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用吡拉西坦、尼莫地平、胞磷胆碱钠片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通心络胶囊,疗程均为30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显效率为83.33%,优于对照组的72.22%(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疗效好,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并有调脂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系统和血脂代谢的影晌。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通心络胶囊,观察两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血脂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7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在血液流变学、血脂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能明显改善脑梗死症状和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脂和血黏度,并有一定的溶栓作用,是改善脑组织缺血、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影响.方法:经临床确诊脑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通心络口服4粒/次,3次/日,连续4周.覌察其用药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指数、低切指数、全血及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能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和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脂和血黏度,对促进脑梗死康复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代谢综合症(metabolic syndrome,MS)患者血液流变学、血脂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择我院经血液流变学化验确诊异常的MS患者164例,分为治疗组82例和对照组8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降压、调脂、降血糖、生活干预等治疗,治疗组加服通心络胶囊,12周为1疗程.结果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对MS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血脂有影响,同时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未发现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发病72小时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30天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结果 治疗组治疗30天后,中国率中量表(c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而且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佳,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下降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好,能有效降低血液粘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10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对照组52例,2组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通心络胶囊,3粒/次,3次/d,连服4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血清hs-CRP、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hs-CRP均显著降低(P〈0.05),但治疗组降低更为明显。结论:通心络胶囊可减轻急性脑梗死炎症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及临床症状,且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无症状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变化及通心络胶囊对其的影响。方法分别测定72例ACI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指标,并与63例健康老年人进行比较;其中69例患者于通心络胶囊治疗30天后再次检测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指标,观察通心络的治疗作用。结果ACI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均较健康老年组高(P<0.01);血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较健康老年组高(P<0.05或P<0.01)。经通心络胶囊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和血脂参数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结论ACI患者存在血液流变学和血脂参数的明显异常;通心络胶囊可改善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异常。  相似文献   

8.
邢跃 《吉林医学》2008,29(23):2187-2188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和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通心胶囊,观察两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血脂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70.0%,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在血液流变学、血脂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能明显改善脑梗死症状和血流变学指标,降低血脂和血黏度,并起到一定的溶栓作用,是改善脑组织缺血,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静点参麦注射液,联合口服通心络胶囊,对照组给予静点黄芪注射液.心绞痛发作时均给予含服消心痛等治疗.结果 临床综合疗效,治疗组有效率95.2%,对照组有效率82.6%,两组比较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联合通心络胶囊能够明显改善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及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入选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冶疗组60例。两组均常规脱水降颅压,改善神经细胞代谢,防止并发症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通心络胶囊,每次4粒,每天3次,连服4周。观察其用药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指数、低切指数、全血还原粘度、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血液流变学、血脂水平与临床疗效,差异均有显著变化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能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有很好的临床疗效,是改善脑组织缺血的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1.
通心络胶囊对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变化及通心络胶囊对其影响。方法分别测定60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指标,并与50例健康老年人进行比较,其中60例患者于通心络治疗4周后再次检测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指标,观察通心络胶囊的治疗作用。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均较健康老年组高(P<0.01);血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较健康老年组高(P<0.05或P<0.01);经通心络胶囊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和血脂参数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存在血液流变学和血脂参数的明显异常;通心络胶囊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异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西药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中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120例老年患者,随机平均分成6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上口服通心络胶囊和氯吡格雷,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的方法。观察治疗3个月后其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变化,观察患者用药前后持续时间、硝酸甘油消耗量、心绞痛发作次数、程度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跟对照组在临床疗效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频率以及硝酸甘油的用量均比治疗前效果明显改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心电图观察对照组的疗效明显不如观察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血液流变学指标与血脂指标的比较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西药氯吡格雷治疗老年患者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上疗效显著,并能很好的改善血液中流变学及血脂指标,安全系数较高。  相似文献   

13.
通心络胶囊对肺心病加重期血液流变学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肺心病加重期血液流变学与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选2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60例肺心病加重期患者分为治疗组和通心络胶囊治疗组,各30例.分别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与血气各个指标变化.结果常规治疗组和通心络组在治疗前各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通心络组疗效显著优于治疗组(P<0.05).讨论肺心病加重期血液处于高黏状态,通心络胶囊具有降低血液黏稠性、聚集性、凝固性的作用,改善微循环及血液的流变性,从而改善了缺氧状态.  相似文献   

14.
通心络胶囊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缺血性脑卒中规范化治疗,治疗组(38例),在此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疗程3个月,结果2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参数均显著改善(P〈0.05,P〈0.01),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可明显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异常。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口服通心络胶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艳筠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0):1002-1003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35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5%,对照组总有效率62.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心电图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血液流变学、血脂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通心络胶囊能有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改善血流动力学,有效降低血脂。  相似文献   

16.
丹参通心络联用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梦龙 《河北医学》2006,12(1):51-52
目的:探讨丹参、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静滴硝酸甘油,治疗组静滴复方丹参,口服通心络胶囊,观察临床症状,心电图,血液流变学等变化。结果:两组临床症状,心电图无显著差异性(P>0.05),4周内进展为急性心肌梗塞对照组3例(10.71%),治疗组无发生,有统计学意义(P=0.0455),血液流变学有显著差异性(P<0.01或P<0.05)。结论:丹参、通心络胶囊联用无副作用,作用相加,具有扩张冠脉,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小板等,改善临床症状,是治疗冠心病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下肢外周动脉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5例下肢外周动脉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2例)和对照组(103例)。治疗组用通心络胶囊3粒口服,每日3次,并联用肠溶阿司匹林75mg,每日1次。对照组单用肠溶阿司匹林75mg口服,每日1次,疗程均8周。观察用药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血脂及踝臂指数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4.3%)明显高于对照组(58.3%);2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治疗组治疗后血脂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无显著变化;治疗组ABI由0.81上升至0.94(P<0.01)而对照组由0.81上升至0.82(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能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血脂代谢和踝臂指数,是改善下肢外周动脉病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配对后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药物加通心络胶囊治疗,疗程为8周。通过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心绞痛发作情况评价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血清C反应蛋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也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疗程结束后血清C反应蛋白、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心绞痛发作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可以降低血清C反应蛋白及血液粘滞性水平,从而改善心肌缺血,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9.
朱继田 《河北医学》2012,18(8):1083-1086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4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7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4粒/次,3次/d).连续应用2周后,对两组患者心绞痛、心电图及血脂指标进行分析.结果:①心绞痛改善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6.30%VS 71.23%,P<0.05).②心电图改善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7.67%VS 73.97%,P<0.05).③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治疗后TC、TG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DL-C显著升高,LDL-C显著降低,治疗组变化略优于对照组.结论:通心络胶囊可降低血脂,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可靠药物.  相似文献   

20.
通心络胶囊治疗脑梗塞临床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60例脑梗塞 住院患者,随机分为通心络组和丹参组,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实验室指标(血脂、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77%,对照组为72.22%,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脂、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功能等各项实验室指标明显改善,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心络具有调节血脂代谢、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血小板聚集功能等作用、能有效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减少迟发性神经元损害,改善脑梗塞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通心络胶囊为治疗和预防脑梗塞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