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元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辨证论治为基础,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中医传统治疗方法有机结合,以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治疗时间,预防疾病复发的一套高效治疗方案。儿科疾病具有易虚易实、易寒易热、传变迅速等特点,加之服药困难,使得"多元疗法"在儿科疾病中的优势更加突出。现结合刁本恕主任医师治疗小儿高热病案一例,介绍老师对"多元疗法"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2.
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白血病的近况河南洛阳市第一中医院(171000)李富生,李敏采用中医、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白血病,疗效有所提高,现就近年来国内治疗情况整理概述如下。一、辨证施治包括以攻邪为主和扶正祛邪兼施的两种观点。王氏以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3.
全国名中医刁本恕医师在多年的实践基础上提出了以多元疗法治疗颈源性眩晕的新思路,本疗法以中医理论为基础,辨证论治为指导,将多种中医传统疗法相结合,操作简单,起效快速,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刀医学培训中心长年举办面授、函授培训班传授针刀医学理论和几十种疑难病治疗技术针刀医学是在小针刀疗法基础上创立的中西医结合的新医学,它将中西医两种基本理论融为一体,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新理论体系。针刀疗法是现代西医外科手术和中医针刺疗法的...  相似文献   

5.
詹红艳 《光明中医》2023,(13):2553-2555
目的 探讨中医培元助长多元疗法治疗青春期前特发性矮小症(ISS)的疗效。方法 将湖南省中医院收治的青春期前ISS儿童95例随机分为常规组(47例)和中医组(48例),常规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中医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中医培元助长多元疗法,检测2组血清OC、IGF-1、TSH、IGFBP-3含量,计算年生长速率、身高标准差分值,预测2组终身高,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中医组血清OC、IGF-1、IGFBP-3高于常规组(P<0.05),但2组TS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年生长速率、身高标准差分值及预测终身高均优于常规组(P<0.05);中医组总有效率较常规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 中医培元助长多元疗法治疗青春期前ISS的疗效显著,可提高血清OC、IGF-1、IGFBP-3含量,有效促进患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分析中医心理疗法在神经症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68例神经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广泛性焦虑、惊恐障碍,强迫症,恐惧症,躯体形式障碍,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组34例采用传统西医抗抑郁、抗焦虑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传统心理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治愈率及SDS、SA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4%,两组总有效率及治疗后SDS、S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心理疗法结合西医药物治疗神经症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提高神经症的治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神经症症状。  相似文献   

7.
生物反馈疗法和中医心理疗法中的医疗气功疗法是通过自我心理调整,促使生理功能变得协调,以防治疾病的一种医疗手段。两者都是注重调整个体的心理状态,经由主动参与,自我调整,以达到心身和谐状态,进而治愈疾病的方法。两种治疗方法都没有建立在使用药物的基础上,而是通过自身的心身调整,使身体深度放松,以改变机体内脏的功能状态,从而消除疾病症状。但两种方法在具体操作上又存在差异,因此对两者的异同点及其相关性进行研究对指导临床选择综合治疗方案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辨证治疗、分期治疗、中西医结合疗法、专方治疗等方面综述了宫腔粘连的中医治疗及现代研究进展。现代研究表明中药可通过调控性腺轴及改善生殖器官微环境增加内膜厚度,中医通过辨证、分期、中西医结合疗法、专方等方法治疗本病,不仅方法多元,且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池凤好教授从事中医皮肤性病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功底,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种疑难皮肤病,而且在治疗上独具特色。池凤好教授对斑秃治疗重视从肝肾论治,并强调多元疗法:即内服药物、局部治疗、足三里穴位注射、心理治疗等四种疗法相结合治疗。  相似文献   

10.
创伤性滑膜炎是一种常见的骨科软组织损伤疾病,属中医学"痹症"范畴,其中尤以膝关节居多。创伤性滑膜炎可分急性与慢性两种类型,治疗方法各异。本文整理、分析了近年来国内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经验,选取了符合要求的临床研究文献,从中药为主、针灸为主、针药结合和中医综合治疗方法四个方面对中医治疗本病的临床研究作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针药结合疗法在对本病的临床治疗中占有较大比例,其临床效果确切,治疗方便。此外,中医综合疗法是本病临床研究中的创新疗法,多措并举,以中药为方,针刺为术,佐以推拿按摩综合治疗,能更好地发挥各种手段的长处,综合性强,疗效颇佳,可作为本病临床研究的切实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埋线加口服胃灵散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100例长沙同济医院(410008)陈国明主题词胃溃疡/穴位疗法,十二指肠溃疡/穴位疗法,穴位埋线结扎疗法,@胃灵散/治疗应用埋线疗法是在中医经络学说、针灸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治疗方法,对人体很多疾病均...  相似文献   

12.
尿毒症皮肤药浴透析疗法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透析疗法的平衡原理,笔者认为尿毒症患者进行皮肤药浴透析疗法,不仅理论上、实践上有一定的可行性,且有可能发展成为一种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皮肤药浴透析疗法,开创一种无损伤、安全而有效的尿毒症治疗方法。现结合有关文献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双氯芬酸钠及柳氮磺吡啶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中药内服、针灸等中医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高于对照组的65.0%(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探讨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的疗效,并观察此治疗方案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的方法(选择双侧风池穴、双侧天柱穴、双侧完骨穴以及风府穴)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常规针刺疗法的基础上加用运动疗法,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颈椎病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44%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7.27%,但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自觉症状、体格检查、日常活动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运动疗法可以明显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5.
辨证论治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以中医辨证思维结合西医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组为按照中医辨证分型联合甲氨蝶呤进行治疗.结果:两组在改善症状及血沉方面均有较好的作用,两组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在不良反应和血常规改善方面优与对照组.结论: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上,在现代医学水平的基础上联合中医的辨证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结合西医疗法治疗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论治;两组均治疗10天,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第5天和疗程结束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1.2%、94.1%,对照组分别为71.9%和84.4%;组间第5天和疗程结束后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结合西医疗法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中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较单纯西医常规疗法起效快、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7.
中医的整体治疗观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整体治疗观 ,是在中医整体现的原理基础上 ,发扬中医学的深度治疗原理 ,遵循《内经》的人体 -环境 -形神统一的整体医学模式而确立的治疗思想。在这一观念下形成的整体疗法 ,吸收现代系统论及人体科学的观点 ,根据人是分化系统、自组织系统、自控系统 ,具有非加和性及自主调理、自我控制、形神合一的特点 ,以治神为主多种疗法结合的一种适合现代疾病谱 ,并符合人体科学和未来医学发展方向的综合治疗体系  相似文献   

18.
陈维  呼兴华 《吉林中医药》2009,29(7):575-576,580
脊髓空洞症是一种缓慢进展的脊髓变性疾病。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无特效疗法。从中医角度探讨,本病之核心病机在于督脉空虚,髓海不足,治疗应以益肾填精为本,辨虚、痰、瘀分型论治。在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可达到优势互补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探讨升降散的源流与解析,回顾和整理中药贴敷治疗的源流机制,在深入讨论中医贴敷疗法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探索以升降散贴敷治疗小儿咽喉急性热证,并附上化脓性扁桃体炎、疱疹性咽峡炎2种常见病症的验案,从而分析中医贴敷疗法治疗小儿咽喉急性热证的机制和优势,以期望为今后的小儿咽喉急性热证的相关研究、临床实践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医外治疗法是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将各种中草药制成各类不同的剂型,如丸、散、丹、膏、栓、洒剂等,应用于体表一定部位或穴位,经体表(皮肤)或五官九窍等作用于人体,以取得局部和全身效应的一种治疗方法,是中医治疗体系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周围血管疾病为临床常见病,实践证实,中西医结合辨病辨证施治整体综合疗法是这类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法,其中外治法和体位疗法的效果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