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自1975年1月~1988年12月共收治456例急性肠梗阻,其中腹部手术后早期机械性肠梗阻共22例。占急性肠梗阻的4.82%,现就诊治问题予以讨论。临床资料本组22例中,男性16例,女性6例,年龄最小者为出生后3个月,最大者为63岁。术后24小时发生肠梗阻1例,1周内10例,2周内4例,3周内7例。阑尾切除术后9例,胃大部切除术后2例,贲门癌根治术后1例,胃穿孔修补术后1例,肠套叠复位术后2例,肠瘘修补术后1例,脾切除术后2例,膀胱癌根治术后1例,肠粘连松解术后1例,子宫切除术后1例,肝破裂修补术后1例。手  相似文献   

2.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指发生在腹部手术后1~3周内,由于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形成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肠梗阻[1]。我科2000~2002年对腹腔手术发生早期炎性肠梗阻病人10例,全部采用非手术治疗,效果良好。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人10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10岁至70岁;发生于胃穿孔修补术后2例,阑尾炎切除术后5例,胆囊炎切除术后2例,肠破裂修补术后1例;术前营养不良,脱水3例;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2例,血蛋白<30g/L4例,30~35g/L者6例。炎性肠梗阻发生时间:术后1周内3例,术后2周内5例,术后…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阑尾炎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金有  余静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5):2265-2267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小儿阑尾炎治疗中的价值与开腹手术比较的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9年10月收治的103例阑尾炎患儿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本组中44例行开腹阑尾切除术,59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其中4例腹腔镜中转开腹手术,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随访90例(87.4%),平均随访时间(6.5±3.0)个月,9例术后切口感染,延期换药2周后愈合,3例出现粘连性肠梗阻(其中2例手术治疗,1例经保守治愈,随访12个月未出现腹胀、腹痛)等梗阻症状.2例术后出现阑尾残株炎,经保守治疗2~3周后症状消失.结论:对小儿阑尾炎一旦确诊,应早期手术治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小儿阑尾炎安全有效,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较多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近年我院收住阑尾切除术后右下腹疼痛患者 3例 ,现分析腹痛原因并对术中注意事项进行讨论。1 病例报告例 1,男 ,30岁。以阑尾切除术后 1个月 ,腹痛腹胀 1天为主诉入院 ,伴呕吐、肛门未排气排便。X线示机械性肠梗阻 ,诊断为粘连性肠梗阻 ,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下段回肠壁与原阑尾手术切口粘连成角而梗阻。予以松解后腹壁切口腹膜连续外翻缝合 ,以保持腹膜缝合内面光滑。术后恢复良好 ,痊愈出院。例 2 ,男 ,5 5岁。以阑尾切除术后持续右下腹隐痛半年为主诉入院。半年前在外院行慢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 ,术后持续右下腹隐痛 ,无发热 ,各项检查…  相似文献   

5.
回盲部癌并发阑尾炎67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回盲部癌并发阑尾炎或阑尾周围脓肿比较少见。我院1978— 2 0 0 0年间共收治各型阑尾并行手术治疗共计 3 72 3例。其中回盲部癌并阑尾炎或阑尾周围脓肿 67例 (占0 .18% )。本组 16例分别于 6~ 8个月前行阑尾切除术 ,后因右下腹部扪及包块 ,其中 9例合并不全性肠梗阻再次手术证实为回盲部癌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5 2例 ,女 15例。年龄 3 8~ 72岁 ,平均 5 3岁。均以急腹症就医。初步诊断 :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3 8例 ;急性阑尾炎穿孔 17例 ;阑尾周围脓肿 12例。其中合并不全性肠梗阻或右下腹扪及包块分别为 2 1例和…  相似文献   

6.
盐酸利多卡因用于婴幼儿腰麻500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1992年以来 ,应用 2 %盐酸利多卡因行小儿腰麻 192 4例 ,取得效果满意。现对其中 5 0 0例临床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5 0 0例中 ,年龄最小 6个月 ,最大 13岁 ;手术时间最长95min ,最短 2 0min。手术种类 :疝囊高位结扎术 180例 ,阑尾切除术 16 5例 ,下肢手术 6 5例 ,鞘膜翻转术 35例 ,烧伤植皮术 30例 ,肠梗阻 2 5例。术前用药 ;苯巴比妥钠 3mg/kg、阿托品 0 0 2mg/kg ,术前 30min肌注。基础用药 :通常用硫贲妥钠 ,新生儿至 6个月浓度为 1 2 5 % ,5~ 15mg/kg ;7个月至 3岁浓度为 2 5 % ,15~ 2 0mg/…  相似文献   

7.
<正>2009-02—2012-08笔者所在科收治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67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7例。男45例,女22例;年龄2367岁,平均(49.5±8.4)岁。手术类型:脾脏切除术17例,胆囊切除术12例,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11例,左半结肠切除术12例,外伤性肠破裂修补术7例,胃癌根治术5例,阑尾切除术3例。早期炎性肠梗阻发生时间:术后467岁,平均(49.5±8.4)岁。手术类型:脾脏切除术17例,胆囊切除术12例,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11例,左半结肠切除术12例,外伤性肠破裂修补术7例,胃癌根治术5例,阑尾切除术3例。早期炎性肠梗阻发生时间:术后425d,平均(10.5±6.7)d。2护理2.1心理护理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多处于手术恢复期。患者在临床上常表现为突然发作的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结肠梗阻的诊断、围手术期处理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 1991年 1月至 1997年 11月间手术治疗的急性结肠梗阻 5 7例。结果 癌性结肠梗阻占 72 % ( 41/ 5 7) ,而术前确诊率仅 3 2 %( 13 / 41)。术前选用预防性抗生素静脉滴注 ,术中行肠减压及结肠灌洗 ,行一期切除手术 44例 ,占 77% ( 44 / 5 7) ,同时一期吻合 3 6例 ,占 82 % ( 3 6/ 44 ) ,其中左半结肠病变者占 5 6% ( 2 0 / 3 6) ,无死亡及吻合口瘘发生。结论 对急性结肠梗阻应加强术前诊断和认识 ,完善术前、术中处理是降低一期肠切除和吻合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小梁切除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MMC)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72例 ( 72眼 )青光眼 (多为难治性 )行小梁切除术 ,术中应用MMC ,浓度为 0 2~ 0 3mg/ml,时间 5min。术后随访 6~ 12个月。结果 术后 6个月眼压控制率 ( <2 1mmHg)为 90 2 8%,≤ 15mmHg者占 80 5 6 %。术后并发症轻。结论 小梁切除术中应用MMC能有效的防止滤过泡瘢痕化 ,提高青光眼、尤其是难治性青光眼患者的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 1986年 3月至 1994年 12月共施行阑尾切除术5 76 0例 ,术后发生腹腔脓肿者 16例 (发生率 0 0 0 2 % ) ,院外阑尾炎术后腹腔脓肿转入我院 18例 ,均经手术治愈。现结合临床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4例中男 12例 ,女 2 2例 ;年龄最小者 5岁 ,最大者 6 3岁 ,平均 36岁。手术取麦氏切口 2 3例 ,经腹直肌切口11例。术中见阑尾穿孔 2 8例 ,未穿孔 6例。手术置引流者2 8例 ,未置引流者 6例。膈下脓肿 1例 ,腹腔脓肿 13例 ,盆腔脓肿 2 0例。临床表现 :发热 2 9例 ,多为不规则持续性发热。腹痛或腹胀 2 8例 ,其中有典型肠梗阻者 5例 ,伴有…  相似文献   

11.
我院于1996年6月~2004年12月共实施腹部手术851例,其中32例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经治疗后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18~75岁。上腹部手术15例(46.9%),其中胃大部切除术5例(33.3%),脾切除术4例(26.6%),胃穿孔修补术、肝破裂修补术各2例(各占13.3%),腹壁疝修补术、胰腺炎腹腔引流术各1例(各占6.6%)。中下腹部手术17例(53.1%),其中剖宫产术(下腹横切口)7例(41.2%),阑尾切除术(包括探查切口)5例(29.4%),肠梗阻手术腹股沟疝修补术各2例(各占11.8%),睾丸固定术1例(5.9%)。临床表现为术后5~8天切口出现黄色渗液,…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术后机械性肠梗阻[1]的病因、表现、治疗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7月—2005年7月4105例腹部手术患者出院前65例发生机械性肠梗阻的病因。结果:63例术后发生机械性肠梗阻,18例行非手术治疗,4 5例再次手术,其中6例(9.5%)行第三次手术,1例(1.6%)行第四次手术。3例(4.8%)二次术后死亡,1例(1.6%)三次术后死亡。结论:腹部手术后机械性肠梗阻的发生与疾病本身的特殊性及重视不够有关,治疗困难,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3.
孔凡立  杨伟明 《贵州医药》2002,26(9):826-827
粘连性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处理棘手 ,如何预防术后肠粘连、肠梗阻 ,减少复发 ,是腹部外科医生研究的重要课题。我科自 1 994年 6月至 2 0 0 1年 6月对 2 4例粘连较重、屡次复发的粘连性肠梗阻病人采用小肠系膜缝合排列法治疗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4例患者 ,男 1 5例 ,女 9例 ;年龄最小者 2 2岁 ,最大者 6 8岁 ,平均 4 8 8岁。既往均有腹部手术史 ,其中阑尾切除术 1 4例 ,肠破裂5例 ,脾切除术 3例 ,十二指肠球部穿孔修补术 2例。先后曾因粘连性肠梗阻而行松解术 1次者 5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肠梗阻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十多年间所诊治的202例肠梗阻患者资料.结果病因明确18 0例(90%),其中:机械性肠梗阻196例子(98%);原因不明20例(10%).非手术治疗130例(65%),手术治疗7 0例(35%).术后并发症5例(2.5%),死亡4例(2%).结论十年间肠梗阻以粘连性肠梗阻、肿瘤性肠梗阻最常见.粘连性肠梗阻中84.2%为手术后所致.青年无手术史的肠梗阻主要为结核性粘连所致.肠梗阻的手术指征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综合评分确定,老年人肠梗阻手术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15.
池圣亮 《中国药业》2011,20(5):65-66
目的 探讨原发性阑尾肿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5年1月至2008年10月医院收治的27例原发性阑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患者中,良性肿瘤12例,均为黏液囊肿;恶性肿瘤15例,其中类癌12例,腺癌2例,黏液裳腺癌1例.所有患者首次均行阑尾切除术,其中4例(1例类癌、2例腺癌、1例黏液囊腺癌)术后3~6个月再次行右半结肠切除术,2例类癌患者分别于术后3个月和术后5个月再次行回盲部切除术,其他21例均未行二期手术治疗;2例腺癌患者术后予5-氟尿嘧啶化学治疗.随访患者25例,其中21例随访5个月至25年,未发现阑尾肿瘤复发和转移,1例类癌患者术后5年死于全身转移,1例囊腺癌患者术后6个月死于全身转移,1例腺癌患者术后8个月死于全身转移,1例类癌患者术后2年死于车祸.结论 原发性阑尾肿瘤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和体征,术前诊断困难,对术中可疑者应行快速冰冻切片明确诊断,而确诊后手术为主要的治疗方法,术式选择是影响其预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阑尾周围脓肿Ⅰ期手术及Ⅱ期手术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阑尾周围脓肿Ⅰ期手术及Ⅱ期手术的病例资料。结果Ⅰ期手术30例,22例行单纯脓肿引流术,8例行Ⅰ期阑尾切除术,术中未发现肠梗阻,术中及术后未发生肠管损伤,术后切口感染7例,经换药2周愈合;Ⅱ期手术18例,先行抗生素及穿刺置管引流术,由于疗效不佳,或症状反复发作,3个月后行Ⅱ期手术,术中发现炎性粘连性团块致不全性肠梗阻4例,寻找阑尾过程中分离粘连,发生盲肠(或升结肠)肠管损伤3例,改行右半结肠切除术,3例行单纯脓腔引流术,8例行阑尾切除术,3例术后切口感染,经换药治愈,Ⅰ期手术和Ⅱ期手术相比较,肠梗阻和肠管损伤发生率存在差异(P〈0.05),Ⅰ期手术组优于Ⅱ期手术组,2组资料术后切口感染几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阑尾周围脓肿采用Ⅰ期手术治疗明显优于Ⅱ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粘连性肠梗阻占各型肠梗阻的20%~40%,其治疗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我院自1993年2月,在熟练掌握腹腔镜技术的基础上,为10例粘连性肠梗阻病人成功地施行腹腔镜下粘连松解术。1 一般情况:本组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20~52岁。既往手术史:阑尾穿孔术后4例,胃穿孔术后2例,肠切除术后2例,胆囊切除术后1例,盆腔术后1例。全组均有腹胀、腹  相似文献   

18.
孔亮 《临床医药实践》2003,12(12):953-954
肠梗阻的病因复杂 ,病情多变 ,绞窄性肠梗阻病死率高 ,肠梗阻中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较高。结合本人对我院近 10 a来 42 5例肠梗阻的病因、诊断和治疗结果回顾性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2 5例中 ,男 2 55例 ,女 170例 ,年龄 1.5岁~ 9 2岁 ,其中 2 0岁以下 2 7例 ,2 0岁~ 50岁 193例 ,50岁以上 2 0 5例。粘连性肠梗阻平均年龄为 43 .5岁 ,肿瘤性肠梗阻平均年龄为 57.4岁。1.2 梗阻病因 病因明确的有 3 83例 ,病因不明 42例。病因明确者机械性肠梗阻占 98.0 % ,麻痹性肠梗阻 1.9% ,血运障碍性肠梗阻 0 .1%。机械性肠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评价囊膜上超声乳化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 10 6眼白内障行囊膜上超声乳化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一周裸眼视力≥ 0 .5者占 83.0 1% ,术后 3个月裸眼视力≥ 0 .5者占 84.89% ,矫正视力≥ 0 .5者占 92 .30 % ,术后 1周平均散光为 1.75± 1.0 0 D,术后 3个月为 1.2 5± 0 .75 D。结论 囊膜上超声乳化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视力恢复快 ,散光轻 ,并发症少 ,是一种有前途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198 2年以来 ,柘荣县医院共收治术后粘连性肠梗阻 98例 ,根据不同的病情变化 ,其中 5 3例选用相应的中西医结合疗法 ,现将有关护理体会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术后粘连性肠梗阻 98例中 ,男 70例 ,女 2 8例 ;年龄最大 73岁 ,最小为 15个月 ,31~ 5 0岁 5 5例。既往均有手术史 ,其中阑尾穿孔术后 35例 ,胃穿孔术后 33例 ,盆腔术后 13例 ,各种肠管疾患术后 12例 ,胆道术后 5例。本组采用手术治疗 45例 ,非手术治疗 5 3例。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方法包括 :禁食 ,持续有效的胃肠减压 ,经胃管灌注通里攻下中药 (复方大承气汤、肠粘连缓解汤加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