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成子传黄帝长生不老之术──据《外经·岐伯天师传》按即道家内丹性命双修之源梅自强原文:帝问至道于广成子①,广成子曰,至道之精,窍窍冥冥②。至道之极,昏昏默默③。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必静必清④。无劳汝形,无摇汝精,无思虑蒿蒿,乃可以长生⑤。目无所视,耳...  相似文献   

2.
古典目录书籍《汉书·艺文志》记载了《黄帝内经》和《黄帝外经》,汉朝时有外经三十七卷,虽有学者认为陈士铎《外经微言》就是所言外经者,但其书九卷八十一篇,与目录书中所言并不一致,而且至今学术界意见仍不统一,或有认为其书为伪书,或归于医案医话医论之类。《外经微言》是否就是《汉书·艺文志》所言《黄帝外经》,仍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3.
《黄帝外经》与《内经》一样,都是同时期的重要医学文献,她不仅一脉相承地重视人体阳气的作用,还进一步解释并补充了《内经》中关于命门的诸多问题,特别是她把命门与肾进行了有机的联系,把命门喻为人太极之象,并认为命门属火,是人的生死之门,提出了重阳助火的学术思想,为我们补阳重火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外经微言》是近几年在整理古医籍过程中发现的孤本。虽原题岐伯天师传,陈士铎述,但据何高明考证,实为傅山所著。傅氏从不同角度阐发了《内经》的理论,其中《救母篇》对月经的认识有独到之处,成为《傅氏女科》月经论治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5.
张介宾是中国医学史上的大家,惜《二十五史》未有其传,因而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史学家黄宗羲所写的《张景岳传》便成为了研究张介宾生平的宝贵资料。辽宁省专业技术职务考试教材《医古文》(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将这篇传记收入其中,可见其对该传的重视。然而,细细读来,发觉教材中的几处注释和译文,尚有不当之处,这里提出,就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6.
《外经微言》是一部道医结合的基础理论性著作,在《内经》理论基础上多有补充和发挥,其主张的养生思想也别具一格,与《内经》有较多不同,主要强调未病养生、重视精气神、重视先后天之本肾与命门以及脾胃.  相似文献   

7.
【前言】原文选自《三国志·魏书·方技化》。文中全面地记载了华佗的医学成就及其最后的不幸遭遇,文笔质朴简炼,于字里行间表达了惋惜之情。这里只释译了其中几段。【原文】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一名(?)。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注释】①[旉]同“敷”。②[游学]离家外出,从师求学。[徐土]徐州一带。③[经]指《诗》、《书》、《易》、《礼》、  相似文献   

8.
“打坐”又称盘坐、静坐,它是道教中的一种基本修炼方式,最早由古人的散坐和跪坐演化发展而来。我国传统的打坐养生功法最早可追溯到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据《庄子》一书记载,黄帝曾向名叫广成子的人询问、学习长寿之道,广成子说:“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  相似文献   

9.
校勘是指对古书中因传抄、翻刻而出现的讹误,用同一部书的不同版本和有关资料对原文进行核对,考订文字的异同,订正差错,目的在于确定文字的真相。特别是古书原文一旦发生差错,往往造成句读和注释的错误。王冰在《素问·藏气法时论》注中说:“三坟之经,俗久沦坠,人少披习,字多传  相似文献   

10.
沈金鳌(1701~1775年),字芉绿,江苏无锡人,为清代乾隆年间名医,学识广博,著述极多。《伤寒论纲目》(以下简称《纲目》)初刊于1774年,为沈氏晚年炉火纯青之作。《纲目》共分十六卷:卷首冠以总论,分为脉症,六经主症,表里,传变等篇;卷一至卷十五汇《伤寒论》原文,集先贤之注释,载沈氏之见解;卷十六有伤寒后症及辨脉、平脉等内容。分析其内容,可以看到沈氏立足临床辨证,务求实用之精神。  相似文献   

11.
《伤寒论》版本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张仲景著作、名称和流传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并对注释家的移整考订及《伤寒论》作伪之书作了概述。对明·赵开美宋刻《伤寒论》和成无已《注解伤寒论》作了深入探索,从历代文献记录之《伤寒论》113方与赵刻本之112方分析;从《本草纲目》所引张仲景古本《伤寒论》,及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之释音加以研究;从《伤寒论》条文后之原文注释,及《太平圣惠方》所引桂枝汤加以印证等多方面分析,说明成无己《注解伤寒论》更忠于“林校”小字本《伤寒论》。故笔者认为,成无己《注解伤寒论》要优于赵刻宋本《伤寒论》,是目前存世最佳版本。  相似文献   

12.
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内经讲义》(以下简称《讲义》)为教学之需要,对所选原文做了详尽注释,有些注释并有独到之处,但在个别注释中亦有一些误释之处。本文拟就有关误释的原因予以分析。一、不明文字古义误  相似文献   

13.
“荥俞治外经,合治内腑”是《内经》原文,系针灸处方选穴的一项原则。但因历代诸家的注文,多有不足之处,因此有必要提出来讨论。1 原文摘录《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第四》曰:“黄帝曰:余闻五脏六腑之气,荥输所入为合,令何道入,入安连过,愿闻其故。岐伯答曰:此阳脉之别,入于内,属于腑者也。黄帝曰:荥输与合,各有名乎?歧伯答曰:荥输治外经,合治内腑。黄帝曰:治内腑奈何?岐伯曰:取之于合。黄帝曰:合各有名乎?岐伯曰:胃合于三里,大肠合于巨虚上廉,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三焦合入于委阳,膀胱合入于委中央,胆合入于阳陵泉”。  相似文献   

14.
杨渤  谭宏韬  林明欣 《新中医》2021,53(14):35-39
命门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内容,《难经》中关于命门的论述,奠定了命门学说的基础,后世历代医家对其不断进行研究、补充及发展,逐步形成独立的体系,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中医学理论,也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有效的指导。明末清初医家陈士铎所著的《外经微言》首重命门,有别于《黄帝内经》中“命门为两目”的论点,主张肾中命门为十二官之主,五脏六腑均仰望于命门,认为“有此主(命门)则十二官治”“十二经得命门之火始能生化”,又强调“人生于火,养于水”,倡导临床在重视“温补命门”之余,切不可忽视养阴,命门之火乃水中之火,唯有水中补火,方得生化无穷。通过梳理《外经微言》命门学说的源流及发展历程,在著作所持观点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命门之实质、功能,并以消渴病的诊治为例论述该理论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绪论〔学习要点〕 1.《内经》书名含义、成书年代、作者; 2.《内经》理论体系的基本学术思想; 3.《内经》的主要内容。〔书名含义、成书年代、作者〕一、书名含义《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每部各八十一篇。《内经》:内、外相对而言。《汉书·艺文志》载《黄帝内经》、《黄帝外经》等。经,“常也、法也、径也”,规范、经典之意。《素问》:黄帝君臣平素问答,探讨事物本始之书。《灵枢》:又称《九卷》、《针经》,意为“神灵之枢要”,道家之语。二、成书年代《内经》出自战国。秦汉以来,代有补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韩氏再传伤寒论》一书作简单介绍。本书有三大特点:一恢复《伤寒论》无错简的本来面貌,这是近一千八百年来,无人能完成,笔者经近十年的不懈努力所完成的重要工作。全书以伤寒例、平脉、辨脉、太阳病等六经脉证并治为顺序,以再现张仲景当时无错简之原貌。二以气化的观点贯通六经的全部理论,用以讲述《伤寒论》的理法,使中医理论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更为完善的高度,并揭示了其深奥的内涵,纠正了很多一直困扰中医学界的理论认识上的重大失误,为深入研究《伤寒论》条文铺平了道路。三对原文进行注解,博采众家注释之长,又以按语而深入解释,因非一家之言,故能博采并叙,又开后世注家海纳百川的独特风范。  相似文献   

17.
《华佗传》疑难词句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书田 《河南中医》2005,25(2):74-75
《华佗传》是《医古文》教材必选的古文 ,只是以前所选的多是范晔所写的《后汉书·华佗传》 ,而现在所选者多为陈寿所写的《三国志·华佗传》。两者相比较 ,后者篇幅较长 ,内容丰富 ,词汇量大 ,古文特点突出。正因于此 ,问题也较多。本文提出讨论的 ,正是内中出现的一些疑难词句。沛相陈王圭举孝廉 ,太尉黄琬辟 ,皆不就。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医古文》(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以下简称国《医》)第 9页对句中“就”的注释是 :就任 ,就职。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医古文》(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以下简称研《医》)…  相似文献   

18.
《素问·遗篇·刺法论》有"染易"一词,其中"染易"之"易"字,历代《内经》注家多缺解,因该篇属《素问》之《遗篇》,乃由宋·刘温舒所补入,故历代注家多未载而无注。至清·高士宗《黄帝素问直解》问世,始渐有注释。但高士宗之注释属随文串解,"易"字之义不明。经过参阅历代医籍及相关文史书籍考证后认为,"染易"之"易"字系"传染、传染病"之义,并例举了"易"字与其他有"传染"之义的相关字,如:延、转、换、传、注(疰)、染、移等,组成"延易、转易、换易、传易、注(疰)易、染易、移易"等名称,表示传染或传染病。另外,易,通"痬",乃古今字,亦表传染之义,一并给予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9.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医经”“经方”所录医籍诸目,殆为医家稽古辨学之要籍。兹备录原文,敷陈管见。“黄帝内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卷扁鹊内经九  相似文献   

20.
《宋清传》释译 [前言]本文选自《柳宗元集》第十七卷。文中记叙了长安市中的药商宋清,善于识别和收购药材,并自配药剂给患者治病,不计报酬,有求必应,因而获得人们的信任。作者公开颂扬处于“四民”(士农工商)之末,为统治阶级所轻视的商人,肯定他的“市道”(经商之道),从而鞭挞了当时统治阶层中一味趋炎附势、见利忘义的卑劣作风。 [原文]宋清,长安西部药市人也,居善药。有自山泽来者,必归宋清氏,清优主之。长安医工得清药辅其方,辄易(?),咸誉清。疾病疕疡者,亦皆乐就清求药,冀速已,清皆乐然响应。虽不持钱者,皆与善药,积券如山,未尝诣取直。或不识,遥与券,清不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