康复护理可更有效地改善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更有效地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培酮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残留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残留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培酮单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利培酮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认知行为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上述量表评分,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NSS评分及阴性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评分(P0.05)。结论利培酮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残留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的临床效果显著,且能够更有效改善焦虑抑郁情绪,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背景慢性乙肝(ChronicHepatitisB,CHB)和乙肝后肝硬化(HepatitisBCirrhosis,HBC)患者经常伴发抑郁、焦虑症状,但病程进展中的心理状况和CHB、HBC患者的病情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目的对住院治疗的CHB和HBC急性发作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症状的变化进行评估。方法对71例CHB和75例HBC患者在入院治疗时进行测评,其后治疗期间随访8周。同时,以健康志愿者65人作对照组。分别对3组对象在入院时和随访第8周时进行90项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CheckList-90,SCL-90)测评。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Anxiety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DepressionScale,HAMD)、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mingDepressionScale,SDS)分别对3组研究对象每隔2周,即人院时、随访第2周、第4周、第6周、第8周时进行评定。结果每组均有60例对象完成测评。CHB组和HBC组的基线SCL-90总均分、大部分SCL-90因子分、HAMA、HAMD、SAS及SDS评分的均分均高于健康对照组。HAMA、HAMD评定显示,在入院时40%的CHB和80%的HBC患者有明显焦虑症状,78%的CHB和87%的HBC患者有明显的抑郁。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SCL-90总均分、大部分SCL-90因子分均显著下降。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的HAMA、HAMD、SAS及SDS评分的均分也显著下降。治疗8周后,5%的CHB和28%的HBC患者仍有明显焦虑,7%的CHB和36%的HBC患者有明显抑郁。基线和4次测评分均提示,HBC组比CHB组患者的心理症状严重。结论在CHB、HBC患者急性发作入院时和经临床治疗急性症状缓解后,两组患者自评、他评的心理症状均比健康对照组严重。HBC组比CHB组患者的心理症状更严重。对急性发作的CHB、HBC患者的躯体症状治疗8周后,其。心理症状也可改善,但并不能完全消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