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复杂性科学是一门新兴科学研究形态,它与生命科学、医学的结合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国内医科院校普遍未开设相关课程。为了拓展医学生视野,变革其思维方式,并为他们今后的多学科交叉合作做好准备,医科院校应为高年级医学本科生或研究生探索开设“复杂性科学与医学漫谈”选修课程。课程设置方面,宜以“蝴蝶效应”这一科学寓言为切入点,依次介绍混沌、分形、自组织和复杂系统理论的概念、理论框架,以及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教材宜采用科普图书《蝴蝶效应之谜》;教学实施中宜充分运用“隐喻”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郑威楠  窦杰贵 《农垦医学》2003,25(3):215-216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科学中非常重要的基础课,学好解剖学可为其它基础学科、临床医学及相关学科奠定坚实的基础。许多学者重视深入研究科研而忽略了科普,科研与科普是科学这个范畴内的两个方面。科研是科学研究,医学科普学是科学的一门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有赖于大力开展全民精神文明教育、全民素质教育和文化科技知识科普教育;而全民健康素质的提高则有赖于大力开展预防医学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水平,科普创作应运而生。其中医学科普最惹人注目,因为人人都想健康长寿。医学科普和卫生宣传是人民的需要。因为在我国现有的十亿五千万人口中,卫生技术人员只有三百多万人,每千人口只有卫生人员3.19人。(比例最小的河南省仅有2.3‰)也就是说全国有99.7%的人是不懂医学的人。而全国人口中有93%的人只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他们需要通过大量通俗易懂的科普作品来获得卫生知识。即使我们的专家、教授,也因为“隔行如隔山”而需要借助医学科普和卫生宣传来得到保健常识。医学科普和卫生宣传是时代的需要。我们的时代是社会科学化,科学社会化的时代,  相似文献   

5.
加强"医学写作"教学,打好医学工作者的语言文字基础,本文从六个方面阐述了从音、形、义、字、词、句抓起;重视文字书写的基本功训练;积累医学语言词汇;重视病历书写教学;重视医学科普文章写作技巧的训练;指导学生学会写医学论文。  相似文献   

6.
"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 现在正是中国医学科普事业发展的好时期, 希望通过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的’’五个一’工程, 让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积极行动起来, 参与到医学科普事业中来, 共同努力, 打造医学科普的’’神笔马良’和’’同声翻译’, 用生活化、智能化的方式, 让科学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让科普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引导公众形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为构建文明社会、增进人民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谈及新时代医学科普怎么做, 湖南省急救医学研究所、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主任委员祝益民教授充满期待。为进一步了解医学科普的发展现状、分会工作重点、未来发展方向等, 本刊特邀祝益民教授进行经验分享。  相似文献   

7.
科学文化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鼓励、引导护生参与社区医学科普活动,在提高民众医学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可以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1现代科普理念现代科普理念是“让大众理解科学、热爱科学”[1]。目的在于激发国民对科学的兴趣,促进公众对科学事业的了解,打破科学事业与民众之间的藩篱,使人们对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史、科学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与伪科学、科学发展前沿等基本科学知识有更多更深的理解。“让大众理解科学”,即是指有些科学只需要理解,而不是必须接受的知识。美国著名科普作家阿西莫夫说过这样一句话,“你可以不做一个文学家,但是不妨碍你欣赏莎士比亚。同样,要欣赏科学,也不一定要做一个科学家。[2]”2社区科普与医学科普社区科普教育涉及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国民素质、社会文明的程度,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伟业。目前各社区居民渴望开展科普活动,而科学知识普及是广泛的,一是表现在科普对象的广泛性。由于各社区环境、人员结构的不同,其生活群体在科学文化、生活习俗、兴趣指向等各方面也不尽相同。二是表现在科学知识本...  相似文献   

8.
医学科技工作者要重视科普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芳  游苏宁  常静  陈新石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34):2447-2448
医学科普承担的是宣传和普及医学科学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的任务.医学科技工作者有责任将这些医学领域的新知识、新理论、新观念、新技术和新动态变为更通俗易懂的科普文章,以便被更广泛的公众所了解,从而提高公众在医学领域的科学素养,为医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科学环境.  相似文献   

9.
科普知识是一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种种科学现象和理论的知识文字,用以普及科学知识为目的。医学科普是医学科学和医学技术普及的简称,即把人类在认识医学科学实践中产生的医学科学技术、医学科学方法、医学科学思想、医学科学精神,通过多种有效的手段和途径向社会公众传播,为公众所理解和掌握,并不断提高公众医学科学文化素质的系统过程。当我们用术语对患者做健康教育时,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医学科普传播的一项主要任务是不断缓解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意识的提高与医学科学素质低之间的矛盾。而目前医学科普传播存在着诸多问题,基于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医学科普传播政策,探讨当前医学科普传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医学实验动物学科是医学发展重要的基础和支撑条件,通过在编制、观念、人才、技术、科研、服务、文化、科普等领域的创新发展,构建了医学研究标准化动物实验支撑平台,开辟了发展医学实验动物学科新的途径和模式。  相似文献   

12.
以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科普兴趣小组近几年以网络为平台,提升健康科普能力的实践为例;探索运用微博、贴吧、QQ、Skype等新载体,开展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的健康科普能力建设,取得初步成绩。初步论证,以网络为平台开展健康科普活动,来提升学生科普能力是可行的。但是,如何提高科普效率、确保科普质量,如何调动更多师生的参与积极性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难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面向医学科技评价的本体模型,为完善医学科技评价本体奠定基础,为医学科技评价研究数据管理系统提供支持。方法:通过分析医学科技评价需求、调研医学科技评价维度及现有科研本体研究现状,以现有医学科技评价维度和科研本体为依据,构建本体模型,并抽取其中概念及属性。借鉴骨架法和七步法,利用Protégé构建本体并进行检索及可视化展示。结果:建立了包含8类顶层模块、303条概念及21种语义关系的医学科技评价工作的本体模型,并借助Protégé进行检索及可视化展示。结论:构建医学科技评价本体能够更好地管理和组织指标数据,揭示科研网络关系,为医学科技评价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角度,便于科研数据或信息资源的共享。  相似文献   

14.
新信息环境下军队医学图书馆发展策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阐述了新信息环境下文献信息的产生、传输和利用所产生的本质变化,分析了新信息环境的变化对图书馆学科和图书馆行业发展的影响,指出军队医学图书馆在发展定位上,要从主要面向医疗、科研和教学的文献信息保障转变到发挥医学文献信息研究在卫生政策与管理、医学科技创新、疾病控制与预防3个领域的支撑作用,提出了新信息环境下军队医学图书馆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分析医科大学生的科学素质现状,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以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科学素质教育.方法 采取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1835名医科大学生的科学意识、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以及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态度等进行调查,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收回有效问卷1690份,其中52.1%同学能正确回答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6.
广州医科大学通过以综合性实验为主体,以学生自主设计性实验、大学生课余创新性实验为支撑,以虚拟仿真实验与实体操作实验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为重要教学手段,同时结合基于智能模拟人系统开设的"模拟机能实验学"选修课和青少年医学科普教育活动,对机能实验学进行了改革。问卷调查显示,改革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科研素养以及临床和...  相似文献   

17.
医学理性精神属于医学科学精神的范畴,是医疗活动的精神基础,与医德关联密切,与医学应当共鸣。面对守望生命的事业,坚持高尚的和稳定的医学理性精神是促进和谐医疗消费的重要因素,是医学目的之逻辑必然性的展开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8.
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是社会责任,而面向公众健康的科普信息服务是较为有效的一种措施,我国公众健康素养和健康科普信息服务的现状并不理想。在分析医学图书馆在医学信息资源、先进技术设备及专业人才方面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医学图书馆开展健康科普信息服务的途径和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旨在从全新的视角探讨阅读策略,通过对一些篇章模式的认真研究,这些篇章模式具有作者与读者间交际互动的篇章构成特点,科技(包含医学)文献的组成框架中常会出现这些篇章模式。这些发现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医学生,包括护理专业学生阅读医学文献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医学科普相声这一全新科普模式对于上海社区居民骨健康认知程度的影响。  方法  2018年6月—2019年1月,采用方便抽样法从3个社区各抽取150例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其中科普相声组150例、传统宣讲组150例、空白对照组150例。分别在基线、科普干预3个月及6个月后对3组居民进行骨健康认知评估。联合社会人口学资料,对干预前后骨健康认知进行分析。  结果  同基线期相比,科普相声组、传统宣讲组的骨健康认知在科普干预3个月、6个月后均有提高。其中,科普相声组的4个知识点知晓率均有显著提高(均P < 0.05);而传统宣讲组仅2个知识点知晓率有显著提高[骨质疏松症的定义(χ2=93.329,P < 0.001)、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特征(χ2=8.035,P=0.018)]。  结论  医学科普相声这种创新科普模式具有更佳的科普效果和更广泛的适用知识范围。未来精准化社区健康科普活动要特别考虑创新科普模式等因素对科普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