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卒中单元管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卒中单元[1]是指为卒中患者提供药物治疗、肢体康复、语言训练、心理康复和健康教育的管理模式。现报告我院2003年1月~2004年6月采用卒中单元治疗脑梗死患者的疗效。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为我院收治的病程<3 d、首次发病的脑梗死患者248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 I证实。随机分为2组,(1)卒中单元组(A组):128例,男70例,女58例;年龄39~68岁,平均(52±13)岁。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96例,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32例。(2)常规治疗组(B组):120例,男65例,女55例;年龄38~67岁,平均(51±12)岁。颈内动脉系统脑…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急性/康复联合卒中单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18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入急性/康复联合卒中单元和普通病房。分别在入院和出院时进行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 assessment,FMA)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U.S.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价,BI在随访至6个月时第3次评价,并应用SPSS 13.0进行结果分析。结果 治疗后,卒中单元组在出院时和6个月随访时的BI改善值均高于普通病房组(20±18 vs 12±16,P<0.01;44±20 vs 26±17,P<0.01)。6个月时,卒中单元组生活基本自理的比例显著高于普通病房组(73.63% vs 53.19%,P=0.003),而重度障碍率则低于普通病房组(12.09% vs 21.28%,P=0.044)。两组出院时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均有改善,但改善值卒中单元组更大(P<0.01)。结论 与普通病房相比,急性/康复联合卒中单元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提高运动功能,减少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卒中单元对初次轻-中度大脑中动脉梗死后近期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收住我科卒中单元的55例患者为观察组(卒中单元组),收住我科普通病房及市三院老年科的61例患者为对照组(普通病房组),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4 周和12周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量表中译本(SS-QOL)评分,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指数和生存质量评分. 结果 2组治疗后4周及12周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B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周时 SS-QOL中除精力、家庭角色、个性、上肢功能、工作/劳动等5个领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领域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2周时 SS-QOL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基层医院卒中单元能改善初次轻-中度大脑中动脉梗死患者近期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分级康复治疗对卒中模式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作用。方法选择11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58例,2组均用相同的内科治疗方案,康复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分级康复治疗技术。于治疗前、治疗4周、8周和6个月时,分别采用Fugl‐Meyer量表评估运动功能,改良Barther指数量表(MBI)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康复组进行分级康复治疗后,各阶段(治疗4周、8周和6个月时)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各阶段各项评分的积分差值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结论卒中单元模式下,分级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的运动功能改善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该治疗模式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认知干预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脑梗死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认知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康复治疗完全依从和部分依从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Barthel指数及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护理干预有利于增加脑梗死患者对疾病治疗的认知,提高治疗依从性,确保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医疗管理与临床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效果。方法将45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卒中单元治疗组(A组)与传统治疗组(B组)。对A组进行临床早期介入康复治疗的评价。结果卒中单元治疗组比传统治疗组在Brunnstrom分组上疗效明显,A组优于B组(P<0.01)。结论 卒中单元医疗管理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介入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临床医师及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早期脑梗死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得到不断提高.但是该病仍具有高发性、高残疾性、高病死性特点。Cochrane系统评价发现。目前对缺血性脑卒巾治疗最有效的措施是卒中单元、抗血小板治疗、早期溶栓治疗及对有心房纤颤的患者进行抗凝治疗,而卒中单元中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早期康复治疗。现将我院2003年1月-2004年6月住院的248例脑梗死患者,早期给予残障功能的康复治疗,取得较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早期康复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选择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和对照组,44例进行早期康复治疗,30d后再次评价。结果 早期康复治疗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 早期康复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具有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延伸卒中单元(ESU)社区康复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卒中后抑郁(PSD)的影响。方法将91例符合入选标准脑卒中患者按居住社区不同分为对照组48例和ESU组43例,ESU组由卒中专家小组和社区卫生机构每月定期进行健康咨询、体格检查、康复指导、心理测评和干预治疗,对照组出院后未进行规范的康复训练和治疗。2组患者于卒中单元治疗出院时、发病6月、12月时采用NIHSS、ADL、HAMD量表进行评价。结果出院时2组HAMD、SSS、ADL评分等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发病6月及12月ESU组NIHSS、ADL、HAMD评分均较对照组有改善,中度、重度抑郁病例数减少,无抑郁患者病例数增多,而对照组发病6月时HAMD评分较出院时明显增加,12月时评分较出院时无明显差异,中度、重度抑郁病例数增加。结论 ESU社区康复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脑卒中后抑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类卒中单元综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89例脑卒中患者进行类卒中单元治疗(A组),神经内科普通病房选取60例为普通对照组(B组)。治疗前以及治疗1个月后采用Barthe1指数法和Fugl—Meyer法对2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和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前,2组的Barthel和Fugl-Meyer积分相近,差异均元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A组的评分均显著高于B组(P〈0.01)。结论 类卒中单元综合治疗能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ADL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52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精神状态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按照卒中单元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Depression,HRSD)评分、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和神经功能改良Rankin量表(The ModifiedRankin Scales,mRS)评分较常规护理组得到明显改善(P <0.01)。结论 对卒中后抑郁的患者,早期实施卒中单元模式护理,是减轻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康复效果的有效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早期康复治疗对老年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老年脑梗死后具有抑郁症状患者总体康复的影响。方法273例脑梗死后2周的老年患者中有中风后抑郁症状71例,随机将抑郁症状患者分为早期康复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末和3个月末,分别给患者行HA加评分和中风康复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维尼亚评分(SSS),日常活动能力(ADL)的评价;另选无抑郁症状老年脑梗死患者35例为无抑郁症状对照组。结果脑梗死患者抑郁症状出现率26.O%,未给予早期康复治疗的抑郁症状患者组,SSS评分明显高于无抑郁症状组,而早期康复治疗组,患者的HAMD评分显著减低,SSS评分也明显下降,日常活动能力ADL也明显改善,提示总体康复加快。结论脑梗死后抑郁症状出现率较高,早期康复治疗能有效控制患者的抑郁状态,加速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超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复治疗对提高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致残率具有积极作用。但超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少见报道,我们对此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与晚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01—2012-12在我院住院的脑梗死患者136例,随机分成2组,早期康复组(72例)和晚期康复组(64例),早期康复组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病学体征不再进展后2~14d给予康复训练,晚期康复组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病学体征不再进展后15~30d给予康复训练,2组康复训练方法相同,均采用神经生理疗法(Bobath法)和运动再学习法,疗程为30d,对比2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陷程度评分、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结果早期康复组肢体功能恢复显著优于晚期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临床神经功能缺陷程度评分、FMA、MBI明显改善,早期康复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晚期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与晚期康复均可促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的恢复,但早期康复效果显著优于晚期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类卒中单元综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89例脑卒中患者进行类卒中单元治疗(A组),神经内科普通病房选取60例为普通对照组(B组).治疗前以及治疗1个月后采用Barthel指数法和Fugl-Meyer法对2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和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前, 2组的Barthel和Fugl-Meyer积分相近,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 ; 治疗1个月后A组的评分均显著高于B组(P < 0. 01) .结论 类卒中单元综合治疗能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ADL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在重症卒中治疗中的疗效和价值。方法 选择134 例重症脑卒中患 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干预,包括认知功能训练、运动功能训练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于治疗前24 h 及治疗4 周后分别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FugI-Meyer 运动功能评分(FMA)和Barthel 指数 (BI)进行评定。结果 对比患者早期康复治疗前后结果,MMSE[(19.16±8.86)分比( 22.33±7.36)分]、 FMA[(34.08±22.21)分比( 53.96±24.79)分]、BI[ (35.38±19.83)分比( 61.78±18.88)分]评分均较干预 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早期康复可以显著减少卒中后认知和运动功能障碍的 发生,减少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在基层医院建立和运作康复卒中单元,以探讨脑血管病新的管理模式及效果评定。方法将病情稳定、Barthel指数(BI)评分低于40分的570例脑卒中患者分别在康复卒中单元(观察组)和普通病房(对照组)进行为期3周的相关治疗,运用Ⅸ、Fugl-Meyer评估(FMA)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肢体运动功能以及抑郁和焦虑程度进行评定。比较患者的综合康复疗效。结果治疗前BI、FMA、HAMD在2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与其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2组患者的治疗均有效,但康复卒中单元的效果更明显;康复卒中单元是基层医院实施脑血管病治疗更好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合理运用降压药物对高血压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压控制和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84例高血压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患者(或家属)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脑梗死治疗措施;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合理运用降压药物,连续使用8周,并随访1年; 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血压控制情况、肢体功能评分(FMA评分和Barthel评分),记录2组病情加重率和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血压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第12、24、48周后观察组FMA和Barthe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1年内病情加重率和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合理运用降压药物能够显著控制血压,改善肢体功能,降低复发率和加重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