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比较在传统支持疗法的基础上加用针刺结合心理疏导的方法治疗妊娠剧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妊娠剧吐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患者均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予以静脉输液的传统支持治疗.针刺组取双侧内关穴、中脘穴、双侧足三里穴行针刺疗法,接电针仪,同时结合心理疏导治疗.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7.2%,对照组为55.2%,两组比较,疗效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针刺结合心理疏导治疗妊娠剧吐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胃不和型妊娠剧吐的l临床效果。方法:将96倒肝胃不和型妊娠剧吐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予禁食、补液、止吐、纠酸等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左金丸加味治疗,并结合针灸治疗,均治疗7天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7%(P〈O.05);实验组复发率为1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25%(P〈O.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肝胃不和型妊娠剧吐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复发率低,可改善孕妇生活质量,促进胎儿健康发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抑肝和胃饮、敷脐联合静脉补液治疗妊娠剧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妊娠剧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8例单纯采用静脉补液治疗;治疗组64例采用抑肝和胃饮、敷脐并联合静脉补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9%。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抑肝和胃饮、敷脐联合静脉补液治疗妊娠剧吐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背俞穴走罐配合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1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背俞穴走罐配合针刺疗法对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背俞穴走罐(凡士林为介质,以背部皮肤微红为度)加针刺治疗(取穴及手法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针刺治疗(穴取天突、膻中、中脘、足三里、内关,平补平泻)。每日1次,7日为1个疗程,1疗程结束后观察结果。结果:1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56.25%。两组有效率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背俞穴走罐加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确切,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输液辅以心理干预及音乐治疗妊娠剧吐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将58例妊娠剧吐患者在常规西医输液治疗的同时,于住院即时进行心理评估并施以适宜的心理干预及音乐治疗;与对照组58例单纯以常规西医输液治疗进行临床对照观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对照组总有效率8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西医输液辅以心理干预及音乐治疗妊娠剧吐疗效确切、安全、实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结合辨证治疗妊娠剧吐患者疗效。方法:将73例妊娠剧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剧吐效果明显优于单用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中脘(CV12)不同组穴(俞募配穴、募合配穴)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54例GERD患者随机分为俞募配穴组和募合配穴组,分别给予针刺中脘-胃俞(BL21)、中脘-足三里(ST36)为主,对GERD主要症状的积分进行观察评价。结果:俞募配穴组及募合配穴组分别在经过2个疗程及3个疗程治疗后,症状积分出现显著下降(P〈0.05)。3个疗程治疗结束后,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差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俞募配穴组及募合配穴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5.71%和80.77%,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中脘之俞募或募合配穴均能有效地用于GERD的治疗,两者近期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别,但针刺俞募配穴的起效时间快。  相似文献   

8.
健脾理气法针刺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4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孔素平 《山西中医》2009,25(6):31-32
目的:观察健脾理气法针刺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健脾理气法为原则,选取中脘、内关、天枢、足三里、公孙等穴进行针刺治疗;对照组口服西沙必利片。结果:治疗组痊愈26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6%(95%CI:84.6%~99.2%);对照组痊愈22例,有效1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2.2%(95%CI=71.0%~93.4%);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1.1601,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健脾理气法针刺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疗效与口服西沙必利片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9.
针刺在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学良  高悦 《四川中医》2009,27(4):124-125
目的:探讨针刺对腹部手术后早期(2周内)动力性肠梗阻和炎性肠梗阻(EP11)的治疗效果。方法:112例随机分针刺组和对照组各56例,两组采用同样的治疗措施的情况下,针刺组加针刺治疗,取穴:足三里、天枢、中脘、上巨虚、下巨虚。配穴:内关、上脘、章门、大肠俞。每日1次,3天1疗程,治疗1-2个疗程。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96.43%;对照组总有效率83.9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记=4.940,P=0.026,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治疗腹部手术后肠梗阻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温中健脾法针刺、艾灸并施治疗脾虚型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刺(中脘、天枢、神阙、气海、足三里、脾俞、胃俞、大肠俞)联合艾灸(神阙、天枢、气海、脾俞、胃俞、大肠俞)治疗脾虚型泄泻患者73例。1次/d,10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d,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痊愈48例,显效14例,有效7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4.52%。结论:温中健脾法针刺、艾灸并施治疗脾虚型泄泻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俞募配穴针灸治疗脾虚湿盛型单纯性肥胖症平台期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脾虚湿盛型单纯性肥胖症平台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俞募配穴疗法,即采用天枢、中脘、章门配合大肠俞、胃俞、脾俞的方法;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方法,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共3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体质指数(BMI)、腰围(WC)及腰/臀比(WHR)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降低BMI有效率为56.67%,减少WC有效率为75%,降低体重有效率为60.00%,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俞募配穴法在治疗脾虚痰湿型单纯性肥胖症平台期优于一般普通针刺方法,具有更显著的疗效。结论:俞募配穴针灸法治疗脾虚痰湿型单纯性肥胖症平台期疗效明显,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疗法。  相似文献   

12.
电针对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消化道症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比较俞募合配穴电针法与西药莫沙必利对改善糖尿病性胃轻瘫(DGP)患者消化道症状的差异,明确电针对DGP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针刺中脘、足三里等穴;对照组30例,口服莫沙必利5mg,1天3次,痞满证的轻重分级为评价指标,疗程为3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0.87%,对照组总有效率38.1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合募配穴电针法能明显改善DGP患者消化道症状,疗效超过莫沙必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治疗妊娠剧吐的疗效。方法将64例妊娠剧吐患者随机分为西医疗法组和针刺疗法组,每组32例。西医疗法组应用常规补液治疗,针刺疗法组在常规补液基础上给予毫针针刺中脘、上脘、下脘、足三里、上巨虚、丰隆、中封、太冲、内关、百会、四神聪等穴位,观察比较2组疗效。结果针刺疗法组显愈率明显高于西医疗法组(P<0.01);针刺疗法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复发率低于西医疗法组(P<0.01)。结论针刺疗法治疗妊娠剧吐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宋英 《河南中医》2013,(12):2121-2122
目的:观察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妊娠剧吐35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收治的妊娠剧吐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予六君子汤及其衍化方剂辨治。结果:对照组痊愈20例,有效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4.3%,观察组痊愈31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1%;治疗后对照组在头晕倦怠、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择食或不能进食的积分分别为(1.13±0.55)分、(0.62±0.28)分、(0.754-0.18)分、(0.72±0.12)分,观察组在相对应的中医症状积分分别为(0.45±0.11)分、(0.37±0.16)分、(0.41±0.13)分、(0.21±0.05)分,两组比较差异性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六君子汤及其衍化方剂辨治妊娠剧吐临床效果满意,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针药并用治疗卒中后麻痹性肠梗阻4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淑强 《新中医》2006,38(5):59-60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卒中后麻痹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针药组48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配合针刺(取穴:中脘、天枢、水道、归来、足三里、丰隆、上巨虚、脾俞、胃俞、肾俞)和中药(处方:生大黄、厚朴、当归、芒硝、枳实、金银花、红花、赤芍)治疗;对照组42例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48h后,总有效率针药组为97.92%,对照组为88.1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愈时间针药组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药并用治疗卒中后麻痹性肠梗阻能明显缩短治愈时间,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采取穴位注射合加味妊娠吐方缓服治疗妊娠剧吐的临床疗效,治疗方法及预后状况等。方法:将2006年10月至2009年9月在本院妇科住院及在门诊就诊的216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14例:对照组102例。两组患者均在常规补液的基础上,治疗组采取穴位注射维生素B1维生素B6合加味妊娠吐方缓服。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对比观察: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为72.5%,(P〈0.05)。从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症状缓解时间看,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穴位注射合加味妊娠吐方缓服治疗妊娠剧吐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运用Vicon MX系统测量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数据变化,观察针刺肓俞穴治疗本病的疗效。方法:以疗效、腰椎关节活动功能为观察指标,分别运用针刺肓俞穴组(治疗组)和针刺夹脊穴组(对照组),对60例(每组30例)患者进行对比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两组间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在改善腰椎关节活动功能亦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肓俞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提高疗效和改善腰椎关节功能活动方面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联合穴位按摩在妊娠剧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妊娠剧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结论:舒适护理联合穴位按摩能有效缓解妊娠剧吐的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安胎定呕方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妊娠剧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以来我院中西医结合妇科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对照组100例;治疗组采用安胎定呕方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例(93%),对照组总有效率81例(8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安胎定呕方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妊娠剧吐疗效好、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针刺攒竹为主治疗呃逆58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运用针刺攒竹为主治疗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108例呃逆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攒竹为主者(治疗组)58例,同时选取内关、足三里、中皖等穴治疗,连续治疗2个疗程。单纯针刺组(对照组)50例,针灸取内关、足三里、中脘等穴,方法疗程同治疗组。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显效率86.2%,有效率100.0%)较对照组(显效率60.0%,有效率84.0%)为好(P〈0.05)。结论:针刺攒竹为主治疗呃逆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