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镜腹腔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胆囊结石并继发或原发胆总管结石的传统治疗方法是开腹切除胆囊、胆总管切开取石及T管引流。近年来,随着内镜和腹腔镜技术的日益进步和完善,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正逐步替代开腹手术。我科自1999年10月到2001年3月共治疗该类疾病3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本组30例患者,男11例,女19例,年龄28~75岁,平均51.5岁。均经2次以上B超诊断为胆囊结石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15例,随机分为A组56例、B组59例。其中A组给予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手术治疗,B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A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均少于B组,手术时间长于B组,P均<0.01。A组术后切口感染0例、胆瘘1例、结石残留1例,并发症发生率3.57%;B组分别为7、4、3例和23.7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0.01。结论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疗效确切,且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运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方法。方法对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92例行开腹胆囊切除 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86例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比较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住院时间、并发症等。结果开腹组术中结石取净率为94.8%,住院时间为23.8±7.6d,术后并发胆瘘2例,肝功能衰竭1例,腹腔感染3例,肺部感染1例。内镜组有4例取石失败,改行开腹手术,余均取石成功,取石成功率为94%,住院时间为10.2±5.3d,并发胆道感染2例,十二指肠乳头出血3例。结论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 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相比,EST LC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效果可靠。EST与LC的联合应用可替代大部分开腹胆囊切除 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收治随机数字表法将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收治8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随访期间残石率、胆漏率、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出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60.28 min±11.64 min vs 105.61 min±21.16 min、38.36 m L±8.31m L vs 148.36 m L±16.20 m L、1.76 d±0.82d vs 3.10 d±1.12 d、1.53 d±0.78 d vs 2.52d±1.05 d、6.62 d±2.13 d vs 14.27 d±4.5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7.50%vs2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残石率、胆漏率及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00%vs 20.00%、2.50%vs15.00%、0.00%vs 1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残石和胆漏率,并减少术后复发,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内镜胆总管取石、胆道支架置入及胆总管Ⅰ期缝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5年1月—2018年1月,因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于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104例病例纳入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法不同分成4组,A组(n=29):先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再行LC;B组(n=29):行LC+胆道镜胆总管取石+T管引流;C组(n=17):行LC+胆道镜胆总管取石+胆总管Ⅰ期缝合;D组(n=29):行LC+胆道镜胆总管取石+胆道支架置入+胆总管Ⅰ期缝合。对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并发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结石残留率、结石复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胆总管结石复发率,4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胆瘘发生率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C组明显高于其他3组(P均<0.05),A、B、D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住院费用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A组明显高于其他3组(P均<0.05),B、C、D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LC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取石、胆道支架置入及胆总管Ⅰ期缝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在避免患者遭受二次手术打击的同时,并不会明显延长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也不会明显增加住院费用,而且可以有效减少胆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联合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07~2016-03该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90例,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治疗,观察组采用LC+LCBDE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成功率及残余结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期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LCBDE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效果显著,取石率高,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二次手术的风险,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微创与开腹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步微创组与传统开腹组。两步微创组54例患者第一步在十二指肠镜下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取石,第二步于2~5d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传统开腹组66例患者采取开腹胆道探查术(open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OCBDE)。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步微创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优于传统开腹组(P〈0.05);两步微创组术后出现并发症4例,传统开腹组出现并发症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步微创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有疗效好、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有取代传统剖腹手术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EST与LC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光平 《山东医药》2010,50(30):101-101
目的观察十二指肠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将9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行EST联合LC,对照组行传统开腹胆管探查T管引流术。结果治疗组手术成功率为95.6%,对照组为91.1%(P〉0.0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治疗组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 EST与LC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传统治疗是开腹手术,随着腹腔镜和内镜技术的迅速发展,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Oddi括约肌气囊扩张(EPBD)联合LC及LC+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CBDE)已成为微创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方法,但有关内镜联合腹腔镜治疗方案与单独腹腔镜治疗方案的对比研究报道较少。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1月至2008年8月采用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与单独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共10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及术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分别采用EST联合LC(30例)和LCBDE联合LC(30例)治疗的临床资料,对结石清除率、并发症、中转开腹率和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EST联合LC组结石清除率96.7%(29/30)、并发症发生率16.7%(5/30)、中转开腹率10.0%(3/30)、住院时间中位数17d。LCBDE联合LC组结石清除率100.0%(30/30)、并发症发生率6.7%(2/30)、中转开腹率6.7%(2/30)、住院时间中位数13d。两组病例在结石清除率(P=1.000)、并发症率(P=0.421)、中转开腹率(P=1.000)和住院时间(P=0.055)等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EST联合LC和LCBDE联合LC都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安全合理的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采用三镜联合分期手术与全腹腔镜同期手术治疗老年结石性胆道梗阻并发不同程度急性胆管炎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胆总管结石伴急性胆管炎合并胆囊结石患者75例,其中35例观察组患者在入院后急诊行ERCP术,取出胆总管结石或留置胆管支架引流,择期再次入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或LC联合腹腔镜下胆总管取石术(LCBDE),4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急诊行LC联合LCBDE术。结果 观察组两次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但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观察组WBC计数、NEUT百分比、血清CRP和PC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血清脑钠肽(BNP)和CK水平分别为(427.0±327.0)pg/ml和(95.0±30.0)U/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944.0±648.0)pg/ml和(149.0±67.0)U/L,P<0.05】,而血清肌钙蛋白(TNT)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分别为(62.8±54.5)pg/ml和(272.0±48.0)U/L,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一步法与分步法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6年1月~2019年6月我院诊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52例,其中87例接受一步法手术,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LC)和胆总管探查取石(LCBDE)术,65例接受分步法手术,即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乳头括约肌切开(ERCP/EST)和LC...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与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7年4月~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15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其中77例接受LCBDE联合LC治疗,另73例接受EST联合LC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43.3±17.7)min和(24.3±13.0)mL,显著长于或多于对照组【分别为(96.7±10.8)min和(16.7±7.2)mL,P<0.05】,术后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分别为(6.2±1.3)d和(3.2±1.0)万元,均显著少于或短于对照组【分别为(7.1±1.5)d和(4.3±1.1)万元,P<0.05】;在术后5 d,观察组血清IL-6水平和外周血WBC计数分别为(27.7±6.2)μg/L和(9.1±1.1)×109/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0.5±7.7)μg/L和(10.5±1.6)×109/L,P<0.05】;术后3个月行超声检查,发现两组均无结石残留,随访12个月,观察组结石复发率为7.8%,与对照组的11.0%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周,观察组胆瘘发生率为10.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P<0.05),而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为2.6%和1.3%,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3.7%和16.4%,P<0.05)。结论 采取LCBDE联合LC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可能更有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费用,但两种手术方法清除结石的效果相似,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适当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联合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LCBD)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8年3月~2022年5月我院诊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85例,均接受LC联合LCBDE手术治疗,其中42例观察组采用经鼻胆管引流,另43例对照组采用T管引流。应用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GIQLI)问卷评估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引流管拔除时间和医疗花费分别为(5.6±1.8)d和(3.5±0.5)万元,均显著短于或少于对照组[分别为(50.5±6.8)d和(3.9±0.7)万元,P<0.05];在术后1 w,观察组血清ALT和AST水平分别为(37.1±14.6)U/L和(36.7±16.8)U/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79.7±13.8)U/L和(53.5±14.7)U/L,P<0.05】;在术后1个月,观察组GIQLI评分为(98.5±3.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1.4±3.9)分,P<0.05】;术后观察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为40.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5.1%(P<0.05),而两组胆漏、胰腺炎、胆总管结石残留和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2001年10月--2007年10月,我们采用腹腔镜及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42例,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随着腹腔镜和内镜器械的发展以及操作技术的迅速提高、成熟,越来越多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接受微创手术.2004年至2009年我院采用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手术对5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治疗,并和45例传统开腹手术取石术患者资料进行对比,发现EST+LC两镜联合治疗方法有减轻痛苦、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的优点,并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改良微创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昆山市中医院自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采用内镜引导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小切开+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100例70岁以上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治疗。 结果本组100例患者中,1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时出血,给予1:10 000肾上腺素黏膜下注射后出血停止、3例出现胰腺炎、2例发生胆管炎,均经内科保守治疗后好转。全组LC术无中转开腹、无死亡病例,LC术后住院时间4~10 d,平均(5.3±2.8)d,随访2~24个月,平均(7.5±5.1)个月,患者无腹痛、黄疸及发热等症状,复查超声未见胆管结石复发。 结论改良ERCP+(EST+EPBD)联合LC术治疗高龄患者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操作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是一种有效且安全可靠的微创治疗术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48)。观察组行LC+LCBDE;对照组行ERCP+EST,1~3 d后再行ERCP+EST+LC。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住院费用、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比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胆结石清除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LCBDE与ERCP+EST+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同样安全有效,但是LC+LCBDE住院时间较短,住院费用较少,可作为EST失败后的有效补救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分析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 pancreatography,ERCP)胆总管取石后不同时间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ctomy,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治疗费用,探讨ERCP术后即时LC的可行性、经济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ERCP联合LC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成功的患者55例,其中31例(A组)在ERCP术后1周左右行LC术,24例(B组)ERCP成功后即时行LC术。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B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低于A组。结论 ERCP后即时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安全、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