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五脏相关”理论角度看,失眠病位在心,但与肝脾肺肾密切相关,五脏功能失调是导致失眠发生的主要病机。五脏俞是五脏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通过膀胱经的联络作用,与五脏经气相通,为五脏之气转输流注于全身的枢纽,与五脏之功能紧密相关,调五脏之背俞穴可调整五脏所秉权之功能而使机体达到阴平阳秘、精神内守、气血调和之目的。从五脏相关论就五脏俞治疗失眠的理论、临床及机理研究作了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2.
寇勋  金如玉  李永峰 《中医学报》2020,35(2):263-265
膀胱经“入络脑”的本质可以从四方面进行阐述:第一,从经脉循行上,膀胱经上连风府,入络脑;第二,膀胱经为诸阳主气,督脉为阳脉之海,两经之气相互支持、相互渗灌,而督脉与脑关系密切,膀胱经可通过督脉“入络脑”;第三,脑的基本生理功能分属于五脏,五脏六腑之背俞穴也在膀胱经上,膀胱经可通过五脏六腑“入络脑”;第四,人的情志活动分属于五脏,与五脏所对应的情志活动在膀胱经背部第二条侧线上有对应的五志穴,膀胱经可通过情志活动“入络脑”。在中医脑病的针刺治疗过程中,选用背俞穴、五志穴、膀胱经头部腧穴治疗,通过调节五脏、调畅情志,发挥穴位局部治疗与整体调节相结合的作用,为中医临床治疗脑病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中医认为五脏从各自角度发挥"生血、统血、藏血"的生理功能,而"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在五脏血液生成、运化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从中医气血生化角度对中医脾与脏腑间内涵关系作以辨析。  相似文献   

4.
论气血与五脏精气阴阳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临床实践及实用的角度 ,分析了气血、五脏精气、五脏阴阳的概念及其关系 ,认为气血与五脏精气阴阳是两个密切关联又相对独立的系统 ,将脏气与脏血对举 ,诠释“五脏皆有气血”的说法 ,不符合临床实际  相似文献   

5.
五脏神,即魂、神、意、魄、志,是精神的一部分,分别寄存于五脏之中。情志过极会造成五脏神的功能紊乱,从而引发躯体疾病。五脏神与足太阳膀胱经联系紧密,足太阳膀胱经结于命门以载神,调节卫气以御神,温通阳气以养神,联系大脑以调神,交通心肾以摄神。膀胱经的腧穴可有效调控五脏神的功能,为情志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运,五脏自强,脾胃衰败,五脏则伤。肾为先天之本,为发育生殖之源,藏先天之精及五脏六腑之精华。精化为气,称之为肾气,又名  相似文献   

7.
对于慢性病证的治疗,必须精审病机,分别脏腑阴阳气血虚损,给以调治。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内藏真阴真阳,凡病波及元阳之亏或真阴亏损,从肾论治,皆能获得较好疗效。脾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凡病证迁延致化源不旺,气血耗损,从脾胃治,常能获效。脾肾关系密切,《景岳全书》云:“人之始生,本于精血之源(先天),人之既生,由于水火之养(后天),精血之司在肾,水火之司在脾胃”。阐明脾胃为水火之海,必须有先天的培养;肾为精血之海,须有后天的资养。故可五脏分补,又可五脏同补。补脾与补  相似文献   

8.
中医认为血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血液的生成与五脏关系密切,通过对血液的化生和肝藏血,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又统血,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精化血,肺主治节,调理心血等生理功能的探讨,揭示了五脏在血液生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中医治疗血液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阴阳的“普遍性”不能成为确立五脏阴阳气血理论完整性的依据。五脏阴阳气血理论完整性的缺如实前肾的自觉选择,理论上确立五脏阴阳气血的完整性,其是否可行最终当视临床而定。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以唾为口津之清稀部分的观点缺乏依据。“脾主运化”的对象--“水谷”与“运化水谷”之“水谷”并不同义,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运化水谷”概念相对于“运化水液”而言,故虽亦有个“水”字,却不包括液态饮食物,而是专指固态饮食物;脾“运化水液”用“水液”指称“液态饮食物”则是一个沿习已久的错误。  相似文献   

10.
慢性疲劳综合征属于中医"虚劳"范畴,病位在五脏六腑,病机为五脏气化失常,阳气不振是关键。该病与中医体质有明显的相关性,通过中医体质辨识显示该病的常见体质类型为气虚质、阳虚质。足太阳膀胱经为十二经脉的核心,与五脏六腑相通,具有通行阳气的作用的。背俞穴是足太阳膀胱经分布在背腰部的腧穴,是脏腑之气的出入所在。根据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位病机、足太阳膀胱经及背俞穴的功能,结合艾灸的温补作用,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提出了在两侧膀胱经用隔药铺姜艾灸的方法防治慢性疲劳综合征,因该治疗方法能同时激发五脏六腑之气,调整五脏六腑之功能故称为脏腑灸,在临床应用中疗效明显,并且舒适度及治疗间隔上易于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心衰病从六经辨治的思路。【方法】结合心衰病的病因、病机、证候特点,分别从《伤寒论》的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进行辨证论治。【结果】心衰病在太阳经感受外邪发病,如病毒性心肌炎等;心衰病出现消化道淤血则病入阳明经,症见腹胀、便秘等阳明热证;心衰病外邪未尽,正气已衰,发展为少阳病,如呼吸道感染引起肺源性心脏病;少阳不治入里,太阴脾肺受损,津液运化疏布失调,水湿内停,出现肺水肿及外周水肿;入少阴经,心肾综合征显现,心肾阳衰、水饮泛滥,病入危重;至厥阴如阳气不升,则阴阳离绝,五脏六腑阳气亏竭,至脏厥死证,既心衰病引起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依据六经辨证特点,分别提出心衰病治法方药。【结论】心衰病可按六经辨证进行诊治,初步形成心衰病六经辨治思路和体系。  相似文献   

12.
论椎动脉型颈椎病与督脉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医病机为上虚下实,脑髓失养,其与督脉在生理上、病理上有着极为密切关系。脑为人体阳中之阳,必受阳气之养以化神明;督脉行于背部,与巨阳之脉相并,与阳维相合,手足三阳均与之会于大椎,总司一身之阳,是联系周身,维系生命活动的网络基础,对脑部的气血供养亦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经络系统也是如此。经别,即“别行之正经”,能行气血,营阴阳,加强体内脏腑间的相互联系。文章论述了经别的循行特点及治疗特点,为临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唐以前至清代150本针灸古籍进行挖掘分析,总结不同朝代针灸治疗中风病的处方用穴特点。方法 抽取古籍中符合脑卒中中风病病症、腧穴、经络、刺灸法等相关语句,形成病症、腧穴、刺灸法、经络数据,分为中风病处方与含有中风病症的腧穴主治两类,人工审核结果并予以规范,通过统计分析和关联规则以支持度和置信度的方式,实现对不同朝代古籍中风病针灸处方规律的多层分析。结果 共得中风病针灸腧穴处方536首;百会穴在各朝代的使用频率最高;百会、曲池配伍在宋、明、清最为频繁,地仓、颊车配伍在元代使用频率最高;经脉的选用除了清代选取手厥阴心包经为阴经外,其他各朝代所取经脉的前5位均为阳经。宋、元选取频率最高的经脉为督脉、足少阳胆经,明、清以手阳明大肠经居首。各朝代中,均以手阳明大肠经与足少阳胆经组合支持度最高;特定穴均以交会穴为首,除清外,均以交会穴与合穴的配伍最为频繁。结论 针灸古籍中治疗中风病首取诸阳之会百会穴,重视阳经和特定穴的应用,古代用穴少而精,后世取穴渐多。   相似文献   

15.
"十一脉"经脉模式是古人在"天六地五"思维模式下产生的古典经脉模式,此模式与当今盛行的"十二脉"经脉模式不同。五输穴向心流注的形成是在"十一脉"经脉模式下,古人将四肢散在的经验有效处、脉动处、肢体末端、体表凹陷处整合在一起,向心性流注,根据"天六地五"思维模式,即阳经腧穴有六,阴经腧穴有五。古人的"时空一体观"与"天六地五"赋予了五输穴在经脉理论中重要的地位。两种经脉模式各有其深远意义,目前无法有效融合,作为针灸从业者都应知悉,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16.
关、阖、枢理论出自《黄帝内经》,对其理论内涵的解读历代分歧甚大。本文通过还原其出处经文《灵枢·根结》《素问·阴阳离合论》《素问·皮部论》的成篇背景,提出关、阖、枢应视为经、络、皮部联系系统的功能模式,其中阳经之气受天阳之气的影响而布散于表,开气门而与天气相通,主外之皮肉筋骨;阴经之气受水谷之气充养,回输腑脏。阴阳经又以关、阖、枢的形式气化相通,构成人身内之脏腑、外之皮肉筋骨与外界沟通之门户。《素问·皮部论》补充了内外邪气按三阴三阳关-阖-枢传变的模式,并为用调经刺络法治疗外经病和脏腑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气至与针感     
针灸气至与针感概念有异,"气至"应是指针刺前后的脉象变化,通过检查迎寸口脉的变化来辨别病变是在经筋还是经脉以及确定补泻后"气至"与否.《灵枢?终始》中提出人迎、寸口脉针法,选择五输穴中2个阳经穴和1个阴经穴位进行针刺补泻的操作,使人迎脉与寸口脉的大小趋于相等,可以取得"风之吹云"般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从阳气、经络、脏腑三个方面解释了少阳为枢的本质:少阳是全身阳气出入的关键,控制着阳气的升降出入;少阳经络循行于居中之位,可通达表里,沟通阴阳;少阳与肝、胆、心包、三焦关系密切,为各脏腑功能运转之关键。又从五脏、气、少阳三个方面论述了抑郁症的病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可见五脏与人体思维情志活动关系密切;正气亏虚或气机失调均被认为是抑郁症的病机;不论是少阳证症状还是阳气的功能,均能体现出少阳与抑郁症病机的关系。最终得出了抑郁症病机与少阳为枢之间关系密切,基于少阳为枢的理论基础,提出应用疏利少阳法治疗抑郁症。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5):125-128
平衡功能障碍是中风后常见后遗症,增加了患者跌倒的风险及患者的病痛和负担,延缓了康复的进程,影响功能的恢复。针刺治疗是治疗中风后平衡功能障碍的重要方法,临床多以脏腑辨证和经络辨证为基础,多采用头皮针、体针、芒针等方法,虽取得一定疗效,但仍存在相应的局限性,缺乏现代学理论依据;本文从经络辨证和现代医学核心肌群理论出发,选取处于腰部核心肌群的夹脊穴,既可以通督脉、调摄膀胱经之背俞穴,入络脑室,从而达到整体治疗、调整阴阳的目的,又可以松解神经,进而缓解肌痉挛,降低肌张力,提高平衡功能。最后提出以针刺腰部夹脊穴治疗中风后平衡功能障碍,期待在临床治疗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介绍名老中医吴旭教授以通督温阳针法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临证经验.吴教授以通督温阳理论,针对间质性膀胱炎的病因病机特点,提出通督谐振、鼓荡温阳,督任呼应、带脉促通,佐调肝经、行气活血的治则治法;同时御气调气,针刺穴位直达病所,产生针感;并强调舒畅情志,察神守机,在针刺过程中注重对患者的心理疏导,从而疏通督脉及诸阳经经气,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