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55例淋巴结石腊包埋切片进行了核仁组成区的相关嗜银蛋白(AgNORs)定量研究。结果提示,Ag-NORs技术简便、快速、实用,对淋巴结良恶性病变的鉴别及恶性淋巴瘤的病理分级,可提供有价值的形态学资料。  相似文献   

2.
丛琦  解礼华 《吉林医学》1996,17(1):13-14
本研究应用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BNoR)染色技术,在光镜下观察了72例淋巴结活检标本。光镜定量观察显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及恶性淋巴瘤(何杰金氏淋巴瘤与非何杰金氏淋巴瘤)AgNoR数目均显著多于慢性淋巴结炎,恶性淋巴瘤组AgNoR均值显著高于反应性增生,但两组中AgNoR数值个别有重叠。结果提示,淋巴结活检标本进行AgNoR数目及形态表现的观察,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很有助益。  相似文献   

3.
应用胶银染色技术,对21例淋巴瘤和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细胞核内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s)的核均数进行检测,对比观察,结果表明,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细胞AgNORs为(?)=1.42,淋巴瘤细胞AgNORs为(?)=6.73,两组对比P<0.01,差异有显著性。此外,银染的AgNORs颗粒的大小、形状与分布也有不同。这些变化综合分析,可能对区别某些良、恶性肿瘤的分型、分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探讨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9NOR)在鉴别滋养叶细胞肿瘤中的价值。研究背景滋养叶细胞肿瘤之间的鉴别诊断,尤其是葡萄胎与侵袭性葡萄胎之间的鉴别,长期以来一直是病理组织学上的棘手问题,本文试图以AgNOR这一定量指标来对此提供帮助。研究方法组织切片以胶质银技术染色,油镜下计数每例标本100个细胞核内的AgNOR数,求均值,以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研究结果葡萄胎伴滋养叶细胞轻度增生与重度增生之间,葡萄胎伴滋养叶细胞重度增生与侵袭性葡萄胎之间,以及侵袭性葡萄胎与绒癌之间AgNOR均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AgNOR定量可作为刮宫时鉴别良恶性葡萄胎的一项较实用指标,并可提示葡萄胎的癌前状态。  相似文献   

5.
使用胶质银染色技术,对28例良性腹水和26例恶性腹水进行核仁组成区(AgNORs)形态定量研究。结果表明,良性腹水间皮细胞与恶性腹水癌细胞二者在AgNORs数目、形态、大小及核内分布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另外,对5例临床上疑诊恶性腹水而常规落细胞学(HE)染色阴性或未肯定者进行上述定量分析,确定腹水良恶,结果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相一致。提示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常规脱落细胞形态学不足。  相似文献   

6.
应用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染色技术,对68例宫颈粘膜活检标本进行观察。其中宫颈炎症粘膜21例,不典型增生11例,宫颈癌36例,光镜定量显示,不典型增生和宫颈癌上皮AgNOR数目有显著差异、结果提示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技术对宫颈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有价值。  相似文献   

7.
应用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染色技术,对68例宫颈粘膜活检标本进行观察。其中宫颈炎症粘膜21例,不典型增生11例,宫颈癌36例,光镜定量显示,不典型增生和宫颈癌上皮AgNOR数目有显著差异。结果提示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技术对宫颈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有价值。  相似文献   

8.
9.
10.
黄群  王崇文 《江西医学院学报》1994,34(3):21-24,F003
用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的银染技术研究了57例经内镜切除的大肠腺瘤的AgNOR计数变化,以探讨AgNOR计数评价大肠腺瘤增殖性的价值。结果显示,管状绒毛状大肠腺瘤的AgNOR计数明显市政地管状腺瘤,而又明显低于绒毛状腺瘤(P<0.05);随着腺瘤异型增生的出现和程度的加重,其AgNOR计数逐步增加(P<0.05);随着腺瘤直径的增大,其AgNOR计数亦逐渐递增(P<0.01),且腺瘤的AgNOR计数与其直径呈现有意义的正相关(r=0.38,P<0.025);腺瘤的数目对AgNOR计数无明显影响;位于左半结肠的腺瘤的AgNOR计数高于位于右半结肠的腺瘤(P<0.05)。结果提示AgNOR计数反映了大肠腺瘤的增殖活性,它可作为评价大肠粘膜异型增生的定量参数。  相似文献   

11.
用银染技术观察研究53例卵巢囊腺性肿瘤中核仁组成区相关蛋白(AgNORs)的数量、大小及分布情形。结果表明,良性肿瘤之AgNORs均数低于交界性肿瘤、交界性肿瘤低于恶性肿瘤(P<0.01);良性肿瘤AgNORs颗粒小于恶性肿瘤。三组之间存在相互重叠现象。浆液性肿瘤与粘液性肿瘤AgNORs的数量及大小亦有显著差异。各组AgNORs在核内的分布无明显差别(P>0.05)。结果提示,AgNORs定量检测对鉴别良性、交界性及恶性卵巢囊腺性肿瘤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使用胶质银染色技术,对28例良性腹水和26例恶性腹水进行核仁组成区(AgNORs)形态定量研究。结果表明:良性腹水间皮细胞与恶性腹水癌细胞二者在AgNORs数目、形态、大小及核内分布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另外,对5例临床上疑诊恶性腹水而常规脱落细胞学(HE)染色阴性或未肯定者进行上述定量分析,确定腹水良恶性质,结果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相一致。提示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常规脱落细胞形态学之不足。  相似文献   

13.
核仁组成区NORs(nucleolar organizer regions,NORs)是位于细胞核仁中的DNA片断,含有rRNA的基因,其数量和构型常反映细胞的活性。利用银染方法可显示与NOR相关的一些蛋白,即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s)。本文利用AgNORs染色法对49刮皮肤良恶性肿瘤进行了定量定性研究,以探讨其对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表明,AgNORs计数的差别在皮肤良恶性肿瘤之间是十分显著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嗜银染色(AgNOR)计数对52例皮肤T细胞淋巴瘤(CTGL)及9例皮肤假性淋巴瘤(CPL)进行鉴别诊断。每例均在高倍油镜下随机计数200个细胞的AgNOR,并求得其平均数,标准差及均数标准误,结果如下:22例蕈样肉芽肿前期(MFI)为1.17±0.09SEM=0.01;24例蕈样肉芽肿浸润期(MFⅡ)为1.17±0.11 SEM 0.01;4例蕈样肉芽肿肿瘤期(MFⅢ)为3.55±0.87 SEM=0.43;2例非向表皮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NECTCL)为4.5±0.28 SEM=0.19;9例CPL为1.17±0.1 SEM=0.03。结果说明在CTCL(MFⅢ+NECTCL)与CPL之间(t=7.13;P<0.001)和MFⅠ与MFⅡ之间(t=4.75;P<0.001)AgNOR计数的差别是极为显著的。因此,AgNOR在鉴别诊断上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5.
16.
本研究应用核仁组成区相关蛋白(AgNOR)染色技术对31例肠上皮化生、11例中重度异型增生、16例肠型胃癌、14例胃型胃癌组织中的AgNOR进行研究,20例正常胃粘膜作对照。发现正常胃粘膜经肠上皮化生到异型增生至胃癌,AgNOR计数/细胞核随病变异型程度的加重而递增,各组间均见显著性差异(P<0.01~0.001),同时观察到胃癌组细胞核内AgNoR大小不等,弥漫分布,有的呈块状分布。结果提示AgNOR计数和形态特点有助于胃癌及癌前病变的鉴别。  相似文献   

17.
应用核仁组成区相关蛋白(AgNoRs)染色观察52例不同类型肠上皮化生(简称肠化生),11例中重度异型增生、30例胃窦癌及4例正常胎儿胃粘膜和20例正常胃粘膜AgNOR量的变化,发现Ⅲ型肠化生AgNOR计数显著高于Ⅰ、Ⅱ型肠化生(P<0.05)。从正常胃粘膜上皮,经肠上皮化生到中重度异型增生到胃癌,AgNOR计数随细胞异型程度的加重而递增,各组间均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Ⅲ型肠化生与胃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具有较高AgNOR计数的中重度异型增生是重要的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18.
对子宫内膜癌、非典型增生、单纯增生、增生期内膜及分泌期内膜共104例,分5组进行核仁区相关蛋白(AgNoRs)的研究。每个细胞核内AgNoRs颗粒平均数为内膜癌组>非典型增生组>单纯增生组>增生期内膜组>分泌期内膜组。各组间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意义。本文提出AgNoRs计数在鉴别宫内膜良、恶性病变有显著意义,在不同程度的良性增生性病变中也有差异。故AgNoRs计数在宫内膜良、恶性病变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应用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s)染色技术对10例肺部良性病变和29例肺癌(12例鳞癌、9例腺癌和8例小细胞肺癌)进行核仁组成区定量研究,结果表明:肺癌各组平均每核含AgNORs量均显著高于肺部良性病变组(P<0.01),在肺癌各组中,小细胞肺癌平均每核含AgNORs量显著高于鳞癌(P<0.05)和腺癌(P<0.01),鳞癌平均每核含AgNORs量显著高于腺癌(P<0.01)。此外,AgNORs在不同病变细胞核中有一定的分布形式,恶性肿瘤中,AgNORs以聚合型和分散型为主,良性病变中,AgNORs以规则型为主。提示AgNORs定量研究有助于肺部良、恶性病变以及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的鉴别。  相似文献   

20.
用嗜银染色技术对34例良性胃溃疡、40例胃粘膜异型增生、46例胃腺癌组织石蜡切片中的核仁组成相关蛋白(AgNOR)进行研究,25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作对照。发现对照组、良性溃疡组,异型增生组和腺癌组的细胞核AgNOR平均计数差异有显著性(P<0.01)。恶性细胞中AgNOR的体积、形状及在细胞核内的位置也不相同。作者认为此法有助于区别胃的良性和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