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发热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近年来我院收治的58例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发热现象,经针对原因进行精心治疗护理,发热症状均得到控制.结论: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变化,及时发现致热原因,尽早进行治疗护理,才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影响颈脊髓损伤患者早期死亡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12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于住院期间死亡将患者分为早期死亡组和早期存活组.分析患者年龄、颈脊髓损伤程度、损伤节段等共计16项指标作为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对象,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再进行stepwise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患者年龄、颈脊髓损伤程度、损伤至入院的时间、损伤至手术时间、低钠血症、神经源性休克、中枢性高热、血白细胞数量、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淋巴细胞分类、血浆白蛋白、气管切开、肺部感染13项指标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颈脊髓损伤程度、神经源性休克、气管切开为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早期死亡的3个独立相关影响因素.结论 影响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早期死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患者损伤程度重、神经源性休克、气管切开是3个相关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期的护理.方法 通过对32例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有效的康复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痛苦.结论脊髓损伤的治疗与护理可以认为就是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徐冠超 《当代医学》2011,17(16):107-108
目的 解致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修复的研究进展.方法 对7例进行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患者中仅有3例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修复成功.结论 经过研究发现,脊髓损伤后是可以再生修复的,但目前这种再生修复能力还比较有限.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期的护理.方法 通过对32例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有效的康复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痛苦.结论 脊髓损伤的治疗与护理可以认为就是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期的护理.方法:通过对24例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有效的康复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痛苦.结论:脊髓损伤的治疗与护理可以认为就是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郭小惠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8):486-487
目的 探讨急性脊髓损伤早期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105例急性脊髓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并发症是脊髓损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 精心护理能预防或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比对急性脊髓损伤患者使用和不使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M-1的疗效,研究GM-1对急性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以来24例急性脊髓损伤病例,其中分为使用及不使用GM-1,通过对比浅感觉,运动及小便功能诸方面来研究GM-1对急性脊髓损伤的疗效.结果 使用GM-1的患者在浅感觉、运动及小便功能等方面功能恢复明显优于不使用 GM-1的患者.结论 GM-1对急性脊髓损伤的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方法 对我科接诊的12例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院前急救治疗及规范化的康复护理,其中11例患者达到了预期治疗目标.结论 规范化的院前急救及护理能够提高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可以提高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 MGB1)在脊髓损伤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07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兵团第一师医院就诊的87例脊髓损伤患者作为脊髓损伤组,脊髓损伤的严重程度根据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残损分级进行评估,分别于脊髓损伤后1、3、7d行静脉采血,另外取87例健康成年人血清做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血清中HMGB1、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分析HMGB1与IL-1β、IL-6 、TNF-α的相关性及患者损伤程度的关系.结果 脊髓损伤组伤后1、3、7d的HMGB1、IL-6、IL-1β和TNF-α水平均较高.脊髓损伤患者血清中HMGB1和IL-6水平在损伤后1d明显升高,在3d时水平达峰值AL-1β和TNF-α在伤后1d最高,3、5d后逐渐降低.相关性分析表示伤后1、3d中HMGB1水平与IL-6、IL-1β和TNF-α水平呈正相关(P<0.05).髓损伤后1、3d,患者血清中HMGB1水平与脊髓损伤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P<0.05),脊髓损伤的程度越重,患者血清中的HMGB1水平越高.结论 HMGB1在早期脊髓损伤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显著升高,并可作为早期脊髓损伤严重程度的评估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冯江学 《广西医学》2012,34(10):1407-1409
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是脊髓损伤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寿命.对脊髓损伤患者采取有效的修复治疗方法进行功能重建是临床上的难点.文中介绍了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的治疗及康复方法,为该病的临床治疗及康复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脊柱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损伤,磁共振成像因能多方位显示椎体、椎间盘和脊髓,成为脊柱外伤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现将我院2002年9月-2009年10月脊柱及脊髓损伤的125例患者MRI表现做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3.
颈部脊髓损伤多继发于脊髓骨折、脱位,但也有一部份脊髓损伤,摄x线片时不见骨折脱位的征象,称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其占颈椎及颈髓损伤的3.19%.本文报告15例该类型颈脊髓损伤患者,通过临床资料分析,表明颈椎管狭窄是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的发病基础;提出脊髓受到突出物一过性冲击或挤压,可视为脊髓损伤病因机制的一种;并对临床相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9月至2012年3月48例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入院时及术后随访时脊髓损伤程度按Frankel分级及JOA改善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获得9-62个月(平均27个月)随访,术后除Frankel分级A及B级患者各1例无恢复外,其余患者恢复1-4级.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结论分析颈椎原有的病变情况,针对脊髓受压迫节段选择合理术式对脊髓功能恢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李家冉  郭涛 《中华全科医学》2023,(5):753-756+760
目的 探讨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术后脊髓功能恢复与术前颈椎MRI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21年9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脊柱外科行手术治疗的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52例,采用JOA评分和改善率评定患者颈脊髓损伤功能。针对脊髓损伤MRI类型、脊髓损伤MRI范围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其与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术后预后的相关性,并明确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结果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52例。男性41例,女性11例,年龄为36~76(58.50±10.46)岁。入院时JOA评分为(5.69±2.09)分,末次随访JOA评分为(11.84±2.79)分,改善率为(54.49±20.18)%。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脊髓损伤MRI类型、脊髓损伤MRI范围与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术后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脊髓损伤MRI类型较脊髓损伤MRI范围对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术后脊髓功能恢复影响更大。结论 脊髓损伤MRI类型、脊髓损伤MRI范围与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  相似文献   

16.
脊髓损伤患者排便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髓损伤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造成损伤水平以下脊髓功能障碍.脊髓损伤患者尽管内在系统尚优质完好,但脊髓损伤打断了自主神经和体壁神经对消化道的支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45例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5例脊髓损伤患者年龄(38.4±12.5)岁,其中20~49岁占72.7%;男女比例为5.3 ∶1;农民和工人占67.3%.致伤主要原因依次为交通事故伤(39.2%)、高处坠落伤(30.2%)、重物砸伤(12.2%)、摔伤(10.6%).骨折以下颈椎(C4~6)及胸腰椎移行部(T11~L2)为好发部位.脊髓损伤以颈髓损伤为主(55.5%).不完全脊髓损伤发生率高于完全性脊髓损伤;胸脊髓完全性损伤发生率最高(47.1%).并发症发生率为50.2%,以泌尿系感染(40.0%)、压疮(13.9%)、呼吸系感染(5.7%)多见.结论 脊髓损伤以青壮年多见,致伤原因以交通事故致伤多见;C4~6与T11~L2是脊柱椎体骨折常见部位;颈髓损伤发生率最高;胸髓完全性脊髓损伤发生率最高;最常见并发症是泌尿系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针对脊柱、脊髓损伤的法医学鉴定分析实践情况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57例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回顾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的案情及损伤经过,进行X线、CT、MRI等检查,鉴定患者的损伤程度.结果:57例脊柱、脊髓损伤中,重伤2例(3.51%),轻伤7例(12.28%),分析伤病关系6例(10.53%),交通事故评残23例(40.35%),工伤事故评残19例(33.33%).结论:脊柱、脊髓损伤具有特殊性,应严格按照相关鉴定条款进行公正、客观的法医学鉴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外科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12月共收治31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并对治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手术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6个月~2年随访,平均9.8个月.按美国脊髓损伤学会脊髓功能评定标准,Frankel 分级评定神经功能恢复除2例稍差外其余均有明显提高.按JOA评分,术前平均5.24分,术后提高到10.97分.结论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根据脊髓受压的部位和范围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争取早期手术,可有效地改善脊髓功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脊髓损伤是由于各种外力作用对脊柱所造成的脊髓压迫或断裂.脊髓是感觉运动植物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因此损伤的主要症状是由于传导通路的中断而引起的麻痹.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损伤.往往造成患者不同程度的截瘫,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我科于2006年1月至2008年10月对脊髓损伤患者采取系统的康复护理和预防指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