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理 《中外医疗》2013,32(7):174-175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脑挫裂伤出血早期CT征象。方法选择该院2010年5月—2012年10月收治的外伤性脑损伤患者82例,其中37例复查证实迟发性脑挫裂伤出血为研究组,45例患者复查未出现迟发性脑挫裂伤出血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入院后首次CT表现,探讨迟发性脑挫裂伤出血的早期CT预警征象。结果研究组患者首次CT检查显示界面征、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或硬膜外出血(血肿)、颅脑(内)占位效应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首次CT显示颅骨骨折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界面征、蛛网膜下腔出血、颅脑(内)占位等对外伤性迟发性脑挫裂伤出血有重要预警作用,对于有上述征象的患者,必须及时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迟发性脑挫裂伤出血。  相似文献   

2.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早期CT预警征象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早期CT的预警征象。方法搜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2006年1月~2008年12月75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头部CT图像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结果75例患者在24小时内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其中36例发生在6~9小时之间。早期CT预警征象表现有:1)颅骨骨折;2)脑挫裂伤;3)蛛网膜下腔出血;4)早期CT检查时脑挫裂伤不明显,扫描未见异常,但仍有发生迟发性血肿可能。结论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多出现在外伤后24小时内,对于早期CT有预警征象的,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时复查CT,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将患者的死亡率及致残率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形成的相关因素,提高对它的认识和处理,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我们回顾性分析46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病例资料,总结其影响因素。结果头皮外伤32例,颅骨骨折26例,脑挫裂伤1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颅内血肿术后2例。其中急性26例,亚急性18例,慢性2例。结论迟发性颅内血肿常发生于颅脑外伤早期,头皮外伤、颅骨骨折、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及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是该病发生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诊治体会.方法 对收治的33例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入院时CT检查正常8例颅骨骨折12例,脑挫裂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13例.28例入院后3小时-6天复查CT发现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5例手术后12小时-7天发现.11例保守治疗,22例手术清除血肿,痊愈20例,重残5例死亡8例.结论 对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提高救治水平的关健在于加强临床观察,尽早复查CT及时诊断,对有手术指征者迅速清除血肿并给予合理的术后处理.  相似文献   

5.
从CT问世之后 ,对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概念已较明确 ,即头部外伤后 ,首次CT检查未发现颅内血肿 ,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检查始出现颅内血肿 ;或于清除颅内血肿一段时间后又在脑内不同部位发现血肿者[1] 。在临床护理中及时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早期征象 ,及时救治护理 ,对于病人的治疗效果与预后起着关键性作用。1 临床资料本组男 2 8例 ,女 14例 ,年龄 13~ 6 1岁。首次CT扫描结果 :脑挫裂伤 16例 ,颅骨骨折 12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 9例 ,正常 5例。发生原因 :车祸 34例 ,打击伤 5例 ,坠落伤 3例。迟发血肿出现时间 :2 4h内 2 0例 ,4 8~ 72h…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早期CT表现以及这些表现对迟发性颅内血肿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80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病人首次CT表现及复查CT表现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80例迟发性颅内血肿首次主要CT表现为:(1)脑内出现灰白质不清的低密度影;(2)蛛网膜下腔出血;(3)局部轻度脑占位效应;(4)硬膜下血肿;(5)骨折.结论 脑外伤后CT检查时,如出现局部脑实质密度减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占位效应及硬膜下血肿、骨折,应做CT复查,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减少医患纠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迟发性脑挫裂伤的早期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迟发性脑挫裂伤的早期CT诊断.方法:收集CT复查证实的外伤性迟发性脑挫裂伤46例,对其首次CT检查及复查的CT影像特点进行分析.部分病例采用薄层CT扫描和短期内复查CT.结果:首次CT扫描显示: 局限性脑沟、脑裂变浅及消失27例,脑池模糊不清,脑室受压变小17例,头皮较大血肿38例,颅骨骨折5例,颅内伴发病变9例.结论:注意早期征象,适时CT复查,以及薄层CT扫描对早期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8.
郑文斌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2):209-210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的CT及临床表现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例迟发性脑肿出现时间、CT及临床资料。结果20例迟发性脑内血肿在外伤后出现症状和体征,首次颅脑CT平扫均未见脑内血肿。伤后0.5h至数小时甚至几天才出现脑内血肿。其中30~60min者4例,1~3h者10例,3~24h者5例,24h以后者1例。首次扫描颅内可未见异常,可见硬膜外、硬膜下血肿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在脑挫裂伤基础上发展形成。结论多次CT扫描可发现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53例CT显示脑挫裂伤或蛛网膜下腔出血、颅骨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A(对照组)、B(治疗组)两组,A组应用常规剂量甘露醇[1.0g·kg-1·(6~12h)-1]脱水治疗,B组应用小剂量甘露醇[0.5g·kg-1·(4~8h)-1]脱水治疗.首次头CT后每间隔6h复查,观察两组患者迟发性血肿的发病率、72h的GCS评分及复查CT首次发现血肿的量.结果两组的GC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的颅内迟发性血肿的发病率及血肿量<A组(P<0.05).结论小剂量甘露醇能有效降低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发病率,及时动态复查头CT有利于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10.
徐吕翔  王晶  王革 《黑龙江医学》2005,29(8):600-600
目的通过分析外伤性颅内迟发性血肿的CT表现,评价螺旋CT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前后追踪观察的CT征象及临床表现,分析其相关机制,并讨论其诊断价值。结果本组23例颅脑外伤患者发现迟发性血肿。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7例,硬膜外血肿2例,硬膜下血肿6例,脑挫裂伤8例,包括手术清除血肿后出现其它部位血肿3例。结论根据迟发性血肿的CT表现并结合其相关临床资料,就可以做到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最大限度的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迟发性脑挫裂伤的CT表现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迟发性脑挫裂伤的CT表现与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80例迟发性脑挫裂伤的CT表现.结果在90例迟发性脑挫裂伤患者中,主要CT表现为条片状高低密度混杂影,少见征象为点状及细条状高密度,而其早期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45.5%)、颅骨骨折(41.1%)、脑水肿(25.5%)、硬膜外血肿(20.0%)、硬膜下血肿(12.2%).其好发部位多见于额颞顶叶,占93.3%,少见于枕叶、脑干、小脑、胼胝体、基底节区.结论迟发性脑挫裂伤其CT表现与临床症状不成比例,其主要CT表现可迟于临床体征,多出现于伤后24~72h.临床应视病情变化及时复查.  相似文献   

12.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常规CT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志友 《安徽医学》2011,32(1):80-82
目的探讨常规CT如何尽早而准确地测出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方法搜集常规CT复查证实的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39例,对其首次常规CT检查及复查的CT图像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39例迟发性颅内血肿首次常规CT检查主要异常表现包括:①局限性蛛网膜下腔出血30例。②局限性脑密度减低,灰白质分界不清15例。③局部轻度占位效应18例。④颅骨骨折5例。结论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率与伤后首次常规CT检查表现密切相关,应在24 h以内复查,以6~12 h最佳。  相似文献   

13.
45例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发生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原因,总结临床诊治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临床病例45例。采用GOS预后评分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估。结果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和迟发型外伤性硬膜下血肿均发生在脑挫裂伤部位,迟发性外伤性硬膜外血肿均发生在颅骨骨折部位。按GOS分析,Ⅴ级(恢复良好)18例,Ⅵ级(中度伤残)10例,Ⅲ级(重度伤残)4例,Ⅱ级(植物生存)2例,Ⅰ级(死亡)1例。结论脑挫裂伤所致的血管损伤、血管自动调节功能失调是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和迟发型外伤性硬膜下血肿形成的主要原因,颅骨骨折是迟发性外伤性硬膜外血肿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是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22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病人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2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治愈17例,重残2例,死亡3例。结论 CT扫描是早期诊断迟发性颅内血肿的首选方法,对于有颅骨骨折、脑挫裂伤、颅内血肿清除术中术后等病人应提高警惕,及时诊断,及时处理,可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钟亮  钟敏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3):49-50
目的:结合本组病例探讨分析导致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发生的高危因素,以引起临床重视。方法:回顾分析2002~2007年68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病例资料,结合本组病例分析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发生的主要相关因素。结果:脑挫裂伤或血肿对侧有脑挫裂伤;脑内血肿量大;颅骨骨折,尤其是跨脑膜中动脉或静脉窦的颅骨骨折是导致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高危因素,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危险性大。出凝血时间异常、癫痫发作、重症头皮损伤等对迟发性血肿的发生也起着一定的影响。结论:导致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相关因素较多,其中脑挫裂伤或血肿对侧有脑挫裂伤,脑内血肿量大,颅骨骨折,尤其是跨脑膜中动脉或静脉窦的颅骨骨折是其高危因素。重视、警惕导致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发生的高危因素,在临床工作中可提高对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预见性,对其早期诊治起着较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28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 对28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手术治疗19例,死亡4例,植物生存1例,重残3例,轻残5例.非手术治疗9例,均治愈.结论 头颅CT扫描复查是早期诊断迟发性颅内血肿的首选方法.对对冲性脑挫裂伤及颅骨骨折者应提高警惕.开颅术中及术后也是迟发性颅内血肿的高发期.及时手术预后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DTICH)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治疗方法.方法 对100例CT扫描脑挫裂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颅骨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A(对照组)、B(治疗组)两组,A组应用常规剂量甘露醇[1.0g·kg-1(6-12h)-1]脱水治疗,B组应用小剂量甘露醇[0.59·kg-1·(4-8h)-1]脱水治疗.首次颅脑CT后每间隔6h复查,观察两组患者迟发性血肿的发病率、72h的GCS评分及复查CT首次发现血肿的量.结果 两组的GC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的颅内迟发性血肿的发病率及血肿量相似文献   

18.
符之刚 《海南医学》2011,22(7):106-107
目的探讨CT结合颅骨平片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32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均行多次CT结合颅骨平片扫描。结果 7例患者入院30min内首次CT有明显血肿,25例患者入院后30min内首次CT均未发现明显血肿;对无明显血肿的患者按12h、24h进行CT检查,18例患者12h再次复查时发现脑血肿存在,5例患者24hCT复查又出现其他部位出血,2例患者24h内CT检查均未发现明显血肿。颅骨平片发现线性骨折16例,粉碎性骨折7例,多发性骨折7例,正常2例。结论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多出现在外伤后24h内,早期CT检查可以出现预警的征象,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时复查CT,及时治疗,而颅骨平片检查骨折程度可作为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预警征象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DTICH)临床特点,以提高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94例DTICH患者的病因、发病机制、血肿类型、部位、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结果 恢复良好52例,中残16例,重残12例,植物生存6例,死亡8倒.结论 压力填塞效应变化、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颅骨骨折、凝血功能异常、首次影像学检查时间为DTICH高危因素,早诊早治可以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形成的机制、出现的时间、某些早期征象及CT特点。方法:对63例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形成过程进行跟踪,对脑内迟发出血的时间、大小、部位及CT影像特征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发现迟发性脑内血肿的出现时间大多为外伤后18小时左右,大小不一,形态多样,以额、颞叶多见,首次CT上有较重的脑水肿,局部挫伤,局限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局部占位特征明显者,容易发生迟发性脑内血肿,须随访、定期复查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