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梗死是引起急性延髓性麻痹最常见的原因[1].因延髓性麻痹导致病人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易致肺部感染而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本文观察我科自2003-02始急性脑梗死延髓性麻痹患者加强呼吸道康复护理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并与未采用呼吸道康复护理的急性脑梗死延髓性麻痹患者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老年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对防治措施进行讨论。方法对2013-01—2014-12至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治疗的老年脑梗死1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1例为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对照组81例为未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统计患者入院时的年龄、状态、基础性疾病情况,以及是否合并延髓性麻痹、脑梗死的范围。观察年龄、意识障碍、延髓性麻痹、合并慢性疾病等因素对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是否有影响,进行单因素分析,并比较2组患者病死率和住院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年龄75岁、有意识障碍、有慢性疾病、有延髓性麻痹的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比例更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死率17.65%,对照组为8.6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住院时间观察组也明显比对照组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部感染是老年脑梗死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年龄、意识障碍、慢性疾病、延髓性麻痹均为影响该并发症的重要因素。对于出现肺部感染的患者及时抗炎治疗,可降低患者病死率,减少住院时间,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30例临床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诱发机制,影响因素,以便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分析2008-01~2008-12我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16例并发肺部感染30例,分析肺部感染的发生与患者年龄、病情程度、意识状态、延髓性麻痹、是否合并基础病以及预后的关系。结果高龄、病情重、昏迷者、存在延髓性麻痹及合并糖尿病、慢性肺病、心脏病及既往卒中史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增高。合并肺部感染者病死率明显高于无肺部感染者。结论控制肺部感染可有效提高急性脑梗死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糖水平控制对重症脑梗死肺部感染及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80例重症脑梗死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血糖水平控制在8~11.1mmol/L,观察组控制在4.4~8mmol/L。观察并比较2组在年龄、意识状态、延髓性麻痹、既往史、肺部感染以及病死率等。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及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制血糖水平可有效降低重症脑梗死肺部感染率及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发生院内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74例2型糖尿病伴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并发院内肺部感染情况分为院内肺部感染组(A组,n=21)和非院内肺部感染组(B组,n=153)。统计2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等一般情况,对具有明显差异的单因素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记录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74例2型糖尿病伴脑梗死患者中21例确诊为院内肺部感染,发生率12.1%;年龄、烟酒史、糖尿病史、脑梗死程度、昏迷、侵袭性操作等因素均为2型糖尿病伴脑梗死患者发生院内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约12.1%的2型糖尿病伴脑梗死患者治疗后发生院内肺部感染,年龄65岁、入院后昏迷、糖尿病程10a、存在长期烟酒史且治疗中涉及侵袭性操作的中重度脑梗死患者为院内肺部感染高发群体,应引起临床重视,并予以相关防预措施以降低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后假性延髓性麻痹致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12-02-2013-09我院收治的41例确诊为老年脑梗死后假性延髓性麻痹致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1例老年脑梗死后假性延髓性麻痹致肺部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株43株,革兰阴性菌占72.1%,其中最为常见的病原菌有肺炎克雷伯菌(27.9%)、铜绿假单胞菌(14.0%)、大肠埃希菌(14.0%)等;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较为(9.3%)。临床进行抗生素临床干预处理后发现,亚胺培南、万古霉素可使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敏感,该菌株对其他抗菌药物均耐药。所有患者经临床治疗后,36例患者的感染情况在1周左右得到控制。4例患者因继发多器官衰竭而死亡,病死率为9.75%。结论 肺部感染是老年脑梗死后假性延髓性麻痹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使用敏感抗菌药物针对病原菌进行治疗时,应遵循针对感染早期、足量、联合的原则。同时,还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强多频振动排痰、营养支持等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滴入鼻饲法预防脑梗死延髓性麻痹并发吸入性肺炎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136例脑梗死延髓性麻痹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70例予能全力250ml用静脉输液器接胃管滴入,80滴/min,1次/6h;对照组66例同样予能全力250ml,1次/6h,但用注射器以每分钟25ml速度由鼻饲管推入。所有患者在2周内观察胃食道反流次数及肺部体征变化。2次以上胸部X线检查。结果 实验组平均胃食道反流次数及肺炎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滴入鼻饲法能减少胃食道反流次数,降低脑梗死延髓性麻痹患者并发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脑梗死引起假性延髓性麻痹致吞咽困难的患者不在少数,为保证病人营养的供给,避免造成肺部并发症和营养不良,我科采用吞咽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合并假性延髓性麻痹致吞咽困难的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2-03-2014-03在我院治疗的老年脑梗死患者12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措施护理,干预组采用预防为主的护理措施。收集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以及2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病死率和咳嗽、咳痰、发热、电解质紊乱、排痰不畅症状的发生率,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病死率和咳嗽、咳痰、发热、电解质紊乱、排痰不畅症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老年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假性延髓性麻痹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检测、耐药性分析及防治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3年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后假性延髓性麻痹患者,对其中117例肺部感染者与同期65例未发生肺部感染者进行对照,采集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本组肺部感染率为64.3%,感染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0.01);分离致病菌542株,其中G-菌占67.9%,G+菌占22.3%,真菌占9.8%;G-菌以鲍曼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G+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亚胺培南和万古霉素分别对革兰阴性杆菌和阳性菌的敏感性最高.结论 积极病原学监测,合理选用抗生素,改善吞咽功能,加强呼吸道护理,均有利于脑卒中后假性延髓性麻痹患者肺部感染的防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老年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11—2012-11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切口感染发生率1.0%,肺部感染发生率3.3%,无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3.3%。对照组切口感染发生率为40.0%,肺部感染发生率33.3%,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20.0%,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为30.0%。观察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3.4%,对照组为63.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降低老年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09—2015-09我院收治的6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33例,A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B组采用溶栓治疗和综合护理,观察2组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结果治疗后,B组临床治疗与护理的效果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A组(P0.05)。结论溶栓和综合护理应用于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与护理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靶点综合治疗脑梗死后延髓性麻痹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科2014-03—2016-04收治的脑梗死延髓性麻痹患者1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康复组、中药组、康复加中药组,于治疗前与治疗后30d参照藤氏吞咽障碍7级评价法进行评分测定。结果治疗后各组吞咽障碍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疗效优于康复组,康复加中药组疗效均优于其余3组。结论多靶点综合治疗脑梗死后延髓性麻痹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急诊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67例急诊科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及综合护理组(B组),其中A组予以急诊常规护理,B组在急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综合护理,如严密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以及意识、瞳孔等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建立静脉通道以及转运过程中等护理,详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综合护理组的肺部感染及尿路感染发生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及死亡人数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组临床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有效降低颅脑外伤患者肺部感染以及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在急诊救治颅脑外伤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方法急性脑卒中患者122例,其中肺部感染组61例,非感染组61例,回顾性分析2组一般情况、并发症及预后。结果 2组年龄、住院时间、NIHSS、卒中病史、意识障碍、延髓麻痹、卒中类型、侵入性操作、糖尿病、COPD、低蛋白血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性别、卧床、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房颤例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好转、治愈率均小于非感染组,恶化、自动出院例数大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住院时间、NIHSS评分、既往卒中病史等11项;此外,肺部感染会明显影响卒中患者的预后,故应重视肺部感染并尽量控制危险因素,从而改善卒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自理能力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2018-03―2019-10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9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将经常规护理干预的49例患者纳入A组,将经循证护理干预的44例患者资料纳入B组。比较2组自理能力、并发症总发生率、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定结果。结果 2组干预2周后Barthel指数均较干预前升高,B组评分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GOS预后评定结果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经循证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其自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合并脑梗死患者术后并发症,旨在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收集我院行结直肠癌手术182例患者,按照入院时CT或MRI检查结果是否存在梗死灶分为梗死组60例和非梗死组122例。2组均采取直肠低位前切除术、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左结肠切除术及右结肠切除术治疗。对2组术前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心电图改变、肺部疾病、贫血及低蛋白血症等伴随疾病及术后肺部感染、肠梗阻、吻合口瘘、肛门排气延迟(3d以上)、心律失常及再次大面积脑梗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并对2组病死率进行分析。结果梗死组术后肺部感染、肠梗阻及肛门排气延迟发生率显著高于非梗死组(P0.05),而术后2组吻合口瘘、手术切口感染、心律失常及再次大面脑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梗死组:3.3%,非梗死组:2.7%,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较非脑梗死患者结直肠癌术后肺部感染、肠梗阻及肛门排气延迟的发生率显著提高,因此,术前采取积极的对症治疗措施,同时在术后加强肺部感染及肠梗阻的预防,才能减少脑梗死患者结直肠癌术后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预防中的应用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5-01—2016-01收治的92例老年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效果以及肺部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率以及感染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情绪情感评分、领悟家庭支持评分以及治疗总有效率(97.83%)高于对照组(84.78%),以上指标组间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是预防和降低老年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和感染率的有效途径,也是改善患者情绪、提高治疗效果的有效途径,值得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超早期脑梗死患者接受不同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的疗效,探讨使用rt-PA的最佳剂量及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 对我院2006-02-2012-02收治入院的300例发病6 h以内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00例接受rt-PA治疗,并根据治疗剂量不同分为2组,A组100例给予rt-PA 0.9 mg/kg,B组100例给予rt-PA 0.6~0.8 mg/kg.C组对照100例患者未接受rt-PA治疗.以治疗前与治疗后11 d、21 d、90 d的NIHSS、Barthel指数为指标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A组、B组在治疗前、治疗后11 d、21 d及90 d的NIHSS、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与C组90 d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疗效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基本痊愈+显著进步69例,占 69.0%;B组77例,占77.0%;C组39例,占39%.B组优于A组;3组再发脑梗死发生率较高,C组高于A、B 2组;A、B 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A组非症状性脑出血3例,症状性脑出血4例;B组非症状性脑出血2例,症状性脑出血3例.3组比较,P〈0.001;A与B比较,P〉0.05;A与C、B与C组比较,P〈0.001.结论 超早期脑梗死静脉应用rt-PA溶栓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联合静注弥可保治疗脑梗死后假性延髓性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1例脑梗死后并发假性延髓性麻痹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常规使用抗血小板、改善微循环、神经营养及综合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注射弥可保1 000 μg/d.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3周分别进行欧洲卒中量表评分(ESS)和吞咽功能评估.结果 治疗组ESS及吞咽困难恢复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68.11±11.98 vs 59.45±12.02,81.10% vs 73.33%,P〈0.05).结论 弥可保可能为脑梗死后并发假性延髓性麻痹治疗中有效的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