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燕  王巧玲  刘波  成坤  贾松松  朱海京 《河北中医》2014,(12):1831-1833
目的观察针刀结合局部阻滞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KOA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6例。针刀组采用局部阻滞后针刀切割治疗,电针组采用常规针刺加电针治疗。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法评价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关节晨僵、疼痛、肿胀、步行能力评分。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关节晨僵、疼痛、步行能力、关节肿胀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针刀组较电针组改善更明显(P〈0.01)。针刀组有效率为91.7%,电针组有效率为69.4%,针刀组有效率明显优于电针组(P〈0.01)。结论针刀结合局部阻滞治疗KOA较电针疗法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2.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关节疾病,是以关节软骨进行性改变为核心,累及骨质、滑膜、关节囊及关节其它结构的全方位、多层次、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1]。发病以中老年人多见,主要临床表现为膝关节周围疼痛、肿胀及活动功能障碍。2010-02-2013-03,我们采用微针刀联合膝痛灵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30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小针刀疗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KOA)患者关节液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及一氧化氮( NO)表达的影响,探讨小针刀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2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采用小针刀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普通针刺治疗。6周后检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液中TNF-α及NO的水平,同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关节液中TNF-α及NO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 P<0.05,P<0.01),且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2组治疗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78.3%)优于对照组(71.7%)(P<0.05)。结论小针刀疗法治疗KOA比常规毫针刺法更有效。  相似文献   

4.
常英  刘亚彬 《河北中医》2011,33(11):1688-1689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指发生于膝关节的一种退行性病变,多为膝关节处疼痛、瘦楚、重着、麻木,活动受限,部分患者遇阴雨天气时疼痛加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2007—01—2010-08,我们采用小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58例,并与中药离子导入治疗58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5.
周定华  周正球  吴炅  金艳  黄佳珉  王晓东 《中医杂志》2012,53(13):1140-1141
目的观察骨增合剂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的疗效及其对OA患者血清及关节滑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骨增合剂治疗,对照组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和关节滑液TNF-α和IL-1β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及关节滑液TNF-α、IL-1β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对照组患者除血清TNF-α外,其余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TNF-α及关节滑液TNF-α、IL-1β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骨增合剂对膝关节OA有较好疗效,降低血清及关节滑液TNF-α和IL-1β可能是其治疗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补肾益气化瘀解毒汤对膝骨性关节炎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表达的影响。方法:对照组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口服,治疗组给予补肾益气化瘀解毒汤治疗,所有患者均于试验前1d及治疗后第30d、60d抽取关节液,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滑液中IL-1、TNF-α的水平。结果:治疗后30d、60d,治疗组和对照组膝关节关节液中IL-1和TNF均见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益气化瘀解毒汤能降低骨性关节炎中IL-1和TNF-α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7.
翟青玲 《河北中医》2011,33(6):900-902
目的观察苦碟子注射液治疗中青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1例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3例予苦碟子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8例予曲克芦丁注射液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4 d后观察临床疗效,并测定2组治疗前后血浆IL-6及CRP水平。结果 2组治疗后IL-6、CRP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IL-6、CRP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6.04%,对照组总有效率73.68%,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苦碟子注射液可通过降低IL-6及CRP水平来发挥保护脑组织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潘志雄  陈凯  柯杨  黄狄 《新中医》2007,39(8):48-49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治疗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口服,配合外洗药熏洗患处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用与治疗组相同的中药熏洗治疗。连续治疗2月后观察比较2组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膝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IL-1)的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显效8例,好转1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膝关节液IL-1值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膝关节液IL-1值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能降低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膝关节液中IL-1的异常升高,对治疗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3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67)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n=68)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hs-CRP、IL-6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hs-CRP、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提高疗效,减轻机体炎性反应,利于改善患者预后,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分子水平上探讨大蓟总黄酮的抗肿瘤机制,主要研究大蓟总黄酮对荷瘤小鼠白介素-1(IL-1)和白介素-2(IL-2)的影响。方法通过RT-PCR方法半定量检测肿瘤小鼠细胞产生IL-1 mRNA和IL-2 mRNA的量来研究大蓟总黄酮能否促进肿瘤小鼠细胞产生IL-1 mRNA和IL-2 mRNA。结果大蓟总黄酮能够极为显著地提高肿瘤小鼠细胞产生IL-1和IL-2的转录水平(P〈0.01)。结论大蓟总黄酮能明显地促进肿瘤小鼠IL-1和IL-2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血清水平表达量的变化。方法选取30名健康志愿者、29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IL-6和CRP特异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观察对象血清中IL-6和CRP的含量。结果2型糖尿病组血清IL-6和CRP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0.01),2型糖尿病组IL-6和CRP具有相关性。结论CRP和IL-6参与了2型糖尿病患者的发病,且在发病中二者起了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血清水平表达量的变化。方法选取30名健康志愿者、29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IL-6和CRP特异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观察对象血清中IL-6和CRP的含量。结果2型糖尿病组血清IL-6和CRP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0.01),2型糖尿病组IL-6和CRP具有相关性。结论CRP和IL-6参与了2型糖尿病患者的发病,且在发病中二者起了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温阳益心法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探讨其防治AS的机制。方法将72只雄性Wistar大白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及温阳益心复方低、中、高剂量组。采用高脂饲料喂饲及腹腔注射维生素D方法建立大鼠AS模型,制模成功后给予相应的药物6周,分别测定各组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浓度。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CRP和IL-6均明显升高(P<0.001),温阳益心复方高剂量组血清CRP和IL-6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温阳益心法可能通过抗炎机制,发挥抑制AS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益心胶囊对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大鼠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影响,明确其在预防心肌梗塞中的作用机理.方法 大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MI组、假手术组、消心痛组、益心胶囊大剂量组、益心胶囊小剂量组.大鼠灌胃给药连续21d,末次给药后1h,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体表心电图示ST段弓背抬高或坏死性 Q 波为AMI模型形成,结扎24h后测定大鼠血清hs-CRP和IL-6含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MI组血清hs-CRP和IL-6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AMI组比较,益心胶囊组血清hs-CRP和IL-6含量显著降低(P<0.01),以大剂量组作用显著.消心痛亦可降低AMI大鼠血清hs-CRP和IL-6含量(P<0.01).结论 益心胶囊给药可以降低急性心肌梗塞大鼠血清炎症因子含量,这可能是其预防心肌梗塞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5.
雷倩  沙静涛 《河北中医》2020,42(4):554-557
目的观察消肿促愈汤溻渍治疗肛周脓肿术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肛周脓肿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2组均行术后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加用消肿促愈汤溻渍治疗,对照组30例加用0. 9%氯化钠注射液溻渍治疗。2组均治疗3周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术前及治疗3、7 d后血清hs-CRP及IL-6水平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7 d时伤口创面分泌物分级(包括无、少量、中量及大量)情况,比较2组创面完全愈合所需时间情况。结果治疗组愈显率76. 67%(23/30),对照组愈显率66. 67%(20/30),治疗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2组治疗3、7 d后血清hs-CRP及IL-6水平与本组术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 <0. 05),且治疗组治疗7 d血清hs-CRP及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 <0. 05)。2组治疗7 d后创面分泌物分级情况及创面完全愈合所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创面分泌物少于对照组,疮面完全愈合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消肿促愈汤溻渍对肛周脓肿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骨关节炎动物模型血液中IL-1水平的影响。方法:建立骨关节炎动物模型,随机分成3组:Ⅰ参数组,Ⅱ盐Ⅲ正常对照组。Ⅰ,Ⅱ组分别注射参麦注射液和无菌生理盐水,Ⅲ组不做注射。按设计分批次处死,检测模型动物中血液中IL-1水平。结果;参麦注射液能够明显降低动物模型血液中IL-1的升高水平。结论:参麦注射液通过抑制血液中IL-1水平的异常升高发挥对骨关节炎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运动疗法对末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ADL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运动疗法对末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88例患者,分为3组:无效组为自我评价运动疗法无效而考虑要手术的32例;有效组为自我评价"运动疗法有效"而全程实行的15例;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组为实施全膝关节置换术的41例。以日本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功能评价标准(JKOM),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upgo test作为评判指标,评价并比较、分析3组的效果。结果:从末期KOA患者的ADL改善来看,JKOM细分类中ADL评价及upgo test的评价表明,在末期KOA运动疗法有效的病例(有效组),其ADL程度与TKA术后(TAK组)几乎是相等的(P0.05);而针对除痛效果,JKOM疼痛及僵硬指标及VAS评判结果表明,TKA组比运动疗法(有效组)更为有效(P0.01)。结论:即使末期KOA,运动疗法对于患者ADL改善,亦是十分有效的,值得积极提倡。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小针刀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Ⅰ组予针刀治疗,Ⅱ组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Ⅲ组予针刀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观察3组患者治疗后3、6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3组治疗后3、6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优于Ⅰ组、Ⅱ组(P0.05);Ⅲ组临床疗效(优良率)高于Ⅰ组、Ⅱ组(P0.05)。结论小针刀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KOA临床疗效显著,尤其是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独采用小针刀或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应用中药大黄和肠内营养对胃癌围手术期患者外周血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 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56例胃癌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肠内营养组21例,大黄加肠内营养组15例。对照组术后常规补液的同时实施肠外营养支持;肠内营养组术后常规补液的同时术后42 h开始给予肠内营养液能全力鼻饲管滴入,一直持续到术后第8天;大黄加肠内营养组患者术前1天应用大黄液100 mL(10 g),术后18 h、42 h各用大黄液50 mL(5g),同时给予肠内营养液能全力。所有研究对象分别于手术前1天、手术后第1、3、7天检测血清CRP、IL-6。结果 3组患者术后均有急性炎症反应的发生,但大黄加肠内营养组术后第7天血浆CRP水平〔(12.67±4.28)mg/L〕和IL-6水平〔(18.17±11.10)mg/L〕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19.72±9.73)mg/L、(20.44±6.32)mg/L〕及肠内营养组〔(21.27±10.46)mg/L、(20.29±7.79)m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黄加肠内营养组肠鸣音的恢复较非大黄组提前。结论 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大黄可以有效降低外周血CRP 、IL-6水平,缓解手术创伤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促进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 有利于实施术后肠内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清瘀汤对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白细胞介素(IL)-1、IL-6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抗感染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瘀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IL-1、IL-6、CRP水平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IL-1、IL-6、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1、IL-6、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应用清瘀汤治疗,可促进IL-1、IL-6、CRP减少,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