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周佳树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6,12(5):319-319
最近,有一个振奋人心的证据表明:有种很强的易化性驱动力调节着脊髓伤害性信息的传递,该驱动力起源于延髓头端腹侧区(RVM)并部分地由5-HT通路介导。Rhaman等人先前的研究已指出,神经源性痛的产生与5-HT作用于脊髓背角5-HT3型受体而使背角神经元对机械刺激诱发反应发生易化有关。进一步的证据表明,耗竭脊髓5-HT可减轻脊髓损伤所致的机械性痛觉超敏(mechanical allodynia)。 相似文献
2.
《中国疗养医学》2017,(5)
目的分析研究不同呼气末浓度和不同刺激电压下,七氟烷对脊髓手术中的运动诱发电位(MEPs)监测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4-09—2015-11接受胸腰段脊髓肿瘤切除手术的患者57例,予以常规全麻诱导后,分别测定刺激电压300 V、500 V、600 V时,七氟烷呼气末浓度为0.0%、0.5%、1.0%时的MEPs变化情况。结果左右两侧的波幅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即当处于相同刺激电压下,随着七氟烷呼气末浓度的上升,MEPs波幅有明显下降;且当七氟烷呼气末浓度不变时,刺激电压越高,MEPs波幅越大(P0.05);相同七氟烷呼气末浓度下,随着电压增大会提升MEPs的监测成功率;而在刺激电压相同时,MEPs监测成功率会随着七氟烷呼气末浓度的提升而下降(P0.05)。结论七氟烷呼气末浓度会对MEPs的检测产生剂量依赖性抑制,临床手术中可考虑通过加大刺激电压,来帮助增大波幅、提高监测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治疗中神经阻滞联合脊髓电刺激治疗对患者睡眠质量和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方法为回顾性分析,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收治的60例PHN患者为观察对象,参考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神经阻滞组(n=20)、脊髓电刺激组(n=20)、联合组(n=20)。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3、6、12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与治疗后12周总有效率、不良反应(乏力、视力模糊、嗜睡、头晕、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3组患者PSQI、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1、3、6、12周PSQI、VAS评分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6、12周,3组患者PSQI、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脊髓电刺激组、联合组患者PSQI、VAS评分均低于神经阻滞组,联合组PSQI、VAS评分均低于脊髓电刺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电刺激组、联合组患者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