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伴焦虑症状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特征方面的危险因素。方法来自全国13个中心的728例伴有焦虑症状抑郁症患者,根据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 international neuropsychiatric interview,MINI)5.0中文版自杀模块,评估其是否有自杀未遂行为。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伴焦虑症状抑郁症患者在性别、年龄、民族等人口学资料及伴精神病性症状、伴不典型特征等临床特征方面可能与自杀未遂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伴焦虑症状抑郁症患者中,135例(18.5%)有自杀未遂,593例(81.5%)无自杀未遂。有自杀未遂组与无自杀未遂组相比,起病年龄早[(32.3±11.9)vs.(35.3±13.1)],既往抑郁发作次数多(中位数:2 vs.2),既往住院次数多(中位数:1 vs.0),更多患者出现抑郁发作频繁(14.8%vs.7.4%),更常伴不典型症状(25.9%vs.15.0%)和伴自杀意念(78.5%vs.50.3%),应用抗抑郁剂治疗者更多见(81.5%vs.71.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伴焦虑症状抑郁症患者既往住院次数多(OR=1.18,95%CI:1.02~1.37)、抑郁发作频繁(OR=2.05,95%CI:1.14~3.68)、伴自杀意念(OR=3.55,95%CI:2.28~5.54)与自杀未遂相关联(P0.05)。结论既往住院次数多、抑郁发作频繁、伴自杀意念可能是伴焦虑症状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抗抑郁药物治疗是抑郁症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治疗中存在依从性问题,如何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改善病人的服药依从性,是精神科临床中值得重视的问题。本文对100例住院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采取干预措施与对照组进行服药依从性比较,以观察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组患者为2002-02~2003-08在我院住院女性患者,全部病例符合CCMD-2-R抑郁症诊断标准,年龄18~38岁,排除严重驱体疾病。共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50例),平均年龄24·3岁,病程平均(4·3±3·6)年;对照组(50例…  相似文献   

3.
我们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elf-vating depressionscale,SDS)[1]对36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抑郁症调查,主要探讨糖尿病病人抑郁症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院2011-12—2012-08收治368例住院及门诊糖尿病患者(根据1997年WHO诊断标准与分型),其中2型糖尿病356例,1型糖尿病8例,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4例;男191例,女177例;平均年龄(52±8)岁;平均糖尿病史(6±3)a。合并糖尿病大血管病变者123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95例,糖尿病肾病者100例,周围神经病变者129例。  相似文献   

4.
正脑卒中(stroke)属临床常见神经内科疾病,发病机制是突发性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所致,临床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及出血性脑卒中~([1-3]),急性期患者均伴不同程度意识障碍,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4])。本文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卒中伴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13-10—2014-12收治的脑卒中伴意识障碍患者60例,均经颅CT或头颅MRI检查确诊。男33例,女27例;年龄41~88(66±2.5)岁;病程1h~1d,平均(10.0±8.7)h;体温36.5~41℃,平均39℃。所有患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伴忧郁特征的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风险因素。方法:对“中国双相障碍患者诊断评估服务研究项目”中626例符合伴忧郁特征的抑郁症患者采用《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自杀模块评估自杀风险,并将患者分为自杀风险组(300例)和无自杀风险组(326例),比较两组的人口学及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伴忧郁特征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风险因素。结果:自杀风险组起病年龄明显小于无自杀风险组(t=-4. 390,P=0. 032),出现抑郁发作频繁(χ2=8. 036,P=0. 005)、伴非典型症状(χ2=4. 586,P=0. 032)、伴精神病性症状(χ2=15. 580,P 0. 001)、症状晨重暮轻(χ2=4. 501,P=0. 034)、伴不切实际的罪恶感(χ2=33. 105,P 0. 001)的比率明显高于无自杀风险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伴精神病性症状(OR=2. 38,P 0. 001)、伴不切实际的罪恶感(OR=2. 51,P 0. 001)与伴忧郁特征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风险因素相关(P均0. 001)。结论:伴精神病性症状、伴不切实际的罪恶感可能是伴忧郁特征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伴非典型特征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社会人口学及临床特征方面危险因素。方法来自全国13个中心的1172例抑郁症患者,纳入其中179例伴非典型特征患者,依据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the Mini International Neuropsychiatric Interview,MINI)5.0中文版自杀模块的访谈结果,分为自杀未遂组和无自杀未遂组,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伴非典型特征的抑郁症患者在性别、年龄等社会人口学资料及伴焦虑症状、伴精神病性症状等临床特征方面可能与自杀未遂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伴非典型特征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发生率为23.5%(42/179)。与无自杀未遂组患者相比,自杀未遂组患者更多伴有自杀观念、产后起病,更常使用抗抑郁剂以外的其他药物治疗(如抗精神病药、情感稳定剂及苯二氮类药)(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住院次数(OR=1.730,95%CI:1.093~2.740)和自杀观念(OR=3.899,95%CI:1.506~10.092)与伴非典型特征的抑郁症患者发生自杀未遂相关(均P0.05)。结论既往住院次数多及伴有自杀观念是伴非典型特征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抑郁症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对7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测定及动态心电图测定,分为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组(研究组)30例,糖尿病不合并抑郁症组(对照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中心率变异性的变化.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正常窦性R-R间期总体标准差分别为(81.97±11.63)ms和(111.82±14.11)ms、24 h每5 min窦性R-R间期均值标准差分别为(76.17±14.07) ms和(102.34±16.56) ms、正常连续窦性R-R间期差值均方根分别为(14.67±5.42) ms和(20.13±8.34) ms、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的个数所占的百分比分别为4.65%±2.43%和7.32%±3.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研究组心率变异性较对照组降低,表明抑郁症增加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导致糖尿病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选择18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HAMD调查,统计抑郁症的发生率,比较抑郁症组与无抑郁症组患者相关因素,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80例糖尿病患者发生抑郁症50例(27.78%),轻度抑郁35例,中度抑郁10例,严重抑郁5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抑郁症的独立因素为缺少社会支持(OR=4.30)、医患关系一般(OR=3.79)、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多(OR=3.40)、年龄小(OR=2.92)。结论糖尿病抑郁症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复杂,实施针对性措施避免减少糖尿病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伴焦虑症状的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特征.方法 将327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按照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焦虑/躯体化因子≥7分,分为焦虑组(229例)和无焦虑组(98例),比较2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和临床特征;对伴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焦虑组平均年龄、首发年龄、HAMD17总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总分高于无焦虑组[(42.58±11.77)岁vs(36.78±11.84)岁,(34.60±11.66)岁vs(30.04±12.60)岁,(27.83±6.93)分vs(23.39±5.59)分,(21.11±6.61)分vs(13.88±4.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焦虑组和无焦虑组性别(男:女,OR=0.51)、有无强迫症状(OR=3.67)、未成年和成年发病的构成比(OR=0.36)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OR=1.05)、HAMD17总分(OR=1.17)、有自杀观念(OR=2.70)和强迫症状(OR=4.59)与难治性抑郁症伴焦虑症状相关(P<0.05).结论 伴焦虑症状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具有年龄较大、女性倾向较高、首发年龄较晚、成年发病的倾向较高、抑郁程度更严重、更可能伴强迫症状等特点;年龄、抑郁严重程度、自杀观念和强迫症状可能是难治性抑郁症伴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抑郁症与焦虑障碍共病临床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调查抑郁症和焦虑症障碍的共病率,以及对临床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入组对象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焦虑量表(HAMA),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SDS)和临床大体量表(CGI)评估.观察流行病学资料,焦虑和抑郁症状群、自杀状况.用情感性障碍和精神分裂症检查提纲中有关焦虑障碍的诊断清单评定患者合并的焦虑障碍.结果 共入组508例患者,首次抑郁发作为269例(53.0%),294例(57.9%)有过自杀观念,55例(10.8%)曾有自杀行为.45例(8.9%)伴精神病性症状.HAMD量表总分平均为(32.6±7.7)分;HAMA量表平均为(21.0±7.3)分,其中78.5%患者大于14分.抑郁症患者焦虑障碍的共病发生率为68.9%(350例),16.7%共病多种焦虑障碍.焦虑障碍种类分布以广泛性焦虑障碍为主,为56.1%.焦虑对抑郁症的临床严重程度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但自杀观念和自杀行为在共病与非共病之间未见统计学意义.36.0%患者同时伴有躯体疾病.结论 抑郁症与焦虑共病在临床上是常见的现象,合并的焦虑障碍以广泛性焦虑障碍为主,1/3的患者合并躯体疾病,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相似文献   

11.
TCD检查对血管性头痛诊断价值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头痛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病因较复杂,其中血管性头痛最常见,且多见于中青年女性。我科自2003年3月~2004年3月对330例血管性头痛患者进行了彩色多普勒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血管性头痛患者330例,其中女性患者232例(70.3%),年龄17~41岁,平均28±11.9岁,男性患者98例(29.7%),年龄21~43岁,平均30±9.78岁。正常体检对照组165例,女性118例,年龄20~45岁,平均年龄30±10.7岁;男性47例,年龄23~47岁,平均年龄31±11.3岁。均经头颅CT及脑电图等检查无心脑血管疾病,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危险因素。以上资料经2χ检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对伴糖尿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共入组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的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患者323例,按照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标准,分为伴糖尿病的精神分裂症组(n=124)和不伴糖尿病的精神分裂症组(n=199)。采用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评定认知功能,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症状,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结果伴糖尿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与不伴糖尿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RBANS总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0.73±16.68)分vs.(75.93±15.63)分,P0.05]。伴糖尿病精神分裂症患者比不伴糖尿病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6.14±1.58)mmol/L vs.(5.20±0.57)mmol/L,(6.53±1.22)mmol/L vs.(5.91±0.62)mmol/L,P均0.01]、发病晚[(26.41±7.38)岁vs.(24.85±6.32)岁,P0.05]、低密度脂蛋白低[(2.64±0.57)mmol/L vs.(2.83±0.58)mmol/L,P0.01]。在伴糖尿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即刻记忆、视觉广度、言语功能、注意功能、延迟记忆和RBANS总评分均呈负相关(r=-0.447~-0.187,P0.05或0.01),而不伴糖尿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没有这种相关性。多元回归分析显示,Hb A1c水平是伴糖尿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视觉广度、注意功能和RBANS总评分的影响因素(P均0.01)。结论伴糖尿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比不伴糖尿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受损更严重,Hb A1c水平升高会损害伴糖尿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3.
<正>本研究对阿戈美拉汀和舍曲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比较。1对象和方法系2013年9月至2014年2月本院就诊的18~60岁抑郁症患者55例,均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诊断标准,且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18分;排除伴严重躯体疾病、严重自杀倾向、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及药物过敏者。随机分为两组,阿戈美拉汀组:男12例,女15例;平均年龄(38.2±11.3)岁;病程(3.3±2.5)年;HAMD(26.83±8.33)  相似文献   

14.
正老年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为起病隐匿、呈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将会导致患者出现人格、行为等改变,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1]。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01—2015-10诊治的60例老年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男33例,女27例;年龄65~78岁,平均(72.5±1.5)岁;病程2~5a,平均(3.5±0.5)a。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医护患团队护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抑郁状态及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104例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3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合并医护患团队护理。护理前后不同时间分别对两组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检测不同时间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两组SDS评分、HAMD评分、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检测水平与本组干预前比较,均出现显著的下降(P0.05),且护理干预后不同时间的组间比较也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医护患团队护理效果确切,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以及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联合心境稳定剂(MS)治疗的住院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6年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抑郁症治疗中心住院的共472例抑郁症重度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联合或不联合MS治疗的抑郁症患者人口学资料和疾病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联合MS治疗的患者比例为8.3%(39/472)。与未联合MS治疗组相比,联合MS治疗组患者年龄较小(Z=-4.435,P0.01),更多男性(64.1%vs.37.6%,χ~2=10.451,P0.01),更多无配偶(41.0%vs.19.9%,χ~2=9.460,P0.01),更多无业(38.5%vs.21.0%,χ~2=6.253,P0.05),更多18岁前起病(43.6%vs.7.2%,χ~2=51.977,P0.01),更多难治性抑郁(17.9%vs.4.6%,χ~2=11.787,P0.01),较少伴有焦虑特征(23.1%vs.44.7%,χ~2=6.813,P0.01),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率更高(76.9%vs.54.5%,χ~2=7.311,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轻(OR=0.9,95%CI:0.91~0.98,P0.05),男性(OR=2.4,95%CI:1.1~5.7,P0.05),18岁前起病(OR=0.2,95%CI:0.05~0.4,P0.01),难治性抑郁(OR=4.9,95%CI:1.5~15.9,P0.01),更多使用抗精神病药物(OR=2.4,95%CI:1.1~5.7,P0.05)均是联合MS治疗的影响因素。结论青壮年、起病早、男性、难治性、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抑郁症患者可能更多联合心境稳定剂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糖尿病性非酮症偏侧舞蹈症患者临床表现与预后。方法收集在本院收治的16例非酮症糖尿病并伴有偏侧舞蹈症的一般资料、入院情况、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和预后等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和预后。结果 16例患者急性起病12例,占75.0%;临床症状主要为肢体一侧不自主、无规律的类似舞蹈样的动作12例,占75.0%;发病时血糖13.8~26.3mmol·L~(-1),平均发病时血糖(21.3±4.6)mmol·L~(-1)。16例患者CT显示:壳核高密度6例(37.50%),尾状核高密度4例(25.0%),双侧纹状体高密度3例(17.58%),CT未见异常者3例(18.75%);MRI显示:壳核不均匀高信号7例(43.75%),尾状核不均匀高信号6例(37.50%),右颞叶不均匀高信号3例(18.75%);所有患者给予常规胰岛素进行血糖控制在7.7~11.0mmol·L~(-1),给予氟哌啶醇、奋乃静等药物对症治疗,治疗时间22~41d,平均治疗时间28.61±5.14d;出院时患者症状消失14例(87.50%),在出院时仍然有不同程度的偏侧舞蹈症状2例(13.50%)。结论糖尿病性非酮症偏侧舞蹈症患者主要表现为一侧不自主、无规律的类似舞蹈样的动作,控制血糖后给予氟哌啶醇、奋乃静等药物对症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8.
对我科1998年1月1日~12月31日急诊收治的172例因中风死亡患者进行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计172例(男性96例,女性76例),男女之比为1.3:1,年龄37~95岁,平均年龄(69.7±12)岁,其中≤50岁20例,51~60岁13例,61~70岁47例,71~80岁70例,〉80岁22例。高峰组是  相似文献   

19.
我科于2001-01~2005-01收治确诊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60岁以上的患者56例,现就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特点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6例,男30例,女26例,年龄60~86岁,均排除外伤及其它疾病所致者。其中60~69岁29例,70~79岁21例,80岁以上6例。56例患者活动中发病31例(55%),安静状态下发病25例(45%)。发病时有头晕、头痛、视物不清者等先兆症状17例,无先兆症状者39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1例,冠心病19例,糖尿病3例,肺心病症状者39例。1·2症状与体征1·2·1症状:本组56例中32例有头痛,占57%;呕吐26例,占46%;意识障碍…  相似文献   

20.
正本研究探讨急性白血病颅内出血患者的护理要点,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11—2015-12收治的60例急性白血病颅内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男37例,女23例;平均年龄(48.1±4.2)岁;颅内出血的原因:肝损害5例(8.33%),DIC 4例(6.67%),血小板减少伴白细胞增高16例(26.67%),白细胞增高15例(25%),血小板减少20例(33.33%)。1.2观察1.2.1生命体征、意识及瞳孔观察:急性白血病颅内出血患者病情加重的一个关键指标为呼吸异样~([1]);相当一部分脑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