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运用循证护理方法对促进剖宫产产妇早期泌乳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4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比较2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及产后72h泌乳量、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泌乳始动时间提前,产后72h泌乳充足率和纯母乳喂养率增加(p<0.01或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明显促进剖宫产产妇早期泌乳,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9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改进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产科护理方案进行护理,记录两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及产后72h泌乳充足率。观察组产后早期泌乳率及泌乳充足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可明显促进剖宫产产妇早期泌乳,提升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初产妇早期泌乳的影响。方法:将240例剖宫产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产科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及产后72 h纯母乳喂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提前剖宫产初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提高产后72 h纯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产后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照产科常规进行乳房护理,观察组产后即给予心理护理、穴位配合乳房按摩等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泌乳量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产后早期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可使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加,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医用吸乳器干预剖宫产产妇后乳汁分泌及预防母乳喂养相关性乳房疼痛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10月在我院行剖宫产分娩的200例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指导产妇给婴儿每天勤吸吮,按需哺乳。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天应用医用吸乳器进行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泌乳始动时间、产后72 h乳房胀痛程度、母乳喂养情况、舒适度和对护士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产后72 h乳房胀痛程度、母乳喂养情况、舒适度和对护士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应用医用吸乳器,可促进剖宫产产妇的早期乳汁分泌,能有效预防母乳喂养相关性乳房疼痛的发生,对提高剖宫产产妇纯母乳喂养率和护士满意度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早期定时乳房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产妇泌乳量的影响。方法:将212例剖宫产母婴分离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6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实验组于产后6h定时给予乳房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妇泌乳始动率、血清泌乳素水平、泌乳量以及乳房肿胀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提前、血清泌乳素水平增高、泌乳量增多、乳房肿胀的发生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早期定时乳房护理干预可使乳房肿胀发生率降低,促进乳汁分泌,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剖宫产产妇实施全方位优质护理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行剖宫产术分娩的产妇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观察、记录两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泌乳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24 h泌乳始动时间、48h泌乳量充足情况、24h开始下床活动时间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72 h观察组泌乳充足情况及母乳喂养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产妇中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可促进早期下床活动及泌乳始动,保证泌乳量充足,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及质量,对母婴健康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产后早期乳房护理对促进母乳喂养的效果及对泌乳始动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1月我院住院的产妇118例,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产后早期乳房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产后48 h泌乳量、乳房肿胀硬度、乳房疼痛状况及产后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产后48 h泌乳量较对照组多(P0.05);乳房肿胀硬度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产妇产后4 d乳房疼痛程度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产妇产后7 d纯母乳喂养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妇产后实施早期乳房护理,可显著缩短泌乳始动时间,明显增加泌乳量,同时可减轻乳房疼痛及肿胀状况,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乳房穴位按摩对剖宫产母婴分离产妇泌乳的影响。方法:将83例剖宫产母婴分离产妇根据方便抽样原则分为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母婴分离常规乳房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乳房穴位按摩,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干预后血清泌乳素水平、产后泌乳量、产后3 d内乳房肿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早期乳房穴位按摩可促进剖宫产母婴分离产妇泌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分析医用吸乳器对剖宫产产妇乳汁分泌以及预防母乳喂养相关性乳房疼痛等的作用和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剖宫产产妇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指导产妇为婴儿按需哺乳;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同时应用医用吸乳器进行干预。将两组泌乳始动时间、产后72 h乳房胀痛情况、母乳喂养以及舒适度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产后泌乳始动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其产后72 h乳房胀痛比例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纯母乳喂养率、舒适度均显著超过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剖宫产产妇早期应用医用吸乳器,能够有效促进其乳汁分泌,预防发生母乳喂养相关性乳房疼痛,有助于提高其纯母乳喂养率,对于促进母婴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剖宫产术后早期应用康复治疗仪结合乳房按摩对初产妇泌乳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7月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行择期剖宫产手术并希望母乳喂养的初产妇300例,将初产妇按入院顺序编号分为观察组A、观察组B和对照组三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产妇按剖宫产术后护理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均使用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进行仪器护理,观察组A同时结合乳房湿热敷综合干预。比较三组产妇的泌乳始动时间,术后第24、48、72h的泌乳量及纯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A和观察组B,平均泌乳始动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提前(P0.05或P0.01);术后24、48、72h泌乳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或P0.01);术后72h纯母乳喂养率分别为95%和89%,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P0.01)。结论剖宫产术后早期应用康复治疗仪结合乳房按摩可促进剖宫产初产妇乳汁分泌,泌乳始动时间提前,乳汁分泌量增加,促进了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2):2014-2016
目的观察剖宫产产妇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其泌乳功能及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我院90例收治的剖宫产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泌乳情况及产后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48h SAS、SDS、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下床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泌乳始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48h泌乳量充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减轻产妇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促进产妇术后康复及早期泌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护理模式对剖宫产产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12月200例剖宫产产妇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FTS组和对照组各100例,FTS组实施FTS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后泌乳、喂养、乳房胀痛及术后恢复等情况。结果:FTS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产后48 h内乳汁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产后6周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乳房胀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早期离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实施围术期FTS护理模式干预,可有效促进产妇泌乳,提高泌乳量及母乳喂养率,缓解乳房胀痛程度,有利于产妇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在提高初产妇纯母乳喂养成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6~12月产科住院分娩的150例初产妇设为对照组,实施母乳喂养常规护理;将2014年1~6月产科住院分娩的150例初产妇设为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干预。比较两组产妇产后<24 h、24~48 h、49~72 h、>72 h 母乳喂养始动时间和母乳喂养平均时间,干预前、干预后72 h 自我护理能力,出院前及出院后4个月纯母乳喂养成功率。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24 h、24~48 h、49~72 h、>72 h 母乳喂养始动时间、母乳喂养平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1),干预后72 h 自我护理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1),出院前及出院后4个月纯母乳喂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集束化干预可促进产妇早期泌乳,增强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行为,提高产后纯母乳喂养成功率,有效促进产妇及婴儿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饮食指导配合产后早期乳房手法按摩护理对促进剖宫产后乳汁分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接受剖宫产产妇1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饮食指导配合产后早期乳房手法按摩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乳汁分泌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乳房胀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剖宫产产妇采用饮食指导联合产后早期乳房手法按摩,可缩短泌乳始动时间,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房硬结、乳汁淤积以及乳房胀痛产妇应用电动吸乳联合通草猪蹄汤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我院行剖宫产术乳房硬结、乳汁淤积以及乳房胀痛产妇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电动吸乳及通草猪蹄汤喝,连续3 d。比较两组产妇术后泌乳、母乳喂养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后72 h乳房胀痛改善程度及产后72 h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自主排尿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产后电动吸乳联合通草猪蹄汤能促进剖宫产后乳房硬结、乳汁淤积以及乳房胀痛产妇泌乳,促进母乳喂养及产妇术后自主排尿,降低产后乳房胀痛程度,促进产妇产后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仪联合乳房按摩对剖宫产术后初产妇泌乳的影响。方法:选取剖宫产初产妇334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单纯实施乳房按摩;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康复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产妇始动泌乳时间、24 h和48 h泌乳量、母乳喂养率、乳房胀痛程度和硬度。结果:观察组产妇泌乳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泌乳充足率、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产妇产后24 h和48 h泌乳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乳房胀痛程度、硬度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康复治疗仪结合乳房按摩可以有效促进剖宫产初产妇泌乳,提高产妇泌乳量,进而提高母乳喂养率,并可减轻产妇乳房胀痛等不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早期穴位按摩配合电动吸乳促进母乳喂养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早期穴位按摩配合电动吸乳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择100例产妇 ,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乳房护理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穴位按摩配合电动吸乳.记录两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 ;产后24h、48h、72h的泌乳量 ;产后2d、3d、4d的乳房肿胀硬度以及产后第5天纯母乳喂养率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早于对照组( P<0 .05 );观察组产后24 h、48 h、72 h的泌乳量均多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产后第5天纯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 基于常规乳房护理的早期穴位按摩配合电动吸乳可增加乳汁分泌 ,促进母乳喂养成功.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1):3856-3858
目的观察在产后催乳护理当中应用低频脉冲电治疗法的意义。方法从分娩的产妇中随机选择20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奇偶数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低频脉冲电治疗仪护理。对两组产后催乳效果进行评判。结果试验组产妇24h内始动泌乳率(70.0%)明显高于对照组(48.0%),超过72h始动泌乳率(1.0%)明显低于对照组(6.0%,P0.05);试验组于24h、24~48h、48~72h的泌乳量充足率均比对照组高(P0.05);试验组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率(91.0%)显著比对照组(75.0%)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低频脉冲电治疗法应用于产后催乳治疗护理中,能缩短始动泌乳时间、提高泌乳量充足率及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早期乳房按摩对剖宫产产妇术后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及乳头状况的影响。方法将3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产妇仅接受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于术后半小时施行皮肤接触,3h施行乳房按摩3d。观察两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及乳头平坦,凹陷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产妇泌乳时间明显提前,泌乳量增加,乳头状况显著改善。结论早期乳房按摩可使剖宫产产妇术后乳汁分泌始动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加,还能缓解产后乳房胀痛,纠正乳头状况,保证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