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维生素D_3在肝脏羟化酶的作用下可转化为25—OH—D_3。在体外,以~3H—D_3为底物,应用佝偻病鸡和正常牛肝脏的微粒体悬液(含25羟化酶)与孵化因子(含O_2、Mg、NADpH等)一起作用于底物使其向~3H—25—OH—D_3转化。结果,正常十肝微粒体悬液促使的羟化反应有9%的转化率,而佝偻病鸡肝微粒体悬液促使的羟化反应有70%的转化率。维生素D_3体外羟化反应的研究,将为生物学方法制备1,25—(OH)_3—D_3甾族激素和酶动力学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25-羟维生素D_3[25-(OH)D_3]、骨碱性磷酸酶(B-ALP)联合骨密度对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佝偻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宜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佝偻病儿童107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有无佝偻病组的血25-(OH)D_3、B-ALP、钙、磷水平和骨密度。并计算血25-(OH)D_3、B-ALP和骨密度及三者联合诊断佝偻病的诊断效能。结果 107例儿童中,检测出佝偻病患儿41例(38.32%);25-(OH)D_3+B-ALP+骨密度联合诊断佝偻病的灵敏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82.93%、93.46%、100.00%)均明显高于25-(OH)D_3(68.29%、85.98%、93.33%)、B-ALP(56.10%、78.50%、82.14%)和骨密度(51.22%、74.77%、75.00%)单独诊断。结论 25-(OH)D_3是诊断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重要指标,联合B-ALP、骨密度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对25-OH-D_3的测定资料仅有极少报道,所用参考值均引用国外数据。我们于1987年11月上旬测定了武汉郊区215 名正常儿童血清的25-OH-D_3等含量,并与5例佝偻病儿童血清25-OH-D_3的含量比较,提出本地区春秋季节血清25-OH-D_3含量的参考值。 一、材料和方法 检查对象:181例为安陆市棉纺厂托幼所集体儿童,34例为孝感市散居儿童。均查病史、体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控制情况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131例哮喘患儿为观察对象。以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42例、中度组56例、重度组33例。另选取健康儿童27例为对照组。使用化学发光法测定25-OH-D_3水平,采用C-ACT量表评定治疗后控制情况,并分为完全控制组、部分控制组、未控制组。结果:25-OH-D_3水平在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对照组中依次上升,且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5-OH-D_3水平在未控制组、部分控制组、完全控制组中依次上升,且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5-OH-D_3水平在不同控制情况下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中依次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完全控制下中度组与重度组比较及未控制下中度组与轻度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患儿25-OH-D_3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控制情况密切相关,且疾病越严重及控制情况越差,25-OH-D_3水平越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和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的变化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治疗的74例SLE患者和66名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其血标本,后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其血清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维生素D抗体(VD-Ab)、1,25-二羟基D_3[1,25(OH)_2D_3]水平,比较2组的差异性,并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 SLE组的血清25-OH-D_3、VD-Ab、1,25(OH)_2D_3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均<0.05),SLE患者的血清25-OH-D_3和1,25(OH)_2D_3呈正相关(r=3.95,P=0.045),其血清25-OH-D_3和VD-Ab水平、VD-Ab和1,25(OH)_2D_3均无显著相关性(P均>0.05)。结论 SLE患者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较健康人群显著低下,血清维生素D在SLE的病情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具有潜在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维生素D_3联合钙剂治疗佝偻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8年1月在登封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住院的76例佝偻病患儿,以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给予对照组维生素D_3治疗,给予观察组维生素D_3联合钙剂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相关血生化指标[血钙浓度、25-(OH)D_3水平、胫骨骨密度]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钙浓度、25-(OH)D_3水平、胫骨骨密度高于治疗前,观察组血钙浓度、25-(OH)D_3水平、胫骨骨密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9.5%(34/38)]高于对照组[71.1%(2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维生素D_3联合钙剂治疗佝偻病,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血钙、25-(OH)D_3水平及胫骨骨密度,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佝偻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引起的钙、磷代谢失常的慢性营养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生产中的长骨矿不全或骨软化症.25-羟维生素D3,由于其半衰期3-4周,在血浆含量多稳定,可代表机体维生素D的贮备,常作为测定维生素D营养状态的指标.诊断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血生化指标主要是:25-羟维生素D3、血钙、血磷下降;骨碱性磷酸酶、血碱性磷酸酶升高.而根据笔者的临床观察发现患者25-羟维生素D3维生素D3值正常,引发笔者思考,25-羟维生素D3是否是诊断佝偻病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8.
78例活动性佝偻病患儿注射30万IU和60万IU维生素D_3后的血25-羟胆骨化醇(25-OHD)和钙镁磷的动态观察,注射后血25-OHD升高超过正常最高值(100ng/ml)的,30万IU组有14例,60万IU组有10例,3个月内仍维持在正常水平。两组各有22例和13例(均为44.8%)出现1~4次血钙升高超高正常高值(2.75mmol/1)。结果提示所用之剂量在临床上未发现中毒症状,但部分患儿出现维生素D过多症和高钙血症。特别在非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患儿用此剂量是欠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3):44-4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25羟维生素D(25-OH-D_3)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科室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选取血糖正常的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定以上受试者的血糖、25-OH-D_3以及胰岛素功能[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细胞功能(HOMA-β)]。结果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HOMA-I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5-OH-D_3、HOMA-β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的25-OH-D_3与FBG、HbA1c、HOMA-IR呈负相关(P0.05),与HOMA-β呈正相关(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25-OH-D3水平下降,这种下降可能影响患者的胰岛素功能,可建议患者补充维生素D。  相似文献   

10.
孟群  沈素 《中级医刊》2013,(12):26-28
维生素D为类固醇类衍生物,具有抗佝偻病的作用,其与健康有关的主要成员有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人皮下含有7-脱氢胆固醇,是维生素D3原,经紫外线照射后转化为维生素D3,维生素D进入人体后在肝脏形成25-(OH)D3,至肾脏经1α羟化酶作用,转化为1,25-(OH)2D3,是活性最强的维生素D代谢衍生物.近年来,维生素D被越来越多地证实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除对钙、磷和骨的作用外,还参与调节肌力、调节平衡功能、介导免疫反应、抑制细胞增殖与分化以及调节多种内分泌腺激素.本文就相关研究报道汇总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四川省甘孜州稻城县与乡城县0~6岁儿童血清维生素D及血红蛋白水平的检测,探讨高原地区0~6岁儿童维生素D与贫血的相关性,为该地区制定预防儿童贫血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四川省海拔高度在2 000~4 000 m的四川省甘孜州稻城县与乡城县,选取稻城县与乡城县0~6岁儿童共2 122例,进行现场问卷、体格检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全自动血常规分析仪,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和血红蛋白(HGB)含量,按25-(OH)D含量分为25-(OH)D缺乏组和充足组,分析25-(OH)D与贫血的关系。结果 2 122名0~6岁儿童血清25-(OH)D和血液HGB平均水平分别为(24.65±6.45) ng/mL和(132.12±25.31) g/L,25-(OH)D缺乏率和贫血率分别为22.6%和22.2%。0~<1岁组和1~<3岁组25-(OH)D缺乏组的HGB低于25-(OH)D充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6岁组25-(OH)D缺乏组和充足组儿童的HG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海拔高度在2 000~4 000 m的四川省甘孜州稻城县与乡城县0~6岁儿童25-(OH)D水平偏低,25-(OH)D缺乏组的HGB水平低于25-(OH)D充足组,25-(OH)D缺乏可能是贫血的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郭红丽 《当代医学》2021,27(8):87-8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与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3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UACR分为糖尿病肾脏疾病组(UACR≥30 mg/g,n=72)和正常蛋白尿组(UACR<30 mg/g,n=228)。糖尿病肾脏疾病组又分为大量蛋白尿组(UACR≥300 mg/g,n=62)和微量蛋白尿组(30≤UACR<300 mg/g,n=10)。检测血清25-(OH)-D、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24h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UNAG)和Cr浓度,计算UNAG/Cr比值。分析UACR及UNAG/Cr与25-(OH)-D的关系。结果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大量蛋白尿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病程延长,UACR水平逐渐升高(P<0.05)。微量蛋白尿组和大量蛋白尿组BMI、HbA1c高于正常蛋白尿组(P<0.05)。随着UACR水平逐渐升高,患者高血压比例升高(P<0.05)。随着UACR水平逐渐升高,TG、25-(OH)-D逐渐降低(P<0.05)。大量蛋白尿组eGFR明显低于微量蛋白尿组和正常蛋白尿组(P<0.05)。UACR与性别、年龄、病程、高血压、HbA1c、TG相关(P<0.05)。UACR、UNAG/Cr与25-(OH)-D呈负相关(P<0.05),eGFR与25-(OH)-D无相关性。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缺乏较为普遍,25-(OH)-D和肾脏功能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25羟维生素D缺乏可能通过影响肾小球、肾小管功能导致糖尿病肾脏疾病发生风险增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维生素D不足与缺乏的发生情况,探讨其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冠脉钙化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151例DN患者空腹血清25-羟胆骨化醇〔25(OH)D3〕、1,25-二羟胆骨化醇〔1,25(OH)2D3〕、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浓度,根据25(OH)D3水平将DN患者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Vit-D-D)、不足组(Vit-D-I)及正常组(Vit-D-N),比较各组间矿物质代谢、脂代谢、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冠脉钙化等指标的差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IMT与25(OH)D3、1,25(OH)2D3、iPTH、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冠脉钙化与25(OH)D3、1,25(OH)2D3、iPTH、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DN患者血清25(OH)D3水平为(28±18.1)ng/mL,四分位数间距16.92~35.45ng/mL,Vit-D-I组71例,占47.01%,Vit-D-D组28例,占18.54%。血清1,25(OH)2D3水平为(28.93±33.13)pg/mL,四分位数间距10.36~31.08pg/mL,Vit-D-I者117例,占77.5%。与Vit-D-N组相比,Vit-D-D组的体质量指数(BMI)、24h尿蛋白、胆固醇(CHO)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IMT与年龄、性别、血磷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冠脉钙化与血清1,25(OH)2D3负相关。结论 DN患者中维生素D不足和缺乏发生率高,维生素D缺乏者具有较高的尿蛋白、CHO和LDL,冠脉钙化与血清1,25(OH)2D3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背景 维生素D不仅影响骨代谢,还在免疫调节、维持神经系统功能、预防心血管疾病、肿瘤、代谢性疾病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研究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性别、年龄、季节、民族及健康状态的关系,对预防儿童维生素D缺乏及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研究内蒙古0~14岁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性别、年龄、季节、民族及健康状态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12月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儿科进行维生素D检测的7 963例0~14岁儿童的临床资料和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结果 不同性别儿童25-(OH)-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儿童25-(OH)-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事后检验显示婴幼儿>学龄前>学龄儿(P<0.05)。血清25-(OH)-D水平在婴儿期随月龄增长逐渐升高,至6月龄后达到较高水平,持续至12月后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各季节婴幼儿血清25-(OH)-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年龄组夏季最高,其次为秋季,冬春季较低(P<0.05)。汉族婴幼儿血清25-(OH)-D水平高于少数民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龄儿与学龄前年龄组的汉族与少数民族血清25-(OH)-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的学龄前儿童、婴幼儿血清25-(OH)-D水平高于患病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龄儿是否健康血清25-(OH)-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蒙古0~14岁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性别无关,与年龄、季节、民族及健康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斑秃患儿体内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D,25-(OH)VD]水平,探讨维生素D水平与儿童斑秃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在儿童保健门诊健康体检的73例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皮肤科门诊120例斑秃患儿作为斑秃组,取清晨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组儿童血清25-(OH)VD水平。结果健康对照组儿童血清25-(OH)VD平均水平为(62.19±22.23)nmol/L,斑秃组患儿血清25.(OH)VD平均水平为(46.98±13.86)nmol/L,明显低于正常儿童,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斑秃组中63例(占53.5%)血清25-(OH)VD水平低于正常值下限50nmol/L,其25-(OH)VD平均水平为(36.60±10.05)nmol/L。进展期斑秃患儿血清25-(OH)VD平均水平(47.40±14.80)nmol/L,与稳定期斑秃患儿血清25-(OH)VD平均水平[(46.24±12.20)nmol/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斑秃患儿维生素D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发病可能与维生素D水平低下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孕妇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关系,分析孕妇血清25-(OH)D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12月在玉环市人民医院产检的300例孕妇,在孕早期、中期、晚期分别检测25...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广州市婴儿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为佝偻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在儿童保健门诊进行常规体检的416例0~1岁婴儿常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25-(OH)D水平。结果广州市416例婴儿25-(OH)D的测定平均值为(82.64±21.28)nmol/L,25-(OH)D缺乏和不足的婴儿为158例,占37.98%;25-(OH)D水平充足(合适水平)的为258例,占62.02%;男婴和女婴血清25-(OH)D水平(P=0.320)、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患病率差异(P=0.868)均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前婴儿的血清25-(OH)D水平较7~12月龄组高;婴儿血清25-(OH)D水平季节差别明显(P=0.000),夏季最高,冬季最低;4个月以内婴儿25-(OH)D水平纯母乳喂养组混合喂养组人工喂养组。结论广州市0~1岁婴儿25-(OH)D平均水平处于正常低值,25-(OH)D缺乏和不足的发病率高,应从围生期开始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2):48-50
目的研究首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维生素B_(12)及25-羟基维生素D_3水平变化与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为卒中组,同期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记录入院后、3个月及6个月后血清Hcy、维生素B_(12)及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以及3个时间点的NIHSS评分、mRS评分及BI指数。分析血清指标变化与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相关性。患者没有接受影响血清指标变化的治疗。结果卒中组入院NIHSS评分与同型半胱氨酸(r=0.312,P0.05)、维生素B_(12)(r=0.415,P0.01)、25-羟基维生素D_3(r=0.375,P0.01)水平密切相关。3个月和6个月时的BI及6个月的mRS与维生素B_(12)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血清Hcy、维生素B_(12)及25-羟基维生素D_3水平与首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但血清维生素B_(12)水平提示更好的预后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银川市0~3岁儿童血清25-(OH)D3(25羟维生素D3)水平,为科学合理的补充维生素D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门诊进行常规体检的0~3岁儿童抽取450例,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血清25-(OH)D3检测。结果 25-(OH)D3的平均值为(37.53±10.89)ng·m L^-1,维生素D缺乏的为6例,占1.33%;维生素D不足的为104例,占23.11%;维生素D充足的为346例,占76.89%,不同年龄儿童维生素D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童的维生素D含量高于女童,补充维生素D的儿童组高于未补充组,超重肥胖儿童组的维生素D含量低于正常儿童组,冬春季节儿童的维生素D含量低于夏秋季节。结论银川市0~3岁儿童维生素D含量较低,应适当补充维生素D,特别是在冬春季节,让儿童保持正常体质量,以维持正常的维生素D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