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运喜  李昆城 《河北中医》2007,29(6):536-537
面肌痉挛为临床常见病,多为一侧面部肌肉阵发性不自主抽搐,开始为眼眶周围的眼轮匝肌间歇性不规则轻微抽搐,之后以较慢的速度逐渐扩展到口轮匝肌、口角提肌、颊肌等半侧面肌,引起闭眼、露齿、口角及颊部抽搐等一些习惯性动作。本病病因不明,可因过度疲劳,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因  相似文献   

2.
腹针治疗面肌痉挛19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面肌痉挛为临床常见病,多为一侧面部肌肉阵发性不自主抽搐,开始为眼眶周围的眼轮匝肌间歇性不规则轻微抽搐,以后以较慢的速度逐渐扩展到口轮匝肌、口角提肌、颊肌等半侧面肌,引起闭眼、露齿、口角及颊部抽搐等一些习惯性动作.本病病因不明,可因过度疲劳、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气候变化等因素而加重发作,休息和入睡后症状可缓解.我科采用腹针疗法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面肌痉挛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以一侧面肌阵发性、不规则、不自主抽搐为特征,常由下眼睑的眼轮匝肌轻微颤搐开始,渐渐向下半部面肌扩展,尤以口角抽搐较多,严重者整个面肌强烈痉挛.  相似文献   

4.
<正>面肌痉挛是指一侧或双侧面部肌肉(眼轮匝肌、表情肌、口轮匝肌)反复发作的阵发性、不自主的抽搐,持续数秒或数分钟,严重时可出现睁眼困难、口角歪斜以及耳内抽动样杂音,可因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疲劳、面部自主运动而加重,入睡后症状消失,病因复杂,是缠绵  相似文献   

5.
史青 《北京中医药》2002,21(1):48-50
面肌痉挛是一种顽固性疾病,它是以一侧面肌阵发性、不规则、不自主的抽搐为特征,常起于下眼睑的眼轮匝肌,逐渐向下部肌肉扩展,严重者,整个面肌强烈痉挛。  相似文献   

6.
面肌痉挛针灸治疗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青 《北京中医》2002,21(1):48-50
面肌痉挛是一种顽固性疾病,它是以一侧面肌阵发性、不规则、不自主的抽搐为特征,常起于下眼睑的眼轮匝肌,逐渐向下部肌肉扩展,严重者,整个面肌强烈痉挛。  相似文献   

7.
针刺听会治疗面肌痉挛3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肌痉挛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以一侧面肌阵发性、不规则、不由自主抽搐为特征,常由下眼睑的眼轮匝肌轻微颤搐开始,渐渐向下半部面肌扩展,尤以口角抽搐较多,严重者整个面肌强烈痉挛.面肌痉挛多见于中年妇女,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2倍多.  相似文献   

8.
建瓴汤治疗面肌痉挛3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肌痉挛是一侧面肌阵发性不自主的抽搐,发作时多自眼轮匝肌开始,呈轻微的肌肉颤动、抽搐,可逐渐向下半部面肌扩展,尤以口角抽搐最明显,肌收缩时常伴眼裂缩小,每次抽搐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可因精神紧张、疲劳、面部自主运动而加重,睡眠时消失。本病多为一侧性,双侧...  相似文献   

9.
高春长 《河北中医》2008,30(4):408-409
面肌痉挛是一种半侧面部不自主抽搐的病症,抽搐呈阵发性,且不规则,程度不等,可因疲倦、精神紧张及自主运动而加重,起病多从眼轮匝肌开始,然后涉及整个面部。2001—2005年,笔者运用针刺疗法治疗面肌痉挛58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临床特点为阵发性,一侧性面肌抽搐  相似文献   

10.
浮针浅刺法治疗阵发性面肌痉挛5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阵发性面肌痉挛以一侧面肌阵发性、不规则、不自主的抽搐为特征,常起于下眼睑的眼轮匝肌,逐渐向下部肌肉扩展.严重者整个面肌强烈痉挛。本病病因不明,治疗较为棘手,单纯服用中药、西药封闭或手术治疗均暂时缓解,容易复发。笔者近5年来以浮针浅刺针法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陈以国辨治面肌痉挛经验集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为阵发性的不规则半侧面部肌肉的不自主抽搐,通常情况下仅限于一侧面部,因而又称半面痉挛,偶尔见于两侧。多见于中年以上妇女,但近年来统计表明发病与性别无关。该病症状开始仅见眼轮匝肌间歇抽搐,以后发展为一侧面部的其他肌肉,严重者波及口角,直至扩展  相似文献   

12.
俞竹  杨瑜 《浙江中医杂志》2010,45(11):828-828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是以一侧面肌阵发性、不规则、不自主的抽搐为特征,一般最先发生在眼轮匝肌,逐渐扩散到面部口角肌肉及颈阔肌,严重者整个面肌强烈痉挛,眼睛闭合不能睁开,痉挛开始为间歇性,后日渐频繁。笔者自2008年12月以来,采用针刺结合电针治疗面肌痉挛25例,并与西药治疗的15例比较,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韦婉  曲堂清 《吉林中医药》2013,33(8):852-853
面肌痉挛一般指特发性或原发性一侧的面神经所支配的肌群不自主的、阵发性的、无痛性抽搐为特征的慢性疾病[1].多从眼轮匝肌开始,逐渐向下扩大至面部表情肌及口轮匝肌,精神紧张、情绪波动、过度疲劳及讲话等原因容易诱发.无其他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本病多发生于一侧,双侧者少见,近几年统计表明,发病与性别无关,多在中年发病[2].中医古籍中无面肌痉挛病名,但其临床表现与中医的"德疚""筋惕肉(晌)"相似,可归在"脑卒中"范畴.  相似文献   

14.
正面肌痉挛是一侧或双侧面部肌肉(眼轮匝肌、表情肌、口轮匝肌)反复发作的阵发性、不自主的抽搐,在情绪激动或紧张时加重,严重时可出现睁眼困难、口角歪斜以及耳内抽动样杂音。针灸治疗面肌痉挛效果相对较好,且无不良反应~([1])。现将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面肌抽搐症又称半侧颜面痉挛或面肌痉挛,为阵发性半侧面肌不自主抽搐。通常抽搐仅限于一侧面部,无神经系统其他阳性体征。发病原因不明,因此亦称为原发性面肌抽搐。许多学者认为与面神经受压、病变、功能不全等因素有关。此病多发生于中年以后。且女性较多。病起时多为眼轮匝肌间歇性抽搐,逐渐缓慢地扩散至一侧面部的其他面肌。两侧面肌均有抽搐者甚少。  相似文献   

16.
<正>面肌痉挛(HFS)又称面肌抽搐,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良性功能性疾病,是指一侧或双侧面部肌肉(眼轮匝肌、表情肌、口轮匝肌)反复发作的阵发性、不自主的抽搐,在情绪激动或紧张时加重,严重时可出现睁眼困难、口角歪斜以及耳内抽动样杂音~[1-3]。典型面肌痉挛是指痉挛症状从眼睑开始,并逐渐向下发展累及面颊部表情肌等下部面肌,虽然进展缓慢,而且也不会对人的生命构成威胁,但是会引起患者心理和社交活动  相似文献   

17.
面肌痉挛是以一侧面部长期阵发性不规则的肌肉抽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种顽固性疾病.通常从眼轮匝肌开始,逐渐向下半部面肌扩展,以眼周和口角抽搐为多,严重者整个面肌可发生痉挛.笔者从1990~2002年采用电针的方法治疗面肌痉挛102例,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面肌痉挛是指一侧面肌出现的陈发性,不规则的抽搐。临床上多见于成年人。一病因:本病的病因目前还尚无定论。但多数认为与面部受凉有密切关系;部分可因面神经麻痹而遗留有面肌痉挛;还有少数病因不明。临床上把本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二症状:初期病人仅有眼轮匝肌或口轮匝肌间歇性轻微抽搐,以后逐渐发展到面部其它肌肉,抽搐次数增多,持续时间增长。严重者,发作时肌肉明显抽搐,口角被牵向  相似文献   

19.
面肌痉挛是以面神经支配的一侧面部肌肉阵发性、不规则抽搐为特点的疾病.多开始于眼眶周围的眼轮匝肌,后逐渐扩展到嘴角,甚至整个半侧面部.常因疲劳、情绪刺激、天气变化等原因诱发或加重.病情进展虽缓慢,但易反复发作、病程缠绵、迁延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火针结合耳压治疗本病具有一定优势.笔者采用火针结合耳压治疗面肌痉挛5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齐刺电针翳风、颈部阿是穴治疗面肌痉挛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又称面肌抽搐,是一侧面神经所支配的肌肉不自主的、阵发性、无痛且不规则抽搐的病症,表现为从一侧眼轮匝肌开始逐渐缓慢扩展至同侧面肌、口角。本病多见于老年人,女性多发,大约80%~90%的HFS是由于血管压迫面神经所致[1]。关于面肌痉挛,目前国内尚未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国外调查其发病率为百万分之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