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增殖及分化,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基础。方法 原代培养.培养细胞生长状况观察用无血清培养技术进行培养、传代和鉴定。诱导分化后采用SABC法对分化的细胞进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胶质酸性蛋白(GFAP)检测以作细胞鉴定。结果 成功培养出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了解其生长规律,并对其进行传代、冻存及复苏,培养的细胞能分化为神经元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结论 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能在体外适宜的培养条件下进行长期的培养、传代及冻存、复苏,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2.
胚胎大鼠纹状体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和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旨在探讨纹状体神经干细胞 (striatum neuralstemcells ,strNSCs)的培养及分化鉴定方法。方法 :选择性分离纹状体的神经干细胞 ,体外培养、扩增和诱导分化 ,并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检查鉴定。结果 :从胚鼠纹状体分离的细胞具有连续克隆能力 ,绝大多数细胞表达巢蛋白。诱导分化后的细胞表达成熟神经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的蛋白。结论 :用此方法分离的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增殖和分化潜能 ,具备中枢神经系统干细胞的一般特征。 相似文献
3.
背景: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培养成功为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但神经干细胞的分化和功能修复机制尚不甚清楚,移植后的细胞能否与体内细胞结合以及建立起正常的神经系统突触联系急需解决。
目的:在无血清条件下体外分离培养胚鼠神经干细胞,观察其生长及分化情况。
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7-03/2008-01在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干细胞室完成。
材料:孕14~16 d的SD大鼠,由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方法:取孕鼠胚胎的脑海马组织,通过机械分离和胰蛋白酶消化结合法体外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在含有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及B27的无血清DMEM/F12培养基中传代扩增。取原代培养7 d的神经干细胞,制备单细胞悬液,接种后加入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诱导3 d。
主要观察指标: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并行免疫荧光染色鉴定。通过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检测诱导分化后的细胞类型。
结果:分离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不断分裂增殖,8 d左右即可形成胞体透亮、折光性好的干细胞球,悬浮生长,免疫荧光染色巢蛋白呈阳性表达。神经干细胞球诱导5 d,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后可见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呈阳性表达的细胞。
结论:体外无血清条件下,分离培养的神经干细胞生长状态良好,且具有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诱导后能够向神经元及星形胶质细胞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从孕龄15d SD胚胎鼠脑皮质中分离并培养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观察其生长、增殖及分化。方法 采用包含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的无血清培养及单细胞克隆技术,对胚胎鼠脑皮质神经干细胞进行原代、传代培养及诱导其分化。用Nestin染色鉴定神经干细胞特性,用免疫组化方法(β-Ⅲ-tubulin、GFAP染色)检测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状况。结果 从孕龄15dSD胚胎鼠脑皮质中分离的组织,经原代及传代培养均可形成细胞克隆.切具有增殖能力。原代及传代培养细胞呈Nestin(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表达阳性.诱导分化后的细胞表达神经元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的特异性抗原。结论 本实验分离、培养的孕龄15dSD胚胎鼠脑皮质细胞Nestin表达阳性.分化后表达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标记物,是大鼠的神经干细胞,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5.
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的培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体外培养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NSCs),观察其生长、增殖特点。方法取孕15d的大鼠,采用机械分离法获取海马区细胞,以106个细胞/m l的密度接种到无血清NSCs培养基中培养,分离纯化至第5代。以10%胎牛血清(FBS)和2%多聚赖氨酸诱导分化,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结果取NSCs的细胞球及诱导分化后的细胞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细胞分别呈小鼠抗巢蛋白(nestin)、小鼠抗微管蛋白(-βtubu lin)、豚鼠抗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小鼠抗O4免疫化学反应阳性。结论大鼠胚胎脑海马区有NSCs存在,离体培养时能分裂增殖,并能被诱导分化。 相似文献
6.
葡萄糖浓度对原代培养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葡萄糖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胚胎小鼠脑细胞原代培养并鉴定。生理浓度和高浓度葡萄糖培养及诱导分化后.四唑盐比色(MTT)法及免疫荧光法观察两组不同葡萄糖浓度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结果原代培养的神经球表达巢蛋白(hestin),神经球分化的细胞表达神经丝200(NF200)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与生理浓度葡萄糖相比,高浓度葡萄糖降低了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活力:分化3d后,高糖组的NF200阳性细胞和GFAP阳性细胞比例高于生理浓度组(P〈0.01),而nestin阳性细胞比例则反之(P〈0.01);分化10d后,神经干细胞完全分化,免疫荧光检测发现生理浓度葡萄糖提高了NF200阳性细胞比例。结论高糖损害了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活性。加速了神经干细胞的早期分化.降低了神经元的分化率。 相似文献
7.
背景:目前认为直接进行神经干细胞移植后细胞虽能存活,但是只分化成神经胶质细胞,并不能分化成有功能的神经元。
目的:探讨维甲酸诱导对胚胎大鼠脑海马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作用。
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实验,于2008-09/2009-02在辽宁医学院科技实验楼完成。
材料:胚龄13.5 d的SD大鼠由辽宁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方法:分离胎鼠脑海马组织,胰蛋白酶消化法体外培养获得神经干细胞。将原代和传代细胞以1×107 L-1接种到培养孔中,分别进行常规贴壁分化培养和维甲酸诱导分化培养。
主要观察指标:神经干细胞的鉴定,光镜及免疫组化检测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结果。
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原代和传代后得到的神经干细胞团均呈巢蛋白阳性。常规贴壁分化培养7 d后,神经元多呈椭圆型和近似三角形,胞体大,细胞边缘清楚,胞体上有多个突起;而维甲酸诱导分化培养后,神经元数量增加,形态清楚,但细胞胞体上突起较少。与常规贴壁分化培养比较,维甲酸诱导分化培养后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率明显升高(P < 0.01),神经干细胞向神经胶质细胞分化率明显降低(P < 0.01)。
结论:从大鼠胚胎脑海马组织中分离得到可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的神经干细胞,维甲酸体外诱导后可以增加其向神经元方向分化的比例。 相似文献
8.
背景:传统的胚胎来源和脑来源的神经干细胞由于取材困难,并受伦理道德的约束,应用受到极大限制。
目的:拟利用无血清神经培养基体外培养大鼠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
方法:抽取大鼠股骨和胫骨的骨髓,采用全骨髓培养及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免疫表型,油红O染色及茜素红染色鉴定其成骨、成脂能力。取传至4~6代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加入含表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27的DMEM/F12无血清神经培养基进行诱导,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仪予以鉴定。
结果与结论:P5骨髓间充质干细胞(91.5±3.1)%处于G1期,高表达CD90及CD29,不表达CD45及CD34,成脂诱导后在胞质中可见桔红色脂滴,成骨诱导后可见黑色矿化结节。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巢蛋白免疫荧光染色呈阳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其阳性率为(97.2±1.1)%,NSE,β-Tubulin,GFAP及MAP-2抗原免疫荧光染色均呈阳性表达。表明在无血清神经培养基中加入特定生长因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诱导为神经干细胞;在体外适当条件下,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具有增殖和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和鉴定去分化肌肉干细胞是否具有神经增殖和分化能力。方法使用不同的条件性培养基,对去分化肌肉干细胞依次进行神经增殖和神经分化诱导,并通过形态学、免疫细胞荧光化学、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等手段加以鉴定。结果①去分化肌肉干细胞在神经增殖培养基诱导下,形成典型神经球(neurospheres)结构,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标记阳性,抗巢蛋白(Nestin)阳性;RT-PCR提示肌形成蛋白(myogenin)表达水平下调,而Nestin、干细胞抗原-1(Sca-1)表达上调。②经神经分化培养基诱导,神经球细胞可分化为形态学上典型的、抗中间神经丝蛋白(NFm)阳性神经元。结论去分化肌肉干细胞具有神经增殖和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已证实骨髓基质细胞可分化为中胚层组织细胞,实验予进一步探讨体外分离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向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可能性,以及是否能继续定向分化为神经细胞及神经胶质细胞,为神经系统疾病细胞移植治疗提供种子细胞。
方法:实验于2007-02/09在泸州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研究室进行。①动物:选择5只普通级SD大鼠,由泸州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②实验方法:大鼠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取双侧胫骨和股骨,磷酸盐缓冲液冲洗骨髓腔,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大鼠骨髓中分离培养骨髓基质细胞,胰蛋白酶与EDTA联合消化,传至第4代,用含20 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0 μg/L表皮生长因子、N2辅助因子的DMEM/F12培养液向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③实验评估:观察原代、传代培养及诱导分化后的骨髓基质细胞生长情况和形态变化,采用SABC法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神经细胞特异性标志的表达。
结果:①骨髓基质细胞形态观察:原代细胞接种1 d后开始贴壁增殖,3 d后多数贴壁,贴壁细胞呈梭形或扁平形;10 d后90%细胞融合,以长梭形为主,突起粗大,形成网状、片状;传代后细胞贴壁速度加快,增殖能力更强,7 d左右达到融合。②诱导分化后细胞生长情况和形态变化:第4代骨髓基质细胞向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7 d,成球的细胞脱离瓶底,悬浮在细胞液中。将细胞离心弃上清,换成血清分化液后,细胞球逐渐贴壁,球周围很快发出突起,分化为星形胶质细胞样细胞、神经元样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样细胞。③神经细胞特异性标志的表达:骨髓源性细胞球表达巢蛋白,呈棕黄色,为神经干细胞;从细胞球分化的细胞抗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微管相关蛋白2及半乳糖脑苷脂均呈阳性。
结论:骨髓基质细胞能在体外诱导分化出神经干细胞,且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可进一步定向分化为神经细胞及神经胶质细胞。 相似文献
11.
背景:随着神经干细胞培养技术条件的成熟,为颅脑损伤后神经系统功能重建、神经再生和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但移植所用的细胞来源及移植后的神经干细胞能否分化为神经细胞是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目的:拟将体外分离培养的鼠胚胎神经干细胞稳定增殖传代,并诱导分化出神经系统的3种基本细胞。
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7-06/2008-06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完成。
材料:14~16 d孕龄Wistar大鼠胚胎,由新疆自治区实验动物研究所和新疆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方法:取胎鼠额叶大脑皮质,组织块消化法体外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在表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和B27联合作用下使其稳定增殖。原代培养7 d后,加入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诱导14 d。
主要观察指标: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神经干细胞的生长形态,并行巢蛋白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诱导后神经干细胞的分化情况。
结果:原代培养一两天细胞散在分布,胞体较小,呈圆形,折光性较好,3 d后逐渐形成由数个细胞组成的细胞球;传代后贴壁细胞多数分化为长梭形或扁平形的胶质细胞,10 d时可见大量由数十至数百个细胞组成的较大细胞球,其生长速度基本与原代培养相同,但成球速度明显加快;免疫荧光染色呈巢蛋白阳性反应。以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培养液诱导后,免疫化学染色示神经干细胞球呈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髓鞘碱性蛋白阳性表达。
结论:实验成功从鼠胚胎脑皮质分离培养出神经干细胞,并诱导分化为神经元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诱导分化 相似文献
12.
于2005-06/2007-09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西省分子医学重点实验室拟建立一种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诱导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方法。所用无血清培养基血清替代物是将纯化人转铁蛋白直接溶于DMEM培养基中,再将去毒后的BSA、超声波粉碎后的胆固醇、胰岛素及过氧化氢酶直接加入DMEM培养基中稀释至所需浓度。体外分离的脐血单个核细胞以1×109 L-1接种,加入含氢化可的松、纤维连接蛋白的无血清培养基,7 d后消化传代。取传至2,5,8代的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达60%~70%融合时以含β-巯基乙醇、丁化羟基苯甲醚的无血清培养基诱导其向神经细胞分化。结果在无血清条件下能培养扩增出大量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融合后可继续传代扩增;不表达CD34、CD13和CD45,强表达CD166、CD29、CD105,较强表达CD54,80%以上细胞处于G0/G1期;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经诱导后,能形成具有典型神经元形态的神经细胞,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神经丝蛋白、神经胶质元纤维酸性蛋白均呈阳性表达。提示在自行研制的无血清培养条件下可成功诱导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3.
背景:目前常用的嗅鞘细胞培养方法有差速贴壁法、化学抑制法、抗体亲和吸附法、补体法等,各自均存在优缺点,单一使用某种方法时细胞纯化率较低。
目的:拟采用改良Nash差速贴壁+阿糖胞苷法体外分离纯化大鼠嗅球及嗅黏膜来源的嗅鞘细胞。
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对照观察,于2007-11/2008-05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骨科实验室和消化内科实验室完成。
材料:10周龄Sprague-Dauley大鼠10只,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阿糖胞苷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制备。
方法:完整取大鼠双侧嗅球及剪取鼻中隔后1/3嗅黏膜,剪碎后胰酶消化,制成单细胞悬液,按1×109 L-1密度接种于未包被的25 cm2玻璃培养瓶中,18~20 h后将细胞悬液转移至另一未包被的25 cm 2玻璃培养瓶中(第1次差速贴壁),24 h后再将细胞悬液转移至经多聚右旋赖氨酸包被的25 cm2塑料培养瓶或经多聚右旋赖氨酸包被的6孔培养板中(第2次差速贴壁),接种培养48 h后半量换液以去除杂细胞。在差速贴壁培养后二三天,加入3.0~5.0 pmol/L阿糖胞苷去除残余成纤维细胞。
主要观察指标:嗅鞘细胞的形态观察、分裂增殖情况、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结果及纯度测定。
结果:体外培养24 h嗅球源性嗅鞘细胞即可贴壁,而嗅黏膜源性嗅鞘细胞多在培养四五天后贴壁,两种来源的嗅鞘细胞形态相似,以双极或梭形细胞为主,少量为3极及多突起形多级细胞,同时夹杂扁平、煎鸡蛋形细胞。纯化培养10 d的嗅鞘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生长因子受体p75免疫荧光染色及神经生长因子受体p75+hoechs免疫荧光双染后大部分双极或多极细胞膜、胞体、突起呈阳性,细胞纯度可达90%以上。
结论:改良Nash差速贴壁+阿糖胞苷法可在体外成功分离培养出高纯度的嗅球及嗅黏膜源性嗅鞘细胞,嗅球源性嗅鞘细胞贴壁时间及分裂增殖程度优于嗅黏膜源性嗅鞘细胞。 相似文献
14.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在组织工程等领域应用广泛,建立稳定的分离培养体系和统一鉴定标准尤为重要。
目的:以不同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表面标志物鉴定及多向分化能力检测。
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对比观察,于2005-08/12在暨南大学完成。
材料:SPF级3月龄SD雌性大鼠5只,由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方法:无菌条件下分离大鼠双下肢,低糖DMEM培养液冲出骨髓,分别运用全骨髓贴壁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体外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利用差速贴壁原理对细胞进行纯化扩增。取生长状态良好的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加入成骨、成脂、成软骨诱导培养基,培养14 d。
主要观察指标: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状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的表达,采用碱性磷酸酶染色鉴定成骨能力,以油红O染色鉴定成脂能力,以甲苯胺蓝染色鉴定成软骨能力。
结果:与密度梯度离心法相比,全骨髓贴壁法分离获得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贴壁时间短,增殖快,经传代后能够纯化。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态单一均匀,呈典型的极性漩涡状生长,不表达造血前体细胞标志抗原CD34和白细胞标志抗原CD45,表达整合素家族成员CD29和黏附分子CD44,经诱导后碱性磷酸酶染色、油红O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均呈阳性。
结论: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可稳定获得均质性良好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效果优于密度梯度离心法。经全骨髓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的细胞在形态学、细胞表面标志物表达和多向分化能力方面具有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经鉴定为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相似文献
15.
Xingli Deng Ruen Liu Zhongtang Feng Jing Guo Wu Wang Deqiang Lei Hongyan Li Zhihua Chen M.D. Ph. D. Lecturer Attending physician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08,3(11)
BACKGROUND: Midbrain-derived neural stem cells (mNSCs) can differentiate into functional mature dopamincrgic neurons. The mNSCs are considered the ideal choice for cell therapy of Parkinson's disease. OBJECTIVE: To isolate rat embryonic mNSCs and to observe the different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NSCs induced by cell growth-promoting factors. DESIGN, TIME AND SETTING: An in vitro cell culture study based on the molecular biology of nerve cells was carried out at the Institute of Clinical Medicine, China-Japan Friendship Hospital (China) from March to November 2007. MATERIALS: Sprague Dawley rats at embryonic day 14 were used in this study. Nestin antibody, β-Ⅲ tubulin antibody,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 antibody and cyclic nucleotide 3'-phosphohydrolase (CNPase) antibody were provided by Abeam; DMEM/F12 medium and N2 supplement were provided by Invitroge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 and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 (FGF2) were provided by R&D Systems. METHODS: The ventral mesencephalon was dissected from embryonic day 14 rat embryos. By trypsin digestion and mechanical separation, the brain tissue was triturated into a fine single-cell suspension. The cells were cultured in 5 mL serum-free medium containing DMEM/Fl2, 1% N2 supplement, 20 ng/mL EGF and FGF2. The mNSCs at the third generation were coated with 10 μg/mL polylysine and induced to differentiate in the DMEM/Fl2 supplemented with 1% fetal bovine serum and 1% N2. MAIN OUTCOME MEASURES: The neural spheres of the third passage were identified by nestin immunofluorescence; at the same time, the cells were induced to differentiate, and the types of differentiated cell were identified by immunofluorescence for βⅢ tubulin, GFAP and CNPase. RESULTS: Seven days after primary culture, a great many neurospheres could be obtained by successive pasage.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s showed that the neurospheres were nestin positive, and after differentiation, the cells expressed GFAP, CNPase and β -Ⅲ-tubulin. CONCLUSION: Embryonic day 14 rat mNSCs can differentiate into neuron-like cells and glial cells following induction by EGF, FGF2 and N2 additive. 相似文献
16.
In vitro culture and differentiation of rat embryonic midbrain-derived neural stem cells*☆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Xingli Deng Ruen Liu Zhongtang Feng Jing Guo Wu Wang Deqiang Lei Hongyan Li Zhihua Chen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08,3(11):1241-1244
BACKGROUND: Midbrain-derived neural stem cells (mNSCs) can differentiate into functional mature dopaminergic neurons. The mNSCs are considered the ideal choice for cell therapy of Parkinson's disease. OBJECTIVE: To isolate rat embryonic mNSCs and to observe the different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NSCs induced by cell growth-promoting factors. DESIGN, TIME AND SETTING: An in vitro cell culture study based on the molecular biology of nerve cells was carried out at the Institute of Clinical Medicine, China-Japan Friendship Hospital (China) from March to November 2007. MATERIALS: Sprague Dawley rats at embryonic day 14 were used in this study. Nestin antibody, β-Ⅲ tubulin antibody,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 antibody and cyclic nucleotide 3'-phosphohydrolase (CNPase) antibody were provided by Abcam; DMEM/F12 medium and N2 supplement were provided by Invitroge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 and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 (FGF2) were provided by R&D Systems. METHODS: The ventral mesencephalon was dissected from embryonic day 14 rat embryos. By trypsin digestion and mechanical separation, the brain tissue was triturated into a fine single-cell suspension. The cells were cultured in 5 mL serum-free medium containing DMEM/FI 2, 1% N: supplement, 20 ng/mL EGF and FGF2. The mNSCs at the third generation were coated with 10ug/mL polylysine and induced to differentiate in the DMEM/F12 supplemented with 1% fetal bovine serum and 1% N2. MAIN OUTCOME MEASURES: The neural spheres of the third passage were identified by nestin immunofluorescence; at the same time, the cells were induced to differentiate, and the types of differentiated cell were identified by immunofluorescence for β Ⅲ tubulin, GFAP and CNPase. RESULTS: Seven days after primary culture, a great many neurospheres could be obtained by successive pasage.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s showed that the neurospheres were nestin positive, and after differentiation, the cells expressed GFAP, CNPase and β -Ⅲ-tu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介绍一种较成熟的大鼠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方法。方法:取新生大鼠(1d之内)侧脑室前角周围的脑组织,用EDTA:胰蛋白酶(1:1)消化,制成单细胞悬液,以2-5×105个细胞/ml接种于无血清培养基中。观察其增殖、分化情况,并用nestin、GFAP、NSE免疫细胞化学对细胞进行定性。结果:培养细胞呈悬浮生长,具有增殖能力,倍增时间为2d,nestin阳性。诱导分化后细胞贴壁生长,体积增大,并发出形态各异的突起。可见GFAP和NSE阳性细胞。结论:培养细胞经鉴定为神经干细胞。本方法简单、易操作,可行性强。 相似文献
18.
背景:细胞移植是脊髓损伤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嗅鞘细胞被认为是最适合的种子细胞之一,但目前对其培养纯化的方法尚无公认标准。
目的:运用改良差速贴壁法+含同源嗅鞘上清液的无血清条件培养液来纯化培养嗅鞘细胞,以期建立一种新颖、经济、简单、实用的纯化培养成年大鼠嗅鞘细胞的方法。
设计、时间和地点:观察性对照实验。实验于2008-02/06在苏州大学干细胞与组织工程实验室完成。
材料:健康成年SD大鼠6只,体质量150~180 g。
方法:①无菌条件取大鼠嗅球组织,消化、离心去除上清液后,用含体积分数为0.2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重悬,稀释的单细胞混悬液均分成3份,分别用于单纯改良差速贴壁、单纯无血清条件培养液纯化和改良差速贴壁+无血清条件培养液纯化的实验。②单纯改良差速贴壁:将单细胞混悬液以8 000个/cm²密度种植于无包被的25 cm²培养瓶中。经12 h+ 24 h两次差速培养后,吸出细胞上悬液,计数板计算浓度后,按1×109 L-1浓度重新种植于载有多聚赖氨酸包被盖玻片的35 mm培养皿中继续培养3周。③单纯无血清条件培养液纯化:将单细胞混悬液用预先收集并制备的含同源嗅鞘培养上清液的无血清条件培养液直接种植于载有多聚赖氨酸包被盖玻片的35 mm培养皿中,孵育两三天后再换成含体积分数为0.1胎牛血清DMEM/F12培养基继续培养3周。④改良差速贴壁+无血清条件培养液纯化:经12 h +24 h两次差速纯化,吸出上悬液接种于培养皿中继续培养2.0~3.0 d后,改换成无血清条件培养液,孵育36~48 h后再换成含体积分数为0.1胎牛血清DMEM/F-12培养基继续培养。以后视情况每3~5 d半量换液1次,培养3周。
主要观察指标:运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不同时间的嗅鞘细胞生长状况和形态学特征。采用GFAP、NGFRp75和Hoechst33258等抗体,于分离培养14 d后进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并检测嗅鞘细胞的纯度。
结果:①倒置显微镜观察:差速后3 d内有大量细胞贴壁生长,细胞形态较混杂,辨认嗅鞘细胞较困难。差速后再运用无血清条件培养液2 d后,可见纯度较高的典型嗅鞘细胞形态,以双极梭形和多极为主,细胞突起细长。伴少量扁平状“油煎蛋样”细胞。继续培养至14 d可见细胞立体感及折光性最佳,数量和纯度最高。培养3周后3组细胞开始老化,活力明显下降,成纤维等杂细胞开始挤占原嗅鞘细胞生长空间。②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嗅鞘细胞特异性表达GFAP和NGFRp75,单纯差速后嗅鞘细胞纯度仅有72%~75%,单纯无血清条件培养液纯化后仅为48%~52%,改良差速贴壁+无血清条件培养液纯化组纯度可达88%~92%。
结论:实验建立了完善的成年大鼠嗅鞘细胞培养纯化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体外培养并鉴定神经干细胞,为相关实验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分离SD大鼠胎鼠的间脑,加入神经生长因子EGF和bFGF在神经干细胞条件培养基中克隆培养。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分离的神经干细胞。结果 分离培养的细胞具有不断增殖的能力,表达神经巢蛋白(nestin),并能经过诱导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结论 成功建立了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可用于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