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并发神经系统损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1-02-2014-02收治95例支原体肺炎并发神经系统损伤患儿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收治的30例单纯支原体肺炎患儿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儿临床表现、脑电图表现、脑脊液(CSF)及血清MP抗体检测结果,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2组患儿均有发热、头痛及呕吐等临床表现,观察组患儿还有嗜睡、烦躁及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损伤症状。观察组脑脊液中谷氨酸(Glu)及丙二醛(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CSF中γ-氨基丁酸(GABA)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SF中MP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检测呈阳性,脑电图异常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原体肺炎并发神经系统损伤患儿临床表现出明显的神经症状,且CSF中MP特异性抗体检测显阳性,脑电图表现明显的异常,以上观察指标对于诊断、指导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免疫调节疗法对脑瘫儿童神经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免疫调节疗法,2组治疗均20 d一疗程,疗程间间隔10 d,连续治疗3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疗程后采用Gesell发育测试、GMFM测试、体液免疫指标测定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IgA、IgG、IgM、C3、C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IgA、IgG、C4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gA、Ig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Gesell各能区发育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Gesell各能区发育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感染例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GMFM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GMFM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配合使用免疫调节疗法可有效改善脑瘫患儿的免疫状态,更有利于提高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Gesell测试发育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引导式教育对小儿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对28例精神发育迟滞儿童患者进行以引导式教育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治疗6个月后进行智商测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患儿智商均不同程度提高,其中轻、中度智力低下患儿效果显著,有效率分别达100%和85.7%。结论引导式教育有助于精神发育迟滞儿童智力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弓形虫感染与儿童脑功能损害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了解弓形虫感染与脑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对100例精神发育迟滞、100例多动症患者,及100例门诊不足疾病诊断标准的学习成绩低下和多动的儿童(边缘儿童)和71例在校正常儿童进行弓形虫抗体IgG,IgM和循环抗原CAg检测。结果:3个研究组和正常儿童对照组相比,弓形虫抗体IgG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精神发育迟滞,多动症和边缘儿童与既往弓形虫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下多靶点毁损治疗先天性精神发育迟滞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CT定位下,应用脑立体定向技术对12例先天性精神发育迟滞症病人进行颅内多靶点毁损治疗。按全国精神外科协作组织于1988年制定的评定方法、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及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量表(SFRS)、阳性症状量表(SAPS)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12例患者术后随访,精神测评结果:恢复1例,显著进步8例,进步2例,无效1例;手术对智力无影响;BPRS、SAPS和SFRS总分较术前显著减低(P=0.000)。结论 立体定向下多靶点毁损术是治疗先天性精神发育迟滞症的有效方法.有利于患儿提高生活自理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运动发育推拿法与神经发育疗法在小儿脑瘫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8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2组,均根据伴随症状给予针对性治疗,A组(n=40)采用运动发育推拿法治疗,B组(n=40)采用神经发育疗法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66)评分。结果 A组和B组接受治疗时间分别为(4.1±0.4)个月、(4.4±0.3)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治疗后GMFM-66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发育推拿法与神经发育疗法均可在短期内能有效提高脑瘫患儿的整体粗大运动功能,并在短期内得到维持,且两者的近期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GC)对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免疫调节疗效及机制。方法治疗组34例患者用GC治疗,疗程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及外周血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水平。结果经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2%(28/34),治疗前MG患者血清AchRAb、IgG1、IgG3均高于健康组,C3低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gM、IgA和C4、IgG2、IgG4与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2个月治疗,血清AchRAb、IgG1浓度降低、C3浓度升高,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chRAb与IgG1在治疗前及治疗后有正相关性,与IgG3、C3无相关性。结论 GC可能通过对体液免疫等功能的影响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32例脑立体定向双侧杏仁核毁损和扣带回前部切开术治疗精神发育迟滞伴严重行为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患者均明确诊断为精神发育迟滞伴严重行为障碍,经3年以上的药物治疗无效。术前患者精神发育迟滞程度经韦氏智力测试评估分级,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经临床大体评定量表(GAS)评估。手术采用脑立体定向,磁共振定位后,双侧杏仁核毁损、扣带回前部切开。手术后随访时间不少于24个月,再次进行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结果患者术后经磁共振复查,手术靶点准确无误。手术后的GAS平均分对比手术前有明显提高,患者总体生活质量改善。精神发育迟滞程度在轻度的患者,手术疗效优于中度和重度的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本组患者未出现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脑立体定向双侧杏仁核毁损联合扣带回前部切开术对于控制轻度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行为障碍效果较好,生活质量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禁食敏感食物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患者临床疗效的研究。方法选择37例伴有胃肠功能紊乱的AS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禁食组(n=19)和对照组(n=18),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12周、24周进行孤独症行为量表(ABC)的评定,依据减分率判断临床疗效。结果禁食组的总有效率为78.9%高于对照组的6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1,P0.05);在治疗的不同阶段两组是有差异的,与对照组相比,禁食组在治疗4周、12周后ABC量表的平均总分显著下降(t=2.08,2.60,P均0.05),而治疗24周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0,P0.05);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胃肠功能评定和食物不耐受测定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禁食敏感食物对伴有胃肠功能紊乱的ASD患者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治疗早期阶段还是有效的;本文未能揭示ASD、胃肠功能紊乱和食物不耐受三者间的关系,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并总结协同护理在脑瘫患儿康复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03―2016-03新入住院康复治疗的脑瘫患儿163例,家长204位,为协同护理组,填写HAMA和SSRS表格,并接受护理干预。2014-03―2015-03新入住院康复治疗的脑瘫患儿148例,家长167位为对照组,填写HAMA和SSRS表格。结果 2组患儿入院时,协同护理组(163例患儿)较常规组(148例患儿)运动发育指数(PDI)和智力发育指数(MDI)(P0.5)。1 a后,运动发育指数(PDI)和智力发育指数(MDI)协同护理组(136例患儿)明显高于常规组(103例)(t=4.35,P0.5,t=3.98,P0.5)。2组家长在入院时HAMA和SSRS无明显差异(P0.05);1 a后复查,HAMA护理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SRS护理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瘫患儿的链式康复治疗中,同期对家长的协同护理,能够减轻家长的精神障碍,提高患儿康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阿立哌唑治疗儿童孤独症和精神发育迟滞的多动及冲动等行为障碍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48例儿童孤独症和精神发育迟滞,给予阿立哌唑治疗。疗程4周。在治疗前及治疗2、4周对其进行Conners父母量表评定,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障碍、冲动-多动、焦虑、多动等症状即有显著改善(P<0.001)。治疗4周改善更明显。不良反应少。结论:阿立哌唑能有效治疗精神发育迟滞和儿童孤独症的冲动及多动行为,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浆S100b浓度及血清抗脑抗体(ABAb)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对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57例患者(首发34例,慢性23例),于治疗前、第12周末评定PANSS量表,同时采集血标本,并以60名正常人为对照,用ELISA测定血浆S100b及血清ABAb。结果①患者治疗前、后S100b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小于0.001),且治疗前的浓度高于治疗后。②患者组治疗前S100b浓度与PANSS 总分和阴性症状(N)分量表分均呈正相关(P均小于0.05)。③患者组治疗前、后ABAb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小于0.005)。④ABAb阳性患者的S100b明显高于ABAb阴性患者(P<0.05)。结论分裂症患者血中S100b 浓度和ABAb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人,且S100b浓度与患者精神症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提示S100b蛋白可能是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变化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旨在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胃肠问题与临床核心症状及预后的关系,为ASD的诊断和预后提供线索。方法纳入98例ASD儿童(ASD组)和103例发育正常的健康儿童(HC组)。评估两组儿童是否存在胃肠问题;ASD组根据是否存在胃肠问题分为胃肠道阳性组(GI+组)和胃肠道阴性组(GI-组),分别予以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ABC)评估患儿核心症状。经过行为康复治疗后,再次给予GI+组儿童以上量表进行评估。结果 ASD组胃肠问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HC组(P0.05);GI+组和GI-组CARS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胃肠症状好转的患儿治疗后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评分显著低于无好转者,也显著低于治疗前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评分(P0.05);胃肠症状加重时患儿精神症状多加重。结论 ASD组胃肠问题发生率较高,积极干预胃肠道症状可能有利于ASD的治疗,且胃肠道症状可作为预测ASD儿童病情变化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检测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患者血清中麻疹病毒、风疹病毒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抗体浓度,并进行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xpanded disability status scale,EDSS)评分,探讨上述病毒在MS发病中的临床意义及其与临床神经功能缺失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9月-2015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50例MS患者急性期(复发期)的血清标本,其中临床孤立综合征(CIS亚组)22例,复发-缓解型MS(RRMS亚组)28例,对照组收集同一时期我院体检结果正常的37例健康志愿者的血清标本。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并比较血清中3种病毒IgG抗体的浓度,分析血清中各病毒抗体水平与ED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1)MS病例组麻疹病毒、风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IgG抗体的血清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CIS亚组患者血清中麻疹病毒、风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IgG抗体水平低于RRMS亚组,EDSS评分亦低于RRMS亚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MS病例组血清中麻疹病毒、风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IgG抗体与EDSS评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 MS患者血清中的麻疹病毒、风疹病毒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能不仅与MS的发病相关,而且与疾病的复发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认知与语言康复干预在精神发育迟缓(MR)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4例精神发育迟缓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A组与B组各52例。A组给予常规干预,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早期认知与语言康复干预,比较2组DQ(发育商)评分与WISC(韦氏幼儿智力量表)评分。结果干预后,B组DQ评分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B组WISC评分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干预后临界率为48.08%,A组为9.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对精神发育迟缓患儿进行认知、语言康复干预,能改善精神发育水平,提升DQ与WISC,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青蒿素(artemisinin)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大鼠R97-116抗体及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7(IL-17)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鼠源AChRα亚基97-116肽段免疫方法建立EAMG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20只随机分为青蒿素小、中、大剂量组和EAMG对照组。青蒿素小、中、大剂量组分别给予15、30、45mg/(kg·d)青蒿素溶液灌胃治疗,1次/d,模型对照组给予等浓度二甲基亚砜水溶液灌胃。评测各组大鼠体质量和临床症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结单个核细胞悬液细胞因子IFN-γ、IL-17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抗R97-116IgG/IgG1/IgG2b水平。结果青蒿素中、高剂量组大鼠体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青蒿素各剂量组大鼠临床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青蒿素各治疗组IFN-γ、IL-17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青蒿素15mg/(kg·d)剂量组血清IgG、IgG1、IgG2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mg/(kg·d)剂量组血清IgG(P0.05)、IgG1(P0.01)、IgG2b(P0.01)水平低于对照组;45mg/(kg·d)剂量组血清IgG(P0.05)、IgG1(P0.01)水平低于对照组。结论青蒿素能改善EAMG大鼠临床症状,对EAMG大鼠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通过直接或间接降低血清抗R97-116抗体水平、抑制淋巴结单个核细胞分泌IFN-γ和IL-17促炎性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17.
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Ⅲ)废弃“嫁接性精神病”的诊断名称后,20几年来,精神发育迟滞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并存,成为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出现精神症状的通用诊断,这种诊断思路既不合理,也不利于指导临床治疗。首先,这种诊断不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在关于精神分裂症标准的表述中指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父母进行调查,结果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其中不同性别及文化程度者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提示应对该群加强心理卫生指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脑炎(AE)患儿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以证实该病免疫特征。方法选取徐州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4例AE患儿作为研究组,另选取80例健康幼儿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的空腹静脉血,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检测,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血清CD3、CD4、CD8、CD54水平。所有入组对象还要采集血液标本的上清液测定抗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与抗N-甲基-M-天冬氨酸受体(NMDAR)抗体水平,研究组患儿还需采集脑脊液测定抗GAD抗体及抗NMDAR抗体水平。对比、分析两组的各项指标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患儿的血清及脑脊液抗GAD抗体、抗NMDAR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对照组儿童的血清抗GAD抗体、抗NMDAR抗体检测结果也为阴性。研究组的IgM、IgA、Ig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CD3、CD4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CD8、CD54水平接近(P>0.05)。结论 AE患儿普遍存在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紊乱,抗GAD抗体与抗NMDAR抗体并非AE致病的主要因素,临床观察患儿细胞及体液免疫指标的变化,可为AE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与儿童多发性抽动症(tourette s syndrome,TS)发病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微粒凝集(microparticle agglutination,MAG)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60例TS患儿和60名对照组儿童血浆MP抗体滴度和MP特异性抗体IgA、IgM、IgG的阳性率,观察MP感染与TS发病的相关性。结果TS组患儿的MP抗体滴度和特异性抗体IgA阳性率明显较对照组高,分别是18∶0和21∶2,差异性显著(P<0·01);而MP特异性抗体IgM和IgG阳性率在研究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分别为15∶11和43∶48;此外,TS患儿中MAG法MP抗体滴度阳性组与阴性组间耶鲁抽动症整体严重度评分的比较,差异性不显著(P>0·05)。结论MP感染可能在TS的发病中起到一定的作用,而且或许涉及自身免疫反应,但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