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73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47例与对照组126例。两组均给予相关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前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和焦虑(SAS)、抑郁(SDS)自评量表评分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和SAS、SDS评分均降低,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心理干预对手术病人术前焦虑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手术病人术前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50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辅导和卫生宣教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观察组干预前焦虑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术前焦虑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术前护理干预对减轻手术患者焦虑心理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与探讨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消化内科治疗的17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消化道症状、生活质量以及不良情绪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消化道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护理干预能大大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积极接受疾病治疗,减缓消化不良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子宫肿瘤围手术期焦虑的影响.方法 40例妇科子宫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患者在治疗中均直接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护理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积极的护理干预.结果 护理干预前子宫肿瘤患者SAS和SDS评分较国内常模高,心理护理干预后两组对照SAS和SDS,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子宫肿瘤围手术期焦虑的正面影响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心理干预对透析患者焦虑抑郁的护理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护理心理干预对透析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 将62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1例,比较两组在不同时间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护理效果.结果 第2次评定干预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护理质量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心理干预能明显缓解透析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6.
心理干预在胃癌患者围术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焦虑和抑郁的护理效果。方法:将80例行胃癌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患者均采用抑郁(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价,并比较二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抑郁和焦虑指数在治疗后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而对照组治疗后比治疗前抑郁和焦虑指数下降不明显(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两项指数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结论:对胃癌患者围术期进行心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儿科治疗过程中缓解家长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20例肺炎患儿,按患儿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予以对照组家长常规护理,观察组家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家长心理问题发生率及抑郁、焦虑心理改善情况,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心理护理后观察组患儿家长心理问题发生率为1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8.33%(χ2=45.748,P0.05);两组患儿家长护理前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后观察组患儿家长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15.590,14.584;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χ2=15.545,P0.05)。结论:儿科治疗过程中缓解家长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整体性护理干预对透析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血液透析中心收治的12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整体性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护理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自制问卷评估两组护理后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SDS、SA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95,1.493;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分数、SAS分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285,-32.813;P0.05);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832,P0.05)。结论:整体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哮喘焦虑患者行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近年来接收的伴随焦虑情绪的90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5例,观察组患者在护理中接受心理护理、健康指导、家庭社会支持等系统护理干预,参考组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HAMA)评分及生活质量(AQLQ)评分变化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与干预前相比,两组患者HAMA及AQLQ评分均出现显著变化,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93.3%,参考组75.6%)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哮喘焦虑患者常规干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其焦虑情绪,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专项护理干预在晚期癌症姑息治疗患者家属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自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临床上被确诊为癌症晚期且接受姑息治疗的101例患者及其家属10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共52例,仅给对照组患者进行姑息治疗;观察组患者共计49例,在对照组姑息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对其家属进行专项护理干预。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家属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并对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焦虑及郁闷指数情况和两组患者在干预后的QLQ-C30量表中各项功能得分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家属的SDS、SAS两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郁闷指数,干预前,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QLQ-C30各项功能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癌症晚期姑息治疗患者家属的专项护理干预效果显著,不仅对患者家属的焦虑和抑郁有缓解,更能够影响患者的情绪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该文将80例行高压氧治疗的患者分为二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SAS及SD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0%低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干预对行高压氧治疗患者具积极影响,可缓解焦虑、抑郁心理,并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减轻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手术前焦虑的效果.方法 将4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手术前焦虑、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焦虑值及血压、心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经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后焦虑值及血压、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手术前的焦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心脏搭桥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个体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心脏搭桥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护理方式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实施个体护理方式。比较分析两组心脏搭桥手术患者SAS评分(焦虑心理自评量表评分)、血压水平、心率水平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心脏搭桥手术患者的SAS评分(焦虑心理评分)、血压水平、心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脏搭桥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个体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心脏搭桥手术患者的焦虑心理状态,稳定其心率水平及血压水平,增强其对围手术期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精油芳香疗法对创伤性骨折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缓解效果。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创伤性骨折手术患者发放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焦虑程度调查。将80例SAS评分>50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仅术前予以不良情绪心理疏导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围术期给予精油芳香疗法干预。2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再次进行SAS评估,并对治疗前后患者的SAS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患者干预后S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油芳香疗法能有效缓解创伤性骨折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透析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血液透析中心收治的12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循证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护理前后SDS(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抑郁自评量表)、SAS(Self-Rating Anxiety Scale,焦虑自评量表)评分,自制问卷评估两组护理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前SDS、SAS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护理前SDS、SAS评分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95,1.493;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分数、SAS分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285,-32.813;P0.05);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832,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心理康复对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心理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078,-8.131;P0.05);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608,P0.05)。结论:心理康复护理有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直肠癌造瘘患者负性心理状况调查,了解其手术期间负性心理状况,并探究全程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直肠癌造瘘患者负性心理的影响。方法:本组观察对象选择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于我院行直肠癌造瘘手术的90例患者以及体检健康人员,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直肠癌造瘘患者负性心理状况。将9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进行全程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HAMD、SAS评分,并评价正常心理恢复、正常护理造口以及排便正常等护理效果。结果:直肠癌造瘘患者HAMD、SAS评分均显著高于体检健康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693,28.455;P0.001);两组患者护理后HAMD、SAS均显著低于护理前,且护理后观察组HAMD、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3.43±2.04)分、(44.56±5.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52,-7.843;P0.001);观察组正常心理恢复、正常护理造口以及排便正常人数比例分别为93.33%、91.11%、82.22%,显著高于对照组(71.11%、68.89%、6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01,6.944,4.486;P0.05)。结论:直肠癌造瘘患者具有明显的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经全程综合护理干预后能够显著改善负性心理状况,相较于常规护理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改善头颈部肿瘤患者心理状态的效果。方法根据Zung抑郁自评量表、Zung焦虑自评量表,观察组42例,对照组41例;观察组给予心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心理干预前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心理干预是一种改善癌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不良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自2012年9月~2013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以糖尿病的常规治疗,其中对实验组给以心理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和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进行评定,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心理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无显著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跃0.05);实验组心理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具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心理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具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干预手段,可使患者深入了解糖尿病,减少甚至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依从性,增加了患者的治疗信心,有助于患者的血糖控制,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青年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压力状况,探讨其干预对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纳入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32例青年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7例,男40例,女27例;对照组65例,男34例,女31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医疗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心理干预,分别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心理健康(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心理压力(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CPSS)的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和CP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知觉压力量表(CP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40,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600,-6.050;P0.05)。结论:青年血液透析患者容易焦虑抑郁,心理压力大,心理干预可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