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门急诊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我院门急诊输液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给予常规静脉穿刺后输液护理,观察组55例患者在基础护理的同时采用护理干预手段,将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程度较对照组低,其患者满意度调查也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门急诊静脉输液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提高静脉输液质量,有效改善护患关系,并增强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干预对门急诊静脉输液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应城市人民医院门急诊接收的行静脉输液治疗的104例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门急诊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护理管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及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结果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管理干预对提高门急诊静脉输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可显著提高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门急诊静脉输液患者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门急诊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静脉输液患者131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系统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穿刺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穿刺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静脉输液不良反应,提高穿刺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泌阳县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行静脉输液治疗的126例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6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后静脉穿刺依从性、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静脉穿刺依从性为90.48%(57/63),高于对照组的65.08%(41/63)(P<0.05),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6.83%(61/63),高于对照组的84.13%(53/63)(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5.24%(60/63),高于对照组的74.60%(47/63)(P<0.05)。结论对静脉输液患儿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患儿静脉穿刺依从性及一次穿刺成功率,提升其家属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静脉输液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输液治疗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环境干预、心理干预、静脉输液前干预、静脉穿刺前干预、输液过程中干预、拔针与按压穿刺点干预。比较2组穿刺成功率、输液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和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护理满意度、输液依从性和穿刺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而2组护患纠纷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输液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提升家长满意度及患儿输液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陈小武  梁莉  王爱丽 《中国医药导报》2012,9(21):144-145,147
目的探讨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对门急诊静脉输液不良反应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20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根据医嘱实施对症护理),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静脉输液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静脉输液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明显低于对照组(38%)(P〈0.05)。干预组静脉穿刺例次及巡视中发现输液管内残余液体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而干预组静脉穿刺首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干预组在输液室环境及管理、护理操作技术、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方面评分也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门急诊静脉输液患者系统化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门急诊静脉输液不良反应,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钱惠霞 《大家健康》2016,(11):206-207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门急诊静脉输液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8例门急诊静脉输液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对照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门急诊静脉输液患者进行系统化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2月在我院进行静脉输液的120例患儿,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儿在输液时的穿刺次数、配合度、不良事件以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等.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穿刺次数、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静脉输液小儿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穿刺次数,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配合程度及患儿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文就护理干预对门诊、急诊静脉输液患者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抽取2016年7~ 12月期间在该院门急诊接受静脉输液的24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124例.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输液,实验组患者在输液同时予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首次穿刺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首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而护理满意度对比参照组也更高,虽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但是差异显著.结论:在门急诊中为静脉输液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提高输液质量、改善护患关系均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护理管理干预对急诊和门诊静脉输液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150例急诊或门诊静脉输液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75例.护理组采用系统护理管理干预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比2组患者的首次穿刺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结果 护理组非常满意40例,比较满意25例,满意9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为98.67%,对照组非常满意25例,比较满意15例,满意25例,不满意10例,护理满意度为86.67%,2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护理管理干预方式对于促进急诊或门诊静脉输液患者的输液过程良好开展有着重要影响,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对于静脉输液以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RB)植入静脉输液港的护理方式。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RB患者,患者均采取植入静脉输液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比较护理结果。结果:对照组堵管率为7.1%,观察组为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1.0%,观察组为95.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B植入静脉输液港护理中需要注意心理护理等方式,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舒适护理在门急诊静脉输液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门急诊静脉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20例15至65岁门急诊静脉输液患者将其按入门急诊输液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舒适护理,采用满意度问卷评价其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对门急诊护理服务满意度有显著统计学差距(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门急诊静脉输液中的运用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静脉输液的1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Wang-Baker量表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静脉输液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较高,可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门诊静脉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提高门诊护理质量。方法:选择门诊输液治疗的患者20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出现的出血、疼痛难忍、连续穿刺、液体渗漏等输液不良事件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输液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17.14%)明显低于对照组(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应用到门诊输液患者中,可大大提高门诊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的满意程度,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门诊儿科静脉输液患儿的效果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门诊静脉输液的32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160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患儿的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输液依从性、家长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儿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输液依从性、家长满意度等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门诊静脉输液患儿的不同性格及心理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输液依从性及患儿家长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腺体外科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腺体外科2014年9月~11月住院行外周静脉输液的患者240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模,从静脉穿刺部位、穿刺工具的选择、留置针留置时间、药物及输液顺序、静脉炎的处理等几方面进行循证护理综合干预。结果观察组静脉炎的发生率及发生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静脉炎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于外周静脉输液的患者,使用循证护理综合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提高静脉输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钟能灵 《大家健康》2016,(5):237-238
目的:对舒适护理干预应用于门诊静脉输液病患中的效果以及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搜集该院门诊部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进行静脉输液的114例病患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舒适护理,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最终的护理效果.结果:1)研究组病患的输液室的管理满意度、健康教育满意度、操作技能满意度、疼痛程度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2)研究组病患的护理纠纷发生率3.5%和不良反应发生率7.0%均显著低于参照组的(22.8%、26.3%,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应用于门诊静脉输液病患中的效果确切,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在急诊留观室静脉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5年2月急诊留观室静脉输液患者106例,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3例.干预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 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为96.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69%,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急诊留观室静脉输液护理中采用护理干预效果较好,能够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保证静脉输液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刘昌裕  徐祖余 《黑龙江医学》2021,45(22):2421-2422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脑卒中患者外周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0年7月新余市人民医院脑血管病科收治的88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PDCA循环管理,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09%,低于对照组的2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06,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73%,高于对照组的7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21,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外周静脉输液治疗中,效果良好,能够减少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并获得较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儿科静脉输液80例小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静脉输液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我院制定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分析两组患儿静脉输液时的多次穿刺、液体外渗、头皮刮伤、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的多次穿刺、液体外渗、头皮刮伤、发生率情况比较,观察组患儿配合度、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儿在静脉输液中的依从性,同时患儿及其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