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7,36(7):434-434
自从人类基因组完成后,医学基因组学、RNA组学及转录组学在临床病理方面的应用快速发展。美国在2006年底开展的癌症基因组(TCGA)计划已经深入到肿瘤病理形态的诊断、治疗、预后相关的DNA/RAN标志评估。应用基因测序、片段分析及荧光定量PCR技术开拓了国内外临床分子病理的新领域,也是临床医学和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临床应用及科研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2.
为了适应妇科肿瘤学快速发展的形势和需要,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决定委托解放军总医院设立“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妇科肿瘤病理与细胞学会诊中心”(以下简称会诊中心)。聘任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陈乐真教授担任中心主任,韦立新教授兼任中心副主任,同时聘任国内数家医院妇科肿瘤病理学家担任会诊专家。会诊中心附设在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主要承担以下工作:(1)会诊工作:进行妇科肿瘤的组织病理学和细胞病理学日常会诊;  相似文献   

3.
学习和掌握肿瘤的WHO分类,提高病理诊断和研究的水平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Zhu XZ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6,35(11):646-650
半个世纪以来,尤其是近20年来,肿瘤学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从基因和分子水平阐明肿瘤的发生发展规律,揭示了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问的差异,认识到大多数肿瘤是体细胞突变导致后天获得的遗传性疾病,对癌症本质是一种遗传性疾病(cancer is a genetic disease)的认识已渗入到临床肿瘤学的各个方面,在肿瘤的分类、诊断和治疗中许多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新世纪初出版的肿瘤WHO分类系列丛书,在肿瘤分类和诊断上反映了这些观念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世界上肝癌高发国之一,手术切除是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而病理学则是肝脏外科最主要的支撑学科。为此,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癌学组和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全国肝胆肿瘤及移植病理协作组于2010年制订了《原发性肝癌规范化病理诊断方案专家共识》(简称2010版《共识》)[1],对推进我国肝癌病理诊断规范化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近5年来,肝癌临床和病理学研究有新的进展,肝癌异质性、生物学特性、分子分型和个体化治疗等新概念开始成为现代临床肝癌治疗学的基本指导思想,这对肝癌病理诊断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2014年4月,在吴孟超院士的直接参与和指导下,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癌学组、中国抗癌协会病理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消化病学组、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肝脏外科学组、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和全国肝胆肿瘤及移植病理协作组召开了《原发性肝癌规范化病理诊断指南(2015版)》(简称《指南》)制订专家会议。  相似文献   

5.
病理诊断作为医学诊断的"金标准"之一,其价值在于能够揭示疾病的来源和预后,通过定性诊断和疾病分型分级,为临床医师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准确的参考.作为疾病最终诊断的来源,病理科在全院诊疗信息流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但长期以来,病理医师与临床医师之间的交流一直停留在口头和笔纸阶段,即使是在全院信息化建设广泛发展的今天,绝大多数的病理科仍然是游离在外的"信息孤岛".  相似文献   

6.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催生了分子病理学,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为个体化医疗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在个体化医疗中近几年发展迅速、临床意义凸显的当属肿瘤的个体化诊断和治疗,即肿瘤的靶向治疗.正确的靶向治疗的前提是准确的靶向分子病理诊断[1].伴随着肿瘤靶向治疗的迅速发展,临床病理科也迎来了病理学发展史上最好的机遇,分子病理学的发展可称为病理学发展史中的另一个里程碑[2],对病理学科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分子病理诊断是传统形态病理诊断的极大补充和完善,是生命科学赋予病理学的使命,将有效地推动病理学的学科发展,进一步奠定病理诊断在现代临床医学中的重要地位.每一位病理工作者有责任迎接这一挑战,对于促进病理科的发展与建设可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乳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外科保乳和微创治疗、肿瘤内科个体化治疗和靶向治疗的推行,以服务外科为主要目的、以肿瘤定性和分级为核心工作的传统外科病理学已经逐渐向服务和指导患者的个体化和规范化治疗方向转变,其涉及和涵盖的内容早已远远超出外科病理诊断的字面含义。通过专科化病理诊断提供全面规范的乳腺病理诊断报告以及肿瘤分子治疗的靶向检测的发展集中体现了这一趋势。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肿瘤的个体化诊疗模式已成为临床治疗的发展方向。随着肿瘤的个体化诊疗管理模式的发展,其相关信息、临床试验和基于组织的研究相关信息数据亦趋集中化。信息完整的标准化和结构化病理报告的应用,是患者个体化诊疗方案决策的重要一环。骨肿瘤活检和手术切除标本相对罕见、组织学形态复杂多样,病理诊断极具挑战性,需紧密结合影像学和临床信息综合判定[1]。以临床、影像及病理学各项参数为依据,选择精准个体化诊疗方案,有助于提高骨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近年随着人们对循环肿瘤细胞(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 CTCs )和循环肿瘤 DNA ( circulating tumor DNA , ctDNA )的认识逐渐加深,一种新兴的以血液为基础的肿瘤分子诊断应时而生。液体活检( Liquid biopsy )提供了一种无创性获得肿瘤相关信息的方式,具有安全,高效,实时等特点。相对于传统组织活检而言,液体活检的出现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其在肿瘤的早期诊断、临床分期、疗效评估和个体化治疗等方面体现出巨大的临床应用前景。虽然液体活检目前尚未在临床上普及,但随着技术的发展,液体活检必将迅速成为精确医学的核心部分。  相似文献   

10.
肿瘤转移是临床患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对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的发展、研究、增进了人们对肿瘤转移机制的认识,对于改进诊断和肿瘤的个体化治疗有一定的的指导意义,本就几个热点肿瘤转移基因和抑制基因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食管癌Rb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管癌Rb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李建民徐树明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Rb基因)是人体第一个肿瘤抑制基因,迄今研究发现在正常人体组织中Rb基因有不同程度的表达,而且其突变或异常表达也被发现在许多人体肿瘤组织中。我们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食管癌Rb基因蛋...  相似文献   

12.
<正>乳腺癌是临床特征、组织形态学及基因改变上均具有异质性的一组肿瘤,其准确的组织病理诊断对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判断至关重要。随着乳腺癌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及患者发病率的逐年增加,组织病理诊断的精准化更应贴近临床,更有利于判断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及疗效。本文就临床和病理医师关注的几个热点问题,包括乳腺癌组织学分类与分子分型的相关性、间质病变的病理诊断、小叶浸润癌和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DCIS)诊断的进展等进行系统性阐述,以期提高病理医师对乳腺癌临床生物学行为和治疗相关性的认识,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13.
在手术室开展术中冷冻切片病理诊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在手术室开展术中冷冻切片病理诊断对病理诊断准确性的影响以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了1997年1月-1999年12月间2966例术中冷冻常规病理切片的病理诊断。结果:手术室组良性病变占65.12%,高于病理科组的55.11%;手术室组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分别为0.33%和0.66%亦略高于病理科组0.15%和0.50%;其次,手术室组日平均例数达到6.15例,比病理科组的1.68例明显增多。结论:在手术室开展术中冷冻切片和病理诊断,大大满足了临床医师手术中确定病变性质的要求,而且有利于病理医师和临床医师间沟通。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EWSR1基因重排阴性的未分化小圆细胞肉瘤中的CIC重排肉瘤(CRS)或BCOR-CCNB3肉瘤(BCS),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北京积水潭医院病理科2014年1月至2020年9月病理诊断为未分化小圆细胞肉瘤且疑为尤文肉瘤但荧光原位杂交(FISH)未检测到EWSR1基因重排的病例28例,采用FISH检...  相似文献   

15.
提高对基底细胞样乳腺癌和三阴性乳腺癌的认识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乳腺癌是一类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肿瘤,无论在组织形态、免疫表型、生物学行为还是治疗反应上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随着肿瘤学研究的进展,肿瘤患者临床个体化治疗的要求使传统的肿瘤病理学分型方法面临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白蛋白RNAscope原位杂交检测在肝细胞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病理科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病理数据库中存档的152例肿瘤组织(包括肝细胞癌及组织形态与其相似的肿瘤)和33例不同部位肿瘤旁正常组织蜡块,制成组织芯片,使用RNAscope原位杂交法检测白蛋白...  相似文献   

17.
<正>病理蜡块是将病变的组织或脏器经甲醛固定、乙醇脱水、石蜡包埋后制成的组织块;病理切片是将蜡块在切片机上切成薄片,黏附在玻片上,行HE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作出病理诊断,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病理切片和蜡块是病理科具有重要价值的医学资料[1-4],由病理科按照《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病理学分册》《病理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规定保存。  相似文献   

18.
病理诊断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疾病的治疗效果,因而病理诊断质量也体现了一个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医疗水平。作为临床病理质量控制中心(简称质控中心),除了提高临床病理工作者的医疗安全意识外,尚需要加强辖区内病理科室内质量建设,并兼顾室间质量控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测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在膀胱肿瘤中的定量表达,探讨hTERT与膀胱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高清晰彩色医学图文分析系统,对4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标本中的hTERT的表达情况进行定量检测,并用13例正常膀胱组织标蕾作为对照。结果 BTCC组织标本中均可见有hTERT的表达,正常膀胱组织中无一表达,表达强度随着BTCC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增高以厦肿瘤的复发而相应增高。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hTERT在膀胱肿瘤中表达上调,可以作为诊断、监测复发的指标。应用免疫组化和高清晰彩色医学图文分析系统来对膀胱肿瘤hTERT的表达强度进行定量检测,为临床上对膀胱肿瘤进一步明确诊断、判断预后和治疗提供了良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转移是临床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对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的发现、研究增进了人们对肿瘤转移机制的认识 ,对于改进诊断和肿瘤的个体化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文就几个热点肿瘤转移基因和抑制基因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