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3.
膀胱移行细胞癌(SuperficialBladderTransitionalCelCarci noma,BTCC)是泌尿系发病率最高的肿瘤,浅表性(T2、T1、Tis)占70%~80%,是多中心性疾病,不但膀胱本身而且泌尿系其他器官也可同时或相继发病... 相似文献
4.
P53在腺性膀胱炎与膀胱癌中表达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腺性膀胱炎(CG)是一种膀胱粘膜的增生性、化生性病变,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近几年来我们共收治152例腺性膀胱炎,发现7例最终癌变为膀胱移行细胞癌。为探讨腺性膀胱炎与膀胱癌的相互关系,本实验对18例单纯腺性膀胱炎、7例发生癌变腺性膀胱炎、9例腺性膀胱炎合并膀胱移行细胞癌(癌旁腺性膀胱炎)、17例膀胱腺癌和1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TCC)进行P53免疫组织化学研究,以期能够发现腺性膀胱炎高癌变倾向的有价值指标,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膀胱移行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7例膀胱的组织切片进行观察并结合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7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4例男性,3例女性,平均年龄56岁。主要临床表现血尿,肿瘤分别位于膀胱三角区4例,侧壁3例,亦多在膀胱三角区靠输尿管口处。随访4例,均已存活,身体状况良好。结论膀胱移行细胞癌,预后与肿瘤分期关系密切,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膀胱移行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7例膀胱的组织切片进行观察并结合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7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4例男性,3例女性,平均年龄56岁.主要临床表现血尿,肿瘤分别位于膀胱三角区4例,侧壁3例,亦多在膀胱三角区靠输尿管口处.随访4例,均已存活,身体状况良好.结论 膀胱移行细胞癌,预后与肿瘤分期关系密切,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核仁组成区是位于细胞核仁内的DNA环,它与核糖体RNA(rRNA)的转录活性有关,在蛋白质的合成中起重要作用[1~3]。近年来,用胶银染色技术显示核仁组成区相关蛋白(AgNOR)定量测定应用于肿瘤的研究,发现对一些肿瘤良恶性的鉴别及分型、分级有一定的价值[2,3]。但用于判断肿瘤的预后文献报道较少。本文对44例不同级别的膀胱移行细胞癌进行AgNOR染色,并根据癌细胞的AgNOR含量观察肿瘤的恶性程度,试图为本病的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参考依据。1材料和方法1.1标本来源:4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均取自手术切除标本,按WHO分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声像表现异同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与10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的术前超声检查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灶位置、最大径、形态、边缘、内部回声,病灶的纵径与最大横径比值(L/T)、基底宽径与最大横径比值(B/T)及血流分布情况。结果 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病灶形态均较规则,边缘相对光整或稍毛糙,内部回声较均匀。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病灶多位于膀胱三角区及周围(43/54,79.63%),高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43.59%(51/117,χ2=19.388,P<0.05),患者年龄[(56.0±14.7)岁 vs (63.1±14.5)岁,t=2.759,P<0.01]、病灶B/T比值[0.84±0.21 vs 0.94±0.15,t=-3.452,P<0.01]小于膀胱移行细胞癌,而L/T 大于膀胱移行细胞癌,病灶多呈高回声(42/54,77.78%),乏血供。38例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前超声检查误诊为膀胱癌。结论 膀胱病灶部位、形态、回声、血流是超声鉴别诊断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主要声像学表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CD105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探讨CD105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6例膀胱乳头状瘤,3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CD105的表达及MVD.结果CD105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无淋巴结转移组和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和100%,微血管密度值分别为26.9±5.8和31.7±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05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无明显浸润组和浸润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 %和82%,微血管密度值分别为21.4±3.6和28.4±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105蛋白阳性表达及微血管密度值的高低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0.
膀胱浆细胞样移行细胞癌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并探讨膀胱浆细胞样移行细胞癌的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及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常规HE和免疫组化方法(SP法),光镜观察2例膀胱浆细胞样移行细胞癌,通过临床随访和文献复习进行讨论。结果膀胱浆细胞样移行细胞癌极其罕见,其特点除黏膜有原位癌外,肿瘤多侵犯固有膜和/或肌层。细胞形态与浆细胞或淋巴细胞相似,组织形态接近于淋巴造血系统肿瘤。肿瘤细胞除高表达AE1/AE3外,CEA和CK18也呈强( )。临床预后较差。结论膀胱浆细胞样移行细胞癌非常少见,有其特有的组织病理学和生物学特点,诊断膀胱肿瘤时应考虑到该肿瘤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胡敬花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5,19(5):318-319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搜集15例经病理证实的腺性膀胱炎的CT资料,全部病例均作CT平扫及增强检查,并结合有关文献对其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能清晰显示腺性膀胱炎病变的大小、形态、密度及膀胱周围组织情况。腺性膀胱炎病变范围比较局限,部分伴有囊变且病灶增强效果不明显。临床确诊必须依靠膀胱镜和病理活检。结论:腺性膀胱炎在CT图像上有某些特征性表现并能与膀胱癌作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13.
女性腺性膀胱炎15年诊疗经验回顾(附458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为提高对女性腺性膀胱炎的认识和诊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地报告该院15年来诊疗、随访的女性腺性膀胱炎458例,随访时间为2~15年,平均为8年2个月。对病例的症状、膀胱镜下的表现进行讨论,将所有病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4组:单纯经尿道电灼治疗的6例为A组;单纯经尿道电切的24例为B组;经尿道电切后加塞替派直接经尿道灌注膀胱的66例为C组;经尿道电切后加吡柔比星、异搏定、力尔凡序贯联合灌注膀胱的362例为D组。按治愈、好转、有效、无效和复发的标准统计计算4组的结果,4组的结果作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的症状几乎没有改善;B组的有效率为75%,复发率为25.0%;C组的有效率为90.9%,复发率为9.1%;D组的有效率为93.9%,复发率为4.4%。各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典型的腺性膀胱炎膀胱镜下肉眼基本即能诊断;单纯经尿道电灼治疗的方法不可取;单纯经尿道电切的复发率较高;经尿道电切后塞替派膀胱灌注是治疗女性腺性膀胱炎和预防其复发的简单、便宜、有效的方法;经尿道电切后加吡柔比星、异搏定、力尔凡序贯联合灌注膀胱效果最好,但价钱较贵。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经尿道电切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与单纯电切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依据循证医学原则,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2005年-2011年期间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重庆维普数据库等,纳入经尿道电切联合经尿道电切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膀胱灌注与单纯电切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实验(RCT),采用RevMan5.1软件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0个RCTS,共809例患者。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体系,结果质量均达B级。meta分析结果:经尿道电切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组患者随访1年腺性膀胱炎复发率比单纯电切治疗组低(OR=0.43,95%CI0.30~0.60,P〈0.05)。灌注吡柔比星后出现膀胱刺激征和血尿与单纯电切组存在明显差异(OR=1.07,95%CI1.03~2.82,P〈0.05),(OR=1.35,95%CI0.64~2.82,P〈0.05)。结论:经尿道电切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能有效的防止腺性膀胱炎的复发,但其诱发的膀胱刺激征和血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电切。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核基质蛋白22(NMP22)及尿膀胱癌抗原(UBC)的检测用于早期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的可行性及影响因素.方法 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60例,泌尿系良性疾病患者25例,健康对照组20名,采用酶联免疫(ELISA)方法检测尿NMP22及UBC.膀胱镜检查前取尿样分别进行NMP22、UBC和脱落细胞学检测,分析比较3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和阴性预测价值.结果 以大于正常对照组尿液NMP22水平上限10 U/ml为NMP22阳性界值,以12μg/L为UBC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的临界值时,NMP22和UBC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敏感性分别为88.3%和86.7%,与脱落细胞学(4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3种方法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特异性分别为80.0%、84.0%和92.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1.4%、92.9%和92.3%,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4.1%、72.4%和38.9%.结论 尿NMP22和UBC检测技术简单,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早期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肿瘤标记物. 相似文献
17.
尿核基质蛋白2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尿核基质蛋白22(NMP22)对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的价值。方法选取膀胱占位的患者48例,健康志愿者20例作对照,留取患者术前及对照组人群的晨尿1次,应用免疫酶标记法检测尿中NMP22的数值,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48例膀胱占位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42例为移行细胞癌。42例移行细胞癌患者术前尿NMP22水平为(37.30±7.36)U/ml;而其他6例非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术前尿NMP22水平为(3.85±0.94)U/ml。对照组尿NMP22水平为(1.35±0.59)U/ml,明显低于膀胱移行细胞癌组(P<0.05)。原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尿NMP22水平随肿瘤分级、分期的递增而升高。结论尿NMP22对膀胱移行细胞癌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度、无创伤性,是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有效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自动图像细胞仪对尿脱落细胞DNA异倍体的检测在膀胱肿瘤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图像细胞仪对4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患者和20例良性血尿患者尿样中脱落细胞进行DNA定量分析,同时行常规尿细胞学检查。结果BTCC患者尿液脱落细胞经常规尿细胞学和全自动图像细胞仪检查,阳性率分别为27.5%(11/40)和67.5%(27/40),20例良性血尿患者尿液标本经2种方法检查均为阴性。DNA倍体在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的尿液中为(7.08±2.34)c,在非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的尿液中为(2.95±3.06)c,P<0.01;临床分期Tis~T1为(6.29±3.61)c,T2~T3为(8.55±4.16)c,病理分级Ⅰ级为(5.85±1.72)c,Ⅱ级为(7.24±2.01)c,Ⅲ级为(9.25±1.81)c,DNA含量随着分期分级的增加而增加。结论应用全自动图像细胞仪对BTCC患者尿脱落细胞DNA的定量分析能够反映患者尿细胞中的恶性变化,可以作为BTCC诊断的辅助技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