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单岩  史小艳  张振香 《山东医药》2011,51(25):33-34
目的分析社区脑卒中患者抑郁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郑州市五个社区的脑卒中患者162例,采用一般情况调查、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评定其抑郁状态及影响因素,比较脑卒中并抑郁患者与无抑郁患者的ADL评分,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生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 162例脑卒中患者中,合并抑郁68例(占41.98%);脑卒中并抑郁患者的ADL评分低于无抑郁患者,病程和ADL评分是脑卒中患者合并抑郁的影响因素。结论社区脑卒中患者抑郁患病率较高,合并抑郁患者的ADL评分低于无抑郁患者,病程和ADL评分是其抑郁发生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上海市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现状及需求,为今后施行有效社区康复干预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在上海市黄浦区半淞园街道社区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调查32例脑卒中患者,20例脑卒中患者看护人,填写本研究组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和欧洲五维健康指数量表(EQ-5D)。结果 走路有些问题较走路没有问题的、卒中后出现抑郁焦虑并发症较没有出现发症的脑卒中患者选择康复需求的可能性增加;存在行走困难和吞咽困难的脑卒中患者更需要家庭康复技巧及辅助器具的指导;存在吞咽困难和抑郁焦虑状态的脑卒中患者需要心理干预;病程长及存在语言、吞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更需要康复知识指导;有尿路感染并发症的脑卒中患者需要居家环境改造的指导。结论 存在不同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对社区康复需求不同,社区康复工作应重点加强对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干预及康复训练指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干预现状和干预需求。方法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自制的家庭康复干预现状及干预需求调查问卷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获得家庭康复干预的占84.3%,入户干预的仅11.8%;家庭康复干预内容大多停留在饮食、用药、运动训练指导上,日常生活能力、记忆、理解识别能力训练等开展率分别为47.1%、44.1%、24.5%,且干预效果不容乐观。干预需求排在前5位的依次是预防疾病复发指导、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指导、运动训练指导、家庭康复环境布置指导、医生心理指导。结论社区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干预存在问题,专业人员家庭康复干预能力有待提高;建立并完善科学、可行的医院-社区-家庭网络化康复干预模式,有利于提高脑卒中家庭康复水平,是现阶段我国社区脑卒中家庭康复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80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所有患者实施为期6个月的康复治疗,治疗结束后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FMA)量表评估康复效果,根据康复效果将所有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康复组与未康复组,统计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是否合并高血压、是否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是否便秘、是否失眠、是否抑郁、吸烟史、饮酒史、是否存在胃肠功能紊乱、是否存在肺部感染、空腹血糖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等,分析上述资料差异性,找出影响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结果的危险因素。结果入选80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6个月康复治疗后,38例(47.50%)未康复,42例(52.50%)康复。单因素分析显示,未康复组在年龄、性别方面与康复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康复组在合并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便秘、失眠、抑郁、吸烟史、饮酒史、胃肠功能紊乱、肺部感染、空腹血糖水平、hs-CRP水平与康复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合并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便秘、失眠、抑郁、吸烟史、饮酒史、胃肠功能紊乱、肺部感染、高空腹血糖水平、hs-CRP水平增高是影响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结果的危险因素(OR1,P0.05,P0.01)。结论针对影响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治疗中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确保治疗效果,以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邓秋兰  庞玲玲  农丽月 《内科》2010,5(3):250-252
目的评价社区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心理的影响。方法将我社区内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做好出院指导后并执行一套为期3个月的社区家庭康复护理综合干预,对照组仅在患者出院时进行出院指导。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对两组患者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价。结果社区家庭康复护理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Barthel指数评分及HAMD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的社区家庭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轻抑郁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社区-家庭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PSD)病人情绪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社区PSD病人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社会-家庭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康复效果、抑郁、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χ~2=5.19,P=0.02)。干预后,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NDS)评分低于干预前(P 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干预后,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高于干预前(P 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社区-家庭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抑郁状态,同时促进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康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社区脑卒中患者的抑郁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选择郑州市中原、二七、金水3个区177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177例脑卒中患者中发生卒中后抑郁(PSD)的有96例,发生率为54.2%,其中轻度39例,占22.0%;中度33例,占18.6%;重度24例,占13.6%.影响脑卒中患者抑郁症状的因素包括婚姻状况、疾病类型、是否合并有其他疾病、患病年限.结论 脑卒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状况,需引起社区护理人员的关注和重视,并为之提供有效的心理护理服务,以减少患者抑郁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期抑郁情绪、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脑卒中偏瘫患者84例,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患者社会人口学特征、社会支持、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SS-QOL)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情况,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患者抑郁情绪、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84例脑卒中患者中29例(34.52%)无抑郁、15例(17.86%)轻度抑郁、28例(33.33%)中度抑郁、12例(14.29%)为重度抑郁;所有患者的生活质量SS-QOL评分为(108.37±28.31)分,其中无抑郁组患者SS-QOL评分为(133.28±13.82)分,高于抑郁组患者的(93.23±25.34)分(P0.05);患者抑郁得分与社会支持、生活质量SS-QOL评分存在负相关(r=-0.432,-0.532;P0.05),患者生活质量SS-QOL评分与社会支持评分存在正相关(r=0.513,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月收入低、自费医疗及社会支持越低是脑卒中患者发生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月收入高、公费医疗、社会支持越高、无抑郁状态是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保护因素。结论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期抑郁情绪发生率较高,抑郁患者生活质量较低,社会支持、经济因素是影响患者抑郁及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社区脑卒中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郑州市3个社区内的208例社区脑卒中患者,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慢性病患者自我效能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调查自我效能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社区脑卒中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得分为0.6~6.0〔平均(3.46+1.71)〕分;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呈中度正相关(r=0.444,P=0.000);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诊断类型、自理水平、并发症状数量之间自我效能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主观支持、自理水平及并发症状是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结论社区脑卒中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普遍较低;自理能力差和并发症多为危险因素,主观支持高为保护因素。应强化社区脑卒中患者自我效能为目的干预性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制定出一套规范化的脑卒中后患者社区诊疗、康复随访机制,以预防和控制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降低其再发率和致残率。方法根据《指南》制定适合脑卒中后患者社区康复管理规范,并在浙江省三个社区医院31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样本实施研究,对其进行为期一年的各项脑卒中危险因素、运动功能、心理状况的随访,并给予药物、康复干预,每月按照随访项目记录随访结果。结果①危险因素基线筛查:31例患者中发现高血压25人(80.65%),糖尿病9人(29.03%),吸烟6人(19.35%),肥胖5人(16.12%),颈动脉斑块4人(12.90%),高脂血症2人(6.46%),房颤1人(3.23%)。②危险因素的控制:在随后一年社区医生健康教育及用药干预下,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吸烟、酗酒、肥胖、滥用药物等不良生活行为也有一定的改善。③运动功能的康复:患病时间<1年的患者在早期(3~5个月)进行康复锻炼恢复更快,但即使在患病≥1年时进行康复锻炼,仍能够取得肌力的改善和日常功能的提高。④心理功能康复:通过长达一年的健康教育、心理治疗及部分药物治疗,抑郁和焦虑患者的整体情况有所好转,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进行社区康复的随访和健康指导,能有效控制各项危险因素并促进患者的康复,为制定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的管理规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社区脑卒中患者的护理需求,分析其影响因素,寻找对策,为开展社区护理服务提供信息和依据。方法选择郑州市中原、二七、金水3个区177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自行设计的脑卒中患者社区护理需求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采用统计学分析。结果脑卒中患者对社区护理需求是多方面的,在疾病相关知识、医疗康复护理指导、社区专业支持三方面均有较高需求。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患者护理需求的因素包括患者的文化程度、疾病诊断类型、患病年限和日常生活能力情况。结论应重视脑卒中患者的社区护理需求,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开展相应的社区护理服务项目,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其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社区空巢老年脑卒中患者自我效能水平,探求影响自我效能的因素,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方法 于2011年3 ~11月抽取郑州市某三个社区的99例社区空巢老年脑卒中患者,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慢性病患者自我效能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调查及其自我效能水平并分析影响因素.全部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不同经济收入、诊断类型及自理程度组间自我效能得分差异比较采用秩和检验Mann-Whitney或Kruskal-WallisH检验;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合并类型组间自我效能得分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再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检验分析影响因素,并计算优势比(OR).结果 社区空巢老年脑卒中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处于低中等水平,得分为0.6 ~6.0(3.54±1.72)分;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呈中度正相关性(r=0.509,P=0.000);不同诊断类型、自理水平、合并症状数量之间自我效能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H=17.430、13.081、19.520,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主观支持、自理水平及合并症状是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结论 社区空巢老年脑卒中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普遍较低;自理能力差和遗留症状多为危险因素,主观支持高为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脑卒中偏瘫患者在社区进一步康复的模式和途径,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脑卒中患者101例,随机分为康复组(51例)及对照组(50例).康复组采取由综合性医院康复科直接参与和指导的社区康复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常规社区康复治疗.于入组时、入组后6个月末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及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量表(IADL)进行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模式的社区康复治疗后,康复组患者康复前后ADL及IADL量表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能力明显增强,对照组仅在部分日常生活能力项目上有所提高,而自理能力在干预前后各项活动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由综合医院康复中心直接指导模式下进行社区康复的新模式,更利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老年脑卒中康复患者配偶照顾者焦虑、抑郁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Hamilton焦虑及抑郁量表对138例脑卒中患者配偶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配偶照顾者焦虑水平得分为16.27±5.68,确定有焦虑症状的照顾者占63.7%。抑郁水平得分为20.13±8.39,确定存在抑郁症状的照顾者占46.4%。自觉健康状态及每日对患者照顾时间对照顾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均有影响。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配偶照顾者焦虑、抑郁情绪较严重,急需相应的教育、支持措施对其进行指导,以促进其身心健康,预防相关疾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合并居家不出以及生活自理能力状况。方法对唐山市四家三甲医院脑卒中康复出院时间大于6个月的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状况调查表评价其一般状况、合并居家不出情况,功能独立性测评量表(FIM)评价其生活自理能力水平。结果研究对象高达28.4%的患者合并居家不出,与非居家不出者比较,日常生活能力低下(P0.05)。结论脑卒中康复出院后患者常合并居家不出,该人群日常生活能力低下,影响了该人群晚年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抑郁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心理干预对康复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制的抑郁因素调查表,对患者担心的问题进行调查,综合分析原因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结果通过1~2周的心理干预,抑郁症状明显减轻者29例,改善缓慢者6例,无效者2例,有效率为94.6%。结论心理干预能明显减轻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症状,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训练,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社区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发抑郁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社区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以便识别高危人群,为老年冠心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问卷、汉密顿抑郁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长沙市望月湖、陈家湖、广济桥3个社区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入户调查.结果 ①332例研究对象中抑郁者152例,占45.8%,其中轻至中度抑郁者115例,占34.6%,重度抑郁者37例,占11.2%.≥70岁年龄组患病率高于≥60岁年龄组(P<0.05);②老年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P<0.05);③女性文化程度低、日常生活中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增加了患者的抑郁危险性(OR值分别为1.468,95%CI 1.094~2.835;2.154,95%CI 1.094~2.875;8.92,95%CI 3.820~22.172,均P<0.05);④社会支持方面:抑郁组主观支持分及对支持利用度分均明显低于非抑郁组(P<0.05).结论 社区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发生率高,且与性别、文化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支持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康复治疗对社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笔者进行康复管理或跟踪随访的资料完整的6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管理,60例患者在接受上级医院神经内科规范化治疗的同时及出院后,28例患者积极参与并配合社区医院全科医师的康复治疗及心理辅导(观察组),32例患者选择居家康复锻炼(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康复有效26例,康复有效率为92.9%,残疾19例,残疾率为67.8%;对照组康复有效25例,康复有效率为78.1%,残疾25例,残疾率为78.1%。两组康复有效率及残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在接受上级医院神经内科针对躯体及心理规范化治疗的同时及出院后,全科医生要紧跟步伐,使患者辅以规范合理的肢体及心理康复,对减慢脑卒中的发展及复发,早日恢复患肢的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适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HD)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患者抑郁状态的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PCI的438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完成基本人口社会学信息调查及疾病相关状况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并由患者本人完成中文版PHQ-9抑郁自评量表以评估患者心理状态。结果 119例(27.2%)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问题(轻度20.5%,中度5.9%,重度0.7%),其中女性患者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35.5%vs. 24.4%,P=0.019);CHD诊断分型中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较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抑郁发生率高(31.0%vs. 17.1%vs. 12.1%,P=0.006);合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卒中患者较非脑卒中患者抑郁发生率高(39.6%vs. 25.6%,P=0.040)。术后1月抑郁状态有明显改善,术后6月抑郁状态较1个月随访时加重;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术后抑郁状态的改善明显低于UAP患者(9.2%vs. 21.3%,P=0.015)。结论冠心病行PCI患者抑郁状态发生与性别、疾病状况有关。术后1月抑郁状态可改善,但随病程延长,抑郁状态又呈恶化趋势。CHD诊断分型中AMI患者术后抑郁状态改善较差,应关注术后远期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20.
社区脑卒中患者康复管理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脑卒中发病率逐年提高,恢复期患者回归社区,成为社区卫生服务慢性病管理面临的新课题。笔者对丁字沽街社区辖内486例脑卒中患者,其中56例患者进行连续性、规范的、有效的社区康复管理。方法对脑卒中后遗症的康复训练采取传统训练技术和作业相关训练,并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合理的训练时间和锻炼强度。对脑卒中患者病情的不同阶段进行心理疏导,树立康复的信心,必要时配合精神类药物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家属和亲友讲述心理学知识,配合医生密切观察患者思想的动态变化。为脑卒中患者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在社区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干预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每个季度定期随访,在随访工作中医生详细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认真进行查体,督导治疗,指导用药,指导护理。结果 56例脑卒中患者的康复管理,康复效果显著11例(19.64%);康复管理效果较好18例(32.14%),病情稳定25例(44.64%),复发1例(1.79%),无效1例(1.79%)。结论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康复和心理疏导是一个长期渐近的过程。全科医生要把握最佳康复治疗的时机,遵循规范的康复治疗模式,采用适宜的综合、廉价、方便、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以促进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最大化。为社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带来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